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表现有哪些? 患有强迫症的人有哪些表现?

作者&投稿:纪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如有以上这些表现,可确诊为强迫症。\x0d\x0a强迫症的主要症状:\x0d\x0a(1)强迫洗涤:反复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总摆脱不了“感到脏”,明知已洗干净,却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x0d\x0a(2)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x0d\x0a(3)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x0d\x0a(4)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反复洗手、卫生纸沿边撕、筷子朝一个方向摆、沐浴露一定要挤3下…忍不了的强迫症日常



强迫症指反复出现某些行为或想法,感到焦虑和痛苦;这种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但又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
强迫症是一种反复出现的,能引起明显焦虑、痛苦或恐惧的想法、图像、冲动等。主体讨厌它们却无法不让其出现。

常见的症状有:
1、持续非理性的恐惧或者疑虑,通常总是感到要生病或者身上很脏
2、着迷于一种按秩序或以某种特定方式安排事物。
3、总担心您的想法或者行为会损害自己或者别人。
4、无意义地囤积物体。
5.非理性地怀疑或者担心你会伤害到别人。
6、反复清洗自己的身体或打扫房间。
7、反复检查东西,如门是否锁紧等。
8、不断地说同样的话或者不停地计数。
9、习惯反复说一句话或同一个名字,或者在同一地点以同一方式反复散步。

强迫症最显著的表现是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如果没有,则不是强迫症。强迫症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强迫症状一般包括:
①强迫观念 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怀疑。
②强迫行为 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

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
1.患者明知强迫症状不对但无法控制。
2. 患者能够意识到这种强迫的意识和冲动来自于自我,而不是来自于外界,是自己的想法。

有些强迫症患者病程太长之后,会渐渐习惯而使反强迫变得不明显,很容易被诊为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及早的确认和治疗很关键。

病向浅中医,希望您早日康复!

——耳朵心理工作室

其他人的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我的确实是强迫症,每次出门后,都要反复问家人好几遍门所好了吗,反复查看包里的东西是否带齐全,走路经常注意路上的砖块,并保持双腿的跨步距离是一样的等等。后来在这位耐心的劝说下,才慢慢改回正常的生活。他那里采用的独创方案,感觉很有用。

他的秋. .秋号是【4. 6..1. .9.3..6...8. .0...5】

其实很简单,放开了自己所在意的那些没意义的事情即可。放下自己所谓的完美主义,让一切都顺其自然。

不管强迫症如何千变万化,顺其自然把心放平是治疗强迫症的核心与关键。心病还须心药医,用药物治疗强迫症治标不治本。你最应该做的是把心放平顺其自然,这一点至为重要。

强迫症就像在冰面上骑自行车,你越用力摔得越狠。又像一个弹簧,你越是摁它,它就越弹的高,你不动它,它倒自己静止不动了,你的强迫症和这个弹簧原理差不多。以后什么都不要刻意去控制它抑制它,顺其自然就好。

再有一点,得强迫症的人,往往把什么都幻想得完美,这是错误的。比如,心理强迫症的人多数有“强求完美“的思维观念。什么事都强求做得十全十美。但你静心思考一下,世上存在完美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没有!! 所以当自然、现实是不完美的,而你又去强求做到十全十美,结果一定会是矛盾痛苦的!

举例说明:很多人总“怕”强迫症的出现。其实,这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出现的,只不过当事人不在意罢了。而强迫症患者由于怕这种思维的出现,于是,越怕就越会出现,越出现就越紧张,并不断把这种意识强化和巩固下来。

究其原因,强迫症患者首先要改变思路,即大家都有过这些思维,我也有,我和大家一样正常。这样一来,就能逐步建立自信心。

由此依靠学会把心放平顺其自然,就能在强迫症这只“纸老虎”面前站得住,和它进行战斗,并且战胜它。

不要总是试图反抗或想摆脱它,要学会接受它是你的一部分,因为当你反抗的越激烈,它反而会越容易影响你,因为此时你的脑海里都是它,虽然你想的是摆脱它,但却恰恰提醒了你自己它的存在,反而会更难过。

追求完美诚然是好事,但这世上有谁做事能达到绝对完美、丝毫不出错呢?答案是没有。只要是人,就没有谁能达到绝对完美的,我们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你无法穷尽所有意外,那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所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吧,不要被它占据了你的思绪,将它放置在你心中的一个角落,不要去触碰它,即使有时不小心又触碰了它,也不要担心,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管它是否回到了那个角落,慢慢的你会平息下来。

当你在大脑里不受控制的想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上放松,不要用力控制自己去不想,也不要刻意去追着想,允许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的出现,然后顺其自然把心放平。

