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详述一下古代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的过程?谢谢。 “六礼”是指在聘娶过程中的六个步骤: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作者&投稿:兀有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过程

1、纳采

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古代汉族婚姻风俗。

2、问名

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

3、纳吉

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

4、纳征

(又称过大礼):即男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此时,女家需回礼。

5、请期

男方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6、亲迎

(或迎亲):在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

二、拜堂礼仪:

新郎、新娘进门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引导,行三跪九叩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后女东男西,行夫妻对拜礼。雁北大同一带,拜堂时新郎拜,新娘却不拜,与常俗殊为不同。

扩展资料:

起源:

三书六礼的传统婚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对其后各朝代婚姻的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婚姻程序,虽几经变迁,但基本上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在唐律、明律中都有类似的规定。这种婚姻程序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风俗习惯和特色传统文化。

中国古籍《礼记》和《仪礼》都对此有所论述。另据《仪礼》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由此可见,这传统婚俗始创于西周时期。一般认为,此婚俗于秦朝已经定下,其后用于汉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礼

百度百科-拜堂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六礼
去求婚。
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
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
  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
  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
  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婚姻过程是指结婚时的具体实施阶段。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问名的文辞大多是:“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若女方同意,则授礼;男家即通过占卜测定吉凶。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则进行下一步。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 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 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这一过程,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象之一。

拜天地仪式 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踏宝地,世代保平安。 拜天地仪式开始 第一项:鸣炮奏乐 第二项:新人就位 第三项:拜天地 一拜天地 仓天为凭,你们的爱与日月同辉,一鞠躬 大地作证,你们的情似江河奔腾,二鞠躬 地久天长,你们的生活如火如茶,三鞠躬 二拜高堂 天大地大没有父亲母亲的恩情大,一鞠躬 河深海深没有父亲母亲的恩情深,二鞠躬 爱心孝心一并献给父母亲,三鞠躬 夫妻对拜 一心一意一往情深,一鞠躬 两厢情愿两全齐美,二鞠躬 三生有幸三星高照,三鞠躬 第四项:新人改口 爹爹叫的甜,赶紧掏出钱 妈妈喊的脆,快掏人民币 新娘到了家,先喊爸,后喊妈,理好财,管好家,孙子早点抱回家。 儿媳美貌赛天仙,温柔可爱心地善,公爹看了心里甜,甜不甜?甜。 公公年轻又帅气,财大气粗好身体,媳妇见了心暗喜,喜不喜?喜。 第五项:新郎致辞 新娘看图组词 第六项:喜公致贺 喜婆期望 第七项:合家说三句半 今天我结婚,当年我抱孙,请二老放心,抓紧。 第八项:送入洞房 某府大婚,金玉满堂 天赐良缘,如意吉祥 高朋满座,欢聚一堂 宾主同喜,喜气洋洋 喜酒薄菜,招待四方 新郎新娘,龙凤鸳鸯 感谢亲朋,致谢宴堂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

