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色素的提取精制工艺如何?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作者&投稿:职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有机溶剂萃取法
根据辣椒色素的理化性质,工业上多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提取。将茄科植物辣椒的成熟干燥果实之果皮粉碎后,用乙醇、丙酮、异丙醇或正己烷等抽提。考虑到天然红辣椒中含有辣椒红、辣椒素、辣椒油脂等成分,其中辣椒素即辣椒碱有辣味,高温下产生刺激性蒸气,因此在辣椒色素的精制过程中必须将其去除。从结构上看辣椒素含有酰胺键,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是一个极性化合物,其晶体呈现为单斜棱柱体或矩形,熔点61℃,溶于稀乙醇、己醚、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及碱性水溶液中。考虑到辣椒红混合物和辣椒素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可以利用两者的溶解度差异进行脱辣处理。
贺文智等基于此原理采用正己烷萃取法,利用辣椒红色素易于溶于正己烷而辣椒素较难溶于正己烷的性质将两者进行分离,操作步骤如下称取经去蒂、去籽、粉碎处理后的红辣椒粉末,以丙酮为萃取剂进行常压萃取操作,提取液在温度为90℃、真空度为0.09兆帕(MPa)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浓缩,同时回收丙酮。用丙酮提取辣椒红的过程实质上是液固之间通过相际接触表面进行的传质过程,传质速率的快慢决定着传质设备的尺寸及操作时间。该方法为了提高传质速率,采用索氏提取器对粉末状的干红辣椒进行提取。称取一定量的经浓缩的辣椒红粗产品用一定量的正己烷进行萃取脱辣。色价定义为单位质量原料的提取物的吸光度。
该方法操作简单,色素回收率较大,产品得率高,但产品色价较小。由于色价值与辣度呈负相关性,说明该方法脱辣不够彻底,对于以辣椒红为主要产品且对辣椒素含量要求不是十分苛刻的情况,可以采用此方法。张宗恩等以丙酮为溶剂提取制备辣椒油树脂,油树脂得率高、色价大、辣素含量低,便于分离。采用pH大于10.37的丙酮(50%)溶液进行5次以上脱辣萃取可得到口尝无辣味的红色素。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得色素的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FAO/WHO标准。
(2)柱层析法
据报道,辣椒中的辣椒素即使稀释1∶100000仍能感觉到辣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辣椒色素的应用。因此,去掉辣味成分就成为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工艺的关键步骤。用硅胶柱层析分离辣椒色素属分配层析法,是根据色素和辣素的结构差异,在束缚于硅胶上的固定相和洗脱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在固定相和洗脱液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效果。袁庆云研究了用硅胶柱层析分离辣椒红色素,总结出以下工艺流程:
辣椒→挑选→粉碎→加酶→过滤→浓缩→乙醇石油醚提取→过滤→浓缩→上硅胶柱→洗脱→浓缩→深红色黏稠液体
操作要领:①加酶:加酶水解使细胞中与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结合的色素游离出来,便于用溶剂提取。②提取:以90%乙醇和石油醚(1∶1)的提取液在室温下搅拌过夜提取,经过滤后减压浓缩。③通过薄层层析寻找洗脱条件,当石油醚和食用级90%乙醇体积比=2∶1时展层效果最好。④将提取的浓缩液上硅胶柱,柱直径10厘米,高100厘米,用洗脱液洗脱,收集红色洗脱部分。⑤将收集的洗脱部分减压浓缩。
实验所得红色黏稠液经检验水分含量0.37%,脂肪含量90.68%,色素∶色阶E1%1cm(475nm)=143,不含辣椒素。贺文智、索全伶等也探讨了辣椒红色素的柱层析提取精制方法:用丙酮作萃取剂从红辣椒干粉中提取出辣椒红粗品,粗品经减压蒸馏浓缩处理后进行柱层析脱辣精制操作。该试验鉴于柱层析法的优点,采用尺寸规格较大的玻璃柱进行柱层析分离,选用粒径74~152微米(μm)硅胶作填料,石油醚与丙酮的复配混合液(10∶1)为展开剂进行柱层析。辣椒红粗品上柱淋洗分离,首先流出的是橙黄色液体(量少),其次是辣椒红色素,最后是较难洗脱的淡黄色且具有较浓辣味的液体。收集红色素产品进行减压蒸馏浓缩,用751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色价E 1%1cm(460nm)=56.5,色素回收率可达平均67.2%。
针对现有文献中大多介绍以红辣椒为原料提取无辣味混合色素的方法但未对混合色素作进一步分离分析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柱层析对辣椒色素中的黄色素进行分离。该方法以硅胶为固定相,丙酮、95%乙醇分别作为辣红素和辣黄素的洗脱剂,每次分离的色素量为硅胶质量的4%~2%,分离后的液体经减压蒸馏得浓缩产物。通过此过程,不但可得到辣椒色素中的主要副产品——黄色素,而且相应地提高了主要成分的纯度,得到纯度较高的红色素。
