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对外贸易现状

作者&投稿:纪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沈阳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2007年9月17日)

今年以来,我市外经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实现“三大目标”和“两个不低于”的要求,以“创新年”活动为载体,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外经贸各项指标持续走高,为全面完成“创新年”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今年以来外经贸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8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41家,合同外资额7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1.4%。实际利用外资额在全省继续保持第一(1—7月份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第一、二、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0.35亿美元、10.34亿美元和22.6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0.8%、23.9%和281.3%;制造业、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0.05亿美元、20.0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2%、328.0%;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58个,实现调入外资17.8亿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20个、4.2亿美元)。预计1—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6.3亿美元,同比增长82%。
2.外贸外经继续保持稳步发展。1—8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2%。我市出口排名前50户企业累计出口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1%,其中远大铝业、金杯进出口、中铁物资、华晨金杯和同方多媒体出口分别增长245.1%、107.4%、994%、178.9%和239.9%;全市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28家,比去年同期多6家。预计1—9月,全市外贸出口完成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1—8月份,全市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外派劳务11624人次,同比增长25%;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0个,中方投资5200万美元。
二、今年以来我市对外招商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了招商工作力度,市领导亲自带队推进和洽谈项目,使我市利用外资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1月3日至6日,以政高书记为团长的沈阳市代表团,在香港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招商活动。在港期间,代表团先后与恒基兆业、嘉里、宝利达、百利保等43家大型企业(集团)进行了深入洽谈,共洽谈、推进、签约项目191个,预计投资规模191.3亿美元。同时,我市还成功举办了“沈阳细河经济区(香港)投资说明会”、“2007香港-沈阳城建和房地产项目招商推介会”和“2007中国沈阳国际冰雪节新闻发布会暨棋盘山旅游开发区项目推介会”。
1月28日至2月11日,以长义常务副市长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对英国、希腊、西班牙、瑞典进行了考察访问,洽谈推进了一批项目。西班牙博士盖陶瓷公司签合同为独资投入2400万美元,在法库建设10条陶瓷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同时,市政府代表团访问西班牙FCC集团奥科利水务公司,就我市东水西调配水厂及污水处理和供水项目达成共识。
2月23日至27日,政高书记率领沈阳市代表团赴温州、苏州、无锡和上海四市进行招商,促进一大批投资项目签约。世界500强企业林德气体公司拟在细河经济区建设工业气体供应中心,项目投资额18亿元;德国博森公司拟在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汽车尾气系统生产项目。台湾科诚投资的自动识别技术成套设备高科技产业园已于4月23日奠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3月27日至4月5日,以宋琦副市长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在日本、韩国开展了为期8天的招商活动。访日期间,洽谈推进了以富士通8寸芯片和板硝子LCD玻璃面板为代表的19个工业大项目和产业链项目。访韩期间,洽谈推进了26个工业、地产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包括浦项80万吨不锈钢项目和投资3亿美元的封闭式变压器项目。此外,代表团还在韩国首尔成功举行了2007中国沈阳韩国周新闻发布会。
4月17日至27日,以常务副市长赵长义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随张文岳省长率领的省政府代表团分别对日本、韩国进行了访问。市政府代表团在大力配合省政府代表团圆满完成了各项访问日程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经贸洽谈工作,先后拜会了三菱汽车、三井金属、日本经营者协会等16家日本企业和商会,以及现代重工、晓星、康巴斯等11家韩国公司,推进促成了一批经贸合作项目。在访问日本期间,推进了三菱汽车变速箱、大日本油墨、积水化学FFU枕木生产、伊藤忠与北方交通合作生产工程车辆等项目;在访问韩国期间,推进了乐天集团投资百货、大型超市和主题公园项目,以及SK公司扩大在沈投资等项目。
5月22日至6月3日,以市长李英杰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对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法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活动。代表团先后访问了9个城市,拜会了6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与20家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及大型企业(集团)高层进行了深入接触,签约、推进及洽谈了43个项目,其中意大利菲迪亚数控机床、德国宝马汽车(二期)、伍尔特汽车紧固件、Q8汽车润滑油、沈重并购法国NFM公司及法国布依格参与沈阳地铁轻轨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6月12日,辽宁省及沈阳市政府在香港成功举办了“构筑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推介会。赵长义常务副市长出席推介公会。来自日本、瑞士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119家知名现代服务业企业代表参加了推介会。本次推介会期间,进一步推进了我市与香港恒基兆业、嘉里、恒隆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项目。
