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性教学原则 什么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育原则

作者&投稿:姜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1)含义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2)基本要求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
(2)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1)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2)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
(1)含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启发性原则看似强调教师的启发,实则更重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故这个原则亦可称探究性原则,或启发与探究相结合原则,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
(2)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④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
(1)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6.巩固性原则
(1)含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2)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发展性原则
(1)含义
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基本要求
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因材施教原则
(1)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2)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1)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有区别教学;(2)善于发现学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8、量力性原则。

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方向性原则。
其基本要求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由中国共产党掌握教育领导权;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2、公益性原则。
基本要求是: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各级政府是办学的最重要主体;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接受国家的管理和监督;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举办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教师应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的劳动应受到全社会尊重;整个社会和公民负有通过一定方式支持教育的义务;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3、机会均等原则。
《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终身教育原则。
《教育法》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先关规定
《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其所举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认为教学都是具有一定教育性的,对人的思想品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在赫尔巴特之前,教育学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和阐述,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赋予不同目的和任务。赫尔巴特的开创性贡献在于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
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而使道德教育落实在学科教学的坚实基础上,也使学科教学具有了道德教育的任务,成为教育的基本原则,推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其历史意义:
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绝非凭空产生,而是来自他对心理科学和教育工作的热爱,源于前人的影响和时代潮流的刺激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本身的学科特性。对科学心理学的追求和大学教师的身份与实践兴趣成为其教育心理学化的基础动力。
出于建立完整心理学体系的动机,他希望在形而上学、经验、数学理论基础之上,把心理现象与规律阐释清楚,以指导其他科学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他强调数学对心理学的重要性。康德曾宣称,“除非具有数学成分,否则没有什么知识可以称得上科学”。
赫尔巴特进一步指出,文化作为行为发展的决定性变量必须引起心理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心理学必须从思辨中解放出来,接受科学方法论的挑战,从分析人类的经验着手,客观地解释人类心理生活,而经验又是由人类的习俗、价值、种族等文化现象塑造出来的,因此应重视人种史和多文化的系统描述。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是指
答: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答: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原则是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他明确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他认为,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道德...

什么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育原则
答:认为教学都是具有一定教育性的,对人的思想品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在赫尔巴特之前,教育学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和阐述,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赋予不同目的和任务。赫尔巴特的开创性贡献在于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他明确指出,“不...

教育性教学是 什么意思?
答: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赫尔巴特把自己的教育目的建立在论理学的基础上,认为培养人的德性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因而他认为把知识单纯的作为知识,亦即冷冰冰的知识加以掌握,不可能强化意志与态度这一道德核心,要使知识转化为意志与态度,教学必须要形成的德性的教育意义,即“教育性教学”。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是什么?
答: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是指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的原则。知识与道德之间有直接和内在的联系,教育(道德教育)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

赫尔巴特的什么教学原则?
答:1.如果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答:“教育性教学”是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1)“教育性教学”的含义。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

赫尔巴特的教学原则是什么?
答: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原则是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他明确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他认为,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道德...

教育性教学什么意思? 名词解释一下
答:1.如果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答:“教育性教学”是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1)“教育性教学”的含义。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

如何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
答:1.如果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答:“教育性教学”是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1)“教育性教学”的含义。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

教育性教学原则是谁提出来的?
答:1.如果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答:“教育性教学”是德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1)“教育性教学”的含义。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以道德的养成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必须形成学生一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