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建筑木材榫卯结构的特点及优缺点 榫卯结构是中国特有的木工工艺么?

作者&投稿:百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榫卯结构,精妙神奇,变化无穷,由简单的几个榫卯可以衍生变化出各种复杂的榫和卯,经过研究证实的榫卯结构有长短榫、楔钉榫、挂榫、斜角榫、夹头榫、燕尾榫、格角榫、棕角榫、明榫、闷榫、通榫、抱肩榫等,中国传统家具就是由这些榫卯结构连接而成的,历经百年而不变形。中式家具之所以又被称之为传统家具,榫卯结构是核心。

使用榫卯结构的优点:

第一,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这种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铁钉将两根木枨做T字型组合,竖枨与横枨很容易被扭曲而改变角度,而用榫卯结合,就不会被扭曲。

第二,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真正的红木家具,可以使用几百年或上千年。许多明式家具距今几百年了,虽显沧桑,但木质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等,而使家具散架。

第三,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运输。许多红木家具是拆装运输的,到了目的地再组合安装起来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铁钉连接家具,虽说可以做成部分的分体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较多的家具,就做不到了。

第四,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纯正红木家具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总会出现问题的,比如某一根枨子折断了需要更换等。用铁钉连接的家具,做这处拆卸更换就不象榫卯结构家具来得容易。

第五,榫卯品质高。红木木质坚硬,而铁钉是靠挤和钻劲硬楔进去的,此过程极易造成木材劈裂,这一点木工师傅都非常清楚。而使用榫卯连接红木家具,可以大大提升红木家具的内在品质,这也是传统工艺制作的红木家具具有增值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使用榫卯结构的缺点:

大部分的榫卯是很难在机械上通过制作简单模具而成型的,需要经验丰富的木工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做好,这样导致的结果无非就是成本上升。而榫卯对材料的硬度或者材料价值的要求都很高,要么硬如红木,要么好如金丝楠。因此,只有昂贵的红木家具方能保留下这些技艺。

延伸阅读:榫卯,一种惊艳千年的中国美



中国的榫卯结构,精妙神奇,变化无穷,由简单的几个榫卯可以衍生变化出各种复杂的榫和卯,经过研究证实的榫卯结构有长短榫、楔钉榫、挂榫、斜角榫、夹头榫、燕尾榫、格角榫、棕角榫、明榫、闷榫、通榫、抱肩榫等,中国传统家具就是由这些榫卯结构连接而成的,历经百年而不变形。中式家具之所以又被称之为传统家具,榫卯结构是核心。

使用榫卯结构的优点:
第一,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这种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之间向各个方向的扭动。而铁钉连接就做不到。比如,用铁钉将两根木枨做T字型组合,竖枨与横枨很容易被扭曲而改变角度,而用榫卯结合,就不会被扭曲。
第二,金属容易锈蚀或氧化,而真正的红木家具,可以使用几百年或上千年。许多明式家具距今几百年了,虽显沧桑,但木质坚硬如初。如果用铁钉组合这样的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但由于连接的金属锈蚀、疲劳、老化等,而使家具散架。
第三,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运输。许多红木家具是拆装运输的,到了目的地再组合安装起来的,非常方便。如果用铁钉连接家具,虽说可以做成部分的分体式,但像椅子等小木件较多的家具,就做不到了。
第四,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纯正红木家具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年,总会出现问题的,比如某一根枨子折断了需要更换等。用铁钉连接的家具,做这处拆卸更换就不象榫卯结构家具来得容易。
第五,榫卯品质高。红木木质坚硬,而铁钉是靠挤和钻劲硬楔进去的,此过程极易造成木材劈裂,这一点木工师傅都非常清楚。而使用榫卯连接红木家具,可以大大提升红木家具的内在品质,这也是传统工艺制作的红木家具具有增值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点:
大部分的榫卯是很难在机械上通过制作简单模具而成型的,需要经验丰富的木工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做好,这样导致的结果无非就是成本上升。而榫卯对材料的硬度或者材料价值的要求都很高,要么硬如红木,要么好如金丝楠。因此,只有昂贵的红木家具方能保留下这些技艺。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用以衔接的榫卯结构为何如此稳固?~

中国古代的房屋和器械多数都是木头做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那么多的木制房屋和器具过了数千年的时间依然还能正常使用,连危楼都算不上,这究竟是为什么?我只能说,老祖宗的发明实在是太厉害了,因为那些木质结构的衔接处都是用榫卯结构来衔接的。




之所以说榫卯结构是天才的发明,是因为榫卯结构充分利用了物理学中的受力原理,杠杆原理等,这使得榫卯结构只需要依靠简单的几个部件相互搭接,就能够让衔接变得非常稳固,除非把它整个破坏,否则不按照一定的顺序是无法把结构拆开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数千年前,我们没有螺丝钉的时候,是怎么让木头与木头牢固地锁在一起的?难道是靠胶水吗?什么胶水可以历经千年还那么稳固?只有榫卯结构,这是木匠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精华。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经验和财宝。


