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档: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观后感 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潜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博物馆,又称博物院,二者没有规模大小、级别高低之别。 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在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馆如同历史长河,源源地将过去的故事输送。 博物馆,查阅国际君友会典籍英文为Museum,实源自希腊文Mouseion,意即缪思美神之殿。柏拉图首创博物院的精神,将他设置的学术院立下崇仰美的心灵目标,开宗明义的立下典范。 由于希腊文化的影响,公元前三世纪埃及亚历山大港成立了一所庞大的博物院,以研究学术为重心,设立图书馆,并收藏珍贵文物。百余年后,罗马帝国掠夺希腊,所有美术品皆移存到罗马城的宫廷、寺院及王公贵族的家园里,美术品变成贵族私产。中古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寺院成为保存美术品的场所。十六世纪欧洲航海事业兴起,私人搜集珍物的热潮展开,文艺复兴运动亦激起古物学研究的风气。使博物馆学的领域展开新局面,文物分类法与修护技术相随而起。十七世纪私人收藏家开始公开其珍藏文物供一般民众参观,私人博物馆出现,公共性博物馆相继成立。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间美国各地大兴博物馆事业,亚洲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亦新兴博物馆事业。二十世纪初叶迄今,现代博物馆管理的方法与观念日趋进步,由静态进入动态,视听设备及新科技皆被应用到新的陈列设计与管理上。 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包含了搜集、保存、修护、研究、展览、教育、娱乐七项。形态上包含建筑物、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户外史迹、古城小镇博物馆化、长期仿古代生活展示(民俗村),以及视听馆、图书馆、表演馆、档案资料馆等皆可纳入。内容上一般分为美术馆、历史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地区性博物馆及特别专题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内容以各表其独特风格与收藏为方法。 现代博物馆的功能以教育推广为重要目标,努力于社区民众的公共关系。在展示的目标上除了介绍知识,并引发观众美感经验,进而认知真善美的生命真理。

昌吉州博物馆简介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古代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驰骋的舞台,是东西方经济文化和多种宗教的荟萃地。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昌吉州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昌吉州博物馆作为昌吉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收藏了全州各县(市)的精品文物,藏品以反映草原游牧民族社会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集中展示了昌吉州自石器时代至清代8000余年的历史。

昌吉州博物馆成立于1994年5月,2008年,博物馆改陈扩建,新馆风格古朴典雅,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馆区建筑面积7252平方米,展示面积35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平方米,文物藏品达7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21件、二三级文物223件、反映地方民族特色的民俗实物近1000件。

昌吉州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开馆以来,充分发挥文物藏品优势,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把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功能有机相结合,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陈列展览,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互为补充、交相辉映的陈列体系,从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昌吉州博物馆现有《丝路庭州——昌吉州历史文物陈列》、《昌吉民俗展》、《昌吉州建设发展成就展》等一系列展览,《昌吉州历史文物陈列》以出土文物为主,时代为序,分八个单元展示昌吉州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的历史沿革,并重点突出盛唐庭州的政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属于早期的有:四道沟遗址出土的石、陶和青铜等器物。唐五代部分展示了北庭故城出土的精品,晚期的展品有回鹘汗国、西夏、西辽、元代察合台汗国、以及清代吐尔扈特的民族文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昌吉民俗展》以民俗实物为载体,辅以生活场景,形象的展现了回族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民风民俗。昌吉州博物馆历年来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举办、引进了60多个专题展览,向社会各界介绍宣传昌吉州的历史及改革开放成就,充分发挥了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昌吉州博物馆自落成开放以来,共接待观众100多万人次,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昌吉州丰富的文物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获得“全国文物先进集体”、“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成绩斐然。

给我说一下昌吉回族自治州参观后感 需要一千字

谁能帮我写一份参观昌吉博物馆后感撒~

非常荣幸的,
通过这次国培学习,
有幸来到了昌吉州博物馆参观,
由昌吉学院安排了这样的机会,让我对昌吉也有了新的认识,在课
堂听到闰国芳老师讲的时候,感触很多,现在参观了学习之后又有
了更深的了解,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现在就将我对参观学习对昌
吉的内容有:
昌吉回族自治州
(以下简称为昌吉州)
地处天山北麓、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通通往中
亚、欧洲诸国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北方游牧

民族驰骋的舞台,是
东西方经济文化和多种宗教的荟萃地。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
化积淀,形成了昌吉州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位于昌吉延安路南路
22
号的昌吉州博物馆成立于
1994

