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交税到底怎么算呀,按新税法。比如工资5600元,要交多少税? 5600元工资应该扣除多少税?怎么样算?

作者&投稿:藏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按最新个税法,比如工资5600元,要交税18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所得税=(月收入-五险一金-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起征点-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月收入为应发工资,所有应发,含加班费、奖金、绩效等。

起征点(之前为3500,10月起调整为5000)。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如有可以扣除 ,例如:公积金贷款利息。

休病假事假的扣款及罚款也是需要这里扣除。

比如工资5600元,假如五险一金已经扣除,没有其他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5600-5000)*3%=18元

比如工资5600元,五险一金未缴费,个人缴费社保与公积金缴费明细:养老8%:448元;医疗2%:112元;失业0.2%:11.2元;公积金12%:672元。个人缴费合计:1243.2元

月收入-五险一金=5600-1243.2=4356.8元,达不到最新个税标准,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参考资料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扣除标准(从2011年9月1日起,扣除标准为3500元)减去税前扣除的五险一金,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税率表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至45%)计缴个人所得税。
五险费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费、失业保险、工作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5600- 【300(五险一金)】 -3500(扣除数)=1800*10%-105=75(税)
5600-3500=2100*10%-105=105(税,不扣五险一金的情况)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资讯网提供)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一、应交个人所得税=(5600-3500)*10%-105=2100*10%-105=210-105=105元
二、说明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 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查表得知:超过1500元至4 5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
2、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一减除费用标准)×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1.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扣除标准(从2011年9月1日起,扣除标准为3500元)减去税前扣除的五险一金,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税率表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3%至45%)计缴个人所得税。

2.五险费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费、失业保险、工作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3.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5600- 【300(五险一金)】 -3500(扣除数)=1800*10%-105=75(税)

5600-3500=2100*10%-105=105(税,不扣五险一金的情况)



税前工资5,600.00元 五险一金0.00元 缴纳个税105.00元
税前工资 5,600.00
五险一金 0.00
起征点 3,500.00

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 -五险一金 - 起征点
= 5,600.00 -0.00 - 3,500.00
= 2,100.00

应纳税所得额 2,100.00,参照税率表,得到税率 10%,速算扣除数 105.00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X)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0<X≤1,500) 3% 0
2 (1,500<X≤4,500) 10% 105
3 (4,500<X≤9,000) 20% 555
4 (9,000<X≤35,000) 25% 1,005
5 (35,000<X≤55,000) 30% 2,755
6 (55,000<X≤80,000) 35% 5,505
7 (X>80,000) 45% 13,505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2,100.00 × 10% - 105.00
= 105.00

税后工资 = 税前工资 - 五险一金 - 应纳个税
= 5,600.00 - 0.00 - 105.00
= 5,495.00

工资交税到底怎么算呀,按新税法。比如工资5600元,要交多少税~

扣除五险一金后5600元,适用的税率为10%
应交个税=(5600-3500)*10%-105=105

5600扣掉交社保和公积金以后的金额,减去3500,余额小于1500的,直接乘以3%,就是应交的个税,如果余额大于1500的,先用1500乘以3%,再用余额减去1500然后乘以10%,两个乘积相加,就是应交的个税

2019税改之后,做工资时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是在工资中累计计算预扣除...
答: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

请教新税法实施后,我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答:每月个税计算如下:假如你每月扣除社保公积金(不含个税)后,拿到手是2800元,这样每月不用交税。这样年底应补齐130000-2800*12=96400元。年底个税计算如下:先确定税率:[96400-(3500-2800)]/12=7975元 对应税率及扣除数为20%、555 年终奖个税:96400*20%-555=18725元。每月个税税率表请参照 工...

2019年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答: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

个人所得税新税法,7600元应该交多少税?谢谢
答:笼统的计算:(7600-3500)×10%-105=305(元)。但是7600元中可能包括不交税的费用,因此不同的两个人收入都是7600元,但是交税可能不一样

两种工资收入怎么交税
答:如果你本来有单位,又兼职了一个单位的工作,那么原单位的工资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个税,兼职的单位工资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算个税。如果在两家单位同时工作,个人所得税缴纳缴纳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确认扣除费用 根据《个人所得税》税法以及相关条例,税前基本扣除费用(每人5000元)、专项扣除费用...

教师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答:教师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工资:(1)个税法修改前:未超过免征额3500,不用交税,所以个人所得税为0。(2)个税法修改后:未超过免征税额5000,不用缴税,所以个人所得税为0。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2、是在扣除医...

新税法小规模纳税人怎么交?我是个体户 现在说一个季度30万以下免税...
答:季度开票不超过30万,只是免交增值税。如果超过30万了,那么这个季度开的所有票都要交增值税了。企业所得税或者个人所得税是要交的,那是根据利润来交税。个体工商户如果是核定征收,那么就根据相应的所得率来交税。具体的可以咨询税务局。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是指工业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商业年销售额...

急!!!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答: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一闪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

个人所得税缴多少
答:应纳税所得额=7053.75-1300.08-1000-1000,小于5000元。不用交个税。现在个税按年度计算,应发工资按当前月累计,各项扣除也是按月累计。一月至五月的应发合计,减去1300.08*5,减5000,减5000。余额除5,低于5000元的不交个税。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什么啊??
答:按照新《通知》,今后市民取得的半年奖、季度奖,则要比现在“多交税”了。 《通知》明确,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此前的做法是,除年终加薪以外,数月奖金或分红可单独作为一个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