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完井方法及完井施工 石油:什么叫完井?完井方法通常有几种?关于完井技术的相关信息...

作者&投稿:藏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杨兰田 宗铁 董秀民

(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 乌鲁木齐市 830011)

摘要 针对塔河3号、4号油田完井方式、完井施工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井方法选择建议和完井施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油藏特征 完井方法 套管射孔完井 裸眼完井 风化壳 压力系统

塔里木盆地油气层埋藏深度、地质特征、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等在纵向、横向上都存在很大差异,体现在地区间、构造间,甚至邻井间。深入分析掌握各构造不同特点与勘探、开发的特殊需要,选择经济、合理的完井方法,一直是塔里木油田需要深入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塔河油田由4个相对独立的中型油田组成,主要产层为三叠系、石炭系及奥陶系。

塔河油田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井温高,油气藏埋藏深等特点,采用的完井方法见表1。其完井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如下几个方面:

(1)油田地质特点、储集层物性与储集特征;

(2)地层压力系统变化与特殊地层对钻井的要求;

(3)钻井地质目的与井的类型;

(4)钻井、完井工艺技术现状;

(5)后续工程对钻井、完井的要求,如采油、修井、测试、储层改造等。

表1 塔河油田采用的完井方法 Table1 completion modes in Tahe oil field

1 塔河1号、2号油田

1.1 油藏特征

塔河1号、2号油田的产层为三叠系;发育了上、中、下3个主力含油砂体;岩性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该区油层物性较好,属中孔、中高渗储集层。

塔河1号油田下油组产层为底水油藏,平均油层厚度为7.1m。根据试油、试采分析,采油指数为38.76m3/(d·MPa),油层有效渗透率为179×10-3μm2,原油性质为低含蜡、中高粘常规原油。

塔河2号油田产层为三叠系油藏上、中油组,两油组油层之间相隔约130m,上油组为一构造底水块状油藏,平均油层厚度为4.9m,采油指数为5.98m3/(d·MPa),地层有效渗透率为22.3×10-3μm2;中油组也是一构造底水块状油藏,平均油层厚度为7.3m,采油指数为37.6m3/d·MPa,有效渗透率为38.7×10-3μm2,产能和物性均较上油组好。原油性质为含蜡、低含硫、低粘度原油。

塔河1号、2号油田都存在着下部水层段渗透率高于上部油层段的现象,且底水厚度大,有较活跃的底水能量。

1.2 钻井类型

塔河1号、2号油田开发采用直井+水平井的方案,根据塔河1号、2号油田的特点,直井存在无水开采期较短,底水锥进快的问题,水平井开采的生产压差较小,能够减缓底水锥进速度,相对延长油井无水开采期。

1.3 完井方法

(1)直井

采用挂7"尾管、回接、射孔完井的方法,7"尾管与

技术套管重叠段为150 m左右;采油管柱采用Φ73 mmEUE油管;采用油管传输负压射孔,枪型选用Φ127 mm枪。

射孔完井方法分析:

①可以有效封隔各渗透层,实施分层开采、分层测试、分层评价。

②便于控制油层打开程度与避水高度。

③可以针对各产层,实施生产控制、生产检测,防止水锥产生,控制底水锥进。

④可以有效采取任何选择性增产、增注措施。

⑤套管射孔完井方法对固井要求比较高,水泥浆对储层有一定的伤害。

(2)水平井

水平井选用

"钻头开孔下

表层套管900 m左右;

"井眼下

技术套管4250 m左右;

"井眼内完成造斜段和水平段的钻进,中曲率半径的井身剖面,造斜点一般在技术套管以下50 m。

塔河1号、2号油田的储层胶结比较疏松,为保证油井产能,防止裸眼段井壁坍塌堵塞井筒,同时考虑到井径与管径的配合与施工难度,在水平井施工中选择使用如下方案:

①7"尾管(回接)+

割缝衬管

使用管外封隔器,水平段以上注水泥固井。井例:TK104H、TK105H、TK106H井。

②7"尾管(回接)+

套管+

割缝衬管

使用管外封隔器,水平段以上注水泥固井。井例:TK201H井。

2 塔河3号、4号油田

2.1 油藏特征

塔河3号、4号油田的主力油藏为奥陶系潜山型油藏,其岩性是泥晶灰岩、微晶灰岩、亮晶碎屑灰岩,中部夹洞穴角砾岩;油气储集空间主要是溶蚀孔洞、裂缝。油藏具有如下特征:

(1)奥陶系储层埋藏深度大,存在有多个油气层段

奥陶系顶风化壳一般在5350~5370m。主要油气层段3套以上。

(2)储层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孔、洞、缝发育带横向、纵向分布;二是储集空间的类型、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另外,不仅存在垂直裂缝,水平缝也有一定程度的发育。

