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教说的烦恼是什么?分别、妄想、执着又是什么意思?谢谢。 佛教中所说的“妄想”与“执着”分别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金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通常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不过,在佛教中所指的烦恼,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单指烦躁、苦闷、焦虑,还包括贪婪、执着、自私、傲慢、虚荣、妒忌、吝啬、错误的见解、怀疑、猜忌、生气、愤怒、憎恨、残酷、反感、愚昧、无知、麻木、散乱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负面情绪、不好的心理状态。
修学佛教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去除这些烦恼。如果一种方法不能断除烦恼,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导!
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长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升天成仙,也不是叫你去求财、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对象、求升学、求保佑、求平安……不是这些,这些都不是佛教!
佛陀教导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佛教!

虽然烦恼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归结为贪、嗔、痴三大类。
什么是贪?贪就是指想得到东西,心黏着对象。
什么是嗔?嗔就是心厌恶对象,不喜欢、讨厌、反感。从愤怒、凶狠、残酷,到忧郁、烦躁,都属于嗔。
什么是痴?痴是心对目标的愚昧、盲目、无知。

这些烦恼是怎样产生的呢?
根据佛教,我们所谓的世间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自己的身心,一类是外境。自己的身心是什么呢?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眼睛所看的是颜色、光等。耳所听的是声音;鼻所嗅的是气味;舌所尝的是味道;身体所碰触的是触觉,如软的、硬的、滑的、粗的、轻的、重的、冷的、暖的,还有痛、痒等。意(心识)所思维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
离开了眼、耳、鼻、舌、身和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眼睛看到好看的、美丽的东西,会产生愉悦的感受,认为对象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种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方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的音乐、别人的赞美,闻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就生起。

当一个人见到不喜欢的东西,听到难听的声音,闻到很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物,或者天气酷热难耐的时候,就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象是不好的、是坏的,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种心理就是嗔。
然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总之,贪婪、追求、执着、痴迷,还有邪见、傲慢、虚荣等,都是属于贪。发脾气、烦躁、妒忌、焦虑、憎恨等,都属于嗔;麻木、愚蠢、无知、恍惚等,属于痴。所有的烦恼都可归类为贪、嗔、痴。
贪、嗔、痴三种烦恼,佛教称为三不善根,即一切烦恼的根本。

所谓的烦恼,其实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不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是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
当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
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
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为对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这叫做痴。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层关系——见到好的就想得到,见到不好的就想排斥——烦恼就这样产生了。

