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子太子,名字有哪些? 古代太子的名称有那些

作者&投稿:国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建成、李承乾、朱高炽、爱新觉罗·胤礽、爱新觉罗·胤禩等。

1、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唐太宗李世民大哥,陇西成纪人。

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

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手射杀李建成,时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追谥曰“隐”,贞观十六年(642年),又追赠为皇太子。史称隐太子。

2、李承乾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太宗李世民长子,

唐太宗即位,立为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

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事情败露。

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太宗还表态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

唐太宗为了保全爱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晋王(李治)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这理由立李治为皇太子。

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

贞观十九年(645年)郁郁而终(墓志为贞观十七年十月一日(643年11月17日薨),唐太宗为此罢朝,葬以国公礼。孙子李适之得志于唐玄宗,追赠恒山王、荆州大都督,谥号为愍,陪葬昭陵。

3、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号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

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

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4、爱新觉罗·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清世宗胤禛异母兄,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

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噶尔丹,特命胤礽监国,后清圣祖北征都让胤礽监国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

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

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有作品见《康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5、爱新觉罗·胤禩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

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高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承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建成



汉高祖刘邦皇太子刘盈
汉惠帝刘盈皇太子刘恭
汉文帝刘恒皇太子刘启
汉景帝刘启首任皇太子刘荣
汉景帝刘启次任皇太子刘彻
汉武帝刘彻首任皇太子刘据(追封戾太子)
汉武帝刘彻次任皇太子刘弗陵
汉宣帝刘询皇太子刘奭
汉元帝刘奭皇太子刘骜
汉成帝刘骜皇太子刘欣
汉光武帝刘秀首任皇太子刘疆
汉光武帝刘秀次任皇太子刘庄
汉明帝刘庄皇太子刘炟
汉章帝刘炟首任皇太子刘庆
汉章帝刘炟次任皇太子刘肇
汉顺帝刘保皇太子刘炳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皇太子刘禅
蜀汉后主刘禅皇太子刘璿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皇太子曹叡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首任皇太子孙登(追封宣太子)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次任皇太子孙和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末任皇太子孙亮
吴景帝孙休皇太子孙<雨单>(上下结构,单为繁体,wān)
吴末帝孙皓皇太子孙瑾 晋武帝司马炎皇太子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皇太子司马遹(追封愍怀太子) 隋文帝杨坚首任皇太子杨勇
隋文帝杨坚次任皇太子杨广
隋炀帝杨广首任皇太子杨昭 唐高祖李渊首任皇太子李建成
唐高祖李渊次任皇太子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首任皇太子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次任皇太子李治
唐高宗李治首任皇太子李忠
唐高宗李治次任皇太子李弘
唐高宗李治第三任皇太子李贤(追封章怀太子)
唐高宗李治第四任皇太子李显
武则天皇太子李显
唐中宗李显皇太子李重俊
唐睿宗李旦皇太子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首任皇太子李瑛
唐玄宗李隆基次任皇太子李亨
唐肃宗李亨皇太子李豫
唐代宗李豫皇太子李适
唐德宗李适皇太子李诵
唐顺宗李诵皇太子李纯 宋太宗赵光义皇太子赵元僖(追封恭孝太子)
宋太宗赵光义皇太子赵恒
宋真宗赵恒皇太子赵祯
宋仁宗赵祯皇太子赵曙
宋英宗赵曙皇太子赵顼
宋神宗赵顼皇太子赵煦
宋哲宗赵煦皇太子赵茂(追封献愍太子)
宋徽宗赵佶皇太子赵桓
宋高宗赵构皇太子赵旉(追封元懿太子,后谥宋简宗)
宋高宗赵构皇太子赵眘
宋孝宗赵眘皇太子赵愭(追封庄文太子) 明太祖朱元璋皇太子朱标(追封懿文太子)
明惠宗朱允炆皇太子朱文奎(追封恭愍太子)
明成祖朱棣皇太子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皇太子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皇太子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皇太子朱见深
明代宗朱祁钰皇太子朱见济(追封献怀太子)
明宪宗朱见深皇太子朱祐极(追封悼恭太子)
明宪宗朱见深皇太子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皇太子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皇太子朱载基(追封哀冲太子)、
明世宗朱厚熜皇太子朱载壡(追封庄敬太子)
明穆宗朱载垕皇太子朱翊釴(追封宪怀太子)
明穆宗朱载垕皇太子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皇太子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皇太子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皇太子朱慈燃(追封怀冲太子)
明熹宗朱由校皇太子朱慈焴(追封悼怀太子)
明熹宗朱由校皇太子朱慈炅(追封献怀太子)
明思宗朱由检皇太子朱慈烺(追封献愍太子)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皇太子爱新觉罗·胤礽(允礽)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皇太子爱新觉罗·弘历(密立,雍正十三年胤禛逝后公开)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皇首任太子爱新觉罗·永琏(追立皇太子谥端慧)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次任皇太子爱新觉罗·顒琰(乾隆六十年弘历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宣布立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第二年即位改元嘉庆)
清仁宗爱新觉罗·顒琰皇太子爱新觉罗·旻宁(密立,嘉庆二十五年永(顒)琰逝后公开)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皇太子爱新觉罗·奕詝(密立,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示朱笔,立为皇太子)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皇太子爱新觉罗·载淳(奕詝临终所立)