塔河3号、4号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井间、层间物性存在很大差异。

反映在采油生产上:

根据1997年、1998年生产情况,塔河3号奥陶系已投产井中,产油量最高的达135m3/d,生产压差为20MPa,采油指数为7.5m3/(d·MPa);产量最低的为22m3/d,生产压差为39MPa,采油指数为0.56m3/d·MPa。塔河4号油田S48井用试井分析方法处理得到地层静压为59.26MPa,以此计算生产压差为1MPa,采油指数为745m3/d·MPa;T401井生产压差达8.3MPa,采油指数为37.6m3/d·MPa。

反映在储层物性资料上:

塔河3号油田产能较低的T302井地层渗透率为0.000805×10-3~18.7×10-3μm2,孔隙度为0.2%~2.4%,相对较差,属低孔、低渗油气层;产能较高的 T301井5358.2~5371.2 m井段,孔隙度为3.5%~18.6%,渗透率为0.1×10-3~150×10-3μm2。该井储层物性在纵向上的差别尤为突出,钻井施工中5545.66~5546.86 m放空1.2 m,该段测井曲线显示电阻率明显降低,孔隙度增大,为溶洞、裂缝极发育段。S48井采油生产和钻进过程中的现象说明该井属特高渗超常规大弹性容量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应以溶洞型或裂缝-溶洞型为主。

利用大斜度井对碳酸盐岩油藏进行开发,提高孔、洞、缝发育带的穿越数,提高对储层的认识,提高产能,提高单井控制储量,是缝洞型油藏开发的重要手段。

(3)原油性质差异很大

根据目前采油情况来看,塔河3号以轻质油为主,S47井原油密度为0.82~0.841g/cm3,运动粘度为4.13~7.12mm2/s;T301井原油性质相对变化比较大,原油密度为0.826~0.9105g/cm3,运动粘度为4.62~68.28mm2/s,说明原油性质在各层间存在很大差异。

塔河4号以高粘度重质油为主,原油密度为0.9524~0.9644g/cm3,运动粘度为444.46~2677mm2/s。

2.2 地层特点与相应的钻井工程问题对完井方法的要求

(1)风化壳

从地层界面因素考虑,上层套管应下到古风化壳之上。该层段一般在井深为5350~5370m,由于地层水的溶蚀和风化作用,古风化带地层较破碎,孔、洞、缝往往较发育,钻井过程中易井漏。

(2)不同压力系统风化壳上下地层属不同压力系统,石炭系地层压力当量密度为1.20~1.24g/cm3,奥陶系地层压力当量密度为1.08~1.10g/cm3,必须下一层套管,采用不同密度体系的钻井液进行钻进。

(3)复杂井段

石炭系、三叠系泥岩不稳定,坍塌压力较高,容易发生剥落、垮塌,井径扩大率偏大,易产生复杂情况。同时,石炭系上部地层压力相对较低,压差较大,容易发生压差卡钻。

2.3 现用完井方法分析

塔河3号、4号油田均采用裸眼完井方法,即7"尾管下至风化面以上,用57/8"钻头钻穿风化壳,揭开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然后裸眼完井。

由于井况不同,有的井在裸眼段完成后,进行了7"尾管回接作业,如 S46井、S47井、T302井、T401井、T402井,有的井未进行回接,如S48井、T301井。

完井采油管柱采用如下几种:

(1)Φ73mm油管柱,如T302井;

(2)Φ88.9mm油管柱,如T401井;

(3)Φ73mm油管+回采封隔器,如S46井、S48井;

(4)Φ88.9mm油管+回采封隔器,如T402井;

(5)Φ88.9mm油管+Φ73mm油管+回采封隔器,如T301井。

采用裸眼完井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1)不利于分层开采、分层评价。塔河3号、4号油田奥陶系存在多个产层,各层物性、流体性质都存在较大差别,各产层产能、油质各有不同。裸眼完井方法难以避免层段之间相互串通、相互干扰;难以全面认识、评价各产层;难以分别制订并实施符合各油层特点的开采方案,对各产层的生产进行控制,进行分层开采;难以保证各油层油气采收率,不利于各油层油气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全面开发。同时,由于产层间性质的差异,产能贡献也各有不同,所获得的生产检测资料相对不可靠。