烦恼又可依其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面叫做违犯性烦恼。违犯性的烦恼是一个人不良心理已经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了。比如一个人暴怒到要杀人或者杀生;由于贪心而去偷别人的财物,去抢劫;打架,骂人、骗人、搬弄是非;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打压别人;沉迷于追求异性、玩弄感情、吃喝嫖赌。心里的烦恼已经显露在身体的行为、语言上,称为违犯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最粗的烦恼,已经在燃烧人的身心了。
第二个层面叫困扰性烦恼,即一个人的烦恼只浮现在心里,还没表露出来,还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憎恶、烦躁、散乱、沮丧、麻木等。例如你很讨厌一个人,恨死他,但既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内心憎恨、厌恶他。又如你感到很焦虑、烦躁不安,但还不至于做出冲动的事情来。虽然在语言和行为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但内心已经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绪所占据,这叫做困扰性烦恼。
第三个层面叫潜伏性烦恼。潜伏性的烦恼是指没有表露于行动、语言和内心的烦恼。也即是说,现在没有烦恼,但并不等于说已经完全没有烦恼了,它们只是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例如:当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时,生起的心称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时可能不会感到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遇到适合的条件,烦恼立刻就跑出来了。譬如现在大家很欢喜地坐在这里听佛法开示,暂时将工作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台,看到一大堆还没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烦了,是不是?有些修行人可以静止不动地坐在那里入定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他的心很快乐地安住在定中。在他入定的期间,入定多长久就享受多长久的禅定快乐,完全没有杂念,更不用说烦恼了。但是当他出定后,当他看到了漂亮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内心难免会产生贪爱,这证明他的烦恼还没有完全被断除,只是在定中被定力镇伏住而已。就好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枯了;但只要根还在,一到春天,它又开始发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样,只把草拔出来,但根没有被拔掉,有机会它还是会生长出来。烦恼只要没有被连根拔除,它就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叫做潜伏性烦恼。
作为佛教,即觉悟者的教导,目的就是为了断除这三个层面的烦恼。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说想断就断、轻而易举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而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一、想要去除违犯性烦恼,必须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很重要。道德品行虽然不能防范一个人的心,但能规范一个人的行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应该去做。
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德、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是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就不会做对他人会带来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二、想要去除困扰性烦恼,去除内心的烦乱,就应该修定。定是什么意思呢?定就是内心的平静。佛陀曾教导我们很多让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业处”,即心工作的地方,让心通过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让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事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想教大家两种修定的方法,让我们的心专注于特定的目标来培育平静。
第一种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过专注呼吸来培育定力。当你回到家之后,可以抽一个时间段,半个小时、四十五分钟或者一个小时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不要看电视,不要开电脑,把手机、电话都关掉,找个安静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间、书房坐下来。找一个舒适的坐垫坐着,垫大约高四指,或者更高一点,把臀部垫高一点,这样的话可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而且容易坐得久。然后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绷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轻轻地闭上眼睛,然后全身放松,让身体处于轻松、自然、舒服、适合禅修的状态。这个时候,应当暂时放下公司的事务,暂时放下生活的烦扰,暂时放下家庭的琐事,把妄念纷飞的心收回来,不要追忆过去,也不要计划未来,把所有跟禅修无关的东西、外缘都先放下,决意回到当下,回到这一刻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当身心都处于自然、轻松、舒适的状态之后,再把心念确立在鼻头、人中或嘴唇上方这一带区域,尝试去觉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着呼吸进到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吸出到体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软、细滑、轻盈、流动、热、冷、推动等感觉,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让心觉知进出于鼻端、人中这一带区域的呼吸就行了。
觉知呼吸其实是很简单、很单纯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呼吸,呼吸无时无刻都在,只是我们一直都忽略它而已。要觉知呼吸,无须造作,无须刻意,只须尝试去知道、去关心一直都在这里的呼吸就行了。
这是通过专注呼吸来使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你能经常学习关注你的呼吸,你将会发现:你的情绪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内心更容易平静了。
三、想要去除潜伏性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应该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过智慧,才能把烦恼连根拔除。
这里所说的智慧,并不是指脑瓜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场、官场、战场能打败对手,青云直上。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了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
包括身心在内的世间所有现象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刹那刹那地生灭变易着,这称为“无常”。万物都在遭受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因为无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个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存在,这称为“无我”。
如此用无常、苦、无我的智慧来观照一切的世间,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通过观智如此透彻地观照,当他的智慧成熟时,就可以断除烦恼、解脱一切苦。

烦恼就分别、妄想、执着。
1 妄想是什么?妄想就是业障,妄想就是轮回业。

2 凡夫一天到晚想东想西、想过去想未来,全是打妄想。

3 《地藏经》上讲得清楚,“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4 罪业是什么?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

5 学佛人他学什么东西?就是把妄想去掉而已。

6 妄想去掉,心就定,心就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7 一念不生,是真心;动,即是妄心。