古代皇子太子的名字有哪些?~

1.汉高祖刘邦皇太子刘盈;
2.汉惠帝刘盈皇太子刘恭;
3.汉文帝刘恒皇太子刘启;
4.汉景帝刘启首任皇太子刘荣;
5.汉景帝刘启次任皇太子刘彻;
6.汉武帝刘彻首任皇太子刘据(追封戾太子);
7.汉武帝刘彻次任皇太子刘弗陵;
8.汉宣帝刘询皇太子刘奭;
9.汉元帝刘奭皇太子刘骜;
10.汉成帝刘骜皇太子刘欣;
11.汉光武帝刘秀首任皇太子刘疆;
12.汉光武帝刘秀次任皇太子刘庄;
13.汉明帝刘庄皇太子刘炟;
14.汉章帝刘炟首任皇太子刘庆;
15.汉章帝刘炟次任皇太子刘肇;

王世子,诸侯或者是诸侯王的继承人,先秦,和西汉。
皇太子,皇帝的继承人,常被称呼为储君 。

武则天有多少个孩子
答:武则天一共有6个儿女,各显神通。第一位 李弘(652~675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高宗李治第五子,一代女皇武则天长子,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永徽六年(655年),进封代王。显庆元年(656年),册立为皇太子。孝顺仁德,体恤民情。建议修正不合理的律法,并为两个获罪的...

明朝公主皇子的名字
答:太祖有42个子女,其中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太子是朱标,后来的兴宗,他的母亲是高皇后。其他的儿子包括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后来的成祖)等,女儿包括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等。成祖有9个子女,包括4个儿子和5个女儿。太子是朱高炽,后来的仁宗。其他的儿子包括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

唐朝最后一代皇帝叫什么名字?他儿子叫什么?
答:昭宣光烈孝皇帝讳祝,昭宗第九子也。母曰皇太后何氏。始封辉王。朱全忠已弑昭宗,矫诏立为皇太子,监军国事。天祐元年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柩前。衢州刺史陈璋、睦州刺史陈询叛附于杨行密。九月庚午,尊皇后为皇太后。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癸巳,朱全忠来朝。甲午,全忠杀朱友恭、氏叔琮。十一月,...

古代太子的别称是什么?
答:1、正式场合:称“太子殿下”、“皇太子”或“殿下”;2、非正式场合:按正常皇族规矩称皇兄。古代对皇帝、太子、公主、皇后的称呼:唐:皇帝自称:“朕“。另外,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别人称呼皇帝: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像唐明皇这样的风流天子,则亲近者俱呼其为“三郎”皇后自称...

琅琊榜皇子排序,姓名及名号?!!!
答:琅琊榜皇子排序如下:1、皇长子祁王萧景禹,母亲是宸妃林乐瑶。2、皇次子早夭,母亲是言皇后。3、皇三子宁王萧景亭,母亲是惠妃,身有残疾。4、皇四子太子萧景宣,母亲是越贵妃,后废为献王。生母为越贵妃,越妃在后宫极受恩宠,甚至超过当朝皇后,所以太子同样有恃无恐。他为保储位可以不择手段,视...

李隆基过后,是哪个儿子当了皇帝,叫什么名字?
答:武惠妃和其女婿杨洄以及李林甫等开始常常说太子的坏话,使唐玄宗开始对其厌恶,想废太子,被张九龄所阻碍,后来九龄罢相。太子终于被废,旋且和鄂王瑶、光王琚一起赐死城东驿。也就是历史上说的“三庶人事件”。这也使唐玄宗成为唐朝第一个连杀三子的皇帝,此事之后,他可能也有些悔恨吧,并没有立寿王...

康熙曾废太子几次?
答: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被立为太子?
答:刘荣是有皇朝以来第一位废太子。周朝的宜臼,他是周幽王的儿子,他和他的母亲都被废了 秦朝的太子扶苏,他是秦始皇立的太子,秦始皇死了后他被弟弟胡亥杀死了,胡亥当了皇帝 汉朝的刘荣,他是汉景帝的立的太子, 后来被汉景帝废了。刘据是汉武帝立的太子,后来被汉武帝废了。隋文帝的太子杨勇被废掉...

我有一个宫斗群,需要皇子的名字,和宫殿的名称
答:皇子:尊圣超品:尊瑾颜太子(未来天子候选人之一。)尊圣极品:翼玄圣皇子(未来天子候选人之一。)尊圣御品:曲兮圣皇子(未来天子候选人之一。)尊圣一品:夜萧圣皇子(未来天子候选人之一。)———以上宫斗选定未来天子———懿圣正二品:墨尘尊皇子 懿圣侧二品:武嘉尊皇子 懿圣正三品:荆...

皇帝的大儿子叫太子,那2儿子,3儿子,N儿子叫什么?最好也介绍一下其他皇室...
答:1. 太子并非一定是皇帝的大儿子,而是被皇帝封为储君的儿子。在不同的朝代,太子的称呼规则有所不同。2. 除了太子,皇帝的其他儿子通常被称为皇子。他们的称呼通常根据其在家族中的排行来决定,如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等。3. 在清朝,皇子的称呼为阿哥。这一称谓在清朝影视作品中颇为常见。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