如今,现代社会下,人们已经开始重新认识榫卯结构了。很多时候,在一些危险性比较高的设备中,即使我们千小心万小心,还是会被一些小小的螺丝打败。很多飞机或者航空设备无法正常飞行,检查到最后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松动而已。
所以,在我们国家的航空领域中,榫卯结构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个部件和各个领域之中去。通过榫卯结构独特的牢固衔接做双重保险,很多飞往太空的航天飞船就可以放心地翱翔了。

1973年,河姆渡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人们称之河姆渡遗址,在遗址人们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证明我国早在大几千年就开始使用木质榫卯构件一事实,但是编者要说一点,榫卯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独有的,木材作为最原始的建筑和家具材料是全球性的,所以榫卯是在全球性的发生,而不是中国的传统特色,埃及也同样很早很早出现了榫卯结构,因为我们身边有大量采用榫卯构件的木质家具、建筑的存在,所以一般人会有一种错觉说榫卯是中国独创的,是国粹,上升到民族主义层面上来就有些过了,在材料科学不发达古代,木质榫卯构件被全世界广泛使用是很正常的,确实要表达民族自信的话,只能说中国在使用的广泛性、传承度更好一些仅此而已。



说完历史再说说现状

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新材料不断被发现和发明出来,不论建筑、家具、用品等都有很多新型材料使用,并且比木质的成本更低,性能更强,作为与木材相伴相生的榫卯构件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最优选择,从这个层面上讲,没有什么是最好的,而是合适最重要,这个合适不仅从材料、工艺、结构上讲,还要加上成本、文化、设计等等因素,就拿家具来说,还在使用榫卯结构的大约只有实木类家具了,特别是新中式实木家具红木家具这类定位相对高端的品类,这个要从两方面讲,一个是工艺,像板材、塑料、玻璃纤维、金属家具最优的连接结构并不是榫卯,很多时候都能做到一体成型,完全没有使用榫卯的必要性;二是成本,虽然目前简单榫卯结构已经能做到半自动成型,但是像复杂一些的粽角榫、抱肩榫等等还是主要依靠人工,并且是经验技术丰富的木工师父才会制作,这个要付出的成本,与机械自动化生产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所以仅有一对工艺成本不是特别敏感的家具、工艺品这些产品上使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展望一下未来作为总结吧

我们不要过于偏执的认为,不含一根螺丝不用一点胶水才是正宗的榫卯,才是正经的新中式实木家具,作为一个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淘汰”的传统工艺,再去讲求纯粹定义并没有很大意义,像榫卯工艺这类的,其功能实用意义越来越弱化,但是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形而上的文化意义却得到很大的强化,最终会作为文化构成部份被保留下来,像这类传统工艺得以另一种新的形式获得新生,而那,是另一个很大的市场

榫卯工艺的特点以及好处
答:榫卯工艺是指将两种木结构利用凹凸部分结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使其相互咬合而起到稳定连接的作用。该工艺多用于古代建筑、家具以及机械的制造,与用铁钉连接的家具相比,榫卯工艺组合成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凹凸部分的咬合可有效地限制木材间的相互扭动,从而提高家具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该工艺很好的...

中国古建筑主要是什么结构
答:中国古建筑主要是木结构,特别是以榫卯结构为主。这种结构风格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建筑风格。木结构的特点 木结构建筑是指用木材构成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在中国古代,由于木材来源广泛、加工方便,以及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宫殿、寺庙、园林和民居等各类建筑...

古代的榫卯结构的原理是什么?
答:1.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的核心连接方式,它通过凹凸相扣的设计,使得木构件之间形成紧密的结合。2. 这种结构不仅允许一定程度的变形,以抵消地震等外力带来的影响,而且还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荷。3. 榫卯的设计精巧,它使得木材之间能够以柔克刚,形成既有弹性又有稳定性的框架体系。4. 榫卯的组合方式,...

图深柜子是榫卯结构吗
答: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材榫卯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和特点。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在城镇农村都难以见到了。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抗震能力最强,但较难建成大型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

为什么中国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会很牢固呢?
答:榫卯结构在应对地震冲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国古建筑多为木建筑,榫与卯的结合可以有效限制木构件之间各自的扭动,相当于半固结半活绞的状态;榫卯结构能承受一定的弯矩,构件与构件之间有缝隙,可以吸收和消解能量;木材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各向异性的材料,表现出介于弹性体与非弹性体之间的粘弹性,当受到...

古代的榫卯结构的原理是什么?
答: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

以故宫为列.谈谈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答: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

木结构建筑 古代建筑特色
答: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2、中国建筑的平面...

为什么中国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会很牢固呢?
答:榫卯结构在应对地震冲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国古建筑多为木建筑,榫与卯的结合可以有效限制木构件之间各自的扭动,相当于半固结半活绞的状态;榫卯结构能承受一定的弯矩,构件与构件之间有缝隙,可以吸收和消解能量;木材作为一种非均质的、各向异性的材料,表现出介于弹性体与非弹性体之间的粘弹性,当受到...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是什么
答: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