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父镇的建制沿革 张渚镇的建制沿革

作者&投稿:巢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湖㳇山中大市也,宋时置务于此,今作㳇,亦务字之讹。大水别通小口为浦,此浦之水东泻入太湖。故称湖浦,浦渚作㳇,乃古文仅存之字。别名湖洑,群众俗称骡埠,即骡马驮着山货下埠的地方。1911—1949年为湖㳇镇,后改为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10月改乡,1988年撤乡设镇。1996年,面积77.4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东省庄、岗下、城泽、龙山、庙干、油车、九龙、邵坞、东岭、涧坞、东红、永红、红陵、小涧、东街、西街、北街、湖东、胜利、桥北、阳泉、张公22个行政村和湖㳇居委会。
2005年,全镇辖竹海、洑西、六里、邵东、东兴、新红、大东、西街、镇北、张阳10个村和湖㳇社区。2006年3月23日,《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湖㳇镇洑西村等6个村民委 员会区域的批复》(宜政发[2006]58号)同意如下调整:一、洑西村委会与六里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洑西村委会。二、东兴村委会与新红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东兴村委会。三、西街村委会与镇北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银湖村委会。



湖父镇的经济发展~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4.54亿元;财政总收入2.51亿元,其中财政可支配收入9263万元,比上年增长59.71%。工业总产值30.48亿元、应税销售收入28.6亿元、利税总额2.57亿元;完成工业后劲投入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64%;农业总产值3.02亿元,比上年增长41.1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8646元;流通应税销售收入7860万元;服务业投入7.85亿元,比上年增长 18.8%。2012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0.77%;工业应税销售28.6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0%;服务业增加值5.22亿元,同比增长16.6%。各项主要技经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圆满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2012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大背景下,我镇凭借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依靠二、三产业的双引擎拉动,经济稳定攀升,增长态势良好有序。2012年我镇旅游总收入同去年相比增长超千万;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特色发展模式效果持续彰显,星级农家乐饭店和规模农业园区全年就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2.5亿元,充分展现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业主致富”的良好发展面貌。 先后主办了2012湖㳇文化旅游季暨新茶开采节、生态杨梅节、张公洞道文化节,湖氵父生态旅游上海推介会,篱笆园乡村风情旅游节等活动,继续保持了社会各界对我镇旅游的高度关注。承办了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亚洲定向锦标赛、第七届中国竹文化节等重大国际国内赛事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国家4A级景区。 2012 湖㳇文化旅游季暨第四届生态杨梅节 ,全镇7 个行政村的47个自然村开展环境整治 ,其中,达到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要求的13 个 ,通过省二星级康居示范村验收的 3个,达到省环境整洁村标准的31 个 。竹海、洑西、银湖3个行政村通过宜兴市幸福村验收 。“陶都美丽乡 村 ”建设开工率 、投11 月 8~10日, 第七届中国竹文化节在竹海风景区举行 。 总投资50亿元的阳羡湖旅游度假小镇项目破土动工;总投资100亿元的苏宁·阳羡湖文体旅游综合体项目成功签约,前期完成土地调查工作;总投资2.4亿元的阳灵隧道项目施工过半,今年6月即将建成通车;总投资2.29亿元的玉龙潭盆景艺术园推进迅速,已累计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琥珀臻园已进入对外销售阶段;总投资1.5亿元的天泓开元精舍酒店已开工建设;投资5500万元的竹海国际会议中心二期即将竣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新改扩建大小道路33公里,成功创建成为全无锡唯一的“省农村公路管养及安保工程示范镇”;镇区金湖路、玉女潭路于国庆节前顺利亮灯;完成洑西涧、永红涧整治及生态湿地景观改造工程,全年共整治涧河9条,塘坝12座,全省水利建设现场会在我镇成功召开。综合管理保持常态。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规划方案会审制度、环境分级保障响应机制、分季节全天候巡护和立体全节点四季布绿机制等,对全镇环境开展常态化管理,扎实推进环境管护“五化”标准。围绕宜南山区违法建设、看护房管理、标志标牌设立等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加大治理打击力度。

