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朝李勇将军的历史?我要最齐全。我用100积分悬赏。 历史的意义

作者&投稿:铎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汉将领李陵。(电视剧中叫李勇)字少卿。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匈奴名将,飞将军李广长孙,李当户的遗腹子。

前99年10月,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为主帅李广利分兵遇到匈奴单于8万骑兵作战,连战8天8夜,战败被围,投降匈奴。

由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汉朝夷其三族,致使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后来单于把公主嫁给李陵,被且鞮侯单于封为坚昆国王,做了右校王。

前89年,与远征匈奴为主将李广利分兵的商秋成带领的三万汉军打过一仗。汉昭帝即位后,李陵少时同僚霍光、上官桀当政,派人劝李陵回国,李陵"恐再辱",拒绝回大汉,遂于前74年老死匈奴。

扩展资料

李陵简介

李陵(前134年-前74年)之父是李广(?-前119年)长子李当户(前158年-前134年),李当户早死,李陵为遗腹子。李陵成年后,被选拔为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他擅长射箭,十分爱护手下的士兵。

汉武帝因李家世代为将,便让他带领八百骑兵。李陵曾带兵深入匈奴腹地二千余里,侦察地形,但没有发现敌人。后又被任命为骑都尉,率丹阳郡的楚兵五千名,在酒泉、张掖一带教练射术,以防备匈奴。

天汉二年(前99年)秋,汉武帝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骑兵三万出征匈奴,在天山与右贤王相遇、战斗。汉武帝在武台召见李陵,令他为李广利军监护辎重。

李陵辞谢,并主动请缨率所部独立成军,牵制匈奴军队,以辅助李广利的正面作战。武帝应允,因为战马不足,所以李陵只能将步兵出征。

李陵率五千名弓箭手从居延北行军一个月,在浚稽山与且鞮侯单于的三万骑兵遭遇,匈奴军将汉军围在两山之间。汉军以辎重车为营,布阵于营外,前列士兵持戟盾,后列士兵持弓箭。

匈奴见汉军人少,便向汉军进攻,结果遭到汉军千弩急射,匈奴兵应弦而倒,被迫退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单于大惊,急调左右部八万余骑攻打李陵,李陵且战且退,士兵伤重者卧于车上,伤轻者推车,再轻者持兵器搏战。

李陵说:“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汉书·李广苏建传》)原来刚出征时,一些关东盗贼的妻子因迁徙而随军,为士卒妻妇,藏于车中,后被李陵发现,全部处斩。

第二日再战,斩首三千余级。

行十余日,抵一大泽中,泽中多芦苇,匈奴顺风放火,汉军亦纵火,预先烧周围的芦草以自救。退至某山,单于派兵攻击,李陵与匈奴兵步战于树林中,斩杀数千人。

又发连弩射单于,单于逃走。单于见李陵部卒勇锐,久战不下,又渐近汉塞,便问部下:“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毋有伏兵乎?”诸将说:“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于是再战。

当时,两军一日战数十次,汉军又伤杀匈奴二千余人。匈奴见形势对已不利,便想退兵。这时汉军军侯管敢被校尉侮辱,气愤之下投降匈奴,说:“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大喜,于是便派骑兵合攻汉军,并大声疾呼:“李陵、韩延年趣降!”(《汉书·李广苏建传》)汉军在谷中,匈奴在山上,四面对射,矢如雨下。汉军南撤,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而去。

此时,汉军尚有三千余人,以短刀,车辐为武器,退至一峡谷内,被匈奴阻断后路。单于隐藏在汉军身后,在角落里向汉军投石,汉军多数战死,无法前行。

黄昏后,李陵穿便衣独步出营,良久而还,长叹说:“兵败,死矣!”军吏说:“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李陵说:“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

(《汉书·李广苏建传》)于是斩尽旌旗,将珍宝埋于地中。李陵慨叹说:“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夜半李陵与成安侯韩延年率壮士十余人突围,被匈奴数千骑兵追击,韩延年战死。匈奴招降李陵,李陵曰:“无面目报陛下。”(《史记·李将军列传》)遂降匈奴。仅有四百余人回到了汉境。

