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由什么组成的? 太阳是由什么组成的

作者&投稿:岑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太阳主要是由氢气组成的(虽然含有气体杂质但是可以少到忽略不计)。在大量氢气产生的引力挤压下,太阳内核很小的一部分区域(比月球还小)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太阳内核每秒将6亿多吨氢元素聚变成氦元素,其中损失约0.7%的质量,这一部分物质转换成了能量(热量)释放出来,因此太阳可以给它周围带来温暖。

扩展资料: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知道了日地距离,再从地球上测得太阳圆面的视角直径,从简单的三角关系就可以求出太阳的半径为69.6万千米,是地球半径的109倍。由此可以算出太阳的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

天文学家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的第三定律,利用地球的质量和它环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及周期,还可以推算出太阳的质量为1.989×10³⁰千克,这个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并且集中了太阳系99.86%的质量。但是,即使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茫茫宇宙之中,却也不过只是一颗质量中等的普通恒星而已。

太阳磁场朝太阳本体外更远处延伸,磁化的太阳风等离子体携带着太阳的磁场进入太空,形成所谓的行星际磁场由于等离子体只能沿着磁场线移动,离开太阳的行星际磁场起初是沿着径向伸展的。因位在太阳赤道上方和下方离开太阳的磁场具有不同的极性,因此在太阳的赤道平面存在着一层薄薄的电流层,称为太阳圈电流片。

太阳的自转使得远距离的磁场和电流片旋转成像是阿基米德螺旋结构,称为派克螺旋。行星际磁场的强度远比太阳的偶极性磁场强大。太阳50-400μT的磁偶极(在光球)随着距离的三次方衰减,在地球的距离上只有0.1nT。然而依据太空船的观测,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磁场视这个数值的100倍,大约是5nT。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阳



太阳大气中有90多种化学元素.其中氢的含量最多,约占太阳质量的71%,氦约占27%,其他元素约占2%.其他元素中有钠、钙、铁、氧等等.它的平均温度是6000度左右,可以说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气团,太阳上的高温使物质保持气体状态,同时也使气体原子失去大量的核外电子,这些电子不再受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因此太阳上的气体处于等离子体状态.

扩展资料

太阳结构:天文学家把太阳结构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大部分。太阳的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核心、辐射层、对流层3个部分,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3层 。

太阳的中央为核心约位在0~0.25的太阳半径。密度约为水的158倍;温度约为15000000K在如此高温高密度的环境下,可发生核聚变反应。

太阳核心之外为太阳辐射层,约为在0.25~0.86太阳半径。其底部密度约为水的20倍,温度约为8000000k;其上部密度约为水的0.01倍,温度约为500000 k。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阳



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

科学家们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它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最初不知道这些暗线是怎样形成的,后来人们了解了吸收光谱的成因,才知道这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产生的吸收光谱。仔细分析这些暗线,把它跟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人们就知道了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

在该展项中,一个模拟太阳的光球镶嵌在圆形的展台之中,光球的正前方是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光谱仪,光球两侧是罩在透明圆柱体中的氦灯和钠灯。您可亲自操作光谱仪扫描氦灯、钠灯和太阳光球,得出氦、钠两种元素和太阳组成元素的光谱分析。当您左右转动展项前的光谱仪瞄准前方光球或钨灯和钠灯时,显示屏中待机画面即停止播放。此时,从光谱仪的显示屏中不仅可以看到它们的光谱,而且通过与屏幕中的基础光谱进行比,就可以知道它们是何种元素。



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3%,氦约占27%,其它元素占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太阳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是6000℃。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看见太阳内部的结构。但是,天文学家根据物理理论和对太阳表面各种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太阳内部结构和物理状态的模型。

拓展资料

太阳光球以上的部分统称为太阳大气层,跨过整个电磁频谱,从无线电、可见光到伽马射线,都可以观察它们分为5个主要的部分:温度极小区、色球、过渡区、日冕、和太阳圈,太阳圈可能是太阳大气层最稀薄的外缘并且延伸到冥王星轨道之外与星际物质交界,交界处称为日鞘,并且在那儿形成剪切的激波前缘。

色球、过渡区和日冕的温度都比太阳表面高,原因还没有获得证实,但证据指向阿尔文波可能携带了足够的能量将日冕加热。



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3%,氦约占27%,其它元素占2%。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大气。太阳的大气层,像地球的大气层一样,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质分成各个圈层,即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是6000℃。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们不能直接看见太阳内部的结构。但是,天文学家根据物理理论和对太阳表面各种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太阳内部结构和物理状态的模型。这一模型也已经被对于其他恒星的研究所证实,至少在大的方面,是可信的。

太阳的核心区域虽然很小,半径只是太阳半径的1/4,但却是太阳那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太阳核心的温度极高,达1500万℃,压力也极大,使得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得以发生,从而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辐射层和对流层中物质的传递,才得以传送到达太阳光球的底部,并通过光球向外辐射出去。

