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河的航道航运 涡河的干流走向

作者&投稿:恭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涡河横贯毫州市全境,是联接黄、淮两大河流的纽带,在境内长度76公里。水势平缓,木帆船可常年通航,是天然优良航道,亳州历史上的繁荣,多赖其便。在境南部有淝河水道,每年春夏季节通行木帆船。但由于黄河多次泛滥,黄河泥沙大量流入涡河,河床渐次增高,航槽也逐渐狭窄。民国27年,河南省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开后,黄水多次南泛,大量泥沙淤积下沉,涡河河槽形成多处浅滩。加之河上桥梁屡建屡废,河底遗有大量块石和暗桩,故每至枯水季节,船只即不能正常航行。至民国37年,亳县解放时,境内76公里航道中,共有浅桩8处,沉石7处,浮桥22座,通航颇为艰难。
涡河为历代漕运之要道,也是中原地区航运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明清时期,在涡河之上,毫州市配有专门的灌运船只。清康熙十八年(1679),共有僧运丁船46只。嘉庆十二年(1807),又裁去10只丁船,剩余36只丁船主要往返于寿州(今寿县)、凤台、怀远、定远、六安、霍山、英山、颍州、颍上、霍邱、太和、蒙城等州县。漕粮分兑于怀远、临淮关、寿州、正阳关4处。清末民初,南北货物在此聚散。在西起韩营,东至车埠口的5公里河段上,常年停靠着5000多艘船只等待进港装卸。其中多是几个吨位的木船,只有少数三蓬三桅20吨位大船和对连划子,运出的货物大部分是农副产品和棉花、药材等,运进货物主要是京广杂货、竹、木、茶、麻、煤油、食盐、山窑等。民国27年,亳县沦陷后,日军封锁了涡河航道,河上船只一部分被烧毁,一部分被押往蚌埠,涡河水运中断。
涡河 建国后6次疏浚,8次清航,正常水位可通300吨级,汛期500吨级货船。航道技术标准6级,营运标准2级,境内长52公里,是蒙城境内主要水上运输航道。
怀远县,涡河:西从龙亢区炮台沟入境,至县城东北入淮,境内长55公里。近百年来,因黄河多次泛滥改道,至使河道淤塞严重。建国后,经清障、疏浚、裁弯、取直,正常水深已达5~8米,上游可达蒙城、涡阳,常年通航百吨级船舶。  符怀新河:1958年开挖,自涡河老河湾起,向北于固镇县境内入浍河。县境段长20.4公里,河宽50米,水深5~10米,季节通航。 怀远港位于县城涡淮三角地带,东距蚌埠市14公里。客运码头原在外河口(涡河入淮处),1959年迁至水门口,新建码头岸壁70米,配24米混凝土趸船一艘,铁质跳板一块。1974年建旅客候船室,面积240平方米,备有木条椅,可供近600名旅客休息。
龙亢港,位于县城西46公里的涡河北岸,属自然坡岸码头,可停靠100吨级船只,抗日战争时期,为皖北盐、粮、百货中转集散地。1985年吞吐量约5万吨。
上桥闸跨茨淮新河,距县城10公里,船闸两侧设立式码头,可停靠200~300吨级驳船,年吞吐量约7万吨。 涡河交通渡——文昌阁渡口。此渡口右岸在小街、左岸在县城文昌阁,是沟通城乡的主要渡口。始用于宋宝祐五年(1257年),初为私营渡口。民国年间由保公所经营,有木船多只。抗日战争期间,由日伪水上稽查队管理。抗战结束后,由城关区建国镇经营。建国后,由城关区引凤乡接管。1959年蚌埠淮河大桥通车后,蚌阜公路客货车辆由此渡运,增加渡运设备,改为轮渡,由县交通局直接管理。日渡客货汽车与大中型拖拉机300余辆,年客运量200万人次。1964年涡河大桥建成通车,轮渡停运,改为农渡,管理权转交城关镇引风办事处。此渡口现有钢驳3艘、木船9只,日客运量仍近万人次。
涡河农渡——龙亢渡口。此渡口位于龙亢镇口,清末时有浮桥两座,后被水毁。民国初年改用船渡。抗日、解放战争时期,龙亢镇为豫皖苏区主要抗日根据地,龙亢渡口位处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交界处,川、陕、鄂、豫等省商贩为牟取厚利,多冒险到此交易,时龙亢镇有“小上海”之称,日客流量在万人以上,抗战胜利后冷落。建国后,随水陆交通运输量的增加,龙亢渡于1981年由县拨款4.2万元,地方筹款3千元,购置小火轮1艘,建筑新码头1座。此渡口现有水泥驳船一艘、机动钢驳一艘、木船12只。日渡机动车辆50余辆,日客运量近5000人次。