这场战役李陵以步兵与匈奴骑兵抗衡,孤军苦战,充分发挥了远射兵器弓、弩的作用,杀伤匈奴骑兵万余,其战术运用和战役指挥是成功的。

但是由于汉军未能对李陵部实施必要的接应和支援,实力相差悬殊,最终造成李陵几乎全军覆灭。

李陵战败后,武帝召见了李陵的妻母,后听说李陵投降,大怒而责,陈步乐自杀,群臣皆言李陵有罪。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

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这次李广利出征匈奴,因为李陵和单于主力遭遇了,李广利的功劳很少。武帝因此迁怒于司马迁,将其腐刑下狱。

后武帝后悔没给李陵派救援,说:“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汉书·李广苏建传》)于是遣使者慰劳李陵军逃脱的人。

李陵在匈奴一年有余,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率兵入匈奴,无功而还,说:“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

(《汉书·李广苏建传》)武帝闻后,将李陵母弟妻子全部诛杀。陇西士大夫都以李氏为愧。李氏的名声由此败落了。

其后,汉遣使者出使匈奴,李陵对使者说:“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使者说:“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李陵说:“乃李绪,非我也。”

(《汉书·李广苏建传》)李绪本为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后降匈奴。李陵痛其家因李绪而被诛,便叫人刺杀了李绪。匈奴大阏氏要杀陵,单于将其藏于北方,大阏氏死才回来。

匈奴单于得到李陵后,因李家世代为将的声望,以及与之交战时李陵英勇的表现,对他非常佩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并加以重用,封为右校王。

汉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二人与李陵交情非常好,便派李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去匈奴招降陵。

任立政见李陵即说:“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汉书·李广苏建传》)想以此言打动李陵。但李陵说:“吾已胡服矣!”“归易耳,恐再辱,奈何!”最后他说:“丈夫不能再辱。”表示其决意留在匈奴。

李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陵





西汉将领李陵。(电视剧中叫李勇)字少卿。李广孙。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勇武善骑射。天汉二年(前99),攻匈奴失利后投降,为单于重用,封右校王。见李陵攻匈奴之战。

“径万里兮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兵刃摧,士众灭兮名以陨。老母以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这一字一咽,悲痛欲绝的歌声,是李陵在送别苏武归汉的宴会上,起舞为苏武送别时所做的。歌中流露出的感情相当的复杂:既有对故土的依依难舍的苦恋的心情,诚挚的为朋友能够归朝廷而高兴;也有为自己坎坷的经历而悲伤,却又无颜再重返父母之邦的绝望之情。

在汉匈战争史中,李陵是一位最有争议的人物,他与苏武一样,都是著名的抗击匈奴的将领的后代,苏武的父亲苏建是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早年从军,以校尉身份随从大将军卫青奋击匈奴,因战功卓越。被升为将军,封平陵侯;而李陵的祖父则是威名远扬的“飞将军”李广。自从元狩四年李广被迫自杀之后,这一军人世家就开始没落。李广死后的第二年,其堂弟,当朝丞相,乐安侯李蔡因盗取官地,下狱自杀。李广的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淑都都先李广而死,少子李敢曾以校尉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勇夺左贤王旗鼓,赐爵关内侯,代父职为郎中令。李敢因怨恨大将军卫青逼迫其父自杀,遂伺机将其击伤。卫青或许是对李广之死颇感内疚,所以将此事遮掩起来,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愤恨难消,遂趁与李敢伴随武帝在甘泉宫围猎之时将他射死。此时霍去病深得武帝的宠爱,所以武帝极力掩盖事情真相,说李敢是在围猎之时被鹿撞死的,一个朝廷高官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李敢死后,李氏家族更加衰落,虽然李敢的儿子李禹得宠于太子,也颇有些勇力,但没有继承其祖父仗义疏财的优良品质,却是一个好利嗜才的匹夫。在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成人之后,这一家族才又渐渐的恢复了昔日的光荣。