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选用吸附剂X和混合洗脱液用于中试,将辣椒色素中红、橙、黄进一步分离,可以使低质量辣椒红色素的色价和色调得到较大的提高。吴明光等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从辣椒果皮中分离出了游离型结晶辣椒红色素单体,其含量大于95%,这是我国辣椒红色素在剂型上的突破。
(3)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
由于辣椒红素的油状特性使得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得到的辣椒色素产品中有较高的溶剂残留,采取一般的洗脱剂方法产品很难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1984)规定的最新标准,极大地影响了辣椒色素的实用和出口创汇。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化工分离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了解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及随诸多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CFE-CO2)就是使用高于临界温度、临界压力的CO2流体作为溶媒的萃取过程。处于临界点附近的流体不仅对物质具有极高的溶解能力,而且物质的溶解度会随体系的压力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通过调节体系的压力或温度就可以方便地进行选择性地萃取分离不同物质。超临界分离技术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溶剂无毒、易回收,所得产品具有极高的纯度,残留溶剂符合FAO/WHO要求。赵亚平等采用自行设计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设备进行辣椒色素提取。该设备主要由供气系统、超临界CO2流体发生系统、萃取分离系统、计量系统4部分组成,所有部件都国产化。实验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粒度〈1.2毫米,萃取压力15兆帕(MPa),萃取温度50℃,流量6立方米/小时。在萃取过程中,根据UV3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200~600纳米(nm)的吸光度曲线判断辣椒色素与辣椒素的分离效果。用色素的丙酮溶液在449纳米(nm)处测定吸光度,所得值即为色素的色价。用该方法萃取的辣椒色素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
采用瑞士NOVA公司制造的超临界萃取装置对辣椒色素进行分离、提纯。使产品符合FAO/WHO残留溶剂标准要求(己烷含量≤25毫克/千克)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萃取压力18兆帕(MPa),萃取温度25℃,萃取剂流量2.0升/分(L/min),萃取时间3小时(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色价可达到342。韩玉谦等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色价100~180,溶剂残留30×10-6~150×10-6的辣椒红色素进行精制,实验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控制在20兆帕(MPa)以下时,辣椒红色素的色价和色调几乎不受损失,有机溶剂的残留可以降低到2.7×10-6左右,但辣椒色素中的红色系色素和黄色系色素未达到完全分离。研究发现,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辣椒色素的过程中使用助溶剂如1%的乙醇或丙酮或升高提取压力能提高辣椒色素得率。在较低压力下分离得到的辣椒色素几乎都是β-胡萝卜素,而在较高压力下得到较大比例的红色类胡萝卜素如辣椒红色素、辣椒玉红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等和少量的β-胡萝卜素。在两步分段提取过程中,第一阶段采用分离红辣椒油和β-胡萝卜素的技术保证了第二阶段辣椒色素提取的富集,并使辣椒红、黄色素比率达到1.8。在自行开发的多功能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分馏装置上对辣椒色素脱辣精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于10.0MPa压力下可萃取出黄色和辣味成分,保留红色素;当压力大于12.0兆帕(MPa)时可将红色组分萃取完全。尽管超临界流体萃取天然色素具有很多的优点,但由于超临界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4)其他
采用两步法萃取分离红辣椒,即先用有机溶剂浸取法从干尖辣椒中萃取出含有红色素、辣椒素和焦油味臭味的辣椒浸膏,然后再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去除焦油味臭味并把红色素和辣椒素分开,从而得到不含有机溶剂的红色素和辣椒素,产量较单纯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高5~7倍,且质量远超过FAO/WHO(1984)标准。

