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湿地之都生态盘锦900字 题目:我爱家乡-美丽的盘锦, 湿地之都 生态盘锦,我看家乡新...

作者&投稿:左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湿地之都 生态盘锦

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芦苇沼泽湿地,有特色天成的世界奇观红海滩,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栖息的珍稀鸟类多达263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43种,又被誉为“鹤乡”和“黑嘴鸥之乡”。

盘锦,中国湿地之都。这里,河海相融,水天洁净。百万亩芦苇荡中,鸟类与抽油机为伴,红海滩与丹顶鹤相映,现代文明与原生文明共生。这是一座因油而兴、以米著称的生态新城,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产地。这是一座景观独特,宜居、宜游、宜商的城市,一座充盈着活力和希望的年轻城市。
来到盘锦,不能不感叹盘锦人对湿地的重视以及由此形成的湿地文化。湿地,是盘锦的名片。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目前,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而盘锦,是中国最大的湿地。
盘锦人对湿地的认识经过了一个屈从,矛盾,协调发展的过程。历史上,十八世纪之前,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基本上处于蒙昧状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完全屈服于湿地凶险的挑战力,也正因此,湿地却相对完整地得到保存。直到二十世纪末期,是人们利用湿地并与之矛盾的阶段,人们对于湿地的认识停留在片面的阶段,围海造田,开发荒滩,造成了大片的湿地干化、退化,野生动物越来越少。
进入二十世纪,盘锦人开始寻求与湿地协调发展的新途径。随着盘锦建市而成立的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湿地核心区及周边的湿地人为萎缩的趋势得到遏止,相应地保护住了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栖息家园。1987年这个市级水禽自然保护区被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由林业部批准,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6年4月被纳入“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徙航道网络”保护区。2004年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开始履行《拉姆萨尔公约》。从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升格,可以看出它在保护湿地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标明了盘锦湿地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折射出盘锦人在处理与湿地关系方面所取得新的和谐的进步。

红海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众多河流奔腾不息地流入海洋,水割浪切、沙渍泥涨夹抱出数不尽的岗坨、心滩和连片的水下沙洲,它们或赤裸着身子在潮汐间隐现,或粗毛乱草地在风雨中招摇,其上生长的翅碱蓬至多变成了人们烧火做饭的燃料、饲养大小生畜的食料与饥荒年代人们的“瓜菜代”。

如今,红海滩以红透天涯、热烈灼目的色彩和特色天成、举世罕见的魅力,受到盘锦人的珍爱并声名远播,成为盘锦的旅游景观,吸引着许多国内外的游人,并被列为国际旅游路线上的一个景点。红海滩上的海草由过去填充饥谨年代人们辘辘胃肠,提升到了富裕生活中的对人养眼怡情层面,成为一种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在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可观的效益。这是盘锦发展个性城市的独特所在,也是一种更深刻更为长远的发展,也体现出盘锦人对于城市发展思考的成熟。
同样的变化,还有大苇荡。大苇荡在给人类提供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风光秀色成为人们休闲、野游、观光的好去处,也成为了野生动物、水禽、鸟类、鱼虾、蟹类觅食、栖息、繁衍的安全场所。这里栖息着珍稀濒危鸟类多达263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31种。这里也是濒危的太平洋斑海豹的繁殖地。被誉为世界上植被类型保护完好的最大芦苇沼泽地、百鸟栖息的乐园,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
盘锦人格外珍视大自然的恩赐,边发展经济边保护自然湿地,维持了主导产业发展与湿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如今的盘锦可以看见林立如织的井架旁边绕飞仙鹤、明澈如镜的田垅腾起白鹭,不由不让人赞叹是盘锦人理智地驯服着地下拱动的乌黑油龙,科学地播种金黄稻谷。在盘锦市耕种的180万亩水田中,有22万亩水稻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转换认证,盘锦大米成为我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产品,“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十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先后落户于此,盘锦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目前,盘锦市先后建成了红海滩、太平河风光带、西安生态养殖场、东晟园艺基地等一批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和农牧业生产兼旅游基地,一个多元化格局的湿地文化产业勃兴于盘锦大地之上。有理由相信,盘锦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热爱生态的人们来感受湿地的魅力,感受盘锦的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湿地之都 生态盘锦

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芦苇沼泽湿地,有特色天成的世界奇观红海滩,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栖息的珍稀鸟类多达263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43种,又被誉为“鹤乡”和“黑嘴鸥之乡”。

