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埃及资料 有关埃及金字塔的所有资料

作者&投稿:戎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埃及资料一、曾经的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100年出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连续形成了31个王朝。公元前11世纪至前1世纪,断断续续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古代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今中东地区),起初在尼罗河流域,直到国力强盛时候,才达到当今的埃及领土。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

古埃及资料二、公元前三世纪的曼涅托将从美尼斯至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的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个(或三十一个)王朝,又有学者又在此基础上将上古埃及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涅伽达文化I时期(阿姆拉特时期,约公元前4500—前3500年)

2、涅伽达文化II时期(格尔塞时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

3、早王朝时期(1—2王朝,约公元前3100—前2686年)

4、古王国时期(3—6王朝,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又被称为金字塔时期)

5、第一中间期(7—10王朝,约公元前2181—前2040年)

6、中王国时期(11—14王朝,约公元前2040—前1786年)

7、第二中间期(15—17王朝,约公元前1786—前1567年)

8、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约公元前1567—前1085年,埃及帝国开始形成)

9、后埃及时期(21—31王朝,约公元前1085—前332年)

10、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从第1到第4时期,是奴隶制国家形成和统一王朝出现的时期,第5至第7时期是统一王国重建和帝国时期,第8至第10时期是埃及奴隶制国家衰落和陷于外族统治下的时期。

古埃及资料三、拉美西斯一世,原名普拉美斯,又名门帕提拉,是埃及第19王朝的创立者。

在拉美西斯一世登基后不久,他就指定了他的儿子塞提一世作为共同摄政王,而他的儿子已经是一名军队指挥官,热衷于远征叙利亚,并企图恢复埃及在那里逝去的地位。但是,拉美西斯一世加冕后仅仅一年零4个月便去世。拉美西斯一世被葬于帝王谷,霍伦海布墓附近的一座仓促建造的陵墓中。

拉美西斯一世的木乃伊曾在19世纪埃及木乃伊疯狂盗卖中被当地僧侣转移并保护起来,但是仍被倒卖至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博物馆,后辗转至美国。经一系列现代科学鉴定,确认其身份就是埃及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的19王朝的开国法老拉美西斯一世,最后于2003年回赠埃及,与其子孙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等法老一同陈列。



古埃及资料四、拉美西斯二世他拥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法老,是一位强大的国王,一位战无不胜的将军,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设者。

头顶着这些光环的拉美西斯二世在位67年(统治时间1279 BC ~1213 BC),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这些盛誉。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生活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古埃及资料五、拉美西斯新建的工程中包括一座新的首都,这座新城的奢华程度与埃及另两座大城市孟斐斯和底比斯不相上下。这座被称为比-拉美西斯的城市在这位法老当政第五年就已初具规模,并成为他的寝宫。

这座城市建在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古阿瓦里斯城,这是让他倍感亲切的地方,因为他父亲的夏宫就修建于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古埃及、百度百科——拉美西斯二世



1、古埃及王国先后历经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晚王国、托勒密王朝,共10个时期,33个王朝的统治(含0至第32王朝)。

2、第十八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帝国领域有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其帝国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托勒密时期疆域包含昔兰尼、安那托利亚南部,塞浦路斯和地中海诸岛,领土最南时可达努比亚。

3、埃及人的原始社会起始于200万年以前的埃及直立人,是埃及最早的人类,他们的共同祖先属于埃及古猿,主要起始于在埃及法尤姆洼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距今约2800~2600万年之间。埃及法尤姆的直立人生活反映了埃及最早人类的活动。

4、埃及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王国时期))历代政权的政治制度,实施的是中央集权的官僚模式,既以法老为首的中央集权占主导地位,下面呈辐射状地组建起各级权力机关,依靠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进行运作,大致可以分为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斯帕特(诺姆)政治制度和官僚政治制度。

5、古代埃及是重视贸易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产生贸易往来并不令人惊讶。首先埃及国家地理环境处于亚非枢纽,负责了对亚洲和非洲的贸易中介,这样的一个地位无疑会很早的促进一个国家一种文明商业的迅速发展。

其次,埃及文明中以农业为支柱,以手工业为辅助的自然经济中缺乏一些必要的物资,而埃及环境的单一性导致埃及无法获得更多的物资而必须从国外进行输入,这一要素也迫使埃及必须也应该要发展贸易。在这样的环境下,埃及很快成为了一个著名的贸易中转国家和一个著名的加工业国家。



、?