(1)有机溶剂萃取法:根据辣椒色素的理化性质,工业上多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提取。将茄科植物辣椒的成熟干燥果实之果皮粉碎后,用乙醇、丙酮、异丙醇或正己烷等抽提。考虑到天然红辣椒中含有辣椒红素、辣椒素、辣椒油脂等成分,其中辣椒素即辣椒碱有辣味,高温下产生刺激性蒸气,因此在辣椒色素的精制过程中必须将其去除。从结构上看辣椒素含有酰胺键,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是一个极性化合物,其晶体呈现为单斜棱柱体或矩形,熔点61℃,溶于稀乙醇、己醚、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及碱性水溶液中。考虑到辣椒红素混合物和辣椒素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可以利用两者的溶解度差异进行脱辣处理。

利用辣椒红色素易于溶于正己烷而辣椒素较难溶于正己烷的性质将两者进行分离,操作步骤如下:称取经去蒂、去籽、粉碎处理后的红辣椒粉末,以丙酮为萃取剂进行常压萃取操作,提取液在温度90℃、真空度0.09兆帕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浓缩,同时回收丙酮。用丙酮提取辣椒红素的过程实质上是液固之间通过相际接触表面进行的传质过程,传质速率的快慢决定着传质设备的尺寸及操作时间。该方法为了提高传质速率,采用索氏提取器对粉末状的干红辣椒进行提取,称取一定量的经浓缩的辣椒红素粗产品用一定量的正己烷进行萃取脱辣。色价定义为单位质量原料提取物的吸光度。

该方法操作简单,色素回收率较高,产品得率高,但产品色价较低。由于色价值与辣度呈负相关,说明该方法脱辣不够彻底,对于以辣椒红素为主要产品且对辣椒素含量要求不是十分苛刻的情况,可以采用此方法。张宗恩等以丙酮为溶剂提取制备辣椒油树脂,油树脂得率高、色价高、辣椒素含量低,便于分离。采用pH大于10.37的丙酮(50%)溶液进行5次以上脱辣萃取可得到口尝无辣味的红色素。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所得色素的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

(2)柱层析法:据报道,辣椒中的辣椒素即使稀释1∶100000倍仍能感觉到辣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辣椒色素的应用。因此,去掉辣味成分就成为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工艺的关键步骤。用硅胶柱层析分离辣椒色素属分配层析法,是根据色素和辣素的结构差异,在束缚于硅胶上的固定相和洗脱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在固定相和洗脱液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效果。通过研究用硅胶柱层析分离辣椒红色素,总结出以下工艺流程:

辣椒→挑选→粉碎→加酶→过滤→浓缩→乙醇石油醚提取→过滤→浓缩→上硅胶柱→洗脱→浓缩→得深红色黏稠液体操作要领:①加酶。加酶水解使细胞中与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结合的色素游离出来,便于用溶剂提取。②提取。以90%乙醇和石油醚(1∶1)的提取液在室温下搅拌,提取,经过滤后减压浓缩。③通过薄层层析寻找洗脱条件。当石油醚和食用级90%乙醇体积比=2∶1时展层效果最好。④将提取的浓缩液上硅胶柱,柱直径10厘米,高100厘米,用洗脱液洗脱,收集红色洗脱部分。⑤将收集的洗脱部分减压浓缩。实验所得红色黏稠液经检验水分含量0.37%,脂肪含量90.68%,不含辣椒素。