李陵步入仕途之后,任侍中,建章监。由于家世的熏陶,李陵不仅擅长射骑,而且谦让真诚,名誉远播。武帝认为李陵最有李广遗风,曾命他率八百骑过居延,深入匈奴之地两千里查看地形,归来后拜为骑都尉,教酒泉,张掖的士卒学习射骑,防备匈奴侵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夏,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士卒出酒泉,迎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李广利以损失两万多人的高昂代价,消灭右贤王一万多人。后被匈奴包围,几乎不能全身而退。

在李广利尚未出师以前,武帝为保全汉军后勤的运输安全,特地将李陵从边郡召回,在未央宫武台殿亲自召见,命令他为李广利护送辎重,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弟弟(一说兄长),因征讨大宛有功,被封海西侯,宠信正盛。但是作为一名世代以军功晋升为荣的军人后代,李陵鄙视援裙带而迁升的李广利,不愿意为他护送辎重,所以婉言推脱,自称所率领的戍边士卒都是“荆楚勇士”及“奇才剑客”。愿意自领一军单独出击,使匈奴无法集中兵力专攻李广利所率领的汉军,话虽说的冠冕堂皇,但武帝立即察觉到了李陵不愿意为李广利殿后,尽管有些不快,然而却非常欣赏其勇气,于是就对李陵说:“将军从来就不愿意听命于他人!可是如今大国尽发,已经没有骑兵可归你指挥。”李陵立刻回答:“没有骑兵也行,臣愿意以少击多,率领五千步兵撞击于匈奴之中!”于是武帝答应了李陵的请求。

就在李陵整军待发之时,武帝又下诏命强弩将军路博德接应李陵,路博德是一员沙场老将,早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就拜为伏波将军,独自统帅大军征讨南越;而如今却要为一个后生小辈殿后接应,心中也是愤愤不平,于是上书说:“如今已近初秋,匈奴兵强马壮,不易攻打,臣愿意与李陵等到明年春天再出兵匈奴,可以获全胜。”武帝阅书大怒,怀疑李陵反悔,不敢率领五千步兵出兵匈奴,所以指使路博德上书故意拖延。于是武帝颁诏,命令路博德出西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与因纡将军公孙敖会师于涿邪山(又名涿涂山,今蒙古满达勒戈壁一带);李陵则九月发兵,出遮虏障(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东浚嵴山南龙勒水上察看敌情,然后沿太初元年祝野侯赵破虏进军匈奴原路回受降城休整士卒。并命令李陵将受命以来与路博德所说的都如实上报。显然。武帝对李陵已有猜忌之心。所以才对一支仅五千人的部队下达如此细致的命令。因此,李陵尚未出兵,就在朝廷里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似乎预示着将有更大风暴发生。

李陵出兵之后进展顺利,很快就抵达东浚嵴山下扎营,将沿途所过山川地形都绘成地图,命令麾下骑兵陈步乐飞报朝廷,武帝极为重视李陵一军的活动,立即亲自召见。陈步乐虽然是一名普通士兵,却能言善辩,将李陵出师以来的行动表述的清清楚楚。武帝听后大悦,陈步乐立即被升为郎官。群臣见武帝龙颜大开,都表示庆贺,然而就在此时,厄运已经降到了李陵的身上。

在陈步乐回朝以后,李陵大军突然被且缇侯单于的三万大军包围,以大车环绕为营。李陵得知消息后,立即引兵出营,布阵迎敌:前列士卒紧握盾牌长戟,防止敌骑兵突袭;后列士兵手持弓弩,严密的注视着敌人骑兵的动静。李陵命令全军闻鼓则奋进杀敌,鸣金则立即停止追击。大战迫在眉睫,似乎连空气都紧张的凝固起来。且缇侯单于见汉军不过数千人,丝毫不放在心上,下令全军冲击汉军,但是匈奴的战马冲不破汉军用长戟组成的坚固防线,如蝗的箭矢又被汉军的盾牌挡住,毫无遮掩的匈奴骑兵反而暴露在汉军弓箭手的前面,李陵一声令下,千弩齐发,前排的匈奴骑兵纷纷落马,后面的骑兵赶紧调头,落荒而逃。汉军乘胜追击,又射杀匈奴数千人。

