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祖国山川之美的诗句

作者&投稿:朝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关于山川之美的诗句
关于山川之美的诗句 1.描写山川之美的诗句
诗中河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6.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赞美山川之美的诗句有哪些
1. 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宋·苏轼《初入庐山三首其一》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3. 明·汤宾尹《同友人游黄山》

冒雨穿山羡未曾,息肩无寺寺无僧。

宽围白浪身千叶,峭入青天手一藤。

龙吼药炉舂急杵,猿调茶鼎煮孤灯。

与君伸脚量峰碛,踏着云光不记层。

4. 唐·王昌龄《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5. 清·袁枚《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3.描写山川之美的句子
1.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

2.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3.山有雄壮的风采,山也有朴素的品格。山豪迈,山也俊秀。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因为有山,流水乃为之改道,因为有山,城市才缘依环绕。大山以浑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

4.人在山顶,你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时的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示,不远处它的伙伴比它更壮观。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的山却悄然无声向你披露,很多人正从它的峰头悠然而下。

5.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

6.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

7.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

8.山最朴素的品质是石头,而石头从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总和。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资源。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

9.大地何其广袤,而山其实更壮阔。山的面积是陆地的三倍。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巅。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山正因为有泥土为伴,方衬出挺拔茂盛英姿勃发青春常在。
4.有关祖国山川美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5.山川之美的名诗名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6.描写山水之美的古诗词名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

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从文章中可看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感情,也可看出他寄情山水的悠闲和清高,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则表现了他的自豪之感,把自己与谢公相提。

《沁园春 长沙》和《沁园春 雪》在景物描写上有何异同
答:《沁园春 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诗词中的意境内涵不仅包蕴在一个个意象之中,更体现在意象的组合关系之中。诗人们写诗,往往将一个个单一的意象按照美的规律,组成有机的、有时空距离的、有层次的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向读者展示绚丽多彩的生活图景,传达丰富...

《我为祖国科技点赞》征文结尾怎么写 急用
答:我为祖国的大好河山点赞。祖国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巍峨峻拔的黄山、清丽秀美的西湖、万里不倒的长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还有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等等。这些名胜古迹都是大地母亲对于自然的馈赠。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山川之美,古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包含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这是《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

山川之美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赞美祖国山川的秀丽与作者能欣赏这奇丽山水的自豪之情的思想感情 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围绕台湾写一句话.如台湾地理位置优越,物富,是祖国的宝岛.
答:●美丽宝岛:台湾是祖国最大的岛屿,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上。气候温润,植被茂密,四季如春,鲜花不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故不仅有“美丽宝岛”之称,而且更有“四季如春的花园”之赞誉。●多岛之省:全省总面积为3.6万多km2(含海浦新生地近39km2),由台湾本岛和周围属岛...

联系作品分析《滕王阁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答:“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两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以虚词“其”为分界,“其”前实写,“其”后虚写,虚实相间,有尺幅千里之势。下面,又用两个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渲染出一片富庶祥和气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又变而为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绘出雨后天晴的景色,由此引发了“...

山川之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通过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启示_百度知 ...
答: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要根据作者人生经历及其所处时代环境来分析。但还是有些通用的答题套话:作者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北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游览山川的喜悦之情(小学适用)。若是中学(初、高中)就需要答得再深一点。一般通过了解作者及注释,要答上:表答了...

两湖文化·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答:两湖地区地处长江中游,这里不仅有秀丽的山川,丰饶的物产,还有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许多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存,使人们在饱览山川之美时,也能纵情领略历史文化之精华,发思古之幽情,叹前人之造化,同时也激励我们为今日两湖之奋飞,忝作奉献。 两湖地区的名胜古迹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其中自然景观发展...

小学语文优秀《答谢中书书》课件【三篇】
答:1、你还能想起哪些描写山川之美的文章?这些作者又是怎样表现山川之美的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2、背诵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词文章,看谁积累的多。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先谈师后总结。 八、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搜集整理描写山水的诗词、对联、歌词等。 3、请你展开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