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和黄帝在历史上有什么突出的地位

作者&投稿:谏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有二种含义。

其一为实际的历史地位,即其在一定的时间、空间 范围内所起的历史作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其次为在人们心目中的历史地位,亦即传说 中的历史地位,其性质是幻影式的。

从原则上说,二者应是一致的。

实际上二者常有很大的 距离,而前者常为后者所掩蔽,不过传说究竟是要以事实为基础的。

对未有文字记载时期的历史,不能不从有关的传说中分析探求。

远古时期的人物,常常仅能留传下来一些名号,或 有标题式的事迹,如重大战争,水旱天灾等,在传说中,活动事迹便大为丰富,且随时代不 同而有发展,虽为幻影式的,而更能深入人心,起着很大的作用。

这些幻影式的活动事迹, 有一个时期被全部否定,斥为伪史,但又说不出真史的本相;于是某些人转以为古代流传下 来的传说,虽不是古代历史的全部真相,至少其中某些部分是真的,进而认为这些传说是不 容置疑的。

这个问题,牵涉的方面甚广,不是一二篇小文能够解决的。

现在试从古代的传说 中,就黄帝和炎帝的历史地位,略作初步的探寻。

黄帝和炎帝都是五帝时期的人物。

“五帝”一词是战国时人首先使用的。

我国古时的朝代, 有虞、夏、商、周四代,在春秋时,说到最早的时期称为“自虞以上”①。

当朝代尚未形成 或半形成的时期,是万邦林立的状态,其中较为强大者,逐渐发展成为各邦的共主,他们多 以帝号自称,黄帝和炎帝就是这样的人物。

到战国时候,便将未有朝代可称的时代泛称之为 “五帝”时期,“五”是虚用词,并非限定只有五个②。

这个词的含义,后来转变成为前后相 承的五个帝王,并和后起的“三皇”一词结合,称为直接相承的“三皇五帝”。

其实这在古代 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不过所称的帝王名号并不假,所以其说容易为一般人接受。

荀子是 战国时实事求是的学者,他很明确地指出:“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

五帝之 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

”(《荀子·非相》)荀子说的是“五帝”一词的本义,在经 学占学术主要地位的时候,荀子是被视为外道的,他的话自然不受重视,其影响至今不绝, 我们应正确对待之。

2.有关黄帝与炎帝的传说,最早为春秋后期郯子所述。

《春秋经》载,昭公十七年,“秋, 郯子来朝。

”《左传》详记其事,昭子问:“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 知之。

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共工氏以水 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 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所谓“以某纪”者,应为其族之徽号。

共列举了五个帝名,也就 是五个曾作共主的部族,以黄帝居首,炎帝次之,说明二族之时代与关系皆较近。

《国语·鲁语》记展禽说:“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 国则把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

”又说:“昔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

” 这是符合“法施于民”者。

按照郯子所述者,黄帝首先以云纪官,是在共主之下分司诸事者, 为黄帝所创立。

其实当时尚无官称,不过指定某些族人专司某事而已。

经过炎帝、共工、大皞、至少皞, 都是由特定的族人专管其事。

郯子又说:“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 民事。

”即到颛顼时,方按其职事定出官名,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

而后世便以官制为黄帝所定,逐渐扩展为“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被视为古代文明的创始者。

这是后世传说所透露的一些古代真实情况。

《越绝书》虽编定于东汉,其中保存的古代史实,有为他书所不及者。

如《越绝外传记宝剑》篇所记春秋末年风胡子对楚王之言: 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藏,夫神圣主使然。

至黄帝 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然,死而龙藏。

禹穴 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岂非 圣主之力哉!当此之时,作铁兵,威服三军,天下闻之,莫敢不服,此亦铁兵之神,大王有 圣德。

这段话夹杂了许多神话,但所分的四个时代,以所使用的工具为依据,即石、玉、铜、铁, 这与近代考古学者对于古代社会分为旧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四个时代完全一致,这不是偶然的巧合,是在古代传说中保留下来的一点古代真相。