网上搜索应该就有啦

  古埃及历史背景
  埃及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一直没有史书的着作。直到大约公元前304年,希腊将军托勒密自立为王之后,才要求埃及的祭司兼学者马内托写了一部「埃及史」。不幸的是,这部当时最完整的埃及史在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进攻埃及的时候,连同亚历山大城图书馆中其他数十万册古埃及文字的经卷付之一炬。这部埃及史的焚毁,实在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幸好当时有些其他着作引用了这本书的一些内容,我们才能知道古埃及历史的一些片段。直到目前,埃及学者仍然大致沿用马内托对埃及史的划分,但是对许多历史事件的确实年代,仍然不清楚,对於古埃及史的断代,也有不同的意见。
  两地
  尼罗河河谷称为上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称为下埃及。尼罗河每年淹没农田的阡陌和沟渠,必须年年重修水利,丈量土地。因此,埃及很早就发展出政治组织。
  埃及位於非洲的北部,撒哈拉沙漠以东。和许多古老文明一样,埃及文明由一条大河-尼罗河-所孕育。尼罗河河谷称为上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称为下埃及。在河谷中,悬崖峭壁举目可见,之外就是沙漠。三角洲则平坦无际。由於自然环境不同,上,下埃及发展出不同的文化与信仰。因此,自古以来埃及人和邻近民族都称埃及为「两地」。而尼罗河是两地之间联系的要道,也是维持埃及文明整体性的命脉。
  古埃及文化中的来世观
  古埃及人对来世生命的信仰和相关的墓葬习俗,至少在大约距今六千多年前 就已经在上埃及的巴达遗址中出现。其神话结构和礼仪在古王国时期 逐渐发展完备,一直到基督教传入埃及之前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古埃及人来说,死亡只是生命的中断,而不是结束。人死后并不就此消失,而 会进入另一个比今生更为美好的永恒生命,至少对菁英份子而言是如此。
  古埃及人相信人有两个灵体。「卡」在人出生的时候同时形成。人死后,「卡」 到另一个世界去,「拔」和肉身留在世上。人死的时候,「拔」离开肉身,人就不能言语,不能行动。肉身下葬后,「拔」白天离开墓穴,晚上回来进入 肉身,起来享用陪葬的食物。所以陪葬品和肉身的保存非常重要,如果「拔」饿死了,或者肉身腐坏了,「卡」在另一个世界也不能活下去。人得到永生之后, 「卡」,「拔」和肉身结合成为不朽的生命形式,称为「阿卡」。
  在古埃及人的信仰中,一个人死后要得到永生,他在世的时候行为必须合乎 「玛特」(公理,秩序之意)的规范。死者的亡灵会被狼头人身的木乃伊之神阿纽比斯带到玛特女神之前,将死者的心脏(古埃及人认为思想,意识在心脏 进行)放在天平的一边,另一边是象徵「玛特」的羽毛。如果死者作恶太多 ,心脏会太重而下沈,就会被等在一旁的怪兽阿穆特(头是鳄鱼,上半身是 狮子,下半身是河马)吃掉,死者从此不得超生。小的罪过则必须一一忏悔 ,以求获得宽恕。审判的结果由鹭鸶或狒狒化身的智慧之神托特记录。通过 这个审判后,死者的亡灵在鹰头人身的贺鲁斯或阿纽比斯引导下,前往朝拜复活之神欧西里斯,由欧西里斯赐予永生,成为「阿卡」。
  阿纽比斯信仰很可能是由王朝前时期的胡狼崇拜发展而来。而胡狼崇拜或许和人们经常在坟地看到尸体被胡狼拖出有关,希望藉由对胡狼的膜拜使它转为尸体的保护神。阿纽比斯不但是亡者尸体的保护者,也是亡者前往朝拜欧西里斯的引导者。阿纽比斯有时以狼头人身的形象出现,有时直接以胡狼的形象出现。
  欧西里斯在古王国时期第六王朝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掌管复活之神 .传说中他是太阳神拉的后裔,也承继了拉的统治地位。这引起了他的哥哥塞特的不满,於是设计陷害,将欧西里斯关在箱子中闷死,再将箱子丢到河里。欧西里斯的妻子(也是他的妹妹)艾西丝凭着她的法力,使欧西里斯复活。塞特再度加害欧西里斯,将他剁成碎块,丢入河里,冲到埃及各处。艾西丝在她的姊妹奈芙缇丝 (也是塞特的妻子)协助下,一一找回所有尸块,拼凑成完整的身体,由狼神阿纽比斯包扎成埃及第一个木乃伊。欧西里斯死后成为主宰冥府的神只,掌握复活大权 .
