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怎么来的 一个一个的朝代怎么传到至今的。 “历史”一词是怎么来的

作者&投稿:超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朋友 历史 历史 不仅仅体现每个朝代的政治 也有人文 经济 科技 及其沿袭下来的传统习惯 习俗等等 这么多的文化构成 单凭史官 是无法一一记录下来的 历史 是需要人们一个一个的传承下来的 前人的历史 给了我们经验 教训 我们后人 则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所以 其实 在广义的含义上来说 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记录者。

话说楼主您的问题问得很艰深啊~~~

首先是您的第一问,历史是怎么来的——这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人们为什么记述历史。

说白了很简单,当人类解决了基本的吃喝拉撒的生存问题之后,每个人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满于仅靠生殖繁衍来维护种群的基因传承,就伟大而神奇地决定将思想也传承下去,于是就逐渐有了岩画,文字,口口相传的传说等等等等~~~

再然后他们的后代又会因为智慧生物所独有的感情因素和自我意识完善的需要,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样的的信息传递下去,并且添加入自己的内容……于是又于是的,就有了历史~亲。

再然后就是下一个问题,关于朝代更迭的历史的传承——说起来也不复杂,一句话,不过是统治者和民众的需要罢了。

首先是统治zhe,你会发现封建时期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当朝的皇帝绝对不会太过诋毁前一朝的开国或公认的贤明之君——因为他们得来天下的手段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在‘顺天而行’,是依照上天的指示接过了管理万民的接力棒罢了……所以,他们也要维护文明的一致性,要维持历史的连贯!归根结底我们的历史都是在中华民族的框架内传承至今的,不像很多诸如楼兰,柔然的少数民zu政quan,要不然是被大自然吞噬灭族,要不然是完全被征服于外族,没有后人再去记述自己的历史,自然就销声匿迹了……我们的历史哪怕是到了最后翻天覆地的变革时期,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在改变我们自己,而我们的改变正是为了我们自己能更好的生存,所以如果不记述历史,那么那就不叫改变,而叫灭亡了,因为没有我们‘来自哪里’的定性,我们当然就不再是我们自己,而是你想当然的改变了的‘新人’了。

再来是民众本身,当统治者会因为种种原因(最多的是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私利)而去删节篡改历史的时候,就会有在那个时代非权利享有者的人站出来,为了明确自己的历史而去记录被篡改前的历史,并且为了明确人们该有的传承而努力将之保存传承下来……

总之一句话,因为我们的种族我们的文明一直未曾被完全断绝过,所以那些记述与传承历史的人就从未消失过,因为我们需要靠历史来确定我们的存在,因为我们只有通过历史才能证明我们的身份,所以只要我们还是中国人,所以只要我们还有中华的文明在传承,我们就会有人在记述传承着我们的历史~~~~

史书一般是下一代王朝替上一代修史,其资料来源多种比如前朝史官所记载的官方史书、地方州府县的地方志、记录帝王生活的起居注、以及大臣名流们的自传或是著作、辅以民间传说而成,再有如官员升迁考课的记录、国家粮税收入记载、宗庙的族谱、大臣们向帝王上疏的奏章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凭借这些资料相互考证大致可以保证正史的真实性。

遗失的问题是存在的,但作为主体的官方记载一般存放在皇宫中,保存下来的几率比较大;其次,一般当时的仁人志士也会自行修史,作为后代的参考,比如陈寿的《三国志》的魏、吴两部分就是参考了前人所修史料再加以补正校对而成。

有些历史是当时史官记录下来的,如隋唐前的朝代都又自己的史书。
隋唐后的都是后面的朝代为前朝写史,叫正史,比如二十四史,都是正史。

每个朝代都有个记录的史官,但前朝的史实都是后朝的统治者根据符号自己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稍微局部细微处进行修改,或神话,或丑化。不知从何时起,这逐渐变成惯例,一朝传一朝。其实做历史还是给后人起惊醒作用。或学习起好的学以致用。 但其当时的作用来说,还是统治者自身的需要,为了表达自己是正义的,前朝是多么的昏庸,从而从乱臣贼子转换到正义的化身,让民众接受已成的事实,拥护自己的统治,承认自己的正统,稳定天下。当时可以对统治阶层形成一种有利的舆论。为此历史的存在也为统治者提供一种得民心,稳天下的手段,逐渐被后世统治者们沿用,以致至今。可以说,我虽没学过其他历史,但我想台湾的历史可能就会跟大陆的有所不同吧。

口头相传,还有书籍保存流传,地方史记或史志,评书。族谱族记。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怎么形成的?~