按照此说,轩辕、神农、赫胥都 是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而黄帝则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炎帝在黄帝之后,自然是同属于新石 器时代的。

韩非子曾说,殷周七百馀岁,虞夏二千馀岁(《韩非子·显学》),周指西周而言, 到战国末年,已在三千岁以上,到二十世纪之末,又增二千馀岁,而黄帝更在虞夏之前,约 计应在五六千年左右,这与考古学上新石器时代的年数亦相符合,关于黄帝在世的时间,基本上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炎帝为另一国的国君,曾与黄帝为敌而被打败,但在黄帝之后, 也作了共主,并保持黄帝所建立的共主的规模。

黄帝曾有二次重大的战事,一对炎帝,一对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是这样写的: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于是轩辕乃习用于 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 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遂禽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称黄帝为轩辕,乃用后起之说,而炎帝非神农,此文犹未致误。

阪泉之战,在古代传说中更 有确切的记载。

周襄王为子带之乱所迫,出居于郑,晋文公将平乱纳王,卜之,“遇黄帝战于 阪泉之兆”(《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这是古代一次重要的战事,故被收于卜辞中,今《周易》 卦爻词中多有这样的事例,可证其事非出于虚构③。

3.以上就后人所记关于黄帝与炎帝的传说,探寻他们的实际历史事迹,那么,黄帝、炎帝在人们心目中又是什么地位呢? 《国语·晋语四》载司空季子对公子重耳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 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二帝用师,以相济也。

”这个传说为春秋前期时所传布者,是比较早的一项传说。

其说似有所影射,反映了姬、姜二族的关系。

西周建国,深得姜族之助,建国成功后,姜尚被封于齐,是当时的大国,并受到优惠 的待遇,辅佐齐桓公成立霸业的管仲说:“昔邵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实征之, 以夹辅周室。

’”(《左传》僖公四年)在西周建国之前,二族可能曾有矛盾,其后归于和好。

于是黄帝与炎帝被说成为同胞兄弟,而黄帝与炎帝曾以兵戎相见,后来又先后作了共主,所 以说:“二帝用师,以相济也。

”以喻姬、姜二族,虽曾有矛盾磨擦,而终归和好。

姬、姜二族在政治上成功后,各自宣称其先祖为天神之后,其事皆见于《诗经》。

《大雅·生 民》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周人认定其始祖为后稷。

后稷原为夏朝的农官,似为姬姓 之一支,周人遂自神其本支之祖。

此外姬姓之族尚多,如为晋献公所灭之骊戎,又为重耳外 家之赤狄,皆为姬姓,因其文化生活有殊于华夏人民而被视为戎狄。

姜姓也是这样,《大雅·崧 高》云:“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藩,四 方于宣。

”这位由岳降下之神,称为太岳或四岳。

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姜,太岳之后 也。

”又“襄公十四年”,姜戎氏称:“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

”总之,建立周朝的姬氏与姜 氏,都是出于天神者。

神话虽非事实,各族为宣扬其先祖有殊于众族之处,造为神话,自是 常情,无须申论。

而姜姓之族的传说则较为复杂,如春秋末年晋国的史赵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左传》哀公九年)又周太子晋称,禹治水时,共工之从孙四岳佐之,功成之 后,“胙四岳国,命为侯伯,赐姓日姜,氏日有吕。

