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有哪些种类 电解质的种类有哪五大类

作者&投稿:都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都是高中化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正确理解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更准确理解,归纳如下: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酒精、蔗糖等。

  从树状分类这个角度上可以把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两类。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金属能导电,但它们不是化合物,因此金属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SO2、NH3溶于水,能导电,导电离子是H2SO3、NH3·H2O电离出来的,故SO2、NH3不是电解质。HCl、H2SO4等溶于水,能导电,导电离子是自身电离出来的,故它们是电解质。酸、碱、盐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3)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Al2O3等,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因为它们自身能电离出离子,Al2O3(熔) 2 Al3+ + 3O2-,是电解质。

  (4)难容物(如CaCO3等)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弱,但熔融状态能导电,是电解质。

  (5)酒精、蔗糖等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

  (6)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强碱和盐等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能够导电。酸在固态或液态(熔融状态)时只有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也不导电,在水溶液里受水分子的作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能够导电。

  (7)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O2不导电,铁、铝能导电,但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8)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9)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还要看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溶于水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不导电。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三、注意常见的思维定势

  1、电解质的强弱和溶解性没有必然联系

  判断电解质的强弱仅仅从它们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角度思考,CaCO3、BaSO4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自身是完全电离的。

  2、电解质的强弱和浓度没有必然联系

  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弱电解质的浓度不一定小。如强电解质CaCO3、BaSO4即使饱和溶液,浓度也极稀,强电解质HNO3溶液可以很浓;弱电解质醋酸可以和水任意比互溶,浓度可以很大,Fe(OH)3难溶解于水,饱和溶液的浓度也极稀。

  3、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导电能力的关系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的不一定是强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的不一定是弱电解质溶液;因为电解质导电能力的直接决定因素是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不是电解质的强弱。

  4、同条件下同浓度的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质电离程度相对较大,但不能说明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溶液,一定是弱电解质溶液,溶质一定是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常见电解质有哪些~

高中化学电解质: 所有的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酸。如HCl、H2SO4、HNO3、HBr、HI。
酸溶于水不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弱酸。如碳酸、H2S、HCN、HF、磷酸、甲酸、乙酸、等。(高中阶段,所有的有机酸都是弱酸)。
碱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碱。如KOH、NaOH、Ba(OH)2、CsOH、(活泼的金属对应的碱一般是强碱)。
碱溶于水不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弱碱。如一水和氨、氢氧化钙(中强碱)、氢氧化铝、氢氧化锌、氢氧化铜等。
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

扩展资料:
相同类型的共价化合物由于键能不同,电离程度也不同。例如,HF、HCl、HBr、HI就其键能来说是依次减小的,它们分子内核间距的依次增大。从分子的键能依次减小来看,HF的键能最大,分子结合得最牢固,在水溶液中电离最困难。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混合物不管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能够导电,都不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如所有的金属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化合物,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1、是否能电离(本质区别):电解质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电离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不能电离。
2、常见物质类别:电解质一般为酸、碱、盐、典型的金属氧化物和某些非金属氢化物。非电解质通常为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和绝大多数有机物。
3、化合物类别:电解质为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全部为共价化合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解质

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

高中化学有哪些种类的水解?
答:水解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高中阶段有5种。规律如下:无机物1种 1。盐类水解 有机物4种 2。酯的水解 3。蛋白质的水解 4。卤代烃的水解 5。多糖的水解 满意望及时采纳,谢谢,祝你学习进步,天天提高。

电解后的四个类型
答:(1)分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NaOH、H2SO4、K2SO4等)的电解。阴极:4H++4e-=2H2↑ 阳极:4OH--4e-=O2↑+2H2O 总反应:2H2O 2H2↑+O2↑ 阴极产物:H2;阳极产物:O2。电解质溶液复原加入物质:H2O。pH变化情况:原来酸性的溶液pH变小,原来碱性的溶液pH变大,...

什么时候强电解质不可以拆?
答:当其在水溶液中不是完全以离子存在时,不拆。如难溶性强电解质硫酸钡、氯化银等,以及浓硫酸、石灰乳等。虽然涉及的物质都是强电解质,但都不拆。

复分解反应的五种类型
答:2、生成弱电解质:在某些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弱电解质。这些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等。这些弱电解质相对于强电解质来说更容易在水中电离,因此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3、生成沉淀:在某些复分解反应中,生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可以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这些沉淀物...

电解质是什么化学定义
答:3、电解质在水中离解后形成的离子不仅能够导电,还能够参与化学反应。因此,电解质在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酸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盐也能够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在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电解质相关信息 1、电解质的测定和分析方法:电解质的测...

脱水主要分为哪几种类型?脱水一般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答:根据水和电解质损失的比例不同,脱水的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三种类型的脱水,脱水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严重的,而且往往都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会对细胞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所以为了保护病人的健康,在医院里面医生发现有脱水现象的时候,都会在第一时间...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什么区别?
答: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质种类有关, 而且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错了是因为与溶质种类无关,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有关,假设相同溶剂,不同溶质但摩尔分数相同的稀溶液是具有一系列相同的性质的。稀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某些物理性质会有所变化如蒸汽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产生。这...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化学键类型物质类别 和在水溶液中微粒各...
答:弱电解质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比如水,弱电解质多是一些非金属形成的物质,比如一水合氨,氢氟酸等等 非电解质可以不用考虑,考试不会涉及 在水溶液中,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完全以离子形式存在 弱电解质以分子和离子的形式存在,如果是多元弱酸或者多元弱碱,比如磷酸,水溶液中就会有好几种离子,因为磷...

高中阶段金属氧化物有不属于电解质的吗?
答:(2)除了酸碱盐金属氧化物之外,还有活泼金属氮化物,氨基化合物,碳化物,烃基化合物,比如Mg3N2,NaNH2,Ca2C2,KC≡CH,NaCH3,CH3CH2ONa,过氧超氧化物Na2O2,KO2,KO3等,都是强电解质。还有一些有机酸属于酸,有机胺属于碱,氨基酸等两性的都可以归纳到酸碱盐的范畴,都属于电解质。

非电解质有哪些
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 (1)看种类:若为混合物或单质则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看具体物质:一般活泼金属氧化物为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为非电解质,酸、碱、盐等化合物为电解质,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氨气属于非电解质,一水和氨是电解质。(3)从是否自身电离看:电解质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