8 我们的念头非常之杂,许许多多的杂念都是从一念生的。

9 一念是根本,一念是真实,二念三念叫妄想,不是真实。

10 如果能够把二念三念舍掉,恢复到一念,真心就现前了。

11 真心里头没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

12 妄想是无明烦恼,办一切事,不感情用事,即能破无明。

13 人在没有妄念的时候,就有本能;那种能力,是无可限量的。

14 妄想是习气,是假的;觉的时候,妄想就没有了。

15 打一分钟妄想,不如念一分钟佛号。

16 尘沙烦恼是从分别起来的;对世出世法不分别,你就超越十法界。

17 事事不分别,就没有三世果报。

18 不起分别心,即可以不执着;去执着,即可以断烦恼。

19 以“无分别心”观察一切法,在一切境缘中都无障碍。

20 无分别心,一律平等,令一切众生得益。

21 学佛的人对一切事,知道得愈少愈好,多则分别心多。

22 平常用的是分别心;从今以后,用不分别的自性。

23 对于一切境界,知道了就算了,一有好丑善恶的分别心,就染污了。

24 执着是见思烦恼,包括见惑和思惑。

25 见惑有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

26 身见,执着这个身是我。现在哪一个不说身是我呢?对这个身非常地爱护,以为身就是我,这是错误的。

27 凡是相对的,都是边见。有大就有小,有我就有人,有是就有非,有正就有邪,这都叫边见。

28 见取见、戒取见,这两种我们一般人叫成见。

29 在修因、修行方面的成见,叫做戒取见。

30 在果报上的成见,叫做见取见。

31 邪见,不属于上面四大类,一切错误的见解都叫邪见。

32 思惑有五大类:贪嗔痴慢疑。

33 “贪”是贪爱,这是生死根本。六道轮回是什么力量在那里推动它?就是爱欲在推动。

34 “嗔”是嗔恚。嗔恚是修定最大的障碍,不要说出世间定你不能成就,世间定也不能成就。

35 “痴”是愚痴。愚痴就是邪正、是非、真妄不能辨别。

36 “慢”是贡高我慢、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这是严重的障道。

37 “疑”是对佛法、正法怀疑。这个损失太大,因为佛的教训是我们这一生得度的机会,你一怀疑,这个机会错过,那就太可惜了。

38 佛法自始至终都是叫我们打破执着。

39 没有执着的人就叫佛菩萨,有执着的人就叫凡夫。

40 学佛要学“傻”,对任何事,不必执着、计较。

41 工作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就不会累。

42 心中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一切的作为为众生,不是为自己,对自己来讲无作,对众生来讲,作了,叫“作而无作”。

43 无论是待人或处事,尽量不夹杂妄想分别执着。

44 妄想分别执着是烦恼,烦恼断一分,智慧就增长一分。

45 只要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就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

46 妄想分别执着一天比一天淡,我见渐渐消除,即是见性的征兆。

47 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妄想分别执着是根本的大病,要把这个改掉,念念都归阿弥陀佛。

48 妄想分别执着是情执,是烦恼;离妄想分别执着,就是极乐。

烦恼是什么?这个其实不用说。比如早上想多睡会儿,不行啊,要上班,否则就要扣工资了。烦恼。又比如想放松一下,不忙活工作,不行啊,不工作没钱,没钱就没饭吃。烦恼。这些都是小烦恼,生活当中这种小烦恼不断,除此之外,还有大烦恼,生老病死——烦恼狠了,痛苦啊。是不是?
分别,不是世俗见中的分别。佛教所说的不起分别,是指要平等地去看,不要分彼此,不要你啊我啊他啊。不要说这个好那个坏,这个坏那个好。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世间不是黑白分明的,众生也不是非善即恶的,若你认为世界黑白分明,众生非善即恶,这就是分别见。你说美国好,中国不好,或说中国好,美国不好。这也是分别见。简单说,就不要有偏见。
妄想,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一步登天,不踏实,就是妄想。
执着,主要指的是我执和法执。我执,就是执着于自我,包括自我的利益、立场和看法。法执,就是执着于某种观念,比如说某某宗教教义是永恒的真理,可以解释世间一切,这就是法执,也就是教条主义。

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

分别心就是你我,这个,那个,对错等,是我执的投射。

妄想就是我执而形成的一种执念。

执着就是放不下,也是由于我执而来。

我执放下了,烦恼自然熄灭。如何做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南无阿弥陀佛!

烦恼谓迷惑不觉;包括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能扰乱身心,引生诸苦,为轮回之因。分别依据自我的心理意识对各种思维和造作,依据自我的感受产生有无、对错、好坏等等判断和归属意义上的认知;并且执著于这些认知和判断而不变化,在无明思维的影响下产生错误迷恋和贪取。妄想谓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虚妄的思想。执着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

佛教中说的话妄想分别执着是什么?~

如果你能明白了生命的本性,就是那个生命之谜,就好理解了。种种生命活动中,不是本性的都是妄想分别执着。生命的本性是真,依这个本性而起的种种生命活动都是妄想分别。明白了真,才能知道什么是妄。

佛教所说的妄想是指通过想象的逆转来分离各种规律。也就是说,由于内心的坚持,不可能看到事物本身,而且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错误的。又称妄想分开。
佛教所说的执着(也作“执著”)指的是对某事物,某人,某事物或某些地方的强烈而难以动摇的思想和愿望。美好的愿望可以激励人们前进,对生活有积极的意义,不好的痴迷会使人陷入困境。