  藉着欧西里斯的遗体,艾西丝神秘地受孕,生下鹰神贺鲁斯。为了躲避塞特,艾西 丝和奈芙缇丝藏在三角洲的沼泽中抚养贺鲁斯长大。在艾西丝的法力庇护下,贺鲁斯自小就有抵御蛇蝎猛兽的本领。在古埃及神话中,死者亡灵前往朝拜欧西里斯的半路上将会面对各种妖魔猛兽的侵袭,必须仰赖艾西丝,奈芙缇丝和贺鲁斯的保护。
  其实,贺鲁斯神话出现的时间比欧西里斯还要早,在古代时期就是 代表正义之神,和代表动乱的塞特对抗。贺鲁斯也是法老王的守护神。在欧西里斯 的信仰普遍化之后,贺鲁斯才在神话中成为欧西里斯的儿子。
  和上述神话息息相关的是在古埃及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丧葬文化。为了达到永生的目 的,古埃及人对於尸体的保存和丧葬的礼仪都有一套非常讲究的程序。
  信仰
  古埃及宗教信仰的基础是对自然的崇拜。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被认为是神只所造成。神的力量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人类只是创造的一部份,野生和驯养的动物都可能是神性的具象。这些动物神即使被人性化而以人的形体出现,他们的头往往仍然保持原来的动物造型。
  巴斯特是一位女神,以猫或者狮子(表现凶猛的一面时)的形象出现。猫普遍受喜爱,是家家户户的宠物。猫死后也制成木乃伊,按照仪式下葬。 猫的铜像是献给巴斯特神最普遍的祭礼。
  巴斯特猫神的铜像
  这尊坐得笔直的猫形雕像代表巴斯特女神,胸前刻有宽宽的项链,链上有一只张着翅膀的甲虫及象徵太阳的日盘。除了个别出土文物及史前的陪葬品外,猫直到中王国时,始出现於图画中,到了第三中间时期,猫成为巴斯特女神的化身,猫头女人身取代了之前代表巴斯特女神的狮头女神像。从大量的青铜雕像出土及多座猫墓园可以看出,当时埃及人对於巴斯特猫神崇拜之虔诚。
  老鹰在古埃及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老鹰在天上展翅高飞,比所有的人都接近太阳,所以老鹰成为太阳神雷的化身。具有鹰翅的太阳成为古埃及最普遍的神符。不用说老鹰常常被制成木乃伊,盛重地依礼下葬。
  霍鲁斯铜像
  木乃伊之神阿奴比斯的信仰起源於胡狼崇拜。后来狗也被接受为阿奴比斯的化身。狗木乃伊成为献给阿奴比斯的祭礼。
  公牛崇拜也非常盛行,最着名的是孟斐斯地区的阿庇斯圣牛。阿庇斯圣牛的身上有特别的花纹,是普塔的记号。原来的阿庇斯圣牛过世的时候,会选出一只在当时出生,身上有同样花纹的小公牛,继任为阿庇斯圣牛。新圣牛的就任和葬礼是全国性的大事。
  古埃及人的生活
  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分别在尼罗河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建立相当有规模的聚落。他们种小麦和大麦,养牛,捕鱼,捉野雁为生,编织亚麻布,用泥砖盖房子,能制作精美的陶器和石器。
  他们种小麦和大麦,牧牛,钓鱼,捉野雁为生,编织亚麻布,用泥砖盖房子 .和其他地方的新石器文化一样,陶器相当普遍。当时工匠已经是一种专业,能制作精美的石器和象牙工艺品,并且已经开始使用黄铜。
  生活在尼罗河畔的人大都是农民,他们以大麦,小麦等谷物为主食,也吃禽类和牛肉,同时人民也会出外捕食尼罗河的各种鱼类。妇女会制作啤洒和面包,也会一起织布,埃及人很早就知道织布及染色的技巧。
  古埃及人捕鱼猎兽的情景,左边看到的是猎取牛羊,右边则可见到古埃及人也聪明到知道利用绳网捕鱼
  古埃及工匠挤在一间小小的青铜作坊房间,制作首饰
  送葬的队伍
  女子手持莲花放在鼻前享受其芳香的气息
  (莲花是太阳神的象徵,在古埃及艺术中常见到女士们手持莲花)