太阳光球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太阳圆面,通常所说的太阳半径也是指光球的半径。光球的表面是气态的,其平均密度只有水的几亿分之一,但由于它的厚度达500千米,所以光球是不透明的。光球层的大气中存在着激烈的活动,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光球表面有许多密密麻麻的斑点状结构,很象一颗颗米粒,称之为米粒组织。它们极不稳定,一般持续时间仅为5~10分钟,其温度要比光球的平均温度高出300~400℃。目前认为这种米粒组织是光球下面气体的剧烈对流造成的现象。

光球表面另一种著名的活动现象便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光球层上的巨大气流旋涡,大多呈现近椭圆形,在明亮的光球背景反衬下显得比较暗黑,但实际上它们的温度高达4000℃左右,倘若能把黑子单独取出,一个大黑子便可以发出相当于满月的光芒。日面上黑子出现的情况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太阳黑子的变化存在复杂的周期现象,平均活动周期为11.2年。

紧贴光球以上的一层大气称为色球层,平时不易被观测到,过去这一区域只是在日全食时才能被看到。当月亮遮掩了光球明亮光辉的一瞬间,人们能发现日轮边缘上有一层玫瑰红的绚丽光彩,那就是色球。色球层厚约8000千米,它的化学组成与光球基本上相同,但色球层内的物质密度和压力要比光球低得多。日常生活中,离热源越远处温度越低,而太阳大气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光球顶部接近色球处的温度差不多是4300℃,到了色球顶部温度竟高达几万度,再往上,到了日冕区温度陡然升至上百万度。人们对这种反常增温现象感到疑惑不解,至今也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

在色球上人们还能够看到许多腾起的火焰,这就是天文上所谓的“日珥”。日珥是迅速变化着的活动现象,一次完整的日珥过程一般为几十分钟。同时,日珥的形状也可说是千姿百态,有的如浮云烟雾,有的似飞瀑喷泉,有的好似一弯拱桥,也有的酷似团团草丛,真是不胜枚举。天文学家根据形态变化规模的大小和变化速度的快慢将日珥分成宁静日珥、活动日珥和爆发日珥三大类。最为壮观的要属爆发日珥,本来宁静或活动的日珥,有时会突然怒火冲天,把气体物质拼命往上抛射,然后回转着返回太阳表面,形成一个环状,所以又称环状日珥。

在日全食时的短暂瞬间,常常可以看到太阳周围除了绚丽的色球外,还有一大片白里透蓝,柔和美丽的晕光,这就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日冕的范围在色球之上,一直延伸到好几个太阳半径的地方。日冕里的物质更加稀薄,它还会有向外膨胀运动,并使得热电离气体粒子连续地从太阳向外流出而形成太阳风。

太阳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剧烈的活动。太阳表面和大气层中的活动现象,诸如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喷发等,会使太阳风大大增强,造成许多地球物理现象——例如极光增多、大气电离层和地磁的变化。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增强还会严重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讯及航天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卫星上的精密电子仪器遭受损害,地面电力控制网络发生混乱,甚至可能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中宇航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因此,监测太阳活动和太阳风的强度,适时作出“空间气象”预报,越来越显得重要。

太阳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太阳从中心向外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层和大气层。由于太阳外层气体的透明度极差,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是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光球层:光球表面另一种著名的活动现象便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光球层上的巨大气流旋涡,大多呈现近椭圆形,在明亮的光球背景反衬下显得比较暗黑,但实际上它们的温度高达摄氏4000度左右,倘若能把黑子单独取出,一个大黑子便可以发出相当于满月的光芒。日面上黑子出现的情况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
色球层:紧贴光球以上的一层大气称为色球层,平时不易被观测到,过去这一区域只是在日全食时才能被看到。当月亮遮掩了光球明亮光辉的一瞬间,人们能发现日轮边缘上有一层玫瑰红的绚丽光彩,那就是色球。日常生活中,离热源越远处温度越低,而太阳大气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光球顶部接近色球处的温度差不多是摄氏4300度,到了色球顶部温度竟高达几万度,再往上,到了日冕区温度陡升至上百万摄氏度。人们对这种反常增温现象感到疑惑不解,至今也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
日珥:在色球上,人们还能够看到许多腾起的火焰,这就是天文上所谓的“日珥”。天文学家根据形态变化规模的大小和变化速度的快慢将日珥分成宁静日珥、活动日珥和爆发日珥三大类。有时候本来宁静或活动的日珥,会突然“怒火冲天”,把气体物质拼命往上抛射,然后回转着返回太阳表面,形成一个环状,称之为环状日珥。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物体. 它拥有全部太阳系质量的99.8% (木星具有剩余的大部分质量)。


