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工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受到哪些伤害 维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作者&投稿:傅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危险点的特点及其危害性 1.1 具有客观实在性 作业中的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一旦主观条件具备,就会引发事故。如:某电厂输煤皮带值班员发现皮带打滑,便往运行中的皮带辊上涂抹松香油,不慎被皮带绞住带入木削分离器,当即死亡。某电厂1台运行中的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法兰突然漏油,油喷到蒸汽管道上起火,值班人员用灭火器灭火无效,当班班长赶到出事地点查明情况,立即脱下上衣把漏油处缠住,着火处因断了油而很快被扑灭,避免了1 次火灾和停机事故。某电厂巡检员在检查水泵电机时,眼睛看着表计,左手摸着电机外壳,不慎将手指伸入电机外壳保护罩通风孔内,被旋转的风扇绞伤。 1.2 具有潜在性 (1) 不易被人们意识到或能够及时发现而又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如:某电厂2 名青工在机组大修中,休息时便背靠空调外机坐了下来。但此时,由于电焊工使用的电源线接头未包绝缘胶布,裸露的导线碰到了空调机壳,致使2 名青年触电死亡。某电厂在4 号主变预试作业中,临时增加了更换主变中性点刀闸工作,因未采取任何补充措施,当高压试验时,使在中性点处工作的1 名工人触电死亡。 (2) 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虽然明确地暴露出来,但不一定转变为现实的危害。如群体交叉作业中,高空落物即是潜在的危险因素,所有的作业人员或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都必须带好安全帽,否则,就有可能被落物击伤头部。如:某电厂机组检修中,一架子工不慎将1 根28 m 长的脚手杆落在正在10 m平台上施焊的焊工(未系安全带)身上,将其砸落,掉在0 m 水泥地上死亡。 1.3 具有复杂多变性 作业中危险点的复杂性,是由作业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决定的。每次作业的任务尽管相同,但是由于参加作业的人员、作业环境、使用的工器具以及采取的作业方式各异,可能存在的危险点也会不同,而相同的危险点也可能存在于不同的作业过程中。 这就要求我们在辨识危险点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某电厂进行凝汽器高压水射流清洗工作,因照明不足需临时加接照明,于是班长将一碘钨灯灯头接好线后,未验明220 V 电源的火线和零线就先将一根灯线缠绕在电源火线上(误认为是零线),再将另一根灯线在电源线上一碰,碘钨灯亮了。然后他便取下碰接的那根灯线,将灯递给一工人,该工人准备用一木棍将灯挂在临时平台的高处,但由于木棍、衣服和鞋较湿,灯头处的电线与灯罩相碰,使其带电,当该工人将灯耳插在木棍上时,触电死亡。 1.4 具有可知预防性 危险点常常隐蔽在作业环境、工器具设备或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中,这就要求作业小组负责人在作业之前,必须组织作业人员,围绕作业的内容、地点和环境,以及参加作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和将要采取的作业方式、使用的工器具,认真讨论查找危险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作业中认真执行,否则,将会引发事故。如某电厂进行除盐酸罐内的衬胶作业,因衬胶使用的是航空汽油,挥发量大,罐内空气中的浓度很快达到爆炸极限,另外,由于罐内空气不流通,防毒面具失效,作业人员便向罐内送氧气,而且罐内又使用220 V 300 W 不防爆的白炽灯进行照明,造成酸罐爆炸,将现场作业的3 名作业人员当场炸死。2 危险点辨识的切入点 2.1 作业场地辨识 如高空、井下、容器内、带电、交叉作业等,可能给作业者带来危险的因素。 2.2 作业环境辨识 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安全健康造成的危害。 2.3 作业使用设备辨识 作业中使用的机械、工器具等可能给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带来的危害。 2.4 作业程序辨识 操作程序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可能给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带来的危害。 2.5 人员状况辨识 作业人员当时的身体状况、思想情绪、安全生产经验、技术水平等可能给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带来的危害。 据国内外资料统计表明,90% 以上的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点缺乏事先预想,或缺乏有效的防范而造成的。因此,做好危险点辨识预控工作,就能使有可能诱发事故的因素得以控制,把事故遏止在萌芽状态。

设备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首先,注意安全
其次,记录原有故障,尽可能不要让故障扩大
然后就是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找到故障根源

井下作业施工中的主要危害和影响?
答:井下作业的放射性同位素污染是指压裂车密度计上的铯(137Cs)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污染。四、噪声污染:1、车辆噪声。如通井机、修井机、压裂车、酸化车等施工车辆产生的噪声;2、施工噪声。主要是起、下钻具等施工时钻具碰撞产生的噪声。五、气体污染物:1、挥发烃。主要是作业施工过程中挥发的烃类气体...

装修工的职业病有哪些
答:例如甲醛、苯、氨。其中甲醛主要存在于由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制成的装饰材料中,特别是人造板材、粘胶剂含量较多。装修木工在工作过程中徒手使用这些材料进行组装或粘结,并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易接触到较高浓度的甲醛,易引起头痛、头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严重者可导致肿瘤的发生。苯及...

战士或建筑工人在作业过程中受伤或被铁钉扎伤,一般需要如何处_百度知 ...
答:生锈严重的话去医院打破伤风针,大概几十块;生锈不严重的话马上脱下袜子鞋子,钉子拔掉,拿硬物(榔头柄)不停的拍打伤口处直到流出的血是红色的,不会有血块在里面了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答:机修工种给你个全面的自己找合适的。。。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上岗独立操作,非电焊工严禁进行电焊作业。 2、 作业时应穿好电焊工工作服,绝缘鞋和电焊手套,防护面罩等安全防护用品。 3、 电焊作业现场周围10米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

电焊对身体有那些害处?
答: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

工程技术知识: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3 、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4、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不符合安全要求;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等作业;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采样、干活、借道、拣物等);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

起重机维修过程人员掉落算是什么事故
答:在进行重大吊物作业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③现场的工作人员工作不注意安全,导致与作业中的机械相撞引发事故;④在对起重机进行检修过程中,巡检工作人员未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巡检人员、维修人员和机械操者之间沟通交流出现问题,便很容易造成起重机碰撞伤人事故发生。请根据具体事发原因做判断 ...

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6)、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7)、火灾伤害:包括火灾造成的烧伤和死亡。(8)、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

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有哪些
答: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包括:1. 高空悬挂作业工程 解释:高空悬挂作业涉及在高处进行作业,如建筑外墙的清洁、维修以及高空设备的安装等。这类工程要求操作精确,且作业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由于作业环境的不稳定及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其危险性较大。2. 地下工程,如隧道掘进和基坑...

设备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答:2、如果在机械设备下面工作,则应在修理的设备上挂上“正在修理,切勿转动机器”的牌子。修理带车轮的机械,应用三角铁塞住车轮,防止滚动。用千斤顶顶升时,千斤顶应放平稳。垫高机器或部件前先找到垫高工具,严禁使用砖头、碎木或其他容易碎裂的物体来塞垫。3、高空作业时,应扎系安全带,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