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作者简介陋室铭的作者是谁

作者&投稿:郯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2、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3、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

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答:《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如下:一、写作背景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请问,《陋室铭》是谁写的,什么朝代的?
答: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低,有仙人(居住)...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原文节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山不...

《陋室铭》全文
答:斗拱飞檐,白墙黑瓦,典雅古朴,静谧灵秀.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蕴秀,令人似乎嗅到浓郁的翰墨馨香.院内东侧小巧精致的亭内,立有“《陋室铭》碑石”,上刻流传千年的《陋室铭》全文,字为书法家孟繁青所书,风骨端凝,清秀悦目.主室正中,有刘禹锡立像一尊,潇洒庄重,上悬“政擢贤良”匾额.

《陋室铭》是谁的作品?
答:全文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龙潜藏就显示神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翠绿;草色映入帘栊,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饱学多识之士,没有一个浅薄无识之人。可以弹未加彩饰的琴,可以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耳朵...

陋室铭原文,附作者简介
答: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

陋室铭是谁写的
答: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全文赏析 《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

陋室铭的作者
答:1、《陋室铭》作者是刘禹锡。2、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3、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

陋室铭的作者是谁
答:陋室铭作者是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 (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

陋室铭的作者是谁 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刘禹锡不光是诗人,还是一位哲学家。《陋室铭》主要内容 《陋室铭》以山水起兴,表示山水的声名在于居住在其中的神仙和仙龙;而后诗人开始谈起自己的陋室,指出这间陋室也因为主人的道德品质而显得不那么简陋了;诗人又以自己交往的友人、日常活动来说明自己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