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止渴饮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作者&投稿:出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语: 止渴饮鸩 成语简解
  • 编号 : 4070
  • 成语 : 止渴饮鸩
  • 注音 : ㄓˇ ㄎㄜˇ |ㄣˇ ㄓㄣˋ
  • 汉语拼音 : zhǐ kě yǐn zhèn
  • 参考词语 : 饮鸩止渴
  • 释义 : 义参「饮鸩止渴」。见「饮鸩止渴」条。
  • Emoji符号 : 鸩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止渴饮鸩”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饮鸩止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霍谞》载,东汉霍谞,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才气,年纪小小就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十五岁那年,有人诬告他的舅舅宋光,说他擅自更改皇帝的诏书,于是被捕入狱,在牢中遭到审问拷打。霍谞写了一篇奏记为他申辩,其中有一段说到:「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稳顺利,现已位居地方首长的高位,品格也没有什么缺失。这样的一个人,即使对于皇上的诏书有所疑虑,也会采用一种稳当的方式来解决,怎么可能冒着死罪私下更改诏书?这样的行为好比是一个饥渴的人,吃有毒的附子来止饥,喝毒酒来止渴,食物还没进到肚子里人就死了,所以不可能有人这样做啊!」大将军梁商看了以后便上书为宋光脱罪,霍谞也因此而显露名声。后来「饮鸩止渴」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只求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将来更大的祸患。
  • 典源 : 此处所列为「饮鸩止渴」之典源,提供参考。《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霍谞》霍谞字叔智,魏郡邺人也。少为诸生明经。有人诬谞舅宋光于大将军梁商者,以为妄刊章文,坐系洛阳诏狱,掠考困极。谞时年十五,奏记于商曰:「…… 光1>衣冠子孙2>,径路平易3>,位极州郡,日望征辟4>,亦无瑕秽纤介之累5>,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6>,止渴于酖毒7>,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注解〕 (1)光:宋光,东汉时人,生卒年不详。霍谞之舅。 (2)衣冠子孙:官宦之家的后代。 (3)径路平易:仕途平稳顺利。 (4)征辟:朝廷征聘有才学的人为官。辟,音ㄅ|ˋ。 (5)瑕秽纤介之累:细微的过失与缺点。瑕,音ㄒ|ㄚˊ。 (6)疗饥于附子:吃附子来止住饥饿。附子,植物名,可入药,但若未经炮制直接使用,会造成心脏麻痹、呼吸急促,甚至死亡。 (7)止渴于酖毒:喝毒酒来解除口渴。酖毒,指一种用鸩鸟羽毛浸制成的毒酒。酖,音ㄓㄣˋ,通「鸩」。
  • 书证 : 01.《扫迷帚.第二四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竟是自害自的勾当。」
成语接龙
  • “止”字结尾的成语

    1. 适可而止
    2. 叹为观止
    3. 叹为观止
  • “止”字开头的成语

    1. 止渴望梅
    2. 止渴之梅
    3. 止渴思梅
    4. 止渴饮鸩
  • “鸩”字结尾的成语

    1. 止渴饮鸩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止渴饮鸩。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止渴饮鸩”分成的单字详解:

止, 渴, 饮, 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