一个纠结的化学问题

作者&投稿:武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所说的结构不稳定存在实际上是指该结构在能量上太高了,在同组成的其它结构中有比此一结构在能量上低得多的结构,或是该结构中的某一化学键弱得太离谱了(局部稳定性),以至于很容易转化为其它更稳定的结构。
如H2O,我们知道V字形最稳定,当它是直线形时就变得极不稳定;减少1个H变成HO后也都不稳定: H2O = H + OH
如何判断它们都不稳定?因为由水变成H和OH要吸收高达~500kJ/mol的能量,能量高了,自然就不稳定了。
对于一个复杂分子,其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化学键)可以很不相同,得到的分子也大不一样,稳定性肯定也是有差异的;
如果这些结构稳定性差异不太大(体系总能量),那这些分子都是可以稳定的,也就是说这些结构都是可以存在的,当然也可以相互转化(异构化);
如果这些结构的稳定性差异太大,或是不稳定性集中在某个点上,那这一结构(分子)就变得很不稳定了;
某一结构的不稳定,并不代表其它结构都是稳定的;对于复杂组成的分子,也可以存在很多不稳定结构。

在我们看来不稳定存在的结构,是由于站在人类的时间概念上来说的。宇宙万物,包括它宇宙本身,他都有寿命长短的。人类的寿命相对于星体来说,只不过是转瞬一逝。正如有此元素一样,它的寿命只的10的负几次方秒。在们人类看来,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到。其实爱因斯坦同学的相对论早就指出,时间是相对的,虽然人类相对星体来说,存在时间很短,但站在人本身的角度来说,一生可谓很漫长。蜉蝣一生,朝生夕灭。但它自己也完成了成长,交配,繁殖,死亡这个漫长 的生命周期。
所以我们可知,存在是绝对的,只是存在的时间长短是相对的。只不过存不存在都是站在我们人类的时间尺度上来观察的罢了

通常意义上的物质存在与否,是指物质在常态下的稳定性,有些物质,要维持稳定存在需要较高的能量,所以常态下认为不存在。有机合成中也是如此,合成中会发生副反应,从事合成的人需要做的就是改变反应条件,让副反应尽量少发生。物质存在与否还要从理论上能解释得通,比如铁离子,通常是二价和三价的,非要产生一价的,也是不现实的。





一道纠结的化学题~

都是很老的竞赛题……
第一题就是找等效氢原子,空间结构里找等效氢原子就是一维的,找线。原来是一个正三棱柱,任意一个氢原子都是等效的。任意取代一个后,另外有三个点和取代的那个碳直接相连,距离都是相等的,因为都是棱长,所以是等效的。还有两个在后下方,就是3,5位。
第二题就是换取代基的位置,这是一个书页型的结构,但不能以当中那根轴旋转的,所以还可以写出另外四个。

选B;因为锌是一种银白色略带淡蓝色金属,密度为7.14克/立方厘米,熔点为419.5℃。在室温下,性较脆;100~150℃时,变软;超过200℃后,又变脆。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的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薄而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当温度达到225℃后,锌剧烈氧化。所以最不适宜于制作炊事用具的金属是B。
【如果没有B的存在,可以考虑选C,因为铝元素能损害人的脑细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规定铝的每日摄入量为0-0.6mg/kg,这里的kg是指人的体重,即一个60kg的人允许摄入量为36mg。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规定,铝的残留量要小于等于100mg/kg。以此计算,一个体重60kg的人每天吃油条不多于360g就不必担心。铝在人体内是慢慢蓄积起来的,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察觉,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铝的吸收,减少铝制品的使用。铝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的危害与其贡献相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只要人们切实注意,扬长避短,它对人类社会将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避免方法:1.避免使用铝制成的炊具2.少吃炸油条、由铝包装的糖果等食品,少喝易拉罐装的软饮料3.部分药品由含铝物质制成,应减少服用。】

一个纠结了我很久的初三化学概念问题
答:溶液有均一性,怎么会11g水中有10g水是与该盐溶解的,溶剂就是11g呀。所以质量分数应为1除以(11+1)。对于同温度,同种溶质、同种溶剂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要大。

纠结的化学问题
答:写成生成一水合氨。有时题目未明确指出浓度或加热条件,可以根据该反应是否放热来判断。具体到本题,我认为反应较为剧烈,可以写氨气。铜与硝酸的反应,如果强调铜是过量的,则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为稀硝酸,反应当然发生改变。总之,要根据题目的意思解决问题,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几个关于化学的问题(亟待解决)
答:1.4HCl(浓)+MnO2=MnCl2+2H2O+Cl2↑ 2.如果浓度大了,汇出现浑浊现象,氢氧化钙要打沉淀符号。3.3SO2 + 2HNO3 + 2H2O == 3H2SO4 + 2NO H2SO4 + Ba(NO3)2 == BaSO4 (沉淀符号)+ 2HNO3 4。有关。5.显碱性,只能少部分存在,因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所以铵根少部分存在。6....

化学高手请进…小弟有个问题纠结了好久,望化学高手帮忙。 推电子基团...
答:氯的吸电子效应更明显,所以靠近氯的那个碳是带正电荷的

急求解决一个好纠结的化学问题
答: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这里的饱和意思应该是恰好饱和,刚好不析出晶体的意思。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量等于析出的溶质量。所以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你不能理解成溶液中一定有析出溶质的存在,你真正观察饱和的溶液,应该也是看不到晶体析出的。(所以...

问几个关于化学的简单问题,我有疑问
答:1、这个问题不需要理论化,完全没必要。你只需要记住2,、8、8、18这四个数字就足够了,即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也同样是8个电子,第四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化学本来就是根据事实找规律,你非要根据2、8、8、18找个N格式的公式出来,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问几个关于化学的简单问题,我有疑问
答:我也是高一,呵呵。1.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容纳18个电子。2.(其实还有一条概念)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次外层(倒数第二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这两条必须同时满足。比如质子数为19的钾,按照排满的原则,19-2-8=9,这9个电子...

急~!!!高一的几个化学问题~纠结了~~
答:1、二氧化硫 加入 氯化钡 溶液中会产生沉淀——亚硫酸钡;三氧化硫 加入 氯化钡 溶液中更会产生沉淀——硫酸钡。至于为什么,等你学沉淀溶解平衡就明白了。你先理解个大概:亚硫酸钡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大于硫酸钡。也就是说,要使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同时沉淀的话,需要的亚硫酸根和钡离子的浓度的乘积...

一个初三的化学问题,学了一年化学了,感觉就是这个死纠结了。 为什么有...
答:原子构成的一般都是惰性气体或者单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物质都是化合物尔两种不同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由于各自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不同所以就会有离子产生

纠结一下午!急急急急急急!!!在线等!!高追加!化学问题!!高手进!!
答:2.同样的问题,难溶碱往往是弱碱。铵盐跟碱反应,要求该碱的碱性较强 (大于氨水的碱性,强碱制弱碱),因此也可以说,要求碱是可溶的。在固体加热条件下,铵盐也可以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比如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之一就是将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共热。=== 3.碳酸铵的化学式是(NH4)2CO3,不加热也易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