”(《国语·周语下》)按上文所引郯子之说, 共工氏在炎帝之后,而二人之关系未明。

《山海经·海内经》称共工为炎帝的五世孙④,其说 如有据,则四岳更远在炎帝之后了。

4.《史记·封禅书》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

”是古帝王已经 神化的结果,而以黄帝与炎帝并举,说明二帝之关系相近。

战国时候,诸子百家,学说不同,而都好以古人之事为其学说作证,不免多虚夸之事, 影响于古代史者,有二种情况。

其一为古帝王之名号多被并合。

春秋以来,各国贵族不仅有 姓有氏,且有名有字,战国时人受此影响,于本为单名的古帝王,多以二名结合为一人。

如 黄帝与轩辕氏相结合,炎帝与神农氏相结合,太皞与包牺氏相结合,少皞与金天氏相结合, 颛顼与高阳氏相结合,帝喾与高辛氏相结合。

炎帝本在黄帝之后,因神农氏在黄帝之前,于是炎帝改列于黄帝之前了;神农氏氏的事迹也都归在炎帝的名义之下,关于炎帝本身的传说, 反而不见了。

轩辕氏本在神农之前,因其名声不大,自与黄帝相结合,反处于神农氏之后了。

太皞本在炎帝之后,自与包牺氏相结合,更提到炎帝神农氏之前了。

春秋中前期鲁国的史克,历数舜举用十六相、消除四凶之功,同时列举了颛顼氏与高阳氏,则二名非一人无疑,到战 国时,此类事已无人提起,而古帝王名号相结合,在传说的古史中就固定下来了⑤。

战国时期,又流行神五帝之说,帝名皆取自古代著名的帝王,如东方为太皞,南方为炎帝,中央为 黄帝,西方为少皞,北方为颛顼,这也有助于强化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古代历史知识。

战国时期虽为列国分立的局面,而“定于一”的思想,已成人们的共识,反映到古代史 方面,产生了另一种重要的影响,即从纵的方面总结古代史,以形成一统的形式。

以黄帝为首,而以重要的古帝王及历代统治者,都为黄帝的子孙及其后裔。

更以孔子答宰予问的形式, 写成《五帝德》与《帝系姓》二文。

“五帝”本来非以五人为限,故文中讲了黄帝、帝颛顼、 帝喾、帝尧、帝舜和禹六人之事,惟禹不称帝,有模棱两可之意。

而历代帝王都为黄帝之后,如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重孙;尧为喾之子;舜则为黄帝之九世孙,颛顼之七世孙;而禹则为颛顼之孙。

这个混乱的世次,已说明其不足以取信于人,而司马迁作《五帝本纪》, 采用了这项资料,禹被改人《夏本纪》中,于是《五帝本纪》成了名符其实的五个古帝王。

由于《五帝德》是用孔子的名义写的,司马迁的《史记》也有很大的权威性,这一套古史系 统,虽然矛盾很明显,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对于上古时期的历史,多取“姑妄言之,姑妄听 之”的态度,因而二千年来一直跳不出这个圈子⑥。

在新的古史系统中,黄帝居于主要地位,炎帝则掩没于神农氏的名号中,在黄帝之下无 法安排。

秦统一之前,已有三皇说流行,尚无具体帝王的名号⑦,于是便将炎帝神农氏推入 “三皇”的名下了。

在春秋时期,黄帝与炎帝连称为“黄炎”。

如《国语·周语下》:“夫亡者 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自炎帝与神农氏之名号结合后,提到黄帝之前,连称时也改用“炎 黄”了。

如《汉书·魏豹等传赞》:“炎黄唐虞之苗裔,颇有存者。

”是其例。

近代风行一时的疑古派,将古史传说一概否定,甚至说,所有古帝王都是神话中的人物, 被传说人情化了。

过犹不及,正为此类说法的弱点所在。

对于古代传说作实事求是、合情合 理的探讨,工作虽然比较艰巨,却是惟一的可行之道,而黄帝和炎帝的历史地位,方可以得 到正确合理的认定。

战国时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黄帝和炎帝的历史地位,虽与其实际的历史地位差距很大, 而人们是以肯定的态度,按照主观的要求,说明古代的历史问题,同时表明所讲述者是深受 世人敬重钦仰的。

这种情况,表达了下面一个事实。

为中国人民优良传统的华夏文化,在源 远流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推源溯始,至少可以到达黄帝和炎帝,所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 黄炎子孙”(或“炎黄子孙”),而有一种亲切自豪之感。

这句话在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意识,确有很大的作用。

探明黄帝和炎帝的历史地位,更有助于说明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坚实的事实基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