然后汉军毕竟只有五千余人,在挫败匈奴的首次进攻之后,立即向南撤退。单于见被汉军杀得七零八落的骑兵队伍,不禁又惊又怒,下令召集匈奴部队八万余人,一同追击李陵。汉军且战且退,南行数日后,进入山谷之中。经过数日苦战,汉军死伤严重,李陵下令:受三处伤者可以乘车而行,二处伤者扶车而行,一处伤者继续作战。退出山谷之后,汉军又消灭匈奴三千多追兵。这时汉军沿着龙城故道向东南方向退却,四五日之后退入大泽(约位于东浚嵴山东南)的芦苇中。匈奴追兵从上风处纵火焚烧,汉军则预先烧毁周围的芦苇以切断火路。等到汉军冲出大泽之时,已经接近汉边塞附近的山区。又利用树木作为掩护,射杀数千追兵,且缇侯单于见李陵日夜兼程南撤,怀疑汉军在边塞伏有重兵,企图引诱匈奴近塞而歼之。于是与群臣商议,想停止追击。但群臣认为单于亲自率领近十万大军,却不能消灭数千汉军,以后岂不令汉军愈加轻视匈奴。如果在山区不能消灭汉军,再过四五十里就是平川,那时再停止追击也不迟。

实际上,这时的汉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但是由于李陵的激励下,士卒前仆后继,浴血苦战,顽强抵抗,一日竟与匈奴交锋十余次,又射杀追兵两千多人,单于见屡屡受挫,又想撤兵,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汉军的军侯管敢因被一校尉的欺辱,将汉军前无援兵,箭矢粮草将尽的底细全部托出,单于大喜,命令急攻汉军。等到汉军撤至仡汗山(约位于居延泽正北方)口附近时,距离边塞不过一百多里,士卒尚有三千人,但是箭矢射尽。兵器尽毁。遂将大车遗弃,却车辐为兵器,进入峡谷之后,匈奴占据险要地段,投掷岩石猛烈攻击,汉军死伤惨重。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入夜之后,李陵独自一人提刀出营,查看敌情。但见篝火熊熊,人影焯约。回营之后,对左右军吏感叹道:“只要再有几十支箭,就可以脱离险境,可是如今连一支都没有了!天明之后,只能束手被擒。”于是李陵命令士卒每人带两斤干粮,一片冰,分散突围。到遮虏障会合。夜半时分。李陵与校尉韩廷年突围,汉军数十壮士仍死命相随李陵。而后在匈奴数千人的追击和围攻之下,韩廷年阵亡,李陵眼见全军覆灭,长叹到:“再也无颜回报陛下。”于是投降于匈奴,残余部众分数突围,只有四百余人逃回汉塞。

李陵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武帝最初期望李陵以身殉国,等到消息得知他投降匈奴之后,异常震怒,召陈步乐痛斥,陈步乐惊恐万分,立即自杀。最初,李陵捷报频传时,群臣纷纷上书祝贺,当李陵陷入困境的时候,都缄口不言;最后李陵兵败投降,又都上书痛斥李陵,这种见风驶舵的恶劣风气,令与李陵并无深交,但为人正直,又书生气十足的太史令司马迁愤恨不已,所以当武帝询问他时,司马迁十分坦然的直言相答:李陵自九月初赛,率孤军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与且缇侯三于近十万骑兵辗转苦斗三个月,歼敌一万余人,士卒死伤如积山,兵尽粮绝,救兵不至。即使全军覆灭,也为朝廷赢得了荣誉;李陵虽然投降,恐怕是另有图谋,以求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

