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提出蠢笨问题? 你总说真的真的,我信以为真。英语是怎么样写的?

作者&投稿:凌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进行一场谈话之前,如果有充分的准备和策划,显然更能保证谈话的愉快和顺畅,也更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但很多时候,并非所有谈话在进行之前,都会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准备和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即将谈论的话题偏偏是自己所不熟悉的,该怎么办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来继续展开话题。

之前我就强调过,面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和掌控不了的话题时,与其硬着头皮不懂装懂,倒不如摆出谦虚求知的态度,把话题抛给对方,让对方来为你解疑释惑。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炫耀的心理,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你要尽可能地引导别人去表现他们自己。你的谈话对象也不例外。

在谈话中,适当地摆出低姿态,向对方“请教”,让对方能够有机会“显摆”自己的知识,不仅能让谈话更好地进行下去,化解你对该话题不甚了解的尴尬,还能让对方在给你解疑释惑的过程中找到满足感,从而提升谈话质量。

但是,别以为提问就是简简单单地把话题抛给对方,提问也是一门学问。

问题提得好,对方会回答得舒爽,同时也能体现出你的智慧和眼光;而问题若是提得愚蠢,那么抱歉了,恐怕你的提问不仅不能让你的谈话对象感到满意,还会给他留下不少负面印象。

有一位艺术家在本地艺术圈里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一次,某杂志社想给他做个专访,约好时间后,派了一个记者过来。

记者一进院子就看见这些艺术品了,但是,他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就随口说了一句:“您这些作品还真是让人看不懂啊!艺术这东西,是不是都得这么故作高深呢?”

听了这话,艺术家当即就有些不高兴了,看着记者问了一句:“听过黄莺唱歌吗?”

记者笑笑:“听过啊。”

艺术家又问:“你觉得好听吗?”

记者答:“挺好听的,那声音脆脆的。”

艺术家再问:“那你听得懂它在唱什么吗?”

记者不说话了,有些尴尬。

经过不愉快的开场白之后,采访正式开始了。不知道是不是时间太过仓促,这位记者似乎之前没做什么准备,开始提问后,第一个问题就是:“请问您从事艺术事业多久了?”

艺术家斜睨了记者一眼,冷硬地说:“怎么,这种事情还需要问我?在采访之前,你连查一下我的资料都懒得做吗?”

记者有些尴尬,想了想,又问:“那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艺术天赋的?”

这问题一出来,艺术家的脸色更难看了:“之前,就是你们杂志社已经做过我的一次报道了,这个问题问过了,也不怕读者看得不耐烦。”

记者只好硬着头皮接着问:“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呢。您第一次拍卖的作品是哪一件?反响怎么样?对您的艺术生涯有什么影响……”

不等记者说完,艺术家就直接打断了他:“如果你想问的就是这些问题,你可以走了,不用浪费我的时间。回去后,自己翻翻你们杂志社之前报道我的那篇文章,照着抄一遍,什么就都有了。”

这次采访不欢而散之后,为了信守承诺,艺术家还是授权该杂志社刊登了一篇他的专访,但以后怕是再也不会接受这家杂志社的专访了。理由很简单:那位记者太不认真,提的都是些浪费时间的愚蠢问题!

交谈就像比武,有来有往才有趣味。一场酣畅淋漓、让人意犹未尽的交谈,其实就像武林高手遇着武林高手,你来我往,见招拆招,哪怕大战数百回合也不腻味。

但如果说,一个武林高手遇着的对手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那怕是连出招都懒得出了——单方面的欺压又有什么意思呢?你打他,他也不还手,那跟打个物件又有什么区别,总归是没意思的。

也难怪剑术出神入化的独孤求败,要给自己取这么个名字——求败,求的其实不是“败”,而是一个能够和他比拼数个回合也不腻味的对手啊!

而提问式谈话则像是师父教徒弟,如果徒弟机灵,虽没有资格成为与师父惺惺相惜、比肩而立的对手,至少也能让师父在传授功夫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少乐趣。

如果徒弟偏偏是个蠢笨还不认真的人,那师父哪里能找到教授的乐趣啊,不被气病就算不错了。

就像那位记者,其实就是个蠢笨的徒弟,他问艺术家的那些问题,就好像是在问师父:昨天教的那招,手要抬多高来着?刚才说的那句话,字怎么写来着?也难怪会让人感到生气了。

可不得不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蠢笨的徒弟还真不在少数。那么,这些总是提出蠢问题的笨徒弟,莫非真是脑子不好使,所以才问不出惊艳的问题吗?

