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有何区别? 建筑场地类别是如何划分的请问建筑场地类别是如何划分

作者&投稿:姚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的区别:

1、范围不同。

场地土指场地范围内的地基土,建筑场地指建筑物所在地。

2、材料不同。

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250kPa的粘性土。

建筑场地: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 ≤250kPa的粘性土和[σ0]≥130kPa的填土。

扩展资料:

建筑场地类别的相关要求规定: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8版GB 50021-20013.1.4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可按下列条件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2、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该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场地内未发现断层等不良地质构造,现场地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不存在大的严重威胁场地和工程安全的工程地质灾害。

3、根据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等因素,按有关规定对建设场地所做的分类。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场地类别



一、分类的主体不一样:场地土类型分类的主体是构造物所在地的土层;建筑场地类别分类的主体是建筑场地。

二、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场地土类型是按照土层的性质来分类;建筑场地类别是根据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质刚度等因素,按有关规定对建设场地的分类。

三、内容不一样:场地土类型分为Ⅰ类场地土、Ⅱ类场地土、Ⅲ类场地土、Ⅳ类场地土;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同时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双参数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等四个类别的定值范围(其中Ⅰ类可分为Ⅰo、Ⅰ1两个亚类)。



扩展资料

一、根据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等因素,按有关规定对建设场地所做的分类。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场地的类别分为四类,分别是Ⅰ、Ⅱ、Ⅲ、Ⅳ类,其中Ⅰ类分为Ⅰ0、Ⅰ1两个亚类。具体的分法可以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6条规定。

二、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且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2、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其上部各土层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该层及其下卧各层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3、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4、 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筑场地类别



场地土指场地范围内的地基土,建筑场地指建筑物所在地,在平面上大体相当于厂区、住宅小区、自然村的范围。根据场地土层剪切波速大小和范围将场地土分为:岩石、坚硬土或软质岩石、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五类。按建筑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危害地段四类,根据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将建筑场地划分为4类场地,其中I又分为I0和I1

现在规范以不提场地土类型这一说法了。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依据为场地土厚度和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确定。

有 前广 后 狭 意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什么意思~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150kPa的粘性土,标贯击数N在10和30之间所有土,级配不好的砂或几乎没有细颗粒的标贯值N>15碎石砂。
符合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地形地貌较复杂,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可结合当地岩土名称与性状,划分土质的类型和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覆盖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



扩展资料
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中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
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双参数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等四个类别的定值范围,其中Ⅰ类可分为Ⅰo、Ⅰ1两个亚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年版4.1.6条: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同时4.1.6条具体规定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双参数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等四个类别的定值范围。
其中Ⅰ类可分为Ⅰ0、Ⅰ1两个亚类。这是与GBJ11-89规范的一个明显区别,GBJ11-89第3.1.5条规定:建设场地的类别,应根据建筑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扩展资料
场地设计应体现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切实注意节约用地,在选址中不占或少占良田,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有效措施,使用地达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贯彻执行“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力求发挥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
场地的总体布局,如出入口位置、交通线路的走向、建筑物的体形、层数、朝向、布局、空间组合、绿化布置等,以及有关建筑间距、用地和环境控制指标,均应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场地布局应按各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相互之间的功能关系、性质特点进行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建筑布置紧凑、交通流线清晰,并避免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符合使用者的行为规律。工业项目的常规设计,必须保证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的连续,畅通、安全,力求使生产作业流行短期、方便、避免交叉干扰。
场地设计必须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特别是确定建设项目工程规模、选定建设标准、拟定重大工程技术措施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造价,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力求技术上经济合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场地规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场地类别

工程结构设计说明场地类别和土壤类别有什么区别!
答:场地类别是根据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厚度划分的,在抗震计算中需要根据场地类别选择相应计算参数,分为1类、2类、3类、4类几种,具体参抗震规范。土壤类别我认为指的是土质情况,比如软粘土、岩石等,主要用于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建筑场地类别如何划分建筑工程介绍?
答:Ⅳ类场地土:淤泥质土,松散的细、粉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场地类别分类与场地土类型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年版4.1.6条: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同时4.1.6条具体规定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

建筑施工场地类别分为哪几类?
答:建筑施工场地类别指构造物所在地的土层。可分为四类:Ⅰ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Ⅱ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150kPa的粘性土。Ⅲ类场地土: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 ≤150kPa的粘性土...

场地类别二类和三类有什么区别场地类别二类是几类土
答: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年版4.1.6条: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准。2、同时4.1.6条具体规定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双参数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等四个类别1)Ⅰ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3、2)Ⅱ类...

建筑场地类别是如何划分的请问建筑场地类别是如何划分
答:1.6条具体规定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双参数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等四个类别的定值范围。其中Ⅰ类可分为Ⅰ0、Ⅰ1两个亚类。这是与GBJ11-89规范的一个明显区别,GBJ11-89第3.1.5条规定:建设场地的类别,应根据建筑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建筑场地类别根据什么划分
答:1、土层厚度:建筑场地类别考虑地基土覆盖层的厚度,不同厚度的土层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扩散有不同的影响。2、剪切波速: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是判断场地类别的重要因素,剪切波速反映了土对地震震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波速的土层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不同要求。3、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包括地基土的成因类型...

建筑场地类别
答:建筑场地类别分为四类,分别是Ⅰ、Ⅱ、Ⅲ、Ⅳ类。1、Ⅰ类场地:岩石、紧密的碎石土。2、Ⅱ类场地:中密度、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度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150kPa的黏性土。3、Ⅲ类场地: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度的细粉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150kPa的黏性土和≥130kPa的...

建筑场地类别为三类是什么意思
答:1、建筑施工场地类别指构造物所在地的土层,它分为四类而不是三类。此四类分别是:2、Ⅰ类场地土:岩石,紧密的碎石土。3、Ⅱ类场地土:中密、松散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地基土容许承载力[σ0]〉150kPa的粘性土。4、Ⅲ类场地土:松散的砾、粗、中砂,密实、中密的细、粉砂,...

场地类别根据什么划分为四类?
答:根据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场地的类别分为四类,分别是Ⅰ、Ⅱ、Ⅲ、Ⅳ类,其中Ⅰ类分为i0、i1两个亚类。具体的分法可以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6条规定。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