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苏东坡为官行迹,图文皆可,谢谢了 历史上发生的真实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古代现代凄美的圆满的皆可)...

作者&投稿:夹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的任官年表:
公元 中国纪年 官职
1061 嘉佑六年 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
1065 治平二年 在京判登闻股院
1066 治平三年 在京直史馆
1069 熙宁二年 在京直史馆判官告院
1070 熙宁三年 在京任监官告院
1071 熙宁四年 在京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以太 常 博士直史馆通判杭州
1075 熙宁八年 密州太守
1077 熙宁十年 徐州太守
1079 元丰二年 湖州太守
1080 元丰三年 贬黄州团练副使
1084 元丰七年 谪移汝州团练副使
1085 元丰八年 任朝奉郎,知登州,在京任礼部郎中
1086 元佑元年 在京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7 元佑二年 在京为翰林学士,复任侍读学士
1088 元佑三年 在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权知礼部贡举
1089 元佑四年 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1091 元佑七年 吏部尚书 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 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 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任礼部尚书 以兵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除兼侍读
元佑八年 1093 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定州
元佑九年 1094 贬宁远军节度使,惠州安置
绍圣四年 1097 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元符三年 1100 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复任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任官年表:
公元 中国纪年 官职
1061 嘉佑六年 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
1065 治平二年 在京判登闻股院
1066 治平三年 在京直史馆
1069 熙宁二年 在京直史馆判官告院
1070 熙宁三年 在京任监官告院
1071 熙宁四年 在京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以太 常 博士直史馆通判杭州
1075 熙宁八年 密州太守
1077 熙宁十年 徐州太守
1079 元丰二年 湖州太守
1080 元丰三年 贬黄州团练副使
1084 元丰七年 谪移汝州团练副使
1085 元丰八年 任朝奉郎,知登州,在京任礼部郎中
1086 元佑元年 在京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7 元佑二年 在京为翰林学士,复任侍读学士
1088 元佑三年 在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权知礼部贡举
1089 元佑四年 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1091 元佑七年 吏部尚书 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 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 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任礼部尚书 以兵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除兼侍读
元佑八年 1093 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定州
元佑九年 1094 贬宁远军节度使,惠州安置
绍圣四年 1097 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元符三年 1100 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复任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

关于苏轼的为官的古文~

千古风流话苏轼

苏轼,生于1037年,死于1101年,他的一生显赫又坎坷,大起又大落。1057年20岁的苏东坡中进士,得赴仕途。从此宦海沉浮,起落有声。曾先后被贬或被调至密州、徐州、湖州、汝州、常州、颍州、惠州、谵州等。如此的打击并没使他沉沦,他芒衣布鞋,躬耕荒野,筑房治屋,出没于荒郊阡陌,泛舟于月夜冷湖,纵情山水,放浪不羁。才高八斗、胸藏万卷的苏轼笑傲山水、寄情自然,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旷达,显示的是宠辱不惊、特立独行的人生境界。

苏轼的一生创作颇丰,无论哪一方面都堪称大家,堪比宗师。散文方面,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提起古代政论散文,没人敢忽视《六国论》,若论游记,《石钟山记》、《后赤壁赋》均是情景兼备的美文佳作。在词的创作上他使词彻底摆脱了“艳科”这一传统外衣,成为唯一可以和唐诗分庭抗礼的古代文学样式,代表作《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至今仍家喻户晓。他擅长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绘画方面他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苏轼对医药、水利、饮食也有不可估量的贡献。毋庸置疑,苏轼是中华历史上难得的全才。

直到今天,各行各业的人们依然争相从苏轼的身上汲取着营养。更为重要的是,苏轼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范式:进退自如,荣辱不惊。

天才苏轼,大才苏轼。


苏轼的才华横溢
答: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

苏东坡关于为官之道的诗句
答:同时,苏轼对医药、水利、饮食也有不可估量的贡献。毋庸置疑,苏轼是中华历史上难得的全才。直到今天,各行各业的人们依然争相从苏轼的身上汲取着营养。更为重要的是,苏轼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范式:进退自如,荣辱不惊。天才苏轼,大才苏轼。2.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赞美西湖的诗有那两首 ...

苏轼简历!
答: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

搜集古代诗人苏轼或王维的资料,整理并介绍给大家。结合其作品介绍其人...
答: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

苏东坡为官政绩是什么意思
答:苏东坡在官场上历经沉浮,他曾经担任过许多不同的职务,例如主管兵器的将吏、地方行政官员以及主管文化事务的官员等等。在这些职务中,苏东坡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对于国家民生的关注,他不仅仅注重文化事业的促进,还努力改善生产、社会、法律等领域的状况,为当时的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苏东坡不仅是一位...

苏轼生平(结合其作品)
答: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诗“谤讥”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任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惠州、儋州,北归后第二年病死常州。从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离,在一地居住从未超过三年,你仿佛看到,在那交通不便的...

比较苏东坡两次在杭州为官的作为,分析原因?
答:筑建苏堤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

为官九年,苏轼为何日益贫
答:可是既然宋朝对士大夫待遇这么好,苏东坡为什么会在给秦少游的信里哭穷:度囊尚可支一岁有余……意思是说积蓄最多支撑一年,一年过后就没钱吃饭了。那么苏东坡在贬谪黄州时的“工资”到底是多少?文章图片2 这里首先来了解一下宋朝的官俸制度。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朝官员的俸禄大致可分为“正...

苏东坡的故事
答:苏东坡被贬岭南为官,一日无事游山,只见一个小和尚跪在庙门口眼泪汪汪,十分奇怪,忙问小和尚因何如此?小和尚哭诉道,因为他在点灯时不小心将灯盏碰翻在地,打碎了。老和尚不但打了他,还罚跪庙门口三日。苏东坡一听很气愤,便走入庙内去见方丈。 庙中的方丈一听说是当朝才子苏学士来访,喜出望外。苏东坡一进庙...

苏轼 詹州生平
答:打击苏东坡最甚的就是凡受贬谪的臣子,其亲戚家族不得在其附近县境任官职。因为苏迈原在南雄附近为官,现在也丢了官职。现在苏东坡所有的,几乎只有那一栋房子了。按照他名义上的官阶计算,朝廷三年来欠他两百贯当地的钱币,按京都币值计算,是一百五十贯。所欠的官俸既未发下,苏东坡写信给好友广州太守,求他帮忙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