刚开始做或许会有点困难,但是一次又一次慢慢的就发现自己就不想了,就轻松了!记住,关键是顺其自然把心放平,我就是这样治愈的。 强迫症就像拍皮球一样,皮球跳动代表着病态思维。那么,怎样才能使球静止下来,即症状消失呢?答案就是停止拍球,球自然会静止下来,患者只有忽视它的存在,把心放平顺其自然,症状才会慢慢的消失。

为什么很多强迫症患者与其斗争多年,却一直无法战胜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把心放平”。学会把心放平顺其自然,一点一点的把心放平,一开始会很痛苦,只要长久做下去,强迫症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还有就是强迫症是任何人都有的,有些人轻有些人明显一些. 你应该认真琢磨我给你的这些建议,刚开始做的时候会很痛苦,一般会有3---6个月的调整痛苦期。

以上按我说的坚持两三个星期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

强迫症的定义:
是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成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

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非常苦恼。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为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

强迫症的本质:
强迫症,是当患者把一些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当做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并进入恶性循环。

简单的说:强迫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

强迫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为所当为。

禅宗有个故事恰好在说明这个问题:
禅宗五祖考量弟子们的才智,就让他们各自学一首偈语。大弟子说: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勤勤常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不以为然。后来的六祖慧能说:菩提本无树,心非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深以为然,便将衣钵传给慧能。

其中大弟子所要表达的含义是:心灵是神圣的,不可有丝毫的私心杂念,要时时刻刻地“斗私批修”。慧能的意思是:大脑的功能不是理想的东西,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它所能想的,能感受到的都是正常的反应,有些是痛苦的,但绝不能像尘埃那样去扫掸。企图去扫的结果必然是失望以及绝望。

大弟子的作为恰好是神经症、强迫症的产生条件。慧能的作为才是正常人或治疗强迫症的条件。
正常人从不为睡眠做任何努力,只是处于习惯卧床而已; 失眠症患者天天为睡好觉,想方法设法去陷入恶性循环。

强迫症治疗的着眼点应放在体验上,而非说理上。即去做,去指导他做。通过做完成体验,通过体验达到领悟。体验后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神经症的治疗靠直接经验而非间接经验。

有一位女士终日惶恐不安,她的烦恼是自己头脑中总有企图杀人的念头,害怕这种念头真的会产生杀人的联想并伴随着极端的恐惧和痛苦。此女士所患疾病叫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在强迫症中还有强迫性行为。比如反复洗手、反复核对检查、反复询问等。

强迫症与一般的烦恼的区别在于:烦恼仅仅是单纯的烦恼,而强迫症则是企图消除根本不可消除的烦恼而产生更大的烦恼。也就是说强迫症是双重的烦恼。

长期以来一致认为强迫症治疗困难,60年代前,强迫症预后不良,直到1966年Meyer报告2例强迫症用行为治疗取得成功,情况才开始改变,1971年Rachamn创造一种治疗方法,称为

强迫症的一般问题临床上,将强迫症分为两类,即强迫观念为主无明显强迫行为和伴有显强迫行为者。强迫观念为主者包括强迫想法,想象和冲动;强迫行为指重复出现的仪式动作。但是这种简单的分类方法并不适合心理治疗。

强迫症的心理模型
强迫想法和焦虑有关。

强迫行为(外显的或隐匿的)是随意行为,旨在减轻焦虑和不适。但焦虑减轻导致强迫被强化。

为了防止发生强迫想法和焦虑,症人常有回避行为,但回避行为阻止了对焦虑想法和暴露。根据上述心理模型。治疗策略应当是促进症人对恐惧刺激的暴露,同时又鼓励他们会

议上暴露的仪式和认知回避而不易发现,这就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验和评估。

决定适合心理治疗的对象1.强迫症是原发还是继发?继发于抑郁症者,应着重治疗抑郁症,继发于精神症者,就彩精神病药。如继发于器质性疾病者,治疗其原发疾病。

病人是不愿意参与治疗?不愿意主动参与心理治疗者,难以收效,不应实施。

行为分析要进行详细分析,询问问题的认知,仪式行为,回避行为,情绪和生理等各个方面。对每个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素质,促发因素和维持症状的因素等得深入的了解,确定于预的具体目标。

治疗原理的说明在医师对问题有了实质性了解之后,您患了强迫症,在同病人讨论时可引入治疗原理的说明。

暴露结合应答预防的步骤
仔细考虑对一切以往回避的情境进行暴露。

对恐惧刺激和想法的暴露进行指导。

仪式动作和回避行为,即反应预防。暴露的实施和反应预防的细节都要考虑并和病人事先讨论,示范,自我练习都可采用以促进治疗实施。

无外显强迫行为和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治疗更困难一些,基本原理相似,只是精神仪式和认知回避不易认识,也更维干预,治疗方法的两种,其一称为”习惯化训练”,另一种称为”思维停止法”,这两种方法实施时还有很多具体细节要注意考虑。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人也会出现一些强迫现象.如有的人怕脏反复洗手;有的人走路时总喜欢数路灯.不过这些人的动作和思维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不会因此而产生焦虑,仍属正常心理的范畴.而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现象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维持时间也比较长,患者常为之痛苦焦虑。