  这是位正在梳头的王妃(出自卡鸟伊特石棺上的部份雕刻)
  王妃左手上有面镜子,用来观看女侍所梳卷出来的发型,而右手正在喝饮料。
  这片浮雕残片显现弓箭手,品质佳,造型细腻,双耳的部份是以较深浮雕手法呈现,而弓弦以及箭上的羽毛都是以很细的手法表现。(约西元前2613~2496)
  古埃及人的装扮
  衣服的质料以亚麻布为主。男人穿裙,上身赤裸,或者穿 短袖圆领衫或长衫。女人最典型的服装是无袖的长衫。
  墓室的壁画和陪葬品所反应的只是古埃及社会菁英的生活,和他们对来世的憧憬。 这一点我们必须记着。官员穿着高雅的白色亚麻衫,手持权杖,巡视庄园,可能是 真实生活的写照,但是木匠,铁匠,金匠,石匠都穿着白衫,戴着假发,显然是为 了表现亡者的财富。
  女人最典型的服装是无袖的长衫。在新王国时期,传统简单的式样,渐渐被比较华 丽,有打摺花边装饰的衫裙套装所取代,反映了当时的财富和奢华之风。虽然染色 的技术几乎和织布一样久远,都可以追溯到王朝前时期,但染色的的衣服只限於外 国人,国王,皇族和神只所穿着。
  一般人穿不穿鞋,现在还没有答案。似乎只有有钱人才穿得起凉鞋。
  人像与浮雕
  古埃及浮雕和绘画中,呈现独特的透视观点。头部和身体为侧面,肩膀却是正面。男女的比例显示地位不平等。
  古埃及浮雕和绘画中,呈现独特的透视观点。头部和身体为侧面,肩膀却是正面。人物的造型相当一致。男人多半具有宽阔的肩膀,以表现他们的男子气概。男人立姿的雕像通常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象徵活力充沛。
  墓室
  在古埃及信仰中,墓室是由今生通往来生之门。墓室是祭祀的地方,生者在这里供 应酒食给亡者。墓室中的假门是为了让亡者的「拔」可以出来享用供品。家属祭拜的 时候,会呼喊:「听到我的声音请出来,来享用面包和啤酒。」。
  墓室主人坐在堆满面包的供桌前,是墓室雕刻最常见的图像。这个主题至少可以追溯 到第二王朝(约四千七百多年前)。供桌上的祭品还包括牛头,鹅,牛腿,还有各种 蔬菜和莲花。这样,墓室的主人就不会在来生受渴挨饿,也不会缺少用品。
  古王国时期,墓室通常分为两层,上层的祭堂是祭拜和上供的地方,下层才是放棺木 的地方,通常凿入岩石之内。祭堂装饰着描述亡者生前生活的图画和文字。供品清单 列着来生所需要的重要物品。一排又一排的仆人抬着面包,水果,还有枕头,亚麻布 和木箱等陪葬品。
  假门前的祭盘用来盛放供品。祭盘装饰着浮雕,往往还刻着祈祷文,或者墓室主人的姓名和职位。祭堂,假门和祭盘的装饰都是为了使亡者在来生一切供应无缺,因为家属的祭祀早晚会间断的。丧葬用的经文,虽然每个墓室略有差异,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皇家的祭品献给阿奴比斯,殡葬师的领袖,愿他(亡者)在得享长寿之后,在 伟大的神(欧西里斯)面前,以荣耀的王侯身分葬在西方沙漠。」
  棺椁
  棺椁不只是为了保护木乃伊,它是墓室的缩影,也可以作死者的替身。
  棺木也是古埃及葬仪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棺木不但保护木乃伊的完好,而且保护死者亡灵在前往朝拜奥塞利利斯的旅途中,一路平安。
  在王朝前时期(大约五千年以前),埃及人在沙漠中挖掘浅坑,埋葬他们的亲人。当时并没有棺木,以曲身侧卧方式直接埋葬。在王朝前时期末,出现了以泥砖做墙壁,木柱做屋顶的墓葬,并使用草席,柳条篮子保护尸体,偶而也有简单的木棺,陶棺。到了早期王朝时代,棺木才渐渐地普遍。当时棺木都比较短,仍然以曲身方式下葬。
  进入古王国时期,身体伸直的下葬方式和较长的棺木逐渐普遍。长方形的木棺,从古王国时期初一直到中王国时期末,在上流社会中非常普遍。棺木的一侧画着双眼,好让死者看到赐与生命力的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棺木上雕刻着死者的名字,职位,还有向阿奴比斯和欧西里斯祈祷的经文。
  木乃伊