5
月,
2008
年博物馆改建改陈。
新建成的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

朴典雅,气势雄浑庄重,

集汉族建筑和回族建筑风格于一身,融
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被昌吉市的群众视为当地
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物。博物馆作为昌吉悠久历史文化的载

体,
征集收藏了全州各县(市)的精品文物,藏品以反映草原游牧民族
社会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集中展示了昌吉州孜石器时
代至清代
8000
余年的历

史。馆区建筑面积
7252
平方米,展示面

3500
平方米,
文物库区面积
800
平方米,
文物藏品达
7000
多件,
其中一级文物
21
件、二三级文物
223
件、反映地方民族特色的民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俗实物近
1000
件。尤以金双鱼纹铜镜、土尔扈特银印等文物最为
著名。这些文物真实反映了当地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悠久历史文

,
是新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
昌吉州博物馆自开馆以来
,
充分
发挥文物藏品优势
,
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

,
把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宣传

教育功能有机相结合
,
举办了各
种形式的陈列展览
,
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互为补
充、交相辉映的陈列体系
,
从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历史

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博物馆新馆一、二层为历史文物展区
,
三层
是昌吉民俗展览区。老馆二层为文化成果展区
,
主要展出昌吉地方
文献、书画、

摄影、剪纸等作品。博物馆现有《丝路庭州一昌吉
州历史文物陈列》、《昌吉民俗展》、《昌吉州建设发展成就展》

等一系列展览。其中
,
《昌吉州历史文物陈列》为基本陈列
,
以出土
文物为主
,
时代为序
,
分八个单元展示昌吉州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
的历史沿革
,
并重点突出盛唐

庭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属于早期
的有四道沟遗址出土的石、陶和青铜等器物。唐五代部分展示了北
庭故城出土的精品
,
晚期的展品有回鹊汗国、西夏、西辽、元

代察
合台汗国、以及清代吐尔雇特的民族文物
,
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昌吉民俗展》以饮食、服饰、居住、婚姻、节日、宗教信仰、丧
葬、生产、

传统艺术等民俗实物为载体
,
辅以生活场景
,
形象地展
现了昌吉州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民风民俗。


昌吉州博物馆历年来结合社会发展形势
,
举办、
引进了
60
多个专
题展览
,
向社会各界介绍宣传昌吉州的历史及改革开放成就
,
充分
发挥了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和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自落成开
放以来
,
博物馆共接待观众
100
多万人次
,
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
,
同时为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昌吉州丰富

的文
物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先后获得“全国先进集体”、“自治区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
成绩斐然。


听到解说人的讲解之后,现在对昌吉的认识深了许多,希望在
以后有更多机会来学习。

你自己看着改吧,希望对你有用。

位于昌吉延安路南路22号的昌吉州博物馆成立于1994年5月,2008年博物馆改建改陈。新建成的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古朴典雅,气势雄浑庄重,集汉族建筑和回族建筑风格于一身,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被昌吉市的群众视为当地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物。博物馆作为昌吉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征集收藏了全州各县(市)的精品文物,藏品以反映草原游牧民族社会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集中展示了昌吉州孜石器时代至清代8000余年的历史。作为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昌吉州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充分发挥文物藏品优势,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把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功能有机相结合,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陈列展览,形成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互为补充、交相辉映的陈列体系,从多角度、多侧面向广大观众揭示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博物馆新馆一、二层为历史文物展区,三层是昌吉民俗展览区。老馆二层为文化成果展区,主要展出昌吉地方文献、书画、 摄影、剪纸等作品。博物馆现有《丝路庭州一昌吉州历史文物陈列》、《昌吉民俗展》、《昌吉州建设发展成就展》 等一系列展览。其中,《昌吉州历史文物陈列》为基本陈列,以出土文物为主,时代为序,分八个单元展示昌吉州石器时代至明清时代的历史沿革,并重点突出盛唐庭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属于早期的有四道沟遗址出土的石、陶和青铜等器物。唐五代部分展示了北庭故城出土的精品,晚期的展品有回鹊汗国、西夏、西辽、元代察合台汗国、以及清代吐尔雇特的民族文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昌吉民俗展》以饮食、服饰、居住、婚姻、节日、宗教信仰、丧葬、生产、 传统艺术等民俗实物为载体,辅以生活场景,形象地展现了昌吉州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民风民俗。 昌吉州博物馆历年来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举办、引进了60多个专题展览,向社会各界介绍宣传昌吉州的历史及改革开放成就,充分发挥了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自落成开放以来,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00多万人次,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昌吉州丰富的文物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全国先进集体”、“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