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在什么时候被发现?

作者&投稿:劳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到和氏璧,大家肯定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另外据说,秦始皇用来制造玉玺,而后到西汉时期的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后王莽篡汉,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当时王政君大怒将玉玺砸在地上,致使传国玉玺还崩碎了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这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和氏璧,都是传国之宝,一般刻成皇帝的玉玺,价值连城。提到和氏璧是怎么发掘的呢,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了。这里还有一段很凄惨的故事。和氏璧,之所以叫和氏璧,是因为这块玉以发现他的人的名字命名,这个人叫卞和。

据史料记载,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卞和是楚国人,相当于现在的湖北人。卞和这个人是一位普通底层人士,不是国家寻宝人士,更不是那种鉴宝专家,但卞和却有着极强的判断玉的能力。有一回,卞和在荆山里找到一块石头,卞和通过观察认定里面藏着上好的宝玉。现在的湖北荆山在这里还修了一个旅游景点,据说是当年卞和找到和氏璧的地方。卞和决定把如此珍贵的宝玉献给当时的楚国国王楚厉王。

楚厉王听说民间有人献来宝玉,便召集鉴宝专家前来鉴定,毕竟不能你说是宝贝就说是宝贝吧?国王岂能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来骗吃骗喝的?鉴宝专家看完之后,直接得出结论:这是个骗子,就是一破石头而已。楚厉王大怒,当即下令砍断了卞和的左脚,而后连人带石头一起赶走了。从此之后,卞和连同他的“宝玉”一齐消失于江湖。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上次被砍掉左脚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寄希望于楚国的下任国王识货,以给和氏璧正名。卞和再次拄着拐棍来到了楚武王那里,请求楚武王接纳这块宝贝。楚武王也召集了御用鉴宝专家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的结论是:这就是一个骗子,不光要骗先楚王,还要骗你!

楚武王大怒,效仿他的父亲,又把卞和的右脚砍掉了。这下卞和彻底失去了双脚。然而,失去双脚的卞和并没有放弃,他继续回去熬着,他要等楚武王去世后下任新的国王上位,他要再去试试!

楚武王去世后,楚文王继位。此时的卞和已经失去了行走能力,便在荆山的大路旁,等着楚文王某一天可以经过,他可以再次推荐这块宝玉。终于等到楚文王巡游时路过此地,卞和放声痛哭以引起楚文王的注意。楚文王命人前去抬卞和面圣。

楚文王问:“你为什么哭?”卞和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此臣之所以悲也。”楚文王这次没有询问身边的鉴宝专家,而是让人就地现场剖开,结果发现竟然是从未见过的第一等货色的宝玉。楚文王被卞和的忠诚所打动,当即封他为零阳侯,此宝玉也称为和氏璧,成为楚国的国宝。卞和也从草根变成了大领导。

卞和的这种执著和勇敢绝非一般人所能达到,三次献宝才成功。正是有他的这种执著,才有和氏璧的未来。从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前面两任楚王的不识才。



~

氏璧最初主人是谁?
答:和氏璧最初的主人叫卞和,他从楚山获得了玉璧然后将它献给了楚王,但历王和武王都将玉璧认为是石头,直到文王才打造成了和氏璧

关于蔺相如的两个故事(短一点)
答: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赵国有一块无价之宝何氏璧。秦王想得到它,就派使者用城池换璧。赵王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主动请缨。在一次会面中想以武力夺璧,蔺相如抓着何氏璧准备撞墙。威胁道:要么用出土地城池换璧;要么他就撞墙壁碎人亡,秦王什么都得不到...

廉颇蔺相如列传--搞笑剧本
答: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臣的门客蔺相如阻止臣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臣告诉他,臣曾跟从大王在我国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臣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臣就凭这个知道他了,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臣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要...

氏璧的拼音
答:shì bì。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

和氏壁为什么不叫卞氏璧?
答:在中国上古时期——先秦时代,姓和氏是被严格地加以区别的。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氏则为由姓衍生的分支。姓的起源比较古老,形成以后非常稳定。氏却不然,相对姓来说,它是后起的,随着各种历史条件的影响出现不断的变更。“卞”是姓;“和”却不是名,而是氏。故称“和氏璧”。相传...

《新孟丽君传奇》全剧分集剧情
答:第4集 铁穆耳在君暗中帮忙下,打动元给他治病药方。璧知道提亲一事被孟家拒绝,要父亲捷帮他出一口气。于是捷请元过府,逼元替君比武招亲。君知道华要与璧决斗不知如何是好,约铁穆耳到城西庵堂见面,打算向他表白是女儿身,怎知铁穆耳突然有事回大都,要华代为赴约。比武最后一回合,捷要求华及璧策马出镇外取紫玉...

中国古代外交史上出师他国而不辱使命的著名人物和事迹。
答:秦王素来贪婪,赵王知道他只是想将何氏璧骗到手,但忌惮秦国的强大也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站了出来并声称自己有办法——要么换回城池,要么将何氏璧完整地带回赵国。 到了秦国,秦王果然只对璧感兴趣,对让出城池一事只字不提。并在一次会面时想以武力夺璧,蔺相如誓死不从,他抓着...

和氏璧为啥不叫卞氏璧?
答:分类: 社会/文化 解析:《韩非子.和氏》载:”楚人和氏得玉楚山中“。和氏是得玉者原来的姓,卞是个地名。就象大诗人屈原,原为”有熊氏“,因祖先分封在屈这个地方,以地名为姓,故为屈原。周王分封诸候时,曹国诸候的支系封于卞,和氏就是居住在卞地的人。”和“姓本来就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早...

后汉书 卷六十六(关于王允)翻译
答:(这以后)秦国也没有把那些城池给赵国,赵国也到底没有给秦国那块的氏璧。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又攻打赵国,杀了两万人。秦国派使者告诉赵王,说愿意与赵王联欢,在西河以外的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与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软弱...

急求“再生缘”(李冰冰版)分集介绍
答:再生缘分集介绍第4集 铁穆耳在君暗中帮忙下,打动元给他治病药方。璧知道提亲一事被孟家拒绝,要父亲捷帮他出一口气。于是捷请元过府,逼元替君比武招亲。君知道华要与璧决斗不知如何是好,约铁穆耳到城西庵堂见面,打算向他表白是女儿身,怎知铁穆耳突然有事回大都,要华代为赴约。比武最后一回合,捷要求华及璧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