当然不是。说到底,还是谈话之前没有好好“做功课”。

还是以那位记者为例,如果他在采访那位艺术家前,能用心查一下他的资料,看一看之前做过的关于他的一些访谈,那么,他就不会再去问那些自己动动手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了,这次采访也不会以尴尬的方式收场了。

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提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去了解别人,当你对别人感兴趣的时候,自然就能提出很多有效的问题。相反,如果你事先没有任何准备,那么,提问不过是在浪费对方的时间,徒惹对方反感罢了。”

可见,总是提出蠢笨问题,实则并非因为徒弟脑子不好用,而是因为不上心、不用心而已。

因此,为了避免总是提出没有价值、浪费时间的蠢笨问题,在提问之前,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你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要得到怎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如果不通过向谈话对象提问,你可以自己获得吗?如果可以,那么请闭上嘴巴,跳到下一个问题。

要知道,如果有些事情你根本不需要通过向别人提问就能获得答案,那为什么不自己去想,去查呢?如果你的提问仅仅是为了让谈话能维持下去,而不在乎对方会给出怎样的答案,那么,恐怕这场谈话已经失败了。毕竟,敷衍与交谈之间天差地别。

所以,慎言啊,慎言——别让你的蠢笨问题将一场交谈变为不耐烦的敷衍!



我比较呆,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差,就是别人感觉蠢笨,自己觉得智商没问题,学习什么的都能跟上。怎么改?~

多运动,比如羽毛球,乒乓球之类,提高反应能力。

这是个中式讲法,英语很简单直接说:I trust you everything that you have told me.

为什么我会提出那么多问题
答:然后业绩(每年或者季度),对个人的业绩要求是多少,是否每次都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如何客户,渠道有哪些。是否带团队(有无管理经验),带几人的团队,怎样分配职责。对产品和产品场有多少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针对,最好问些开放性问题,让他自己发挥。如果是初级人员 那就要问他为什么想做,或者为什么...

孩子总问“为什么”,该如何回答宝宝的这么多为什么?
答:对于孩子的这么多为什么该如何回答,说说个人的看法。1、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家长要表扬孩子肯动脑筋,可以这样表达:“这真是一个好问题”;“这个问题真有意思”等等。表扬完孩子之后,家长可以不用立刻给孩子正确的答案,可以让孩子先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他有什么样的想法...

对比中国学生,为什么外国学生更善于提出问题呢?
答:2.减少学生提问的压力。有的学生在全班面前提问会不好意思,那就试着把学生分组,先在小组里提问,这样提问的压力就会小一些。3.要有讨论和反馈的空间。比如,小组讨论两分钟之后,每个小组都要向老师问一个问题,然后全班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Jessica博士提出的这三个方法,貌似比较普通,并不...

为什么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答: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因此,我们应当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的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

为什么说“多提问题才是爱思考的”呢?
答:因为爱思考的人,才会提出很多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有了问题,我们才能去思考解决掉,要是没有人提出新问题,我们永远也不会有新的想法,提出问题,才回去创新,所以说提问才是爱思考的人。“思考”的近义词是:研究 、考虑 、 忖量 思考的意思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独立思考。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都有什么原因?
答: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是找出问题所在,这需要角度非常清晰的角度,你才能提出一个真正有用的问题,对于解决问题具有导向性的问题,毕竟你都不发现问题,你怎么去解决呢?解决问题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去解决那些已经提出来的问题,我们都说比登天还难,这样的比喻就...

为什么提出一个问题会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答: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个问题出来可以有很多办法解决,而这些办法有有效解决的,也有指标不治本的。一个好的问题能够保障生命安全或者生产保障,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的保命符,比如如何保障我们的利益,就会出现很多的政策出来,这些就是很多的解决办法,而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的保命符,就算问题不能解决,但是我们...

《十万个为什么》都有什么有趣的问题?
答:答案:那是因为鱼的眼睛外面没有眼睑,无法把眼闭上。因此鱼儿无论睡着、醒着,甚至死了,眼睛都一样睁得大大的。2、为什么象喜欢用泥巴洗澡?答案:那是因为象没有汗腺和皮脂腺,泥巴中的水分蒸发时就像流汗一样,给象带来凉爽,同时还能驱除身上的寄生虫。3、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答案:萤火虫发光与...

为什么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答:2. 提出问题可以推动科学进步和创新。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促进科学的发展和进步。3. 提出问题还可以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通过不断提出问题,我们可以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和成长。4.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衡量个人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标志。具有优秀提出问题能力的人,通常具备更高的...

生活中有哪些很常见的谬误?为什么会有这些谬误?
答:你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加入了诱导的成分,使得对方只能按着你的意思来回答。你试图用诱导性的问题来逼对方回答你提出的低级问题,从而破坏理性的讨论。例子:小红怀疑自己的丈夫孙越搞外遇,为了一探究竟,于是就问他:“陈轩的屁股上是不是有个胎记?”小红使用的就是诱导性问题。5:举证责任 你认为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