对于强迫症的治疗,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综合性措施。

心理治疗:主要采取解释性心理治疗.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使患者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不是器质性疾病,经过治疗,会逐渐好转,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行为治疗:对于有强迫行为的患者,应采用行为治疗.其中,以系统脱敏疗法最为有效.例如对于登上高楼总是想往下跳的患者,可由专业医护人员带领患者走上2楼,然后再走上3楼、4楼.经过这样反复多次训练、实践之后,常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强迫症都会有哪些表现呢?~

强迫症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强迫思维是指一些反复出现、持续存在、不分时机的闯入大脑中的一些想法。自己能意识到这些想法没有意义,但无法停止或者控制它们,可以引起明显的焦虑和痛苦。

强迫症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种表现形式。强迫思维指的是患者会重复的去想一件毫无意义的事,自己无法控制。强迫行为一般是指由强迫思维衍生出来的症状,患者会有重复的行为。

有强迫症的人们都有怎样的表现?
答:有强迫症的人总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明明是自己的错误,他们却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在别人身上,与人交往的同时缺乏理解和包容。我有一位高中同学就有强迫症,他总是以超高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而且脾气非常暴躁蛮横的,人际关系也一塌糊涂。凡是那些有强迫症的人,一般都有以下几种表现。第一,凡是以自我...

学起来|强迫症,消耗精神力的心魔
答:生活中大家是否有过: 出门后担心屋门忘锁或屋内灯未关,而多次返回检查的情况呢? 事实上,人人都可能会出现类似这样的强迫心理.它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当这种强迫现象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变长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我们就需要警惕它是否发展成为了“强迫症”。 01“强迫症”的定义及常见表现 强迫性神经症(...

强迫症和抑郁症有什么不同
答:强迫症的主要表现:说话喜欢重复,啰嗦,喜欢反复清洁,喜欢反复检查,检查次数超过正常范围,并且自己知道没问题的事,还控制不住反复核实。有的患者自言自语,喋喋不休。有的患者有强迫仪式动作,似乎每个动作背后有什么代表含义与暗示一样。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抑郁症的主要表现:对外界事物不感...

有洁癖和强迫症的人在平时都会有哪些表现?
答:有洁癖和强迫症的人表现出来就是特别爱干净,而且对个人卫生和生活环境的干净程度达到了不符合现实的地步,这类人经常被看到的行为就是喜欢反复洗手,总怀疑自己的手不够干净;衣服特别整洁,容不得一丝污垢;天气不热有些人一天也会洗几次澡;不喜欢别人碰自己的东西,别人碰过之后马上就要擦干净,而...

强迫性神经症有哪些症状?
答:只有当这些强迫现象个人或者周围人带来烦恼和痛苦,给生活或工作造成影响,才可能属于强迫症。 到目前为止,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现有的治疗手段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强迫症的症状。 临床上,强迫症有4种分型,强迫思维或强迫性穷思竭虑为主型,强迫行为和动作为主型,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混合型,以及未定...

我有强迫症,害怕看到时间9∶11(911事件)、5∶12(512大地震),在这两个...
答:你讲的情况太少了,或者不明显无法判断是否有强迫症。看看自己是否有,下列情况;强迫症患者的许多认知特征在程度上超过正常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非常明显:1、过高估计风险;2、责任心过强;3、对不相关的干扰的想法的可控制性;4、过分崇尚思想;5、无法忍受模棱两可;6、完美主义 强迫症性格因素分析 1、内向...

强迫症病因和症状?
答:强迫症有以下表现和症状强迫症当事人突出的表现是有强迫症状,这种强迫性症状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强迫症会对当事人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及时了解强迫症表现症状十分关键。总的来说有两方面,即强迫意念与强迫行为。1迫意念,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潜意识中的某种欲望、冲动或一种自知不该...

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答:A.抑郁症 B.自负 C.躁狂症 D.强迫症 14. 抑郁症最常见有哪种思维障碍(A) A.思维迟缓 B.强迫观念 C.强制性思维 D.思维贫乏 15.下列哪种心理属于健康心理 (D ) 。 A.抑郁情绪 B.不愿与人交往 C.经常感觉自己无能 D.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克服困难 16. 在社会交往中哪些是不正常表现 (ABD) A.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