辣椒红色素的柱层析提取精制方法:用丙酮作萃取剂从红辣椒干粉中提取出辣椒红粗品,粗品经减压蒸馏浓缩处理后进行柱层析脱辣精制操作。该试验鉴于柱层析法的优点,采用尺寸规格较大的玻璃柱进行柱层析分离,选用粒径74~152微米硅胶作填料,石油醚与丙酮的复配混合液(10∶1)为展开剂进行柱层析。辣椒红粗品上柱淋洗分离,首先流出的是橙黄色液体(量少),其次是辣椒红色素,最后是较难洗脱的淡黄色且具较浓辣味的液体。收集红色素产品进行减压蒸馏浓缩,用751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色价E1%1厘米(460nm)=56.5,色素回收率平均可达67.2%。

针对现有研究中大多介绍以红辣椒为原料提取无辣味混合色素的方法但未对混合色素作进一步分离分析的问题,研究又提出了采用柱层析对辣椒色素中的黄色素进行分离。该方法以硅胶为固定相,丙酮、95%乙醇分别作为辣红素和辣黄素的洗脱剂,每次分离的色素量为硅胶质量的4%~2%,分离后的液体经减压蒸馏得浓缩产物。通过此过程不但可得到辣椒色素中的主要副产品黄色素,而且相应地提高了主要成分的纯度,得到纯度较高的红色素。

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选用吸附剂X和混合洗脱液用于中试,将辣椒色素中红、橙、黄进一步分离,可使低质量辣椒红色素的色价和色调得到较大提高。吴明光等采用柱层析分离技术,从辣椒果皮中分离出了游离型结晶辣椒红色素单体,其含量大于95%,这是我国辣椒红色素在剂型上的突破。

(3)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由于辣椒红素的油状特性使得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得到的辣椒色素产品中有较高的溶剂残留,采取一般的洗脱剂产品很难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1984)规定的最新标准,极大地影响了辣椒色素的实用和出口创汇。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化工分离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了解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及随诸多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CFE-CO2)就是使用高于临界温度、临界压力的CO2流体作为溶媒的萃取过程。处于临界点附近的流体不仅对物质具有极高的溶解能力,而且物质的溶解度会随体系的压力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通过调节体系的压力或温度就可以方便地进行选择性地萃取分离不同物质。超临界分离技术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溶剂无毒、易回收,所得产品具有极高的纯度,残留溶剂符合FAO/WHO要求。国内已报道采用自行设计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设备进行辣椒色素提取。该设备主要由供气系统、超临界CO2流体发生系统、萃取分离系统、计量系统4部分组成,所有部件都国产化。实验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粒度<1.2毫米,萃取压力15兆帕,萃取温度50℃,流量6米3/小时。在萃取过程中,根据UV30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200~600纳米的吸光度曲线判断辣椒色素与辣椒素的分离效果。用色素的丙酮溶液在449纳米处测定吸光度,所得值即为色素的色价。用该方法萃取的辣椒色素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

采用超临界萃取装置对辣椒色素进行分离、提纯。使产品符合FAO/WHO残留溶剂标准要求(己烷含量≤25毫克/千克)的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压力18兆帕,萃取温度25℃,萃取剂流量2.0升/分钟,萃取时间3小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色价可达到342。韩玉谦等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色价100~180,溶剂残留30×10-6~150×10-6的辣椒红色素进行精制,实验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控制在20兆帕以下时,辣椒红色素的色价和色调几乎不受损失,有机溶剂的残留可以降低到2.7×10-6左右,但辣椒色素中的红色系色素和黄色系色素未达到完全分离。研究发现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辣椒色素的过程中使用助溶剂如1%的乙醇或丙酮、升高提取压力能提高辣椒色素得率。在较低压力下分离得到的辣椒色素几乎都是β-胡萝卜素,而在较高压力下得到较大比例的红色类胡萝卜素如辣椒红色素、辣椒玉红素、玉米黄质、β-隐黄质等和少量β-胡萝卜素。在两步分段提取过程中,第一阶段采用分离红辣椒油和β-胡萝卜素的技术保证了第二阶段辣椒色素提取的富集,并使辣椒红、黄色素比率达到1.8。在自行开发的多功能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分馏装置上对辣椒色素脱辣精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于10.0兆帕压力下可萃取出黄色和辣味成分,保留红色素;当压力大于12.0兆帕时可将红色组分萃取完全。尽管超临界流体萃取天然色素具有很多优点,但由于超临界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采用两步法萃取分离红辣椒,即先用有机溶剂浸取法从干尖辣椒中萃取出含有红色素、辣椒素和焦油味臭味的辣椒浸膏,然后再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去除焦油味、臭味,并把红色素和辣椒素分开,从而得到不含有机溶剂的红色素和辣椒素,产量较单纯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高5~7倍,且质量远超过FAO/WHO(1984)标准。