盘锦,中国湿地之都。这里,河海相融,水天洁净。百万亩芦苇荡中,鸟类与抽油机为伴,红海滩与丹顶鹤相映,现代文明与原生文明共生。这是一座因油而兴、以米著称的生态新城,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产地。这是一座景观独特,宜居、宜游、宜商的城市,一座充盈着活力和希望的年轻城市。
来到盘锦,不能不感叹盘锦人对湿地的重视以及由此形成的湿地文化。湿地,是盘锦的名片。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目前,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而盘锦,是中国最大的湿地。
盘锦人对湿地的认识经过了一个屈从,矛盾,协调发展的过程。历史上,十八世纪之前,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基本上处于蒙昧状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完全屈服于湿地凶险的挑战力,也正因此,湿地却相对完整地得到保存。直到二十世纪末期,是人们利用湿地并与之矛盾的阶段,人们对于湿地的认识停留在片面的阶段,围海造田,开发荒滩,造成了大片的湿地干化、退化,野生动物越来越少。
进入二十世纪,盘锦人开始寻求与湿地协调发展的新途径。随着盘锦建市而成立的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湿地核心区及周边的湿地人为萎缩的趋势得到遏止,相应地保护住了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栖息家园。1987年这个市级水禽自然保护区被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由林业部批准,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6年4月被纳入“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徙航道网络”保护区。2004年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开始履行《拉姆萨尔公约》。从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升格,可以看出它在保护湿地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标明了盘锦湿地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折射出盘锦人在处理与湿地关系方面所取得新的和谐的进步。

红海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众多河流奔腾不息地流入海洋,水割浪切、沙渍泥涨夹抱出数不尽的岗坨、心滩和连片的水下沙洲,它们或赤裸着身子在潮汐间隐现,或粗毛乱草地在风雨中招摇,其上生长的翅碱蓬至多变成了人们烧火做饭的燃料、饲养大小生畜的食料与饥荒年代人们的“瓜菜代”。

如今,红海滩以红透天涯、热烈灼目的色彩和特色天成、举世罕见的魅力,受到盘锦人的珍爱并声名远播,成为盘锦的旅游景观,吸引着许多国内外的游人,并被列为国际旅游路线上的一个景点。红海滩上的海草由过去填充饥谨年代人们辘辘胃肠,提升到了富裕生活中的对人养眼怡情层面,成为一种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在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可观的效益。这是盘锦发展个性城市的独特所在,也是一种更深刻更为长远的发展,也体现出盘锦人对于城市发展思考的成熟。
同样的变化,还有大苇荡。大苇荡在给人类提供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风光秀色成为人们休闲、野游、观光的好去处,也成为了野生动物、水禽、鸟类、鱼虾、蟹类觅食、栖息、繁衍的安全场所。这里栖息着珍稀濒危鸟类多达263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31种。这里也是濒危的太平洋斑海豹的繁殖地。被誉为世界上植被类型保护完好的最大芦苇沼泽地、百鸟栖息的乐园,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
盘锦人格外珍视大自然的恩赐,边发展经济边保护自然湿地,维持了主导产业发展与湿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如今的盘锦可以看见林立如织的井架旁边绕飞仙鹤、明澈如镜的田垅腾起白鹭,不由不让人赞叹是盘锦人理智地驯服着地下拱动的乌黑油龙,科学地播种金黄稻谷。在盘锦市耕种的180万亩水田中,有22万亩水稻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转换认证,盘锦大米成为我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产品,“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十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先后落户于此,盘锦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目前,盘锦市先后建成了红海滩、太平河风光带、西安生态养殖场、东晟园艺基地等一批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和农牧业生产兼旅游基地,一个多元化格局的湿地文化产业勃兴于盘锦大地之上。有理由相信,盘锦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热爱生态的人们来感受湿地的魅力,感受盘锦的魅力。

湿地之都 生态盘锦

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芦苇沼泽湿地,有特色天成的世界奇观红海滩,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栖息的珍稀鸟类多达263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43种,又被誉为“鹤乡”和“黑嘴鸥之乡”。

