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少帅张学良与“压寨夫人”有过哪些爱恨情仇? 你如何评价张爱玲的小说《少帅》?

作者&投稿:嵇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到张学良的妻子,人们很容易想到于凤至和赵四小姐。而张学良第二位夫人谷瑞玉的名字则鲜为人知。近年来,在小说家笔下,谷瑞玉被尽情地虚构,关于她的出身,甚至出现了“唱戏的”、“妓女”等多种版本;历史上真实的谷瑞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和张学良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风流少帅爱上“压寨夫人”


谷瑞玉和张学良同龄,生于1901年。她是个混血女,父亲是俄国人,母亲是中国人,她还有一个妹妹。至于她的父亲因为何故来到中国,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在哈尔滨,谷瑞玉的母亲生下了她,并给她取了个带有吉祥意义的名字:“瑞玉”。


谷瑞玉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中学毕业后,她来到佳木斯做了一所小学的教员。1920年冬天,土匪老占东率领匪徒打进了佳木斯城,此时不满20岁的谷瑞玉选择了留下,她主要是放心不下她的学生,为此被土匪掳了去,成了老占东的“压寨夫人”。


老占东占领佳木斯仅仅一个多月,就遇到了十分强劲的对手。奉军新锐军官郭松龄采取智擒的方式,捕获了老占东,收复了佳木斯城。此时,郭松龄是张作霖卫队的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卫队旅旅长就是张学良。

剿灭老占东匪部后,张学良便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佳木斯。清理老占东住处时,张学良邂逅了谷瑞玉。谷瑞玉那中俄混血的特有外表和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张学良。张学良不自觉地和谷瑞玉攀谈起来,了解到她的特殊身世和经历,尤其是当得知这位小学老师是为了保护学生而被土匪糟蹋时,张学良禁不住怜香惜玉起来。


俩人很快坠入爱河,郭松龄对张学良的这场婚外恋采取了支持的态度。郭松龄欣赏谷瑞玉的原因之一,是谷瑞玉宁肯舍己也要保学生安全的牺牲精神。谷瑞玉和郭松龄夫人韩淑秀有着共同的职业,都是基础教育工作者,两人都从事着奉献爱心的事业。


郭松龄甚至鼓动张学良:“如果能把瑞玉带回奉天,淑秀创办奉天贫儿学校就有帮手了。”很快,在张学良军中,谷瑞玉有了个绰号“大洋马”,这主要是因为她身材高大,而且体态丰满,再加上是混血,很像个外国女人,但并没有贬义。张学良本人对这个绰号也是认可的。

1922年,张作霖同意了张学良迎娶谷瑞玉,张学良便有了第二位夫人。谷瑞玉嫁给了张学良,却没有住进张氏帅府。主要原因是谷瑞玉经过几年的坎坷境遇,渴望自由的生活,愿意有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在她看来,自己才是张学良真正喜欢的第一个妻子,而张学良和于凤至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


替夫圆梦


谷瑞玉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张学良结婚仅一年多,她就进入了天津南开大学读书。南开大学的校长是张学良仰慕的教育家张伯苓,张学良曾经听过他的演讲,深受他思想的启发。


由于戎马倥偬、军务繁忙,张学良自己无法进入南开大学读书,便把心爱的妻子送进该校。谷瑞玉在帮张学良圆一个梦,圆他的南开梦。她知道,能成为张伯苓的学生,是丈夫梦寐以求的事。在南开大学,谷瑞玉选择攻读物理学专业。


在她的刻苦学习下,各门功课成绩均名列前茅,直至1927年本科毕业。谷瑞玉不太喜张扬,更不摆阔太太的架子,学校里几乎没人知道她是赫赫有名的东北少帅张学良的夫人。不过谷瑞玉的已婚状况对外是公开的,为的是避免出现过多追求者。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以奉系的胜利而告终,奉军进关,接管了原先由直系控制的天津市和直隶省的部分区域。为便于管理,成立了津榆驻军司令部,张作霖为了树立儿子在军中的权威,任命张学良为司令,郭松龄为副司令,司令部常驻于天津。


张学良


张学良在天津驻军期间,经常和谷瑞玉生活在一起,于凤至偶尔从奉天赶来看望丈夫,停留不了几天就要回去。在天津,张学良和谷瑞玉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谷瑞玉的课余生活充实而且多彩。


受郭松龄事件牵连情转淡


郭松龄死后,杨宇霆下令搜查郭松龄的住处,查验其往来的信函。谷瑞玉写给韩淑秀的十几封信件被搜出,此事很快就被张作霖得知。私通叛将,这还了得,张作霖气得大发雷霆,要张学良休了谷瑞玉,这弄得张学良十分难堪。


张学良好一番求情,说谷瑞玉现在还在学习阶段,怎么也得等谷瑞玉毕业后再离婚,张作霖勉强同意了这个方案。虽然父命离婚的事情被搁置下来,但张学良对谷瑞玉的感情却渐冷淡。


虽然谷瑞玉从不干涉张学良的事业,对丈夫在外面和别的女人来往也不管不问,但自打经过父亲的那一次辱骂后,张学良对谷瑞玉的兴致不像以前那样浓了。张学良是个孝子,父亲的话,对他的思想的确是有触动的,他不得不考虑和谷瑞玉的分手问题,只是暂时采取了一种拖延策略。


1929年,赵四小姐来沈阳定居。随着张学良的移情别恋,离婚的事情也提到日程上来。1930年,张学良与谷瑞玉协议离婚。除了先前在天津购买的小楼留给谷瑞玉外,张学良还给了她10万元作为生活费。