8月24日,市政府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了“2007沈阳CBD·新加坡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推介会”,宋琦副市长出席推介会。新加坡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新加坡——辽宁经贸理事会新方主席尚达曼等政要,以及51家新加坡上市公司、7家商会、8家金融机构和165家现代服务业企业26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本次推介会,进一步密切了沈阳与新加坡企业的接触与交流。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改进对外招商方式方法,以大型活动为载体,卓有成效地推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第六届“韩国周”,共吸引了来自韩国28个城市的代表和国内的武汉、南宁、西安、厦门等城市的代表的广泛参与,共签约项目105个,投资总额33.9亿美元,外资额29.7亿美元。第六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览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39家境外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展,包括日本的山崎马扎克、森精机、天田、大隈,美国的哈斯、哈挺、赫克、福禄,德国的因代克斯,瑞典的海克斯康和瑞士的威力铭等国际知名企业。本届制博会共实现国内交易额40.35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6.8亿美元,专业观众达12.5万人次。
三、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装备制造出口创新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一)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宋琦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两次赴商务部就申报基地城市与商务部有关领导进行接触。同时,对我市下一步做好申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展业务培训。聘请了我国服务外包领域顶级专家进行服务外包理论和实务培训。全市有近千人次参加了上述培训。二是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我局已经起草了“沈阳市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并已上报市政府,待修改和讨论通过后出台。
(二)装备制造出口创新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在去年申报基地城市的基础上,年初以来我们先后赴商务部、全国首批基地城市和我市重点企业开展调研。9月初,商务部主管申报工作的领导——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等一行莅沈,就我局申报工作进行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商务部领导对我市申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按照商务部的要求,我局已经于8月初向商务部递交了申报材料,于9月中旬与申报主体单位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派人赴京,参加了基地认定专家评审委员会举行的评审会。目前,我市是否通过评审,取得最终认定,尚需等待商务部的通知。
四、当前存在问题及下半年主要措施
今年以来,我市以利用外资为重点的外经贸工作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房地产业利用外资面临宏观政策影响。5月下旬,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商资函[2007]50号),旨在禁止外资房地产企业举借外债进入,再加上商务部进一步严格备案程序。预计四季度我市房地产业利用外资将受到较大影响。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二是国家政策调整对我市扩大外贸出口造成冲击。主要包括:去年年底国家出口退税调整直接影响到沈阳市出口企业利润;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削弱了我市出口企业价格竞争力,挤压了出口利润空间;提高利率等紧缩政策,大大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我市出口大户还不多。1—8月份,全市出口排名前50户企业累计出口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1%。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为28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外贸出口实现大的跨跃。
为了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今后几个月在招商引资方面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把招商引资工作重点聚焦在重大工业项目上。一是加快开工一批。如,安川伺服电机、大日本油墨、沃尔特工业园二期、富士康工业园、金新林浆纸项目、奥园动漫产业园和三菱发动机等;二是重点推进一批。如,宝马二期、乐天化工、晓星电机、AMD芯片、纽豹数码识别、ITT泵业、力晶半导体、日本中小企业环保科技工业园等;三是提前储备一批。如,液晶面板产业链、壳牌工业合成气岛、波音飞机研发中心、Q8润滑油、现代重工、SK化工、浦项制铁等重大工业项目和产业链项目。为抓好上述项目,应成立专业小组,实行“一对一”攻关招商,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力争使这批项目早日签约和调资,为今年乃至明年做好项目准备。
2.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开辟新的利用外资领域。重点盯住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加强与香港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渣打银行、法国东方汇理、德国德意志银行等一批金融、服务业企业的合作,争取引进一批现代金融、服务业企业。另外,我市作为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目前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公司、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方面还做得不够,下一步应出台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力争取得新突破。
3.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对项目调资的跟踪服务力度。要把调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推进项目落实的过程。继续发扬锲而不舍、咬住不放、一跟到底的精神,做到项目到人、责任到位,及时掌握和反馈项目进展情况,推进项目落地和调资。同时,市外经贸局将继续与市工商局、土地规划局、发改委及省外汇管理局和外经贸厅等部门搞好配合,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使大项目迅速落地和调资。
4.增创环境优势,进一步增强外商来沈投资的吸引力。“两税合一”政策实施后,在税率拉平的同等条件下,外商在国内选择投资地区将更看重一个地区的政策透明度、政府效率、市场潜力、生产要素供给和产业集聚程度等。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两税合一”等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继续加大服务工作力度,真心实意地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集群,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沈投资发展。