盘锦,中国湿地之都。这里,河海相融,水天洁净。百万亩芦苇荡中,鸟类与抽油机为伴,红海滩与丹顶鹤相映,现代文明与原生文明共生。这是一座因油而兴、以米著称的生态新城,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产地。这是一座景观独特,宜居、宜游、宜商的城市,一座充盈着活力和希望的年轻城市。
来到盘锦,不能不感叹盘锦人对湿地的重视以及由此形成的湿地文化。湿地,是盘锦的名片。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目前,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而盘锦,是中国最大的湿地。
盘锦人对湿地的认识经过了一个屈从,矛盾,协调发展的过程。历史上,十八世纪之前,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基本上处于蒙昧状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完全屈服于湿地凶险的挑战力,也正因此,湿地却相对完整地得到保存。直到二十世纪末期,是人们利用湿地并与之矛盾的阶段,人们对于湿地的认识停留在片面的阶段,围海造田,开发荒滩,造成了大片的湿地干化、退化,野生动物越来越少。
进入二十世纪,盘锦人开始寻求与湿地协调发展的新途径。随着盘锦建市而成立的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湿地核心区及周边的湿地人为萎缩的趋势得到遏止,相应地保护住了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栖息家园。1987年这个市级水禽自然保护区被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由林业部批准,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6年4月被纳入“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徙航道网络”保护区。2004年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开始履行《拉姆萨尔公约》。从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升格,可以看出它在保护湿地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标明了盘锦湿地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折射出盘锦人在处理与湿地关系方面所取得新的和谐的进步。

红海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众多河流奔腾不息地流入海洋,水割浪切、沙渍泥涨夹抱出数不尽的岗坨、心滩和连片的水下沙洲,它们或赤裸着身子在潮汐间隐现,或粗毛乱草地在风雨中招摇,其上生长的翅碱蓬至多变成了人们烧火做饭的燃料、饲养大小生畜的食料与饥荒年代人们的“瓜菜代”。

如今,红海滩以红透天涯、热烈灼目的色彩和特色天成、举世罕见的魅力,受到盘锦人的珍爱并声名远播,成为盘锦的旅游景观,吸引着许多国内外的游人,并被列为国际旅游路线上的一个景点。红海滩上的海草由过去填充饥谨年代人们辘辘胃肠,提升到了富裕生活中的对人养眼怡情层面,成为一种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在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可观的效益。这是盘锦发展个性城市的独特所在,也是一种更深刻更为长远的发展,也体现出盘锦人对于城市发展思考的成熟。
同样的变化,还有大苇荡。大苇荡在给人类提供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风光秀色成为人们休闲、野游、观光的好去处,也成为了野生动物、水禽、鸟类、鱼虾、蟹类觅食、栖息、繁衍的安全场所。这里栖息着珍稀濒危鸟类多达263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31种。这里也是濒危的太平洋斑海豹的繁殖地。被誉为世界上植被类型保护完好的最大芦苇沼泽地、百鸟栖息的乐园,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
盘锦人格外珍视大自然的恩赐,边发展经济边保护自然湿地,维持了主导产业发展与湿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如今的盘锦可以看见林立如织的井架旁边绕飞仙鹤、明澈如镜的田垅腾起白鹭,不由不让人赞叹是盘锦人理智地驯服着地下拱动的乌黑油龙,科学地播种金黄稻谷。在盘锦市耕种的180万亩水田中,有22万亩水稻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转换认证,盘锦大米成为我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产品,“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十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先后落户于此,盘锦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目前,盘锦市先后建成了红海滩、太平河风光带、西安生态养殖场、东晟园艺基地等一批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和农牧业生产兼旅游基地,一个多元化格局的湿地文化产业勃兴于盘锦大地之上。有理由相信,盘锦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热爱生态的人们来感受湿地的魅力,感受盘锦的魅力。

我不会重复一百遍

我也在找,真的

湿地之都 生态盘锦征文1400字~

湿地之都 生态盘锦

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芦苇沼泽湿地,有特色天成的世界奇观红海滩,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栖息的珍稀鸟类多达263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43种,又被誉为“鹤乡”和“黑嘴鸥之乡”。

盘锦,中国湿地之都。这里,河海相融,水天洁净。百万亩芦苇荡中,鸟类与抽油机为伴,红海滩与丹顶鹤相映,现代文明与原生文明共生。这是一座因油而兴、以米著称的生态新城,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产地。这是一座景观独特,宜居、宜游、宜商的城市,一座充盈着活力和希望的年轻城市。
来到盘锦,不能不感叹盘锦人对湿地的重视以及由此形成的湿地文化。湿地,是盘锦的名片。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目前,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而盘锦,是中国最大的湿地。
盘锦人对湿地的认识经过了一个屈从,矛盾,协调发展的过程。历史上,十八世纪之前,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基本上处于蒙昧状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完全屈服于湿地凶险的挑战力,也正因此,湿地却相对完整地得到保存。直到二十世纪末期,是人们利用湿地并与之矛盾的阶段,人们对于湿地的认识停留在片面的阶段,围海造田,开发荒滩,造成了大片的湿地干化、退化,野生动物越来越少。
进入二十世纪,盘锦人开始寻求与湿地协调发展的新途径。随着盘锦建市而成立的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湿地核心区及周边的湿地人为萎缩的趋势得到遏止,相应地保护住了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栖息家园。1987年这个市级水禽自然保护区被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由林业部批准,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6年4月被纳入“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徙航道网络”保护区。2004年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开始履行《拉姆萨尔公约》。从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升格,可以看出它在保护湿地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标明了盘锦湿地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折射出盘锦人在处理与湿地关系方面所取得新的和谐的进步。

