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20世纪四次历史性巨变是什么? 20世纪中国经历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作者&投稿:林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世纪中国有三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2、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辛亥革命虽然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果也未直接促进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

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官僚,大多在辛亥革命大风浪中,随机转投向了革命而获得了地位和利益,反而更加巩固了他们的地位。

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构建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大多数人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未给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根本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中国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我们通常认为中国社会20世纪的四次历史性巨变,它们分别是:

1、清朝灭亡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改革。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迫末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2、辛亥革命成功

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3、新中国建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经验教训的总积累,标志着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后胜利。这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中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和人民生活贫困、生灵涂炭的局面。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

4、改革开放

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

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历史意义:

一、改革开放地位

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二、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

2、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

三、改革开放的实质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

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百度百科——新中国成立

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我们通常认为中国社会20世纪有3次历史性巨变,它们分别是:

第一次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第二次是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经验教训的总积累,标志着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后胜利。这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中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和人民生活贫困、生灵涂炭的局面。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

第三次是指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有四次历史性巨变。

清政府垮台,中华民国建立,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

还有一次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结束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中国20世纪以来有那几次历史性巨变~

两次 一次是 毛泽东思想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分别是指: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9年,在中共中央指导下,全国农村逐步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即“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基本上处于尝试阶段,主要来源是外国政府贷款。引进外资,提供免税优惠期,合作办厂,学习吸收国外企业资本管理营销方法。
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加速了对外贸易发展,提高了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1982年农村改革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承包生产责任制在农村得到普遍推广,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困扰中国多年的粮食问题得到大幅度解决。
1984年10月1日,首都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邓小平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讲话 [37] 。
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中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龚育之:三次巨变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由来

中国社会20世纪四次历史性巨变是什么?
答:中国社会20世纪四次历史性巨变是;1991年(宣统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推翻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的伟大的民主革命。这场革命迄今已经九十周年了。辛亥革命是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早在1894年(光绪二十年),他就在檀香山建立了反清的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光复...

四个巨变指的是什么?
答:(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基本建立,但还不够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体制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 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城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镇...

20世纪中期中国完成了哪些历史性巨变
答:第一次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哪三次?
答: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1、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

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次历史性变革是什么
答:第四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五次,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 历史性变革:①.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斗争激烈,最终以资本主义的胜利而高终结。1789年兴起的法国大...

中国二十世纪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巨变?
答:中国二十世纪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首先,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

中国二十世纪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巨变?
答: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1、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

20世纪的百年中国,经历了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伟人。 三次巨变分别指什么...
答: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

20世纪,中国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剧变,产生了哪三位站在历史前列的伟大人...
答: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1911的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改革开放。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0世纪初中国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有哪些?
答: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受剥削的境遇,成为掌握国家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当家作主。所有这一切,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确立。3.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成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