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中,梁、板柱、地基等钢筋验收一般有那些具体要求? 建设工程过程当中那些工序需要隐蔽验收?

作者&投稿:藩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重点依据11G101图集。1暗柱内容: 

1.1柱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1.2为保证暗柱主筋位置准确,采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钢筋绑扎: 

1.3.1柱箍筋的个数根据图纸要求确定,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开始设置。 

1.3.2在立筋上画箍筋位置线,然后从上往下采用缠扣法绑扎。 

1.3.3箍筋的接头应沿柱子立筋交错布置绑扎,箍筋与立筋要垂直,绑扣丝头应向里。 

1.3.4暗柱箍筋与墙筋绑扎要求: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不得并在一起。 

2.墙体、暗柱、联系梁钢筋: 

2.1墙根部钢筋上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2.2墙体钢筋已经调整。即位移过大要求按1:6调整,一级钢筋的弯钩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调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为50mm。 

2.3.2墙第一根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 

2.3.4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2.3.5连系梁箍筋如柱一个箍筋50mm。 

2.4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长度不小于45d,搭接处保证有三根水平筋。绑扎范围不少于三个扣。墙体立筋50%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小于相邻接头中-中1.3倍搭接长度。 

2.4.2墙体水平筋节点要求相邻绑扎接头错开。 

2.5竖向梯子筋要求: 

2.5.1采用比墙筋大一个规格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筋。 

2.5.2顶模筋等于墙厚减2mm。250mm、300mm、350mm厚的墙顶模筋长度应为248mm、298mm、348mm。 

2.5.3顶模筋自立筋至端头的长度为水平筋保护层加水平筋直径减1mm,如保护层为15mm,Φ12水平筋,长度为15+12-1=26mm,顶模的根数为3根。顶模筋端头刷好防锈漆。 

2.5.4非顶模筋每侧长度为水平筋直径。 

2.5.5每段墙竖向梯子筋设置数量要求间距为1米,每段墙2个或2个以上,要求同一标高,绑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采用短斜钢筋制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图制作并符合该段墙体的钢筋间距,专墙专用。 2.6.3 墙体筋绑扎时设在墙模板口以上300mm,并绑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制作准确,绑扎牢固。 

2.8保护层要求: 

2.8.1墙、柱、梁均采用塑料垫块,符合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和强度要求。 

2.8.2设置间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垫块设置在主筋上,墙筋垫块设置在墙水平筋上。 

2.9对箍筋的要求: 

2.9.1弯钩必须平行,弯钩角度为135。。 

2.9.2平直部分为10d,且两根长短一致。 

2.9.3弯心符合主筋直径,且与主筋绑扎到位。 

2.9.4四个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绑扎牢固。 

2.9.6柱箍筋开口分别设在四个角。 

2.9.7对柱、过梁箍筋要求直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间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于Φ20以10cm控制,小于Φ20以5d控制。 

2.9.8连系梁箍筋要求不倾斜,间距均匀,开口设置在上部两边。 

2.9.9单支箍按图纸要求设置,弯钩为135。,平直长度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 

凡是洞口墙筋截断处加三边开口箍筋。并按图纸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连系梁钢筋锚固: 

2.11.1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须设在箍筋四角,两排主筋间距为钢筋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 

3.顶板钢筋: 

3.1板筋绑扎前的控制: 

3.1.1对墙筋、连系梁筋及施工缝处板筋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3.1.2设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项未做完不得进行板筋绑扎。 

3.2网眼尺寸偏差不得超过10mm。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墙边尺寸50mm。 

3.4绑丝要求: 

3.4.1上筋绑丝朝下,下筋绑丝朝上,与钢筋垂直。 

3.4.2绑丝甩头长短基本一致,长度不超过50mm。 

3.4.3相邻绑丝呈“八”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钢筋: 

3.5.1不准用电弧点焊。 

3.5.2有出电线管时应采用“z”字形钢筋绑扎牢固。 

3.6双层网片间的钢筋马凳设置。 

3.6.1设置间距不大于1米,且高度满足保护层要求,制作符合要求。 

3.6.2马凳高度=板厚-保护层×2-两排钢筋直径。 

3.7保护层顶板15mm,梁筋25mm,偏差不能超过3mm。 

3.8板筋垫块: 

