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其一)·钱谦益》原文与赏析

作者&投稿:贺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钱谦益

海角崖山一线斜, 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 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 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 独倚银轮哭桂花。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 号牧斋,江苏常熟人。明朝进士,曾任礼部侍郎。南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顺治二年清军渡江,朱由崧、马士英、阮大铖等出奔,他与总督京营戎政赵之龙、大学士王铎等在南京迎降。次年,授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五月,因弘光帝朱由崧等被清廷杀害,称病归里,仕清共五个月,此后隐居不出。直到八十三岁病逝前的十七、八年间,主要从事著述,并秘密联络、支持南明的抗清力量,与学生、永历帝朱由榔的大学士瞿式耜、将军郑成功,都有广泛联系,思想有明显转变,晚节甚好。入清,他写有诗集《有学集》、《投笔集》、《苦海集》等,为南方抗清的胜利而欢欣鼓舞,为他们的失败而焦虑忧愁。章太炎读了《投笔集》,认为“悲中夏之沉沦,与犬羊之俶扰,未尝不有余哀也。”(《訄书·别录甲》)因此,他死后许多年,不仅上述诗集等多次遭禁毁,而且几次受到乾隆皇帝的咒骂,指为居本朝而思前朝的“乱民”,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诗坛盟主,诗以学杜甫、韩愈为主,而兼采他贤, 自成一家,在当时极负盛名。

杜甫写有《秋兴八首》,钱谦益晚年摹拟它,写有《后秋兴》十三迭共百余首,而以“投笔”名其集,慨然有投笔从戎、亲刃满清之志,技巧纯熟。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说,“乃三百年来之绝大著作也。”现鉴赏其中一首以见一斑。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有自注:“自壬寅(康熙元年)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诬也。”原来前一年永历帝被大汉奸吴三桂从缅甸虏回国内,不久被用弓弦绞死于昆明。据陈寅恪考证,钱得到传闻消息在康熙元年三月至翌年七月之间。此诗抒发明祚断绝后丧失希望的沉痛心情,慷慨悲愤,情真辞切。

首联借南宋亡国事喻南明永历帝之死,哀悼抗清根据地的陷落。“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崖山,也叫崖门山,在今广东省新会县南海边,与汤瓶嘴对峙,形势险要。它是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张世杰领小皇帝赵昺退守于此,后元兵追到,陆秀夫背着帝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一线斜”,远眺海角天涯处的崖门湾,海岸似一条斜线;言下之意,蒙古贵族攫取南宋国土是一丝也不肯放过的。这一小块土地,从此再也不属于南宋了,感情是沉痛的。诗人以海角崖山比天涯云南边境,说永历帝一死,那里“也”就不属于南明了,从而揭示满清贵族的贪婪残酷。当然,南明与南宋不同,“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这颔联的意思是,想学陆秀夫那样跳海尽忠、捐躯鱼腹, 已不可能,因为云南是崇山峻岭;也没有航海的木筏可以到龙涎岛上去了。这两句抒发亡国后无路可走的痛苦。颈联,“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明王朝从此永远消失,令人黯然神伤。望尽关河,飘扬的已不是汉军的旗帜,将明王朝吹垮的是满清贵族的胡笳。“日月”合为“明”。胡笳,指清军的号角。很明显,诗句直刺入侵者,闪发出批判的锋芒。尾联,“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倾吐亡国之恸。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这里比诗人自己。无归处,无归宿之处。银轮,即月轮、月亮。桂花,传说月宫中有一株桂树,被吴刚天天砍斫,这里隐隐比喻永历帝朱由榔,他继位前是桂王;绞死他和太子的人又姓吴,即特大民族罪人吴三桂。作者妙用典故,一语双关地谴责了吴三桂的暴行。诗人还深叹自己已八十一岁,从此成了丧国之奴,永远无处依附了,只好象嫦娥避居“高处不胜寒”的月宫中一样,独自藏匿起来,不过这种忧愁将永远伴随自己,直至死亡。这就将对故国的依恋与忠贞深刻地表达出来了。