但是,这样一番旨在宽慰武帝的言语,却被武帝误解为讥讽李广利用兵无能,特意为李陵开脱罪责,武帝一怒之下,又将司马迁下狱,处以残酷的腐刑。

李陵兵败后的第二年,武帝后悔当时没有及时派出援军,致使李陵军全军覆灭,于是派李广利、路博德、及游击将军韩说兵分三路进击匈奴,同时派常败将军公孙敖乘隙深入匈奴腹地,以图救出李陵。汉武之救李陵的诚意如何,已不可考。然而他至少十分糊涂却是肯定的。欲救李陵,却派此三员或是李陵死敌、或是无能惧死之辈,那又如何能成功呢?果不其然,三军和匈奴未触即溃,公孙敖回报却说“捕得生口,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汉武震怒之下“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而实际上给匈奴当教练的,乃是曾为汉塞外都尉后降匈奴的李绪。很难说把李绪当成李陵,不是李广利、路博德、韩说三人为推诿败绩和嫉妒李陵而施展的借刀杀人之计。至此,这一陇西世代名将之家彻底败落。李陵痛恨李全家因李绪被诛,派人将其刺杀。后单于钦佩李陵的英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封其为右校王,从此李陵就生活在匈奴之中。李陵的真正为匈奴“效劳”,是在征和三年(前九零年),在匈奴和汉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会战中,李陵被信人不疑的单于安排协从一匈奴大将军围攻汉军。而他将和汉军会战的初战地点,竟正是最终导致他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与匈奴最后一战的战地:浚稽山。这是否是暝暝之中的一种安排?李陵在二十余年后病死,未能再踏上中原一步。