太阳的质量由75%氢和25%氦组成(原子数量的92.1%为氢,7.8%为氦); 其他物质 ("金属")的数量总合仅为0.1%。在太阳核心区氢转化为氦,而这些量的改变很慢。

太阳外层有不同的自转周期:赤道面25.4天自转一周;两极地区则达到36天。这个奇特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并不像地球一样是一个固态球体,类似的情况在气态行星上也可看到。因此在太阳内部,自转周期也不同,但太阳核心区仍像实心体般自转。

太阳内核的状态是惊人的,温度达到15,600,000开,压力相当于2500亿个大气压。内核的气体被极度压缩以至于它的密度是水的150倍。

太阳释放能量为3.86e33尔格/秒(即38600亿亿兆瓦),它是由核聚变反应产生的。每秒大约有700,000,000吨的氢原子被转化为大约695,000,000吨的氦原子并放出5,000,000吨(=3.86e33尔格)的以伽马射线为形式的能量。由于射线向球体表面射出,能量不断地被吸收和散发,使得温度不断接低,所以才有内外巨大的温度差和基本的可见光。由对流输出的能量至少比辐射发散的能量高20%。
太阳的外表面被称作光球,温度约为5800开。太阳黑子属于太阳上“凉爽”的地方,仅为3800开(它们之所以看起来比较暗是因为与周围地区比较的缘故)。太阳黑子可以很大,直径可达50,000公里。太阳黑子的产生是由于复杂且目前又不为人所掌握的来自太阳磁力区的作用所产生的。

太阳是由什么那些物质构成?
答:太阳,这个既令人生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它究竟由什么物质所组成,它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太阳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只是因为它离地球最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其它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即使是最近的...

太阳的物质构成及其内部结构
答:太阳的质量由75%的氢和25%的氦组成(原子数量的92.1%为氢,7.8%为氦);其他物质(“金属”)的数量总和仅为0.1%。在太阳核心区氢转化为氦,而这些量的改变很慢。太阳外层有不同的自转周期:赤道带25.4天自转一周;两极地区则达到32.5天。这个奇特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并不像地球一样是一个固态球体...

太阳主要由哪两种气体组成
答:太阳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太阳主要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这是因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氢元素和氦元素是最早形成的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在恒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恒星是由气体(主要是氢和氦)和等离子体组成的天体,它们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并辐射光和热。在这个过程中,氢原子的质子...

太阳的结构
答:3、日冕: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由高温、低密度的等离子体所组成。亮度微弱,在白光中的总亮度比太阳圆面亮度的百分之一还低,相当于满月的亮度,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才能展现其光彩,平时观测则要使用日冕仪。日冕的温度高达百万度,其大小和形状与太阳活动有关,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时,日冕接近圆形;而...

太阳的核心是什么样子的?
答:所为太阳是什么物质组成,太阳有40多种元素组成,但它也是宇宙中的物质,这是它正确的氧气和氢气。太阳早期几乎全部由氢元素组成,之后随着聚变的开始,逐渐产生了氦元素。所以目前的太阳,其元素有氢和氦两种元素组成,但是氢元素占比90%以上,氦元素仅仅只有不到9%。太阳目前拥有的物质,是一种高强度...

什么是阳线?什么是阴线?
答:K线是一条柱状的线条,由影线和实体组成。影线在实体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线”,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线”。实体表示一日的开盘价和收盘价,上影线的上端顶点表示一日的最高价,下影线的下端顶点表示一日的最低价。根据开盘价和收盘价的关系,K线又分为阳(红)线和阴(黑)线两种,收盘价高于开盘价...

中医学阴阳是什么,阴指什么?阳指什么?越简练越好,但要准确!
答:从中医来说,阴就代表物质,组成人体的物质,阳就代表功能。比如阴虚就是气血津液的缺乏,阳虚就是功能的降低。还有向下的、寒凉的、里证、虚证都是阴证,向上、温热的、表证、实证都是属于阳证。但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就不一样了,比如表寒证,按表里来分就是阳证,按寒热来分就是阴证,阴阳要是同一...

太阳光的组成部分
答: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1、太阳光是由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3部分组成的。阳光是太阳上的核反应"燃烧"发出的光,经很长的距离射向地球,再经大气层过滤后到地面,它的可见光谱段能量分布均匀,所以是白光。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2、...

太阳系由什么组成?
答:太阳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阳、8颗行星、100余颗卫星以及许多矮行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组成的。行星由里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离太阳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和...

太阳光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答:光由光子组成 光子 原始称呼是光量子(light quantum),电磁辐射的量子,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规范粒子,记为γ。其静止量为零,不带电荷,其能量为普朗克常量和电磁辐射频率的乘积,ε=hv,在真空中以光速c运行,其自旋为1,是玻色子。早在1900年,M.普朗克解释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时作出量子假设,物质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