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路基、路面、路床、路堤及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的概念? 路基和路床有什么区别?基层、底层、面层是怎么分的?

作者&投稿:语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路是一层状的带状结构物。从下到上,分为路基和路面。路基按从下到上分:下路基、上路基和路床,路面从下到上分为:垫层、基层(分为底基层、基层)、面层(下面层、中面层、上面层)。

路基一般是指土路基

路面包括基层和面层

路床是指路基的0~80cm

路堤是指路基的80cm以下,150cm以下称下路堤,80~150cm称上路堤

面层指路面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次,一般为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

基层指路面面层以下,路床以上的结构层,一般为半刚性基层,也有柔性基层和刚性基层

底基层是指下层的基层

垫层指铺设于基层和路床之间的过渡层,一般为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

扩展资料:

公路工程的特点:

1、造价高、投资大。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一般是非常巨大的,其建设工程合同的价额基本上是几千万、上亿甚至几百亿,这是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所不可比拟的。

2、点多、线长、面广。

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从建设里程上来讲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都有,涉及的施工区域可能不止一个省、市,尤其是国道干线的建设,一般都要跨越几个省市以上,施工范围是相当广的。因此,工程的建设是不可能只由一家施工企业单独来完成的,需要多家合作,分点、分段建设完成。

3、质量要求高,形成时间长

每条公路都是特有的、惟一的,一经建成,在短时间内将不会进行重复性的投资建设;同时,建设一条公路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因此,在公路工程的建设时间,就要对建设产品提出较强的质量要求,要求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密切配合,材料、动力、运输等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施工沿线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尽可能创造高质量的公路建筑产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路工程



这个在公路名词术语里面有,我根据我的理解整理一下:
路基一般是指土路基
路面包括基层和面层
路床是指路基的0~80cm
路堤是指路基的80cm以下,150cm以下称下路堤,80~150cm称上路堤
面层指路面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次,一般为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
基层指路面面层以下,路床以上的结构层,一般为半刚性基层,也有柔性基层和刚性基层
底基层是指下层的基层
垫层指铺设于基层和路床之间的过渡层,一般为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

一楼的大部分正确,但路堤是指填方的路基,是相对于路堑来说的。公路是一层状的带状结构物,从下到上,总的分为路基和路面,路基按从下到上分:下路基、上路基和路床,路面从下到上分为:垫层、基层(分为底基层、基层)、面层(下面层、中面层、上面层)。

道路结构组成于分类

这问题不好用文字回答,直接看动画吧。动画里画的很清楚,道路结构分为路基和路面两大部分。其中路基包含路床和下路堤(路堑没有下路堤,只有路床)。路面分为面层,基层和底基层,有时还有垫层。至于路堤和路堑是什么区别,动画里画的很清晰,文字不好解释。



楼上老师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如何区分路基、路面、路床、路堤及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的概念?~

这个在公路名词术语里面有,我根据我的理解整理一下:
路基一般是指土路基
路面包括基层和面层
路床是指路基的0~80cm
路堤是指路基的80cm以下,150cm以下称下路堤,80~150cm称上路堤
面层指路面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次,一般为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
基层指路面面层以下,路床以上的结构层,一般为半刚性基层,也有柔性基层和刚性基层
底基层是指下层的基层
垫层指铺设于基层和路床之间的过渡层,一般为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

路基和路床有什么区别:
1、路基: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必须稳定坚实,由于地形的变化,一般分为路堤和路堑两种,高于天然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天然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介于两者之间的称半填半挖路基
2、路床: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有零填及路堑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0~30cm),下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30~80cm)。
3、路床的主要作用是排水和散布载重力。水泥稳定碎石是基层,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是底基层,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的。
基层、面层如下图:

扩展资料:
沥青类路面基层作用
沥青类路面通过厚度较薄的柔性面层分布传递荷载于基层,常须铺筑较厚的基层作为承重层;有时当基层厚度较大时,还可视受载情况和当地材料供应情况等,分两层铺筑。
直接位于沥青面层(可以是一层、二层或三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上层为主要承重层,称作基层;位于主要承重层之下用质量较差一些的材料铺筑的下层为次要承重层,称作底基层。
基本要求
1、强度和刚度: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产生不容许的残余变形,不产生剪切破坏(粒料基层)和弯拉破坏(结合料稳定基层)。基层的刚度(回弹模量)与面层的刚度相匹配,如面层和基层的刚度差别过大,面层会由于过大的拉应力产生的拉应变而开裂破坏。宜优先采用结合料稳定基层。
2、稳定性:有足够的对水稳定性和抗冻性(冰冻地区)。调查试验表明,水分从沥青路面中蒸发出来要比渗透进去困难得多、慢碍多。通常要限制不用结合料稳定的材料中小于0.5mm颗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数。
3、平整度:有足够的平整度。薄的沥青面层的平整度受基层平整度的影响大,特别是沥青表面处治通常只有1.5~3cm厚,几乎不能调整基层表面的不平整。基层的不平整,常反映于面层。
与面层的结合基层应与面层结合良好,它可以减少面层底面的拉应力和拉应变(一般情况下可减少50%以上,甚至减少到原来的1/4)。它可以使薄沥青面层不发生滑动、推移等破坏。为此,基层表面应稳定、粗糙、干燥、无尘、无松散颗粒。
4、厚度与宽度:厚度由设计确定,但其最小厚度要大干由篪工工艺所要求的最小厚度或当地经验所认定的最小厚度。宽度应大于其上面层的宽度,一般每边至少宽出25cm,以利面层的碾压和设置路缘石或平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路面基层

谁能解释一下路基、路床、路面的关系和区别?
答:从上到下:路面,0~0.7m左右,具体厚度通过计算得出。路床,路面底面以下0.8m范围内为路床,路堤,路床底面以下为路堤地基;

路床和路基还有基层有什么区别?
答:2、路基: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指路面下面的部分,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 路基分路床(上路床、下路床)、路堤(上路堤、下路堤)。3、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一部分,路面结构按照层位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层、基层和垫层。 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

路床、路堤,路堑,路基,配有图片解释
答:一、路床:公路的基础层</路床,作为路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厚度至关重要。在轻、中、重交通等级的公路上,0.8米的顶层区域被称为路床;而在特重、极重交通道路中,这个范围扩大到1.2米。理解路床的定义,是深入理解公路结构的第一步。二、路堤:天然地面上的工程杰作</路堤是路基的一种形式,...

路基 路堤 基床的区别,有什么包含关系???
答:路基:路面的基础 路床:路面底面以下0.8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路堤:路面底面以下0.8m范围以下的路基部分。路基饱含路床和路堤两部分,0.8m以上为路床,0.8m以下为路堤。

路床和路基的区别是什么?
答:1,首先,路床:路面结构层,包括面层、基层和垫层,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0.80m);2,路基分为填方路基(路堤)和挖方路基(路堤)。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0.80~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

路基 路床的区别?具体说明,谢谢
答:这里不一一细说,每层说开了都是一大篇;再说路基,路基也就是常说的土基层,通俗点说,你清了表土,挖好了一条槽,准备在上面铺混凝土或者沥青路面,从这条槽低土开始往下的部分都叫路基,而接近槽低的一部分土也叫路床,路床是路基的一部分。一般定义:路面层底面以下0~80公分为路床。

路基与路面的区别介绍?
答:一说到路基与路床的区别,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路基与路面的区别基本概况?以下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路基与路床的区别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建筑网通过本完整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梳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路基与路床的区别基本概况: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指路面下面的部分。有路堤和路堑两种。还有上...

道路分几个结构层
答:1、公路总的分为路基和路面;路基又分为路堤(填方路段)、路堑(挖方路段);路堤分为上路堤、下路堤(根据距离路床距离定义);路面又分为底基层、基层、面层等结构层(沥青路面与砼路面的结构层不一样)。路基的功能是托住路面,路面的功能是保障行车。2、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

路基与路堤、路垫的区别
答:1、性质不同: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路堤是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2、特点不同:路堤交通运输工程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道路横断面形式。路基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3、形式不同: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路床...

路基与路堤:如何区分两者?
答:路基是道路的基础,而路堤是路基的一种形式。本文将为您解析路基和路堤的区别,以及路床的相关知识。️路基的多种形式路基有多种形式,包括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其中,路堤属于填方路基,它高于原地面的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路堤。路堤的定义路堤是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是构成道路的基础。路堤和路堑、半填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