这首诗不仅抒发了深深的亡国之怨,表达了对明王朝的怀念和对满清贵族的愤恨,而且艺术上造诣很高。他着意学习杜甫,诗风沉郁悲凉, 诗格深稳苍劲,感情鲜明强烈,熔历史与现实于一炉,化家国的变故和个人愁苦于一体,忧愤悠长,很能感人。限于当时的政治气候,作者用了迂回曲折的表现方法,典故用得较多,但只要理解他“为文之用心”,就感到它们既不晦涩,也不难解,反而是恰到好处,增强了作品的战斗力,丰富了此诗的表现力。



~

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 其一作者是什么朝代的
答:作者:钱谦益诗名: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 其一朝代:明末清初全文:淅淅斜风回隔林,悲哉秋气倍萧森。过禽啁哳衔兵气,宿鸟离披逗瞑阴。人倚片云投海角,天收圆月护江心。今宵思妇偏凄紧,幸少清光照夕砧。

找一首诗词,主要内容是家国沦丧,大概第四句左右提到皇帝渡海逃亡(可能...
答:咏叹“宋亡”或悲题“崖山”的诗作不少,按照问题“第四句”的要求,明朝诗人区大相的《厓门吊古》其四最为接近:万里穷何路,双厓壮此门。吁天惟决战,航海岂图存。虏骑能追宋,王师实灭元。聊持一尊酒,波上酹忠魂。此外,这一首也算可行:《后秋兴》 [明] 钱谦益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

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其一是谁的诗
答:作者:钱谦益诗名: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其一朝代:明末清初全文:槎枒枮蘖矗平林,刺眼浑疑战戟森。朔气亘天围大陆,金风掠地战重阴。覆蕉野鹿年年梦,啼枕吟蛩夜夜心。漏尽木鱼声策策,依然木叶响寒砧。

后秋兴八月初十,舟渡,惜别
答:晴天时,稀疏的竹叶在窗前洒下如雨的婆娑,而梧桐的叶子则在小院中投下斑驳的阴凉。夜晚,白露沾湿园林,青灯下诵经声回荡,六时不变的禅心犹如梵呗,唤起对过去的回忆。那些如同齐梁女子般的诗人,擅长抒发情感,他们的诗句如同藁碪,触动着人心。岁月匆匆,二十年间,人生如梦,如同在铁围中寻觅,与...

赏读钱谦益《后秋兴》
答:凡前后所和百章,编次为《投笔集》,其悲中夏之沉沦、与犬羊之俶扰,未尝不有余哀也。”(《訄书·别录甲》)    钱谦益一生诗作非常丰富,章太炎提及的“席蒿待罪”,遂作“和杜甫《秋兴》”,又逢郑成功败、吴三桂弑帝,钱谦益复作“后秋兴”诗以告哀。钱牧斋《秋兴》步杜少陵《秋兴...

钱谦益的诗
答:和盛集陶落叶 钱谦益〔清代〕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钱谦益〔清代〕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

天涯读诗精选(转载)欣赏
答:*《咏潮》 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家吼,地拥银山万马奔。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天涯语:还是老米的。这诗更见功力,起得如此之高还能结的悠然而去,不简单啊不简单。 *后秋兴 钱谦益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

后秋兴的作者介绍
答: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但很快他就告病归,与反清势力保持联系。其诗作于明者收入《初学集》,入清以后的收入《有学集》;另有《投笔集》系晚年之作,多抒发反对清朝、恢复故国的心愿。《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日作其一 龙虎新军旧羽林,八公...

明清文学名词解释:《后秋兴》
答:答案:《后秋兴》是钱谦益是所著,曾被收入《初学集》 ,入清以后的收入 《有学集》。杜甫有《秋兴八首》,钱谦益用其题和韵,故名后秋兴。《后秋兴》共104首。【满意就采纳吧,谢谢。】

钱谦益的简介
答:一、钱谦益的诗词《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安》、《金陵后观棋》、《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之一》、《西湖杂感二十首选六》、《和盛集陶落叶》、《吴门春仲送李生还长干》、《西湖杂感(六首)》、《碧云寺》、《众香庵赠自休长老》、《后秋兴之十三(八首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