3.8.1采用塑料垫块,厚度和强度符合保护层要求。 

3.8.2垫块间距不大于600mm,梅花形设置。 

3.9板面预留洞,周围钢筋预留洞直径大于200mm,小于300mm时,板筋应弯曲绕管通过。 

3.10钢筋端头锚固要求:锚固至外侧竖筋边。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 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3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 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就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
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说明:5.4.7 搭接区域的箍筋对于约束搭接传力区域的混凝土、保证搭接钢筋传力至关重要。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给出了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直径、间距等构造要求。

要求 简单的说就是按照设计的图纸和规范施工,只要这样去施工,那就真的是无话可说了!

楼上说的好像不太对哦 你说的这些一般上是设计院设计时的要求,现场施工根本不用管这些,只要照着图纸要求进行钢筋施工就行,图纸上钢筋什么规格就用什么规格,图纸上箍筋什么间距就什么间距。现在设计图纸是按新版11G101图集绘制的,所以你要去验收就必须熟记11G101这3本图集,上面有所有对钢筋施工的要求,网上能下载到,内容挺多的

地基基础有哪些类型?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1、地基基础有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2、刚性基础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的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要求,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不受刚性角限制。
3、地基是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两类地基:
天然地基: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础的天然土层。当土层的地质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时可以采用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天然土层的土质过于软弱或不良的地质条件,需要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修建的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 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

1、 基坑、基槽验收:
建筑物基础或管道基槽按设计标高开挖后,项目经理要求监理单位组织验槽工作,项目工程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要求尽快现场确认土质是否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如需加深处理则可通过工程联系单方式经设计方签字确认进行处理。基坑或基槽验收记录要经上述五方会签,验收后应尽快隐蔽,避免被雨水浸泡。
2、 基础回填隐蔽验收:
基础回填工作要按设计图要求的土质或材料分层夯填,而且按《施工与验收规范》的要求,请质监站进行取土检查其密实性,夯实系数要达到设计要求。以确保回填土不产生较大沉降。
3、 砼工程的钢筋隐蔽验收:
(1)对钢筋原材料进场前要进行检查是否有合格证,即合格证要注明钢材规格、型号、炉号、批号、数量及出厂日期、生产厂家。同时要取样进行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检验,合格方可批量进场。
(2)检查验收钢筋绑扎规格、数量、间距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同一截面接头数量及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的要求。对焊接头的钢筋,先试验焊工焊接质量,然后按《规范》的要求抽取样品进行焊接试件检验,对不合格焊接试件要按要求加倍取样检验,确保焊接接头质量达标。
4、砼结构上预埋管、预埋铁件及水电管线的隐蔽验收:
砼结构上通常有防水套管、预埋铁件、电气管线、给排水管线需隐蔽,在砼浇筑封模板前要对其进行隐蔽验收,首先验收其原材料是否有合格证,是否有见证送检,只有合格材料才允许使用。

扩展资料
因为隐蔽工程在隐蔽后,发生质量问题后,还要重新覆盖和掩盖,造成返工等非常大的损失,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当事人双方的损失,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顺利完成,承包人在隐蔽工程隐蔽以前,应当通知发包人检查,发包人检查合格的,方可进行隐蔽工程。
实践中,当工程具备覆盖、掩盖条件的,承包人应当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在隐蔽工程进行隐蔽前及时通知发包人或发包人派驻的工地代表对隐蔽工程的条件进行检查并参加隐蔽工程的作业。通知包括承包人的自检记录、隐蔽的内容、检查时间和地点。
发包人或其派驻的工地代表接到通知后,应当在要求的时间内到达隐蔽现场,对隐蔽工程的条件进行检查,检查合格的,发包人或者其派驻的工地代表在检查记录上签字,承包人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施工。
发包人检查发现隐蔽工程条件不合格的,有权要求承包人在一定期限内完善工程条件。隐蔽工程条件符合规范要求,发包人检查合格后,发包人或者其派驻工地代表在检查后拒绝在检查记录上签字的,在实践中可视为发包人已经批准,承包人可以进行隐蔽工程施工。
在接到通知后,没有按期对隐蔽工程条件进行检查的,承包人应当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进行检查。因为发包人不进行检查,承包人就无法进行隐蔽施工,因此承包人通知发包人检查而发包人未能及时进行检查的,承包人有权暂停施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隐蔽验收