辣椒素如何提炼~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1、 油溶法
油溶法是在常温下用呈液状的食用油( 如棉籽
油、豆油、菜籽油等) 浸渍辣椒果皮或干辣椒粉, 使
辣椒红色素溶解在食用油中, 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
从油中提取出辣椒红素的一种方法[8].
工艺流程: 辣椒→浸提→蒸馏→辣椒油树脂→
水解→ 过滤→ 固型物→ 浸泡→ 减压过滤→ 提取
液→减压蒸馏→浓缩精制色素→烘干→粉末状辣
椒色素.
用油溶法提取辣椒红色素时, 油与色素的分离
较困难,使得辣椒红色素物质提取率低,难以得到色
价高的产品,现已基本停止使用.
2、溶剂法
这是辣椒红色素的常规生产方法: 将去除坏
椒、梗、籽的干辣椒磨成粉后, 用有机溶剂( 如丙酮、
乙醚、氯仿、三氯乙烷、正己烷等) 进行浸提, 将浸提
液浓缩得到初辣椒油树脂, 减压蒸馏得产品[9].
工艺流程: 辣椒粉末→有机溶剂提取→减压回
收溶剂→油状红色素→有机溶剂萃取→减压回收
溶剂→产品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辣椒红素有四种方法: 浸渍
法、渗漉法、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
目前国内外生产辣椒红色素的厂家绝大多数
都采用溶剂法提取, 但以上各种提取方法无论采用
那种生产,在提取前均需将辣椒粉碾成粉末,操作费
用较高.此外, 由于提取后的残渣中还残留有相当
量的红色素[10], 所得出品的杂质含量高,精制费用昂
贵,残渣的可利用性差,给生产带来困难.伍明等谈
到在天然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新工艺时, 提到采用热
逆流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新工艺[11].
工艺流程:辣椒干→去籽切碎→提取辣味素→除
辣→提取红色素→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红色素

残渣深加工→副产品
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提取时间短,
溶剂用量少, 收率高, 色价高; 2) 原料在提取前不需
要粉碎成粉末, 操作费用降低, 残渣的利用价值大.
目前已开发出附加值高的系列产品.另外, 避免了
由于过分破坏植物细胞壁, 而造成一些分子量较大
的组分被浸取出来的缺点[12].本工艺集过滤、提取、
浓缩与一体, 因而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相对较低;
3) 利用本工艺提取红色素可以一次得到成品, 产品
无须精制, 各项指标均符合有关标准.
总之, 本工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由于所用
设备与目前通用的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设备
接近, 故也为生产厂家的工艺改造提供了一种理想
的途径.
3、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就是使用高于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的CO2 流体作为溶媒的萃取过程.超临界
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的化工分离技术, 关键是了解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及随诸多因素影响的变化
规律.此技术工艺简单, 能耗低, 萃取溶剂无毒、易
回收, 所得产品具有极高的纯度, 残留溶剂符合FA
O/WHO 要求.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工艺流程: 辣椒→浸提→蒸馏→辣椒油树脂→ 水解→ 过滤→ 固型物→ 浸泡→ 减压过滤→ 提取 液→减压蒸馏→浓缩精制色素→烘干→粉末状辣 椒色素.用油溶法提取辣椒红色素时, 油与色素的分离 较困难,使得辣椒红色素物质提取率低,难以得到色 价高的产品,现已基本停止使用.2、溶剂法 这是辣椒红色素...