扩展资料:
妄想之种别甚多:《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举出言说妄想、所说事妄想、想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见妄想、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续妄想、缚不缚妄想等十二种。《菩萨地持经》卷二举出自性妄想、差别妄想、摄受积聚妄想、我妄想、我所妄想、念妄想、不念妄想、俱相违妄想等八种。《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举出坚固、虚明五种妄想,并谓有妄念、妄执等同义语。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执著
百度百科-妄想

妄念本无生处,一观即空; 烦恼实无来由,一觉即消。啥意思?
答:妄念本无生处,一观即空。烦恼实无来由,一觉即消。——观是观想,觉是觉知,都是修行的法门,这两句偈语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自身的妄念还是烦恼,都可以通过观想与觉知去消除它,这正是佛教“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的教义所在

佛教说的妄想指什么?举例
答:佛教所说的妄想指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状。亦即由于心之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又称妄想分别。妄念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我执。因为五蕴皆空、诸法无我。兹依《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二(下)所释,此十二妄想如下︰1、言说妄想︰指计着种种音声词句而妄以为有性。2...

请问贪嗔痴慢和分别妄想执著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联系起来说:无明是行(行为意愿)的根源,行是识(意识驱动)的根源,识是认识名色(世界)的根源,名色是由于六入(指身体与心理的感受器官),六入产生触(接触),触产生感受,受生起爱,爱产生占有索取,取的行为产生种种有(行为后果),有构成生老病死等等苦(苦恼、烦恼),而苦恼烦恼又成为...

佛说的三界烦恼是指什么
答:此八天中前三天是凡夫所居,次五天为圣者所居,圣者烦恼清净,又称五净居天。是为凡 圣分居地。3、无色界。在色界之上 。为无形色众生所居。“但有四心,无色形质,故名无色界。”无色界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 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四皆以不同定心境界立名。无色界无处所,有...

如何是烦恼即菩提,淫心即佛心
答:仁王经中说,众生以菩提为烦恼,菩萨以烦恼为菩提。众生对菩提执着,思维有菩提可得,所以菩提成了烦恼;菩萨了知菩提了不可得,烦恼即是菩提,烦恼菩提一相一体,均在一心!于一心处,烦恼,非烦恼;菩提,非菩提,都是名相,若有分别,则终不至菩提,若无分别,烦恼菩提都了不可得!众生,非众生,...

求:有关佛教中的贪、嗔、痴、慢、疑的解释,想要通俗易懂版。
答:佛经释义:译言痴,又曰无明。心性暗昧,迷于事理也。一切之烦恼由之而起。三毒之一。唯识论六曰:‘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曰:‘诸烦恼生,必由痴故。’俱舍论四曰:‘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大乘义章五本曰:‘暗惑为痴。’慢:简意: 骄慢 佛经释义:...

佛教中的 “打妄想”具体指什么??
答:这些都是佛教术语。我通俗的解释给你听:1、什么是妄想:妄想就是乱七八糟的念头。我们的大脑神经元,几乎一秒钟就有几千个念头,都是乱七八糟的,甚至自己都察觉不到,所以导致我们的烦恼很重,不容易静下心来。然后还被贪嗔痴所牵引,我们才会摆脱不掉情绪的影响,始终堕落在六道轮回里受苦。所以...

请问下佛说的妄念是什么意思
答:妄念意思是指一切自己挥之不去的想法,但是又要必须依靠别人(物)才能完成(实现)的念头。佛说的妄念就是不要执着于不能完成的事情,而是要学会放下。佛说的妄念是求佛道路上的磨难,要想修的皈依心,就要坚持不懈的依止三宝,对三宝有信心。修佛的目的就是要让内心欲念调伏,生发不烦恼的智慧。

佛教中的贪嗔痴分别指的是哪些意思?
答:《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3、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

佛教说:无分别心、无分别智,是指什么?既然无分别,怎么会有分别与无...
答:想要把凡夫的分别识念,转为圣者特有的无分别智,需要的是正见的抉择。其过程是通过反反复复地听闻思惟佛法,进而起修,把无始劫以来因无明而生的种种我执妄见统统舍弃,解除凡夫心的颠倒妄想,种种疑惑。心中无疑,烦恼已尽,那就可以远离分别了。玄奘法师把这种无分别翻译为“喜足”无分别。什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