夏朝建立经过:
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部落联盟的“共主”之后,尝试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禹建国以后把益(伯益)选定为“王”位的继承人,禹死后,益按照部落首联盟的传统,为禹举行丧礼,挂孝、守丧三年。三年的丧礼完毕以后,益没能继承王位。
“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阳”(《史记。夏本纪》);于是中国历史由“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进入了“家天下”的奴隶社会。
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
随后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启的权位。启都郊外的有扈氏仗义起兵,率领部族联盟向启都讨伐,与启军大战于甘。
战前启称他的权位是“恭行天”的,这便是之后周朝天子论的雏形。启拥有中原民众的赞同,在人数方面占有绝大优势,最终击败有扈氏,罚贬做牧奴。这次胜利代表中原地区的主流社会观念已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向了世袭制度。

扩展资料:
一、史书记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二、启取得权利的战争:甘之战
传说在尧舜时代,部落的首领也就是统治者,是需要经过大家讨论产生的,比如尧舜禹都是因为其拥有很高的能力才当选领袖的。
不过,随着财富的逐渐积累,社会出现分化,当拥有更大的实力之后,有些人也就不想再遵守以前的规则。大禹死后,益成为部落首领,不过禹的儿子启却想要获得权力,而且他当时已经拥有了很强大的实力。所以,启就联合他的拥护者对抗益,最终把益杀死,夺得了领袖的地位。
不过,启的这个首领位子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引起了其他很多部落的不满,尤其是实力雄厚的有扈氏,公开反对启。为了确立自己的地位,启就对有扈氏发动了战争,这就是著名的“甘之战”。
当时有扈氏的势力很强大,启为了更加顺利的打败他,在出征之前先做了一番动员。
甘之战的这个动员成为后世战争的范本,首先你要找一个合理的理由才能发动战争,比如启就说自己是替天行道;其次要严明军纪,督促所有战士尽职尽责;最后,要赏罚分明,用丰厚的奖赏来激励大家努力作战。
启发动甘之战胜利,意味着王及受命于王的“六事之人”完全取代了议事会,王权世袭制也就由此建立。经过甘之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的得以诞生,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就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朝

“历史”一词是怎么来的?
在古代,历史只称“史”,但“史”的范围比现在广泛多了,除了史本身的范畴之外,还有天文、地理、人事、灾祸等。古代记载史的人称史官,他们就是负责记载如前所述内容的。古往今来,对历史一词,说法很多。现代汉语中的“历史”一词,学术界很多人认为,是清朝末年从日语中引进的,并不是出自中国古籍。其原因是古文简炼,一般都用单字表述,很少用双字的,因此中文古籍中名词以单字为多,古代汉语中很难见到“历史”一词。《辞源》是古今汉语大型权威工具书,但里面也没有“历史”这个辞条,其“引进”的身份应该不会有假。但是且慢,就编者所知,“历史”一词在中国古籍中有多处出现,并且含义与现在这个词汇几乎等同。
在先秦时期,一般情况下,史书之名都不是用“史”字的。在先夏时期中国就有四部非常著名的史籍,名《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有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之语:“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么说来,早在2500多年前,楚国左史倚相即已能通上古名著而闻名于朝野,遗憾的是《左传》上对这四部上古名著的内容与形式都没有具体说明。传说是由孔子所撰《尚书序》中说的:“伏牺(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由古代记载而论,广义的“史”其实就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记录,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坟”、“典”、“索”、“丘”可也被看作中国最早史书之名称。随后,记事的“史”一般被称之为“志”,如《夏志》、《商志》、《周志》等等,就是中国上古三代的历史;孔子所作《春秋》,就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影响深远,随后才有《吕氏春秋》、《晏子春秋》、《吴越春秋》等“摸仿”之作,“春秋”就成为史书之名;至汉代时,司马迁撰《史记》,班固撰《汉书》,这两部书都可以用史书冠名;后又有称史书为历者,如《吴历》、《晋历》等。在一段时间内,记、书、志等几个名字都曾并用过,如前四史就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而正史中除《史记》外,以“史”为名的,则是唐代初年写成的《南史》、《北史》。将历和史合为一词而曰“历史”,最初是韦昭撰写的《吴书》,书中有“(赵)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之句;《南齐书》之《武十七王传·子响传》中,亦有“二主议加于盛世,积代用之为美,历史不以云非”之语。然较之于“史”字之现身频频,“历史”一词就少之又少,很难风其踪迹于典籍之中。到明代万历年间,袁了凡作《历史纲鉴补》,将“历史”一词作书名,产生很大影响。大约在明朝末年,日本人得到此书,如获至宝,带回东瀛,翻刻该书,广为流传。到日本更新学制,教育机构选用“历史”一词作为科目名称,其名始大盛。清末民初,我国学界先驱于学术名类方面多受日人影响,如皮锡瑞、章炳麟、夏曾佑诸史学前辈著书立论、传布新知,凡涉及史学时,都喜欢用“历史”这一词,国人受其影响,“历史”一词才为大家所熟悉。其实“历史”就是“历代之史”,与“史”字之泛指于含义上完全可以等同并用;综上所述,“史学”与“历史学”比较,实际上是一回事。此词产生,可比日本早了几千年。中国古籍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且种类繁多,名目丰富。中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历史”一词不可能是“引进”于倭冠外邦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