  在王朝前时期(大约五千年以前),埃及人在沙漠中挖掘浅坑,埋葬他们的亲人。炙热,乾燥的砂粒很快吸收尸体的水分而形成天然的乾尸。这可能是古埃及「死后的生命」信仰的起源。后来埃及人开始修建坟墓,反而失去天然的乾燥作用。但是依照他们的信仰,尸体必须保存,於是他们开始寻找保存尸体的方法。
  为什麽要保存尸体古埃及人相信,每个生命由三个部份组成:肉身,「拔」和「卡」。肉身是物质的,「拔」的意义很接近「个性」,是非物质的。肉身和「拔」是每个人所独有的。 「卡」可以解释为「生命力」,是所有人共有的。人出生的时候,「卡」进入肉身。死亡的时候,「卡」和「拔」离开人体。「卡」进入另一个世界,「拔」留在肉身左右。「卡」,「拔」和肉身在死后的世界再度结合的时候,死者就复活而得到「永生」。在古埃及几千年的历史上,所有的丧葬仪式和用品,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经过不断的改进,木乃伊制作技术在新王国时期发展成熟。最高级的做法大致是这样的。先用金属钩子将脑子从鼻腔取出,脑腔中再灌入松香油。 接着用黑曜石或燧石刀片切开腹部,取出肺,肝,胃,肠等内脏(心脏通常留在体内,但有时也取出处理),以棕榈酒洗净体腔,填入亚麻布,磨碎的香料和碳酸钠粉末。最后,全身用碳酸钠粉末覆盖。取出的内脏同样以碳酸钠粉末乾燥处理。这个程序大约进行四十天左右。
  身体乾燥完成后,取出体内的填充材料 (最后要一起下葬),体腔内涂上松脂,填入乾净的亚麻布和木屑。心脏如果取出,此时重新放入胸腔。身体表面涂上松脂,以亚麻布缠裹。通常会有护身符放在身体某些部位。从中王国时期开始,会为木乃伊放上面具(亚麻布或莎草纸为胎,涂上灰泥,再彩绘),以免「拔」回来的时候认错了人。这一阶段大约需要三十天。
  内脏比身体更先腐败,所以需要特别处理。从中王国时期初期,开始把肝,肺,胃,肠乾燥处理后分别放在四个罐子里面。同时四个罐子分别标记着受到贺鲁斯的四个儿子保护。到了新王国时期第十九王朝,四个罐盖的造型变成代表贺鲁斯的四个儿子的人头,狒狒头,鹰头和狼头。从第三中间期开始,肝,肺,胃,肠往往在乾燥后,放回腹腔或两腿之间。四个罐子仍然放在棺木中,但只有礼仪的意义。
  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开始,在木乃伊外先用一层外壳保
  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开始,在木乃伊外先用一层外壳保护,才放入棺木内。木乃伊外壳用亚麻布或莎草纸胎涂上胶泥制成。背后开口,方入木乃伊后再缝合,脚底有木制的底板。这些木乃伊外壳表面都有华丽的宗教故事彩绘,有些还贴上金箔。
  获身符
  对古埃及人而言,以釉锈陶器或半宝石所作之护身符,不论在生前或往生,都可产生排拒一切危险的魔力;人们告诉自己,只要戴上护身符,就能拥有健康,就能大病得愈,就能得到神的庇佑远离痛苦与环境的危险,即使死亡之后,护身符也会伴随着死者前往冥界。而唯一会随着古埃及的经文说明了护身符的形状和用途。
  圣金龟(粪金龟)因为是太阳神的化身,所以是配饰,印章或护身符常见的造型。葬仪中的圣甲虫常常结合鹰的翅膀。另外还有一种「心脏圣金龟」(heart scarab)更是是否能得到永生的关键。在最后审判时,心脏要放在天平的一边,接受「玛特」的检验。很多人担心自己过不了这一关,於是用石雕的圣金龟来代替自己的心,放在木乃伊内。
  由於复活和欧西里斯,艾西丝以及贺鲁斯的神话息息相关,所以他们一家人是护身符最常见的主题。例如,节德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王朝前时期(五千多年以前),但是在欧西里斯信仰普遍之后,它的象徵意义演变为欧西里斯脊椎骨。
  护身符最常使用的材质,通常称为彩釉陶,是细沙烧成的胎,碱性的玻璃质釉。通常的颜色是蓝色或绿色,这是天空和植物的颜色,象徵着生命。
  贵重的护身符由宝石或半宝石制成。最珍贵的护身符用黄金制成。黄金是造物主太阳神的的象徵。黄金的耐久性使它被认为是神只的肉。黄金护身符可以保护肉身的不朽。古代的中国人相信玉可以保护尸身不坏。这里展出的黄金指套,琀片和护眼,令人想起中国古代的金缕玉衣。