对于离异后的谷瑞玉,张学良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离婚后不得利用张学良夫人的名义,二是可以改嫁。这就是张谷离婚时所谓的“约法三章”。至于有人说张学良告诫谷瑞玉离婚后不得当妓女之类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


离婚后,谷瑞玉一直住在天津,改名孟晓玉,进入某大学物理系任教,后成为副教授。她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可谁都不知道她原先是张学良的夫人。1958年,58岁的谷瑞玉以“孟晓玉”的名字办理了退休手续,在家中安度晚年。


谷瑞玉始终对张学良充满了感情。离开张学良的半个多世纪时间里,谷瑞玉终身未嫁。一直到逝世前,在她家的墙壁上、书架上,始终悬挂、摆放着张学良年轻时的照片。1983年,谷瑞玉病逝于天津,终年83岁,她的一生没有子女。



少帅的作品鉴赏~

学者止庵认为,张爱玲擅长写爱情,女主人公都比较偏成年,而《少帅》中的周四小姐却是个少女,“她要写出小女孩独特的心理变化,她把握到了什么,又丧失了什么,这一类题材她之前没有写过。”在张爱玲所有作品里,《少帅》肯定不是她最好的,但弥补了一定空白,或者说拓展了她的文学视野。 张爱玲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多年文学遗产继承人宋以朗先生说:“英文的《少帅》,如果你没跟我说这是张爱玲写的,单是一篇英文小说来说,是非常难看的。对一个只懂英文不懂中文的人来说,这里边一些句子看得莫名其妙。我举一个例子,她讲的一男一女在床上做什么?鸳鸯交颈,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鸳鸯交颈,什么是鱼水之欢。美国人一定不知道这本书在说什么。”“可是如果你告诉我,现在看的《少帅》是张爱玲写的,我会发现这篇小说是非常有趣,因为我看过张爱玲的其他作品,可以明白里边很多地方她想说什么。”宋以朗称,特别是他看到张爱玲的书信里面提到,她写《少帅》很艰难,结果最后写得很“投入”,“周四小姐后边其实是她自己,这就变得非常有趣。” 陈子善:我认为,当代文学史应该有一个新的门类脉络——就是华人的第二语言写作。在这个脉络里面,《少帅》是应当被提及的,或者是必须被言说的。当然还包括张爱玲的其他作品。但现在文学史的问题是,自从1949年以后,华人作家创作的外文作品实际上是被忽略的,包括林语堂在1949年以后创作的英文作品。

我觉得十分好看。因为她的小说总是有自己一种独特的风格,她的小说注重女性角色。我觉得十分适合女孩子看。有人说,张爱玲小说中总是给人一种悲凉之感,因为她描写的大多女子都没有一个好的命运或归宿。但是她写的这些小说在被人阴郁悲凉的同时,也是在警醒各位女性:这世界对女性没那么公平,也是告诫各位女性,别那么善良,别那么软弱,更别向岁月妥协。女性,就该为自己而活,就该不屈命运和世俗的安排。

...谷瑞玉:张学良的随军夫人,为何后来遭少帅恼恨不喜-
答:作为少帅的如夫人,谷瑞玉的身世却十分不清不楚。 有人说她出身天津的没落大户,姐妹多是奉军中的军官太太,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年纪轻轻就和张学良暗度陈仓。 有人说她是中俄混血,当年不幸成了佳木斯悍匪“老占东”的“压寨夫人”,张学良剿匪时见到美人一见倾心,于是成了他的禁脔。 无论是哪一种,都足以成为一段...

张学良与随军夫人的爱恨情仇
答:尤其是当得知这位小学老师是为了保护学生而被土匪糟蹋时,张学良禁不住怜香惜玉起来。俩人很快坠入爱河。 郭松龄对张学良的这场婚外恋采取了支持的态度。郭松龄欣赏谷瑞玉的原因之一,是谷瑞玉宁肯舍己也要保全学生安全的牺牲精神。谷瑞玉和郭松龄夫人韩淑秀有着共同的职业,...

张学良与郭松龄的剧情概述
答:一个土匪的压寨夫人竟对20岁的少帅射下丘比特的神箭! 在州火车站上,张大帅竟对郭松龄带回部队,跪下叩头! 古有箫何追韩信, 近有张学良单骑追恩师,这一追一返,竟使吴佩孚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 出身武林的邱长浩受杨宇霆,常荫槐指派,刺杀郭松龄,竟与郭松龄成生死……

东北女匪首驼龙(驼龙最漂亮照片)
答:有人说她美若天仙,有人说她杀人成性,有人说她侠胆丹心,有人说她双枪无敌,被抓之后,惊动了东北少帅张学良。无论哪一种更贴近真实,但这个漂亮的女匪,成就了东北的一段传奇,多少真实,尘封在岁月的烟云中,每每人们提起她,更多的是同情与惋惜。驼龙,是她当土匪后的名号,她真实的名字叫...

东北女匪首驼龙(驼龙最漂亮照片)
答:有人说她美若天仙,有人说她杀人成性,有人说她侠胆丹心,有人说她双枪无敌,被抓之后,惊动了东北少帅张学良。无论哪一种更贴近真实,但这个漂亮的女匪,成就了东北的一段传奇,多少真实,尘封在岁月的烟云中,每每人们提起她,更多的是同情与惋惜。驼龙,是她当土匪后的名号,她真实的名字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