如何提取辣椒红色素
答:从辣椒中提取并消费的辣椒色素产品主要指标: 色泽及形态:深红色或紫红色粉末; 气息与滋味:极微辣椒香辣味,无异味; 色价:110-120。 Tags:思源振动,思源振动筛,直线振动筛,新乡振动筛,实验筛,旋振筛,规范筛,超声波振动筛,直线筛,筛分机.

关于辣椒素的提取应该怎么办
答:椒素提取工艺,用乙醇和正己烷的混合溶液对红辣椒颗粒进行浸泡后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静置并分层分离,分出正己烷与辣椒红色素混合液相即A相及乙醇与辣椒素混合液相即B相,加热A相使正己烷挥发被分离出,留下的辣椒红色素液体再用乙醇提纯,最后通入CO↓[2]或氮气或除氡气之外的惰性气体,得到纯...

如何提炼辣椒素
答:因此,本实验采用丙酮提取法提取辣椒红素。提取所得的辣椒红素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出辣 2、红辣椒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光稳定性 红辣椒粉中的色素和辣椒碱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确定了有机溶剂法提取和初步精制辣椒油树脂的工艺;分别以辣椒粉和辣椒油树脂为原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分离技术和分子蒸馏技术分离辣椒色素和...

辣椒红色素的加工方法
答:一种是丁烷混合溶剂萃取,另一种是用六号溶剂。而实际上从生产效率相比,丁烷混合溶剂因为是低温萃取保质萃取,更大程度的保留了色素的有效成分,提高了色价及得率(得率最高可达98%左右),渣残在0.1%以下,减少了资源浪费,是值得提倡的辣椒红色素最新制取方法。包装规格:20kg/桶(聚乙烯食品桶) ...

辣椒生化产品加工技术有哪些
答:(1)油溶法:油溶法是指在常温下用呈液状的食用油如棉籽油,豆油,菜籽油等浸渍辣椒果皮或干辣椒粉,使辣椒红色素溶解在食用油中,然后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从食用油中提出辣椒红色素。但是由于油与色素分离较困难,使得辣椒红色素物质提取率低,难以得到色价高的产品。(2)溶剂法:溶剂法是指将去除次品...

辣椒红素的合成方法
答:一般先从辣椒粉中提取辣椒油树脂,然后除去辣昧物质辣椒碱,再经精制得辣椒红色素。在50~55℃下用2倍于辣椒粉的正己烷回流萃取1h,抽滤后滤渣再用己烷重复回流萃取2次,滤液蒸馏脱除溶剂后得辣椒油树脂。也可用20kg丙酮在室温下浸泡15kg辣椒粉3d,过滤后流出溶剂和0.5kg辣椒油树脂。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关...

加工提取辣红素的技术是真的吗
答:如果是的话,这个很简单,略微知道化学提取知识人都可以做,工艺不是太难。而且上面几位说的我不太赞同,从天然辣椒中提取出的红色素属于天然色素,对人体完全没有毒害,怎么会是害人或者是假的呢?只是,现在很多不法商贩使用有毒的工业色素代替天然辣椒红素,从而搞得大家谈虎色变,一听说加工出来的...

为什么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分离是无水实验
答:皂化法可将油脂去掉,制成粉状的水溶性色素,但色素产品的色价低;柱层析法可将色素内的混合成分进一步分离,制成各种色价的色素,有的成分色价要高一些,但柱子再生不易,且试剂耗损较多,使得产品的成本增高;萃取法制得的色素为混合色素,方法简便,其色价的高低取决于各个工艺的提取方法和萃取方法。而...

什么品种的辣椒能提取红色素
答:辣椒红色素溶解在食用油中, 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 从油中提取出辣椒红素的一种方法[8]。工艺流程: 辣椒→浸提→蒸馏→辣椒油树脂→ 水解→ 过滤→ 固型物→ 浸泡→ 减压过滤→ 提取 液→减压蒸馏→浓缩精制色素→烘干→粉末状辣 椒色素。用油溶法提取辣椒红色素时, 油与色素的分离 较困难,使得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