~

古代埃及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答:古代埃及从鼎盛时期的领土包括今天的埃及、苏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等。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今中东地区),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

关于古埃及的农业、文字、建筑、医学、数学的资料
答: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关于古埃及的农业、文字、建筑、医学、数学的资料,举例说明.解析:古代埃及的农工技术和原初科学 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出现了以农业为主的文明古国——古埃及王国,它是世界上奴隶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于公元前525年为外族所侵占。在...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什么???
答:古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所以被称为“圣书体”。古埃及人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纸莎草制成的纸。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筑物,是法老的墓穴。

古埃及发明了什么
答:2、莎草纸 古埃及人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纸莎草制成的纸。冯骥才在《纸莎草和最古老的纸画》一文中详细描绘了制作过程:“古埃及人这种纸画所采用的纸……是直接取自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水草,名叫Papyrus,一译纸莎草,一译纸草。这种草丛生着修长的叶子,中间伸出一根根大拇指...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答: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

给我一些关于古埃及的资料!越多越好!
答:图坦卡门和拉姆西斯只是已知的170位法老中的其中两位。皮皮 二世是记载中统治埃及最久的一位法老,他活到97岁,统治了埃及94年。现今将一年分为365天,每天分为24小时,都是源自于埃及。参考资料:http://www.xici.net/b134560/d12029865.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