在外贸和外经方面,下一步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重点出口企业。强化对50户重点出口企业跟踪服务,确保中华轿车、东药Vc、机床、输变电成套设备等出口大项目顺利执行。加强对企业出口各环节的服务,争取进出口银行为企业提供优惠流动资金贷款,为企业扩大出口创造条件。二是加快实施品牌出口战略。利用国家政策有针对性的扶持华晨金杯、远大铝业、机车车辆、新辉肉禽等龙头出口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术改造力度,开发新品,形成品牌,为全市外贸出口持续增长提供支撑。三是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加大对新获进出口经营资格企业培训力度,并在开拓国际市场、开发新产品等方面提供支持,使其尽快形成出口能力。四是推广沈阳机床、远大集团等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经验,选择和培育20家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做好“走出去”示范工程。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和前景~

一、2012年全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预测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略有改善。美国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2012年前8个月新屋销量同比增长21.7%,且售价明显上扬;9月份失业率为7.8%,达2009年1月以来最低点。欧央行出台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欧洲稳定机制(ESM)启动,希腊新一轮救助计划谈判取得进展,暂时缓和了欧债危机形势,西班牙、意大利等外围国家国债收益率明显下降。主要发达经济体相继出台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内起到压低国债收益率、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一些新兴经济体也放松宏观经济政策,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刺激作用。据摩根大通发布的数据,9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8月的48.1小幅回升至48.9,表明世界经济下滑势头有所缓解。
中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且继续出现积极变化。9月份工业生产、商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均比8月有所提高;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实现4个月以来首次回升,达49.8,接近50的荣枯线;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至100的荣枯线以上,达100.8。9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在做好出口退税和金融服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环境、优化贸易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提高通关效率,调减法定检验检疫目录,规范和减少进出口环节收费等。这些政策措施正在陆续落实到位,将强化前期出台的稳定外贸增长政策效果,进一步提振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心,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推动外贸增长企稳趋升。
同时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仍然不足,外需低迷的态势难有根本好转。美国经济增长没有明显起色,个人消费增速仍低于危机前水平。欧元区核心国家经济走弱,重债国持续衰退,失业率屡创历史新高,严重制约消费能力和信心。日本地震灾后重建效应减退,出口形势恶化,经济增长还在减速。新兴经济体难与发达国家“脱钩”,增长普遍放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3%,低于2011年的3.8%。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3%,低于上年0.3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5.3%,低于上年0.9个百分点,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增长率均将低于2011年。世贸组织(WTO)预计,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为2.5%,远低于2011年的5%。加上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大幅上升,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极其复杂,实现进出口稳定回升还需付出巨大努力。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计2012年四季度进出口有望延续9月份的回升态势。在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增速普遍放缓或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有望保持稳定或微幅上升。
二、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制约外贸稳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
从国际看,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欧债危机略有缓和,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于稳定,市场信心和发展预期有所提振,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但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削弱经济增长潜力,刺激经济政策措施的副作用日益凸显,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困难较多,加上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态势不会明显改观。
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需要持续紧缩财政,企业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宽松货币政策无法根本扭转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加上失业率高企等制约,经济增长动力仍较疲弱。一些新兴经济体依赖能源资源出口、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逐渐暴露,发展面临的风险上升,经济增速也在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3.6%,低于金融危机前10年4%的平均水平;世贸组织预计,全球贸易量增长4.5%,明显低于危机前10年6%的平均水平。
二是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可能再起波澜。
欧债危机既是欧洲货币联盟的制度危机,更是欧元区外围国家的竞争力危机。随着欧洲稳定机制启动和银行业联盟构想开始落实,欧元区制度设计的薄弱环节正在逐步加强,但外围国家不仅财政缺口大,而且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提高竞争力将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其间若经济、政治形势恶化超出预期,可能在金融市场引起新的波动。2013年,欧元区外围国家融资需求依然高企,部分国家面临大选,对欧洲金融市场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美国财政悬崖涉及金额约占GDP的4%,若处理不好,可能拖累美经济重返衰退。