  中国古代把婚礼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家同意议婚,则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时须携活雁为礼,使人纳其采择之意。《仪礼·士昏礼》中说:“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问名是男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和八字,以准备合婚。《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宾执雁,请问名。”问名的文辞大多是:“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若女方同意,则授礼;男家即通过占卜测定吉凶。如果男女八字相合,则进行下一步。
  纳吉,即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
  纳征,即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又称纳币、大聘、过大礼等。古代纳征多以鸟兽为礼,上古时聘礼须用全鹿,后世简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礼文》中记载:“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诗经·召南·野有死麋》中说:“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写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为古代纳聘多执雁为礼,故送聘礼又叫“委禽”。当然,古代纳征也并非全用鸟兽为礼,象《卫风·氓》中所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是以布为聘礼的例子。后来,纳征的礼仪越演越繁,成为六礼中礼仪最繁琐的过程之一。
  请期,即男家择定结婚日期后,备礼去女家,请求同意结婚的日期。现在民间俗称“提日子”、“送日头”。
  亲迎,即迎娶新娘。其方式、礼节各不相同,但一般是男子亲往女家迎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共鼎而食,再将一瓠瓜剖为两半,夫妇各执其一,斟酒而饮,谓之“合卺”——此即后世交杯酒的源起。这一过程,是婚俗文化中最富民俗色彩的事象之一。
  传统拜堂的礼仪
  首先,新郎新娘各自需要选定以为伴娘和伴郎,作为主要的还需要找到一位博学的婚礼主持。仪式开始之后,主持会征求新人的意见,是按照古礼行跪拜礼还是行新式鞠躬礼。按照古礼一跪就是一拜,按照新礼三鞠躬才算作一拜。照例首先是一拜天地,新郎新娘并排朝外站立,然后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其次是二拜高堂,面向高堂行三鞠躬里。再后就是夫妻对拜,新夫妇相对而立,三鞠躬之后,主持会喊:新郎东立,新娘西立。这是伴娘伴郎应当新郎新娘对换一个位置,再喊“夫妻对拜”,又是三鞠躬,最后是送入洞房。
  这个新郎新娘互换位置也是一种礼仪,按照传统礼仪,两人并排站立以东边为大,西边为小。在拜天地、拜高堂和第一次的夫妻对拜的时候,因为新娘刚刚加入这个家庭,还是客人,所以要站在东边,等到对拜一次以后,结婚礼仪已经算是完成了,这个时候丈夫成了主人,妻子变成堂客在次要位置了,所以需要请“新郎东立”,站到尊贵的位置上,在夫妻对拜一次。这才说是完整的完成了拜堂的仪式。

六礼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具体如何做~

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币。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结婚仪式的程序

纳采是什么意思古时婚嫁三书六礼第一礼
答:纳采是什么意思:纳采是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故称。古纳采礼的...

古代六礼分别指的是什么?古人对礼仪的要求有多高?
答:六礼分成六个层面,也是婚姻生活的六个程序流程。(1)纳采:这也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性请媒求亲后,女性允许议婚,男性备礼去女家浪漫求婚,礼品是雁,雁一律要活的。(2)问名:是浪漫求婚后,托媒婆我想问一下女性出世年月日和名字,提前准备合婚的典礼。(3)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卦合婚的喜讯...

古代婚嫁礼俗中纳采指的是什么什么是纳采
答:1、纳采是古代婚礼风俗“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2、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故称。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3、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

古代的“三书六礼”是指什么
答: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三书:1、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2、礼书:...

中式婚礼中 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徽 请期 亲迎
答:古代的婚嫁过程有“六礼”之说,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六大步骤。所谓“纳采”,就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按照古礼,未行纳采之前,男方就要请媒人到女家探探风声,女家同意后才能行纳采之礼。纳采必须用雁,“羔雁在门”的意思就是媒人前来向女方提亲,对此郑玄的解释是“用雁...

提亲议亲的古人,在婚姻六礼中的纳采礼是做什么的?
答:“纳采”是《仪礼·士昏礼》记载的合乎礼法的周代士阶层“婚姻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中的第一项礼仪。意图缔结婚姻的一方(周代起,大多为男方),派使者(秦汉以后派媒人)携雁为“挚”(礼物),至另一方,向对方通达嫁娶之意。自此以后,“纳采”礼成为古代中国婚姻礼俗中必不可缺的环节(男女有...

纳采是什么意思 纳采礼的演变过程
答:纳采是古代六礼中的第一礼,是指男方要与女方结婚,要派媒人到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如果女方有意,男方需正式向女方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纳采”在现代也就是指订婚送礼,商定结婚日期。黄历上的“宜纳采”意为适合进行缔结婚姻仪式的日子。一、纳采是什么意思 纳采是古代“六礼”中的第一礼,指男方...

古代婚礼六礼有什么?古代六礼有什么?
答:「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和亲迎。纳采: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徵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问名:即在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

春秋时期的聘娶要经历“六礼”,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为何要这么做?_百 ...
答:关于“六礼”,分别就有六个步骤。第一步男方要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就要派人带着彩礼,到女方求婚,这是所谓的“纳采”,古代也说为“下达”。女方若是许了婚约,男方还要向女方家里确认许婚的是哪一个姑娘,这是“问名”。“问名”而后,男方则要到宗庙里去占卜问卦,若是得到了吉卦,就要派人...

古代的“三书六礼”是指什么?
答: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2、“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个礼法,分别指: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