  其生平事迹如下:
  西汉将领李陵。(电视剧中叫李勇)字少卿。大汉名将李广之孙。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勇武善骑射。天汉二年(公元前前99年),攻匈奴失利后投降,为单于重用,封右校王。见李陵攻匈奴之战。
  “径万里兮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兵刃摧,士众灭兮名以陨。老母以死,虽欲报恩将安归!”这一字一咽,悲痛欲绝的歌声,是李陵在送别苏武归汉的宴会上,起舞为苏武送别时所做的。歌中流露出的感情相当的复杂:既有对故土的依依难舍的苦恋的心情,诚挚的为朋友能够归朝廷而高兴;也有为自己坎坷的经历而悲伤,却又无颜再重返父母之邦的绝望之情。
  在汉匈战争史中,李陵是一位最有争议的人物,他与苏武一样,都是著名的抗击匈奴的将领的后代,苏武的父亲苏建是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早年从军,以校尉身份随从大将军卫青奋击匈奴,因战功卓越。被升为将军,封平陵侯;而李陵的祖父则是威名远扬的“飞将军”李广。自从元狩四年李广被迫自杀之后,这一军人世家就开始没落。李广死后的第二年,其堂弟,当朝丞相,乐安侯李蔡因盗取官地,下狱自杀。李广的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淑都都先李广而死,少子李敢曾以校尉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勇夺左贤王旗鼓,赐爵关内侯,代父职为郎中令。李敢因怨恨大将军卫青逼迫其父自杀,遂伺机将其击伤。卫青或许是对李广之死颇感内疚,所以将此事遮掩起来,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愤恨难消,遂趁与李敢伴随武帝在甘泉宫围猎之时将他射死。此时霍去病深得武帝的宠爱,所以武帝极力掩盖事情真相,说李敢是在围猎之时被鹿撞死的,一个朝廷高官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李敢死后,李氏家族更加衰落,虽然李敢的儿子李禹得宠于太子,也颇有些勇力,但没有继承其祖父仗义疏财的优良品质,却是一个好利嗜才的匹夫。在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成人之后,这一家族才又渐渐的恢复了昔日的光荣。
  李陵步入仕途之后,任侍中,建章监。由于家世的熏陶,李陵不仅擅长射骑,而且谦让真诚,名誉远播。武帝认为李陵最有李广遗风,曾命他率八百骑过居延,深入匈奴之地两千里查看地形,归来后拜为骑都尉,教酒泉,张掖的士卒学习射骑,防备匈奴侵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夏季,武帝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士卒出酒泉,迎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李广利以损失两万多人的高昂代价,消灭右贤王一万多人。后被匈奴包围,几乎不能全身而退。
  在李广利尚未出师以前,武帝为保全汉军后勤的运输安全,特地将李陵从边郡召回,在未央宫武台殿亲自召见,命令他为李广利护送辎重,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弟弟(一说兄长),因征讨大宛有功,被封海西侯,宠信正盛。但是作为一名世代以军功晋升为荣的军人后代,李陵鄙视援裙带而迁升的李广利,不愿意为他护送辎重,所以婉言推脱,自称所率领的戍边士卒都是“荆楚勇士”及“奇才剑客”。愿意自领一军单独出击,使匈奴无法集中兵力专攻李广利所率领的汉军,话虽说的冠冕堂皇,但武帝立即察觉到了李陵不愿意为李广利殿后,尽管有些不快,然而却非常欣赏其勇气,于是就对李陵说:“将军从来就不愿意听命于他人!可是如今大国尽发,已经没有骑兵可归你指挥。”李陵立刻回答:“没有骑兵也行,臣愿意以少击多,率领五千步兵撞击于匈奴之中!”于是武帝答应了李陵的请求。
  就在李陵整军待发之时,武帝又下诏命强弩将军路博德接应李陵,路博德是一员沙场老将,早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就拜为伏波将军,独自统帅大军征讨南越;而如今却要为一个后生小辈殿后接应,心中也是愤愤不平,于是上书说:“如今已近初秋,匈奴兵强马壮,不易攻打,臣愿意与李陵等到明年春天再出兵匈奴,可以获全胜。”武帝阅书大怒,怀疑李陵反悔,不敢率领五千步兵出兵匈奴,所以指使路博德上书故意拖延。于是武帝颁诏,命令路博德出西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与因纡将军公孙敖会师于涿邪山(又名涿涂山,今蒙古满达勒戈壁一带);李陵则九月发兵,出遮虏障(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东浚嵴山南龙勒水上察看敌情,然后沿太初元年祝野侯赵破虏进军匈奴原路回受降城休整士卒。并命令李陵将受命以来与路博德所说的都如实上报。显然。武帝对李陵已有猜忌之心。所以才对一支仅五千人的部队下达如此细致的命令。因此,李陵尚未出兵,就在朝廷里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似乎预示着将有更大风暴发生。
  李陵出兵之后进展顺利,很快就抵达东浚嵴山下扎营,将沿途所过山川地形都绘成地图,命令麾下骑兵陈步乐飞报朝廷,武帝极为重视李陵一军的活动,立即亲自召见。陈步乐虽然是一名普通士兵,却能言善辩,将李陵出师以来的行动表述的清清楚楚。武帝听后大悦,陈步乐立即被升为郎官。群臣见武帝龙颜大开,都表示庆贺,然而就在此时,厄运已经降到了李陵的身上。