三是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仍可能持续动荡。
近期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均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巴西等也降息刺激经济,可能引发各国货币汇率频繁大幅波动,国际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冲击全球金融稳定。美国、俄罗斯等粮食主产地遭受重大干旱,导致全球小麦、玉米减产,中东地缘政治持续紧张极易冲击石油供应,加上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投机资本涌入商品市场炒作牟利,农产品和能源价格面临较大上涨压力。
四是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
在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对外采取部分关闭国内市场的办法,扶持本土产业,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投资活动。世贸组织监测,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各成员共采取182项新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全球进口额的0.9%,且限制措施应对危机的一面下降,刺激本国产业复兴的一面上升,影响更为深远。一些国家对新兴产业领域的跨国投资态度保守,想方设法加以限制。在选举政治的催化下,部分国家经贸政策甚至出现“去全球化”的危险倾向。
从国内看,随着一系列扩内需、稳外需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并发挥成效,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党的十八大将进一步激发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有利于继续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普遍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快于2012年。但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需求增长受到一些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较为突出,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多困难。
国际国内的风险因素叠加,将对2013年中国外贸发展形成较大压力,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外需不足的矛盾尚未根本缓解。
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疲软、风险持续高企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企业订单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短单、小单多,长单、大单少的局面还将持续。截至2012年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4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2012年前三季度加工贸易进口累计仅增长1%,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出口难有大的反弹。商务部对国内1900余家外贸重点联系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9月,企业出口利润指数已连续5个月低于100的临界点。
二是贸易摩擦的影响持续加大。
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据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世界贸易预警(World Trade Alert)”项目监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40%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针对中国。随着中国出口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国外对中国新兴产业出口的限制明显增多。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55起,增长38%,涉案金额243亿美元,增长近8倍。太阳能光伏电池在多个海外市场遭遇贸易摩擦,出口严重受阻。
三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
近年来,中国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2008-2011年,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5%,制造业农民工月收入年均增长15%。随着周边国家工业化发展加快,部分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产业和产品订单出现向周边国家转移迹象。2012年前7个月,中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欧、日市场份额比上年分别下降2.1、1.4和2.7个百分点,流失份额主要被周边低成本国家挤占。在外需下滑的同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出口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优势。
应当看到,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货物贸易发展最快的十年,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0%。2011年出口额占全球比重10.4%,连续三年居全球之首;进口额占9.5%,连续三年全球第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外贸可能难以再现前些年的持续高速增长。
针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应继续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一方面,立足当前,密切跟踪形势变化,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帮助企业克服订单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困难,努力将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全力以赴稳定外贸增长。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充分利用市场环境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增强外贸长远发展后劲。同时,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进口促进平台,积极扩大国内短缺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部分供应偏紧商品的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楼上已经回答的很详细了,任何行业都有二八定律,朝阳和夕阳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