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备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上列报 资产减值准备如何在资产负债表上列报

作者&投稿:正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资产负债表里,各资产均以减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登记资产负债表。

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

(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3)固定资产

(4)生产性生物资产

(5)无形资产

(6)商誉

(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式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其中,账面价值数据容易获取,可收回金额应取销售净价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因此,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方法主要依赖销售净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目前,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通常采用销售净价法,而很少考虑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并且期望未来不断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是为了用于出售而获取差价。

故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不仅要考虑其销售净价,而且要考虑该固定资产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

由于要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具体金额难度较大,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故可采用下述变通方法来判断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现值是否低于账面价值:若某项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对企业来说是能产生净利润的,则可认为该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不存在减值情况;反之,则存在减值情况。

扩展资料: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理由如下:

1、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计量接近真实价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

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

2、重要性

资产减值会计也是对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的一种判断,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不仅可以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获取经济利益的实力。

同时,实行资产减值会计可以使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地预计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样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效益,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这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对规范市场信息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产减值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里,各资产均以减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登记资产负债表。

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

(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3)固定资产

(4)生产性生物资产

(5)无形资产

(6)商誉

(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式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其中,账面价值数据容易获取,可收回金额应取销售净价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因此,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方法主要依赖销售净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目前,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通常采用销售净价法,而很少考虑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并且期望未来不断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是为了用于出售而获取差价。

故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不仅要考虑其销售净价,而且要考虑该固定资产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

由于要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具体金额难度较大,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故可采用下述变通方法来判断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现值是否低于账面价值:若某项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对企业来说是能产生净利润的,则可认为该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不存在减值情况;反之,则存在减值情况。

扩展资料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理由如下:

1、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计量接近真实价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

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

2、重要性

资产减值会计也是对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的一种判断,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不仅可以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获取经济利益的实力。

同时,实行资产减值会计可以使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地预计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样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效益,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这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对规范市场信息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减值准备



1、在资产负债表里,各资产均以减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登记资产负债表:

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

对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帐准备;

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帐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如何判断资产减值:

1、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式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其中,账面价值数据容易获取,可收回金额应取销售净价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因此,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方法主要依赖销售净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目前,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通常采用销售净价法,而很少考虑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并且期望未来不断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是为了用于出售而获取差价。

故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不仅要考虑其销售净价,而且要考虑该固定资产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

由于要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具体金额难度较大,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故可采用下述变通方法来判断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现值是否低于账面价值。

若某项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对企业来说是能产生净利润的,则可认为该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不存在减值情况;反之,则存在减值情况。

综合上述,判断固定资产存在减值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固定资产的存在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

②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低于其账面价值。根据上述判断标准,某些固定资产虽然其市价低于其账面价值,但由于其仍能为企业净利润作贡献,因此可认为其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2、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许多人提出最好能先由评估师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评估师对固定资产的评估价值仅反映了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采用固定资产评估价值判断是否减值未能考虑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因素,这是不全面的。

另外,若对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计提减值准备,实际操作难度较大。由于各单项固定资产的评估价值与账面价值总会有差异,可能固定资产评估总体上是增值的,但一部分单项固定资产是减值的。

此外,对所有评估减值的单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会计核算工作量很大,以后计提折旧也非常麻烦。根据以上所述,利用资产评估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是不全面的,实际操作难度也较大。

一般计提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减值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里,各资产均以减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登记资产负债表。

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

(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3)固定资产

(4)生产性生物资产

(5)无形资产

(6)商誉

(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式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其中,账面价值数据容易获取,可收回金额应取销售净价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因此,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方法主要依赖销售净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目前,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通常采用销售净价法,而很少考虑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并且期望未来不断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是为了用于出售而获取差价。

故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不仅要考虑其销售净价,而且要考虑该固定资产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

由于要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具体金额难度较大,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故可采用下述变通方法来判断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现值是否低于账面价值:若某项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对企业来说是能产生净利润的,则可认为该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不存在减值情况;反之,则存在减值情况。

扩展资料: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理由如下:

1、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计量接近真实价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

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

2、重要性

资产减值会计也是对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的一种判断,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不仅可以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获取经济利益的实力。

同时,实行资产减值会计可以使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地预计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样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效益,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这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对规范市场信息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

1、在资产负债表里,各资产均以减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登记资产负债表:

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

对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帐准备;

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帐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列示~

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
1、在资产负债表里,各资产均以减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登记资产负债表:

2、《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
对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帐准备;
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帐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里,各资产均以减资产减值准备的余额登记资产负债表。
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
(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3)固定资产
(4)生产性生物资产
(5)无形资产
(6)商誉
(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式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
其中,账面价值数据容易获取,可收回金额应取销售净价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因此,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的方法主要依赖销售净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目前,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减值通常采用销售净价法,而很少考虑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生产经营并且期望未来不断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是为了用于出售而获取差价。
故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不仅要考虑其销售净价,而且要考虑该固定资产对企业未来收益的影响。
由于要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具体金额难度较大,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故可采用下述变通方法来判断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现值是否低于账面价值:若某项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对企业来说是能产生净利润的,则可认为该固定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不存在减值情况;反之,则存在减值情况。

扩展资料: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理由如下:
1、必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高估资产价值在我国企业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资产计量接近真实价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
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
2、重要性
资产减值会计也是对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的一种判断,对企业的利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不仅可以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获取经济利益的实力。
同时,实行资产减值会计可以使企业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地预计可能带来的损失,这样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效益,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这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对规范市场信息行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怎样计入资产负债表
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金额 “固定资产”项目,反映企业各种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定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试固定资产原值的备抵科...

资产减值损失在资产负债表怎么填列
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资产或负债项目按扣除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列示,所以资产减值损失在资产负债表中不列示。但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项目,在利润表中列示。《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2014)一、资产或负债项目按扣除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列示。例如,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实质上意味...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是要单独列示还是在固定...
答:单独列出,资产负债表中有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还有固定资产剩值。表中固定资产剩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资产减值损失在资产负债表中怎么填列?
答:资产减值损失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专门填列,而应该填列在利润表里。一、什么是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二、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账务...

资产减值损失在资产负债表中怎么表示
答: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范畴,用于计算经营成果,经营成果的财务列报通过利润表反映出来,不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示。资产减值损失是由于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企业对该资产进行测试后,确定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计提相应的损失,在资产减值损失准备中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是负数是...

请问为什么图中这些减值准备不在资产负债表列示,那他们在哪列示,哪些...
答: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中均不单独列示。在资产负债表里,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资产减值准备对应资产负债表里哪一项
答: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对应哪一项,要看提取的是哪一项,按减去提取的坏账准备后的余额填列。友情提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实际发生时记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放在财务报表的哪个地方
答:最后有些是根据相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填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科目要根据固定资产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所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只是在计算固定资产是用到,在财务报表中不单独填列了。

资产减值损失应计入资产负债表中哪个科目?
答:资产减值损失应该计入损益类科目,计入利润表,不要计入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损失确定如下: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