古称桃溪。因有一张姓大户迁居与此,称“张溪”。因溪水绕镇,后又称“张渚”。西晋称“桃溪”,南宋后始称“张渚”,1959年1月成立张渚公社,1959年5月仍改为张渚镇。1986年渚东乡并入。1996年,面积56.3平方千米,人口4.9万人,辖茶亭、长山、水龙、祖山、东下、中东、园田、茶园、前巷、新征、南门、竹藏、上头、面山、叶塘、凤凰、北山、前笪、九岭、张渚水产、百家、犊山、北门23个行政村和下场街、东街、新街、新华新村、后街、西街、工农街、张渚水上、新东、水埠新村、桃溪11个居委会。2000年善卷镇并入,2004年茗岭镇并入。张渚镇位于宜兴市西南部。东至湖氵父镇,南邻太华镇、浙江省长兴县,西接西渚镇,北连新街街道、徐舍镇。面积17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5万亩。常住人口7.5万人。镇驻地建成区面积3.8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张渚人民北路,在市政府驻地西南25千米处。2005年初,全镇辖东龙、茶亭、竹园、茶前、南门、北门、犊山、凤凰、五洞、飞里、兴东、祝陵、葛坝、芙蓉、岭下、长岗、柏山、龙池、省庄19个村和东街、新华、新街、西街、工农街、后街、下场街、银湖、桃溪、水埠、善卷、茗岭12个社区。12月9日,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张渚镇南门村等6个村委会区域的批复》(宜政发[2005]246号):一、南门村委会与茶前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南门村委会。二、五洞村委会与飞里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五洞村委会。三、芙蓉村委会与葛坝村委会合并,合并后的名称为芙蓉村委会。原善卷镇1949年为善卷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改善卷镇。1996年,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五洞、上干、南埠、飞里、下东、上东、国山、祝陵、合兴、黄墅、葛山、南坝、玉山、芙蓉14个行政村和善卷镇居委会。2000年撤镇并入张渚镇。原茗岭镇1949年为茗岭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岭下、淦里、长岗、茶场、柏山、平园、龙池、省庄、桃花9个行政村。2000年撤乡设镇,2004年撤镇并入张渚镇。

恩阳镇的历史沿革
答:渠江流域一带建立起父系氏族社会部落,分别称为“平周部落”、“奉部落”,是“巴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夏代属夏部族联盟梁州境内。商代属羌方部族梁州境内。周代①西周属奉国境内(周武王姬发元年(前1046年),先民建立氐族侯国“奉”,定国都今苍溪县歧坪镇)。

河曲县的建制沿革
答:庆历初(1041年)增领下镇寨。治平四年(1067年)置火山县为“倚郭”。熙宁四年(1071年)废,属代州。金贞元元年(1153年),置河曲县。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州,后更名隩州。兴定二年(1218年)九月改隶岚州。四年(1220年)迁治黄河滩许父寨。元宪宗七年(1257年)省州县入保德州。...

四里店乡的建制沿革
答:据考证,楚国最早修的乃是以仙翁关为中心的北长城,起自鲁阳关,三鸦路古道(即晒衣山),此乃楚国北长城的源头,在我国长城历史上,锁定楚长城为“长城之父”。鲁阳关、三鸦路古道,飘荡着楚风汉韵,留下许多遗址和动人故事,为两千年前的帝王将相做了有力的见证。唐代四里店手工业、冶炼业兴起...

城关区的建制沿革
答:约六世纪末七世纪韧,崛起于山南—带的雅隆部落,势力扩张到拉萨北部。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伦赞统治时,在娘、韦、嫩等家族的配合下,攻入赤邦松的堡寨,占领了拉萨市城关区。约贞观七年(约633年),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帝国。 13世纪,元朝中央政府把拉萨市城关区纳入统一版图,元、明...

鲁北镇的历史沿革
答:1958年称红旗人民公社,1965年恢复鲁北镇建制。2001年9月苏木乡镇机构改革,工农乡和伊和背乡并入鲁北镇,2006年6月苏木乡镇再次机构改革,毛都苏木并入鲁北镇,目前鲁北镇是由原鲁北镇、工农乡、伊和背乡、毛都苏木4个苏木乡镇合并构成。据扎鲁特旗的出土的石镞、石叶、石核、石碓、石凿、石刀、石锄...

孟门的历史沿革
答:古孟门县曾地跨今山西省柳林、离石、临县(临县三交镇以南大部分)的部分村镇及陕西省吴堡县全境。元朝至元八年(1271)初,撤孟门县。前后建制长达1600余年,一直是晋西、陕北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时期,在今孟门先后设离石巡检司、孟门巡检司。1958年,组建孟门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于孟门古城...

常熟的历史沿革
答:据1988年发掘的常熟境内最早原始文化遗址钱底巷新石器文化遗址证实,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常熟这方沃土聚居生息。 夏、商时期,常熟地域为古扬州属地。商末(前11世纪)周太王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让国南来,建勾吴古国。武王灭纣后(前841年),封仲雍曾孙周章为吴王,立吴国。常熟地域时为吴国...

中国哪4个城市是实行“市管镇”的?就是地级市下面没有县的,只有镇
答:无锡建制沿革 无锡建制沿革: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

宁平镇的历史沿革
答:晋以后随苦县建制变化而变化,属父阳、谷阳、真源、卫真。至元二年(1265年)鹿邑、卫真两县合并为鹿邑,治所迁卫真县境(今鹿邑县城)。1951年5月,析鹿邑(大部乡镇)、淮阳、沈丘3县部分区、乡设立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1952年8月,政务院正式批准置郸城县,宁平镇划属郸城县。1958年建...

中国选官制度的沿革
答:副将———协镇、协台 古代职官春秋官官制最高执政官--在各诸侯国,最高的统治者是各国国君,他们有的如楚、吴、越也间先后称过王。其下有总领百官、主持朝政之官,各国的名称不同,泛称“执政”。各国一般都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众卿,为朝廷的重要职官。司徒掌管民政、户籍;司马掌管军事;司空掌管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