...这三类钢筋主要在土建施工中的哪些部分会用到,梁?柱?
答:一级钢主要用于箍筋,二级钢直径大于20的基本上都是主筋,小于20的有主筋、扭筋、构造筋等,(一级二级钢多用于民用建筑);三级钢基本用于工业厂房

建筑工程平面图中梁板柱钢筋标示怎么看
答:建筑工程平面图中梁板柱钢筋标示主要看截面尺寸,看钢筋型号,钢筋根数,贯通筋,附加筋,腰筋,加密区锢筋根数,非加密区锢筋根数,锢筋尺寸。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

建筑结构四大类型是什么?
答: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屋架、梁、板、柱等)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特点 安全性是指建筑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建筑地基与基础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答:建筑地基与基础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房屋建筑工程基础部分包括哪些 基础工程按种类分主要有:桩基、筏板基础、独立基础、条型基础、箱式基础等。 按结构型别分:主要有:钢筋砼结构、砖结构、深层搅拌等。 按组成部分分:主要有:桩(扩大基础)、承台、基础梁、墙、板、柱等。高层建筑的地基与基础...

建筑中的梁和柱要怎么区别
答:1、梁是承受屋面板等载荷的,横架于支点之间的棒状物;柱是垂直受力构件,为了将梁架设在一定的高度,就要借助柱子,柱是将棒状物竖直放置用来承受梁上传来的载荷 2、要分清梁柱平面标注图,就要熟悉平面制图的符号和表示方法:梁集中标注符号 柱集中标注符号 3、梁和柱的作用:梁把荷载转到柱上,柱...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怎样划分梁、板、柱的工程量?
答: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楼层或柱顶面高度计算,楼层间的柱高应按楼层面至上一楼层面或柱顶面计算,即框架柱与框架梁相交的节点部分的混凝土工程量并入框架柱中计算。框架梁的长度,按照梁的净长计算,梁的高度按照梁底至梁顶面全高计算,即梁和板相交部分的混凝土工程量并入...

砖混结构,墙、地基、柱、楼板的先后施工顺序?
答: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

梁板和墙柱是先支模板,还是先绑钢筋?
答:梁板和墙柱的施工顺序是先支梁的底模,然后绑扎钢筋,最后支梁的两边侧模。一、梁(小梁,支好模板后能进行绑筋施工的):1、先和板一道完成,然后再绑钢筋;梁(大的梁,支好模板后不能进行绑筋施工的):先放梁底板(或梁底板和一个侧面的梁侧板),再绑筋。2、然后封剩下的模板;板:先支模,后...

工程部位名词解释(如承台、箱梁、墩柱、桩基、底板等)
答:底板建筑中的底板,即基础底板:基坑挖到底以后开始打垫层,垫层以上的混凝土板就是基础底板。垫层是钢筋混凝土基础与地基土的中间层,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于在上面绑扎钢筋,也起到保护基础的作用,都是素混凝土的,无需加钢筋。如有钢筋则不能称其为垫层,应视为基础底板。这在建筑基础书籍及相关规范中...

在建筑施工中,梁板柱配筋比设计配少了会产生什么问题?
答:在建筑施工中,梁板柱配筋比设计配少了会使墙面出现裂缝。箍筋主要用于梁、柱内。配筋在梁内用来连接受力主筋和架力钢筋使形成钢筋骨架,主要承受的剪力和扭矩。梁在弯剪区内将受到剪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在这个区段内主拉应力迹线是斜向的将产生斜裂缝,由于箍筋是竖向的与斜裂缝相交,因而能阻止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