红海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众多河流奔腾不息地流入海洋,水割浪切、沙渍泥涨夹抱出数不尽的岗坨、心滩和连片的水下沙洲,它们或赤裸着身子在潮汐间隐现,或粗毛乱草地在风雨中招摇,其上生长的翅碱蓬至多变成了人们烧火做饭的燃料、饲养大小生畜的食料与饥荒年代人们的“瓜菜代”。

如今,红海滩以红透天涯、热烈灼目的色彩和特色天成、举世罕见的魅力,受到盘锦人的珍爱并声名远播,成为盘锦的旅游景观,吸引着许多国内外的游人,并被列为国际旅游路线上的一个景点。红海滩上的海草由过去填充饥谨年代人们辘辘胃肠,提升到了富裕生活中的对人养眼怡情层面,成为一种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在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的同时,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可观的效益。这是盘锦发展个性城市的独特所在,也是一种更深刻更为长远的发展,也体现出盘锦人对于城市发展思考的成熟。
同样的变化,还有大苇荡。大苇荡在给人类提供享用不尽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风光秀色成为人们休闲、野游、观光的好去处,也成为了野生动物、水禽、鸟类、鱼虾、蟹类觅食、栖息、繁衍的安全场所。这里栖息着珍稀濒危鸟类多达263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31种。这里也是濒危的太平洋斑海豹的繁殖地。被誉为世界上植被类型保护完好的最大芦苇沼泽地、百鸟栖息的乐园,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
盘锦人格外珍视大自然的恩赐,边发展经济边保护自然湿地,维持了主导产业发展与湿地生态环境的平衡。在如今的盘锦可以看见林立如织的井架旁边绕飞仙鹤、明澈如镜的田垅腾起白鹭,不由不让人赞叹是盘锦人理智地驯服着地下拱动的乌黑油龙,科学地播种金黄稻谷。在盘锦市耕种的180万亩水田中,有22万亩水稻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转换认证,盘锦大米成为我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产品,“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十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先后落户于此,盘锦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目前,盘锦市先后建成了红海滩、太平河风光带、西安生态养殖场、东晟园艺基地等一批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和农牧业生产兼旅游基地,一个多元化格局的湿地文化产业勃兴于盘锦大地之上。有理由相信,盘锦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热爱生态的人们来感受湿地的魅力,感受盘锦的魅力。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盘锦这里被成为鱼米之乡, 这里有举世罕见,闻名遐迩的红碱蓬;这里有丹顶鹤钟情的碧绿沃野;这里有我梦中的红海滩….
金秋九月,是天下奇观——红海滩最秀丽,最迷人的时节。
伴随着徐徐的秋风,呼吸着略带咸味的空气,登上高处,你立刻会惊讶于眼前的景致并陶醉于它的美丽。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渤海湾滩涂上,齐刷刷,密麻麻长满过膝的碱蓬草,它们一棵棵紧挨一棵,一簇簇紧靠一簇,它们你们让我,我不让你,生长着。秋风吹拂,轻霜降过,它们红得像火焰,红得向朝阳,红得像晚霞,酷似一条硕大的红地毯,平平整整地铺在海滩上,并长身躯直入地向大海彼岸延伸,给人一种宽阔,松软,柔韧,温暖的感觉;又像一条红盖头,当你轻轻掀起它的时候,一定会忘返于她醉人的一幕幕。。。。。。那一定惬意无比!
,它总面近六十万公顷,地跨盘锦、营口两市,这里是东亚和澳大利来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大“驿站”。。
  每年到了夏入秋时,是最好看的时候,碱蓬草因盐碱变红了!但也不单调,盐碱的多少,确定了红的程度:红的、过渡地变淡绿、又突然变得很红,中间冒出一圈、一簇、一团葱绿的苇荡,风吹来,此起彼伏。红色中看出一圈绿色,淡绿中又透出一股诱红,反反复复,却不全一样,最后红绿一同缓缓消失在淡蓝中,——那是海。
 走红海滩栈道,远望的雄壮,细看不到,但细看的精美,则远远超乎想象。看见一株株红色的小东西,一根主干,地上长的不大,根部因盐碱不得不扎深。