(2)可选择的增产措施有限,不利于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进行储层改造作业。塔河3号、4号油田奥陶系储层非均性强,物性、原油性质层间差异大,钻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原油有效馏分低,胶质、沥青及蜡含量相对较高,对储层进行分层改造是极为必要的。酸化压裂是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改造的有效方法。目前塔河油田多采用全裸眼酸压的办法,全裸眼酸压跨度大,有效厚度大,多层段,各层段孔洞缝发育程度、地层物性、破裂压力值不一致,一方面增大了酸液的损失与能量的消耗,相应减小了已压开层段的有效酸液量,限制了酸压改造的深度、力度;另一方面全裸眼酸压,酸液势必首先压开并进入孔洞缝发育程度好,连通性好,破裂压力低的层段,对于储层物性相对不好的层段难以达到酸压目的。而利用封隔器或其它工程手段进行分层酸压的风险、难度较大,有效性、成功率很难保证。

2.4 完井方法选择建议

应根据孔洞缝发育程度、连通性、地层物性资料选择完井方法,有效封隔各产层。

2.4.1 选用挂5"尾管,射孔完井方法

套管射孔完井是层段分隔最有效的完井方法,可以进行有效的生产控制、生产检测和包括酸化压裂在内的任何选择性增产措施。

采用套管射孔完井必须首先解决地层漏失问题,这是固井成败的关键。其次必须解决水泥浆体系选择与施工工艺问题,减小水泥浆对储层的损害,保证固井质量。同时,井深、井段短、管径小,对射孔作业有较高的要求。

2.4.2 选用管外封隔器(ECP)完井方法

套管外封隔器及割缝衬管完井方式与套管外封隔器及滑套完井方式。

管外封隔器完井,要求对层间裂缝发育情况、物性变化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封隔器座封位置应在层间相对致密、井径规则的井段,封隔器座封和密封件的耐压、耐温效果与长期性必须有充分保证;垂直裂缝的发育对层间封隔与分层处理(如酸化压裂)效果有一定影响。

2.4.3 继续选用现裸眼完井方法

这是目前常用的完井方法,但应减少奥陶系的揭开深度,完钻井深尽量控制在油水界面以上。

2.5 完井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塔河3号、4号油田奥陶系顶部风化破碎带,溶蚀孔洞、裂缝发育较好的层段存在井漏问题,井漏的严重程度不仅对油气层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对钻井、完井施工作业造成严重影响。

2.5.1 防漏堵漏问题

控制钻井液密度,采用近平衡或欠平衡钻井技术;在满足井眼净化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小排量钻进,以降低环空循环压耗;控制起下钻速度、规范开泵操作,减小瞬时激动压力,通过上述措施防止或减小井漏的发生。

当发生井漏时,根据溶蚀孔洞、裂缝发育程度及井漏的严重程度,以保护储集层为核心制订堵漏方案。

(1)漏速≤15m3/h:配制浓度为8%~12%的PCC暂堵浆液进行堵漏。

(2)漏速为15~30m3/h:配制浓度为10%~15%的 PCC暂堵浆液+3%~4%核桃壳进行堵漏。

(3)漏速≥30m3/h:漏层温度≤90℃,采用酸溶性固化堵漏剂ASC-1堵漏;若漏层温度为90~120℃,则用高承压堵漏剂ZC6-6堵漏;若漏层温度>120℃,则采用高承压堵漏剂ZC6-6与PCC暂堵剂复合堵漏。

2.5.2 安全钻井、完井问题

塔河3号、4号油田奥陶系储层溶蚀孔洞、裂缝发育好且连通性好的井对压力相当敏感,安全窗口小(0.02~0.045g/cm3),易漏,易喷,漏喷并存。这类井比较典型的是S48井、T301井,其中S48井因无法继续钻井提前终孔。

(1)这类井难以建立井内平衡,难以建立有效循环,携带出钻屑,使用常规钻井方式不能满足安全钻进的要求,大量的漏失不仅大大增加了钻井成本,更重要的是对油气层造成污染。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①采用负压钻井技术。

②选择使用低密度钻井液体系。

(2)这类井测井、下完井管串、拆换井口等完井作业难度、风险较大,特别是在常规作业方式下,对完井作业工序、工艺有较高的要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①必须掌握静止状态、循环状态下钻井液与地层的相对平衡点,掌握静止与循环状态下钻井液密度与漏速的关系,掌握井内相对稳定时间。在下完井管串及测井作业过程中,应及时补充密度略高于平衡点的完井液,控制环空液面与漏速,以微漏抑制地层流体进入井筒,为完井各项作业争取时间。

②应避免敞开井口作业,避免井口处于无控制状态,保证井口安全,换装井口作业应在能够对井筒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进行。T301井长裸眼、多产层、层间物性差异很大,该井采用了先下油管再拆换井口的完井方法,为今后完井提供了经验。

③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选择符合油井特点、满足安全作业要求的施工工艺。各项作业要紧凑,测井作业应尽可能减少空井时间。

Completion modes and completion operations for oil wells in Tahe oil field

Yang Lantian Zong Tie Dong Xiumin

(Academy of planning and designing,Northwest Bureau of Petroleum Geology,Ürümqi 830011)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drilling types and Completion modes in Tahe oil field;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letion modes completion job in Tahe oil field No.3,4; Gives the Suggestions of completion modeselection and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during completion operation.