  在陈步乐回朝以后,李陵大军突然被且缇侯单于的三万大军包围,以大车环绕为营。李陵得知消息后,立即引兵出营,布阵迎敌:前列士卒紧握盾牌长戟,防止敌骑兵突袭;后列士兵手持弓弩,严密的注视着敌人骑兵的动静。李陵命令全军闻鼓则奋进杀敌,鸣金则立即停止追击。大战迫在眉睫,似乎连空气都紧张的凝固起来。且缇侯单于见汉军不过数千人,丝毫不放在心上,下令全军冲击汉军,但是匈奴的战马冲不破汉军用长戟组成的坚固防线,如蝗的箭矢又被汉军的盾牌挡住,毫无遮掩的匈奴骑兵反而暴露在汉军弓箭手的前面,李陵一声令下,千弩齐发,前排的匈奴骑兵纷纷落马,后面的骑兵赶紧调头,落荒而逃。汉军乘胜追击,又射杀匈奴数千人。
  然后汉军毕竟只有五千余人,在挫败匈奴的首次进攻之后,立即向南撤退。单于见被汉军杀得七零八落的骑兵队伍,不禁又惊又怒,下令召集匈奴部队八万余人,一同追击李陵。汉军且战且退,南行数日后,进入山谷之中。经过数日苦战,汉军死伤严重,李陵下令:受三处伤者可以乘车而行,二处伤者扶车而行,一处伤者继续作战。退出山谷之后,汉军又消灭匈奴三千多追兵。这时汉军沿着龙城故道向东南方向退却,四五日之后退入大泽(约位于东浚嵴山东南)的芦苇中。匈奴追兵从上风处纵火焚烧,汉军则预先烧毁周围的芦苇以切断火路。等到汉军冲出大泽之时,已经接近汉边塞附近的山区。又利用树木作为掩护,射杀数千追兵,且缇侯单于见李陵日夜兼程南撤,怀疑汉军在边塞伏有重兵,企图引诱匈奴近塞而歼之。于是与群臣商议,想停止追击。但群臣认为单于亲自率领近十万大军,却不能消灭数千汉军,以后岂不令汉军愈加轻视匈奴。如果在山区不能消灭汉军,再过四五十里就是平川,那时再停止追击也不迟。
  实际上,这时的汉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但是由于李陵的激励下,士卒前仆后继,浴血苦战,顽强抵抗,一日竟与匈奴交锋十余次,又射杀追兵两千多人,单于见屡屡受挫,又想撤兵,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汉军的军侯管敢因被一校尉的欺辱,将汉军前无援兵,箭矢粮草将尽的底细全部托出,单于大喜,命令急攻汉军。等到汉军撤至仡汗山(约位于居延泽正北方)口附近时,距离边塞不过一百多里,士卒尚有三千人,但是箭矢射尽。兵器尽毁。遂将大车遗弃,却车辐为兵器,进入峡谷之后,匈奴占据险要地段,投掷岩石猛烈攻击,汉军死伤惨重。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入夜之后,李陵独自一人提刀出营,查看敌情。但见篝火熊熊,人影焯约。回营之后,对左右军吏感叹道:“只要再有几十支箭,就可以脱离险境,可是如今连一支都没有了!天明之后,只能束手被擒。”于是李陵命令士卒每人带两斤干粮,一片冰,分散突围。到遮虏障会合。夜半时分。李陵与校尉韩廷年突围,汉军数十壮士仍死命相随李陵。而后在匈奴数千人的追击和围攻之下,韩廷年阵亡,李陵眼见全军覆灭,长叹到:“再也无颜回报陛下。”于是投降于匈奴,残余部众分数突围,只有四百余人逃回汉塞。
  李陵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武帝最初期望李陵以身殉国,等到消息得知他投降匈奴之后,异常震怒,召陈步乐痛斥,陈步乐惊恐万分,立即自杀。最初,李陵捷报频传时,群臣纷纷上书祝贺,当李陵陷入困境的时候,都缄口不言;最后李陵兵败投降,又都上书痛斥李陵,这种见风驶舵的恶劣风气,令与李陵并无深交,但为人正直,又书生气十足的太史令司马迁愤恨不已,所以当武帝询问他时,司马迁十分坦然的直言相答:李陵自九月初赛,率孤军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与且缇侯三于近十万骑兵辗转苦斗三个月,歼敌一万余人,士卒死伤如积山,兵尽粮绝,救兵不至。即使全军覆灭,也为朝廷赢得了荣誉;李陵虽然投降,恐怕是另有图谋,以求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
  但是,这样一番旨在宽慰武帝的言语,却被武帝误解为讥讽李广利用兵无能,特意为李陵开脱罪责,武帝一怒之下,又将司马迁下狱,处以残酷的腐刑。
  李陵兵败后的第二年,武帝后悔当时没有及时派出援军,致使李陵军全军覆灭,于是派李广利、路博德、及游击将军韩说兵分三路进击匈奴,同时派常败将军公孙敖乘隙深入匈奴腹地,以图救出李陵。汉武之救李陵的诚意如何,已不可考。然而他至少十分糊涂却是肯定的。欲救李陵,却派此三员或是李陵死敌、或是无能惧死之辈,那又如何能成功呢?果不其然,三军和匈奴未触即溃,公孙敖回报却说“捕得生口,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汉武震怒之下“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而实际上给匈奴当教练的,乃是曾为汉塞外都尉后降匈奴的李绪。很难说把李绪当成李陵,不是李广利、路博德、韩说三人为推诿败绩和嫉妒李陵而施展的借刀杀人之计。至此,这一陇西世代名将之家彻底败落。李陵痛恨李全家因李绪被诛,派人将其刺杀。后单于钦佩李陵的英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封其为右校王,从此李陵就生活在匈奴之中。李陵的真正为匈奴“效劳”,是在征和三年(前90年),在匈奴和汉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会战中,李陵被信人不疑的单于安排协从一匈奴大将军围攻汉军。而他将和汉军会战的初战地点,竟正是最终导致他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与匈奴最后一战的战地:浚稽山。这是否是暝暝之中的一种安排?李陵在二十余年后病死,未能再踏上中原一步。