  
  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神秘的盘锦,在那海风的气息下,在那由珍惜动物构成的生态环境下,在那被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与海面交错的红绿峥嵘的“地毯”下,美丽的景象还在续写……
“行到海穷处,坐看滩红时。”或惬意于秀美红海滩的怀抱时,我也陶醉于她的柔情妩媚,也成无数次梦见自己变成一株碱蓬草,当梦想将要实现时,这里一定是我梦中的天堂,是我梦中的红海滩

盘锦为什么叫湿地之都?
答:辽宁盘锦湿地被誉为“中国湿地之都”。盘锦有世界上面积最大芦苇荡,比邻渤海湾,合理的开发,适宜的天气,每年不仅有200多种鸟类迁徙路径此地,栖息,繁殖在那里,更加上人类对自然环境和鸟类的保护,有些候鸟还成为了那里的朋友,永久的居住下来 ...

世界湿地之都?
答:盘锦是驰名中外的湿地之都,生态家园。世界第一芦苇荡、天下奇观红海滩,独特的自然风貌使盘锦成为富有个性的旅游城市。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盘锦湿地面积为31.5万公顷,约占区域面积的80%,对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以及周边国家的气候调节、空气净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明盘锦作文500字怎么写
答:4.盘锦市的社区文明和公民素质,介绍盘锦市的社区建设、居民素质、公益活动等,强调其良好的社区氛围和公民的文明素质。5.盘锦市的文化活动和旅游资源,介绍盘锦市的文化活动、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并强调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特色。6.盘锦市的未来展望和愿景,描述盘锦市的未来发展规划、...

盘锦山水旅游景点介绍 盘锦山水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答:盘锦红海滩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境内,是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也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省优秀旅游景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绿色生态旅游景区。盘锦红海滩属于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坐落于盘锦120万余亩的苇海湿地内。其红色是碱蓬...

盘锦为什么叫湿地之都
答:盘锦被誉为“湿地之都”,自然环境独特,四季分明,风景如画。春,细雨霏霏姹紫嫣红;夏,草长莺飞碧绿万顷;秋,稻浪千重金黄满地;冬,雪飘冰封银装素裹。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植被类型保护完好的最大芦苇沼泽地,同时也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栖息的珍稀鸟类多达263种,其中丹顶鹤...

关于湿地保护的作文
答:如题,字数在600到800字之间,体裁不限,急用!!!主要是保护湿地,保护环境太笼统了。 展开 3...湿地,在中国已经遭到破坏,盲目地围垦、掠夺开发、污染加剧、过度利用等因素,全国三分之一的天然湿地...不,谁都不愿意看到!是啊,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对森林乱砍滥伐,不注意保护生态平衡,致使许多森林遭到了毁坏...

湿地生态保护的散文诗
答:湿地情结 文/淡影 蓝色之梦 梦是蓝的, 天是蓝的. 白云游荡在蓝色湖水里, 与小鱼嬉戏。岸柳鹅黄---嫩绿, 做一顶隐避帽, 与谁捉迷藏?风送来吹响春的柳笛声。点水蜻蜓都有名字, ‘红袍’,‘绿豆’,‘蓝天’。色彩斑斓的蝴蝶, 缠绕着红,黄,白,蓝,紫的小星星。闻到了野刺玫的芬芳, ...

〖六盘水五日游线路〗辽宁盘锦:地球的彩色印章(1)
答:白海鸟:生态王国鸟类天堂 盘锦素有鸟类天堂的美誉,这里栖息着280多种珍稀鸟类,其中黑嘴鸥种群数量占到全球的75%,丹顶鹤种群数量占到全国的80%。自驾游攻略:湿地风情之旅 1、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 电话:0427-6989999 地址: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镇 行程亮点:观浪漫红海、体验自行车漫游 2、辽河口红海滩...

盘锦红海滩的导游词
答:盘锦红海滩的导游词 盘锦红海滩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境内。属于湿地生态旅游景区,是自然环境...放眼望去,一望无垠的红色海滩宛如一幅红霞似火、巨型红色的地毯覆盖于渤海之滨,其间有弯弯的小溪、...其实满眼的红色都是由一株株小草构成的,它叫翅碱蓬。因为它的叶片呈翅状,不过当地老百姓还是习惯地叫...

盘锦以前的面貌我需要写作文
答:盘锦真是个美丽的地方!我有机会还要去玩。 6. 我的家乡盘锦红海滩480字作文 其实 我不同意楼上说的 我也是盘锦人 但我觉的 红海滩 还算可以 没有那么糟 只不过我们生活在这里看惯了 就连我家房后都有 真的 你说不腻才怪 那你就不一样了 你们来有一种新鲜感 其实上哪旅游部都一样 有好多都是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