Key words:reservior characteristics Completion mode Perforated completion open hole completion, weathering crust pressure system



~

什么叫钻前施工,钻井施工,完井施工
答:钻前主要是指井场测量、设计、施工、垫基础,以及搬家安装设备、调试等等.钻进就是开始施工,包括一开验收、二开等各开次验收和钻进作业,就是把进尺分段、按照甲方施工设计要求完成;完井主要是指进尺完成后,进行测井、分析、地层解释,油层定位,下套管,固井以及侯凝试压,最后平整井场,交井等.希望对你有所...

完井的介绍
答:完井(well completion) 是指裸眼井钻达设计井深后,使井底和油层以一定结构连通起来的工艺。是钻井工作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又是采油工程的开端,与以后采油、注水及整个油气田的开发紧密相连。而油井完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油井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寿命,甚至关系到整个油田能否得到合理的开发。

疏松砂岩储层的适度防砂完井技术
答:另外,膨胀式防砂筛管技术,由于独特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和近似裸眼完井的优点,现场使用效果正在逐渐显示出优势,将来可能成为一种很有竞争力的防砂完井技术。目前海上油田已很少使用STRAT PACY防砂完井,用得最多的是DUAL TRIP(两趟管柱,多层防砂)技术和ONE TRIP(一趟管柱,多层防砂)技术;膨胀式防砂筛管技术在南海...

请问华北工程旗下施工的顺托1井创了哪些纪录?
答:近日,华北工程井下作业分公司1402固井队顺利完成塔河油田顺北1井完井水泥塞施工任务,该次施工井深7446米,完井水泥塞设计封固段长196米,井底静止温度150℃,创今年华北石油工程公司120.65毫米裸眼平推法完井水泥塞施工最深、井底温度最高两项纪录。顺北1井是由华北西部分公司承钻的塔河油田顺托果勒低...

完井与井距优化设计工作流程
答:处理好数据体,想清楚模型大小,将各项属性导入到模型中 (2)构建和校正复杂裂缝网络模型 也就是用Kinetix和INTERSECT模拟复杂缝网,可以采用UFM实现三维裂缝非平面扩展,拟合每一段的施工压力,ISIP误差<10%作为拟合标准.很重要的一点:通常难以确定DFN和应力各项异性的影响,为了降低这种不确定性,改变DFN...

从采油的观点来看,完井方式需要满足哪些要求
答: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原有的一些完井技术要求已经不能满足现场需求.为确保完井达到合理、优质、安全、经济和长期稳产的效果,结合胜利油田目前完井技术的发展现状,从采油工程的角度对开发井的完井提出新的技术要求.随着开发的逐步深入,地层压力逐渐降低,油井作业次数增多,油层原有的物性和岩石基本结构在...

完井过程中的储层保护技术
答:射孔完井作为一种最主要的完井方法,在近50年来获得了广泛而又成功的应用。优质的射孔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钻井过程中地层的损害;而造成油层污染严重的射孔作业,对产能的影响则比钻井损害严重得多。射孔液对油、气层的损害机理与完井液对油气层的损害机理基本相同,但由于射孔液直接与油气层深部接触...

浅谈小井眼水平井施工难点及相应的措施?
答:快完井穿复杂地层,或油层时候一定注意钻时变化情况,一旦钻时突然变快,应加强坐岗,观察返浆及振动筛出砂情况,检测钻井液各项参数。结束语小井眼水平钻井是很有吸引力的钻井方法,不管是在占用场地,选用小马力钻机,还是钻井液药品及套管方面都极大的节约了成本。相信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浅谈小井眼水平井施工难点及...

钻井的工序,各工序的目地?详细点谢谢
答:探井根据地震层速度法给出地层压力曲线或数据表施工中可以参考。这些数据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使用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了解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安全地施工确定合理的钻井液密度确定井控工作的重点。 4技术要求 这一部分内容包括井身质量完井方面的...

沁水盆地某煤层气井射孔完井技术适应性探讨
答:摘要: 本文从剖析射孔完井的优缺点出发,结合山西省沁水盆地寺河矿区某井所采取的完井工艺技术,对沁水盆地煤层气气井的射孔完井技术进行适应性探讨。研究发现: 各个地区的地层属性都有其独特性,有必要根据本地区地层的区域性的具体特点,对煤层气井的钻井工艺做出相应的改善; 必须高度重视煤层气钻井完井过程中压力对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