什么叫历史?~

历史从字面上看的意思是发生过的事情,通过文字记载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得后人可以对此有所了解。
我认为:
历史的存在可以让我们知晓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在出现相似情况时可以进行参考,使得我们少走弯路;
可以让我们从中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可以给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上的支持,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人们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面对困难时众志成城;
可以坚定我们的目标,在对未来彷徨与不确定时增强信心,确保不会迷失自己的道路;
可以从中汲取知识,更加从容地面对挑战。

历史主要起的是参考作用,他的作用是无形的,究竟是助益还是阻碍要看是被如何理解如何使用。在我看来,逃避历史就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出于维护和谐的需要,可以是出于维护政权的需要,也可以是为了通过行为来获取更高的利益或是其他理由不一而足。

汉朝时期的人名有哪些
答:韩信、萧何、张良、霍去病、卫青、李陵、李广、李广利、李勇、董仲舒、东方朔、灌夫、苏武、张骞、霍光、刘秀、王莽、班固...多了去了,有需要再添加 surfeng090702 | 发布于2010-12-23 举报| 评论 13 11 刘邦. 张良,萧何,韩信,吕雉,樊哙,刘秀,刘彻,卫青,霍去病 cfnorthstorm | 发布于2010-12-23 举...

关于汉朝的电视剧
答:但是这两部里面的一些剧情是虚构的,而且连历史上的人物名也变了,例如:“张骞”变成了“张远”,“李陵”变成了“李勇”等等(这点是让我看着最郁闷 的,还是第一部比较好看)与“汉朝”相关的主要剧情人物:刘彻(汉武帝)【黄晓明 饰】刘据(武帝时期第一任太子,后被废)【赵熠洋 饰】--- 《...

大汉天子里的东方慧在历史中有记载吗?他是何许人物?谢谢
答:”后来过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人来归降汉朝。武帝于是又赏赐东方朔很多钱财。到了晚年。东方朔临终时,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谗言没有止境,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

大汉天子李勇是扮演者
答:电视剧《大汉天子》一共有3部,其中李勇是由李陵更名而来的,在一、二部中皆出现了,其扮演者分别是刘冠翔、杜淳。电视剧《大汉天子1》是2001年播出的电视剧,讲述了汉武帝刘彻在年轻时的把汉朝推向最强盛巅峰时期的汉朝历史的故事,在播出前对历史人物做了更名,李勇则是由历史人物李陵将军更名的。导演...

求以前我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名
答:但是这两部里面的一些剧情是虚构的,而且连历史上的人物名也变了,例如:“张骞”变成了“张远”,“李陵”变成了“李勇”等等(这点是让我看着最郁闷 的,还是第一部比较好看)与“汉朝”相关的主要剧情人物:刘彻(汉武帝)【黄晓明 饰】刘据(武帝时期第一任太子,后被废)【赵熠洋 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