涡河的水位和水质~

涡河(guō hé),是淮河中游左岸一条支流,淮河第二大支流,淮北平原区主要河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发源于河南省尉氏县,东南流经开封、通许、扶沟、太康、鹿邑和安徽省亳州、涡阳、蒙城,于蚌埠市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长380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与之相通。涡河历来是豫、皖间水运要道。历史上屡受黄河决口泛滥之害。支流惠济河口以下的中下游河槽,原本宽深,排水能力较好,有“水不逾涡”之说。20世纪50年代将邻近排水困难的西淝河、茨河、北淝河等上游部分积水,改道排入涡河。60年代后,为发展灌溉,干支流普遍建闸蓄水。随着总投资13.04亿元的涡河近期治理工程的全面展开,安徽亳州正努力把沿涡河两岸建成经济密集带、城镇密集带、文化旅游带和生态建设示范带。

涡河主源为运粮河,发源于河南开封以西,黄河南堤脚下,东南向流,穿过中牟县与开封市之间陇海铁路,至朱仙镇南,右纳一分支,以下始称涡河。至邸阁左纳孙城河,至芝麻洼涡河故道(又称惠贾渠)由左岸汇入,至太康县东,右纳老涡河;太康至玄武间折东流,左纳小新沟、铁底河;玄武以下至豫、皖界,两岸无支流汇入。玄武至鹿邑又东南向流;鹿邑至亳县为向东流,在焦庄北进入皖境,至刘寨东,惠济河自左岸来汇,汇口处称两河口,至亳县城,左纳小洪河、陈治沟;亳州以下河道东南流,经十九里,过大寺闸,在沙土集至百尺河村,左纳新武家河?武家河上段?,右纳赵王河;至义门集,漳河自右岸来汇;又经赵屯、大吴家,至涡阳县城北,有涡阳节制闸,老武家河(武家河下段)于闸上游左岸汇入,五道沟自闸下左岸汇入;又穿过濉阜铁路桥,经高炉集,至西阳集,左有青羊沟来汇,右有北凤沟来汇,均为涡阳与蒙城两县的界沟。续东南流,至蒙城县城北,有蒙城节制闸,孙沟湾(阜蒙河)于闸上游右岸汇入;蒙城以下,地域狭长,左岸有8条大沟、右岸有12条大沟直接入涡。流经双涧、移村、龙亢、燕集、河溜、双沟、沙沟,至红庙西,左通符怀新河,符怀新河上有许营闸,距涡河约1公里许。折南流,至龟山头穿过涡河大桥,又折东流,于怀远县城东北注入淮河。 河道总长度423公里,直线距离360公里,弯曲度1.2,其中豫境196公里,皖境227公里。河源地面高程78米,河口19米,平均沿河地面坡降1/6500。河源至惠济河口为上游,比降1/5000;亳州至蒙城为中游,比降1/10000~1/11000;蒙城至河口为下游,比降1/12000~1/15000。涡河:源于开封县西姜寨乡郭厂村西,贾鲁河东岸,向东南流经朱仙镇、大李庄乡,从四合庄出境人通许县,境内流长20公里。河床宽21~24米,深2.7米,最大流量25立方米/秒。重要支流有运粮河、惠贾渠、马家河、孙城河、南、北铁底河等。县南部涝水主要由此河排泄,赵口淤灌区的全部退水也由它排泄。 尉氏县,涡河 其源有二:一在开封县西姜寨乡郭厂西;二在郑汴公路南侧开封林业总场西,至大律王合二而一,再东南穿过开尉公路流入尉氏境。经北贾寨,至崔岗东界入通许。涡河在本县流长7公里。 涡河源出开封县,在通许县北李左村南入境。东南流,经半截楼、裴庄、中牟王,至车岗东,有孙城河汇入;继向东南,经娄庄、南楼、西时庄,至秦庄西,有惠贾渠来汇;再南流,至田王庄东,有百邸沟汇入;继而东南,过刘阁、苏庄、箍桶刘、稷子岗,向东南入太康境。涡河(系常年河)境内长度51.625公里,流域面积1052平方公里。防洪流量562立方米/秒,除涝流量30.6立方米/秒。沿河建水闸1座(计划灌溉16.4万亩,现灌溉3万亩)。公路桥3座,机灌站16座。1966年10月治理时,主槽流量只通过120立方米/秒,防洪流量为360立方米/秒。现底宽24米,深3.2米。 亳州市境内流域面积为188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4.5%。主要支流左岸有小洪河、亳宋河、武杨河、老武河、大观新河等;右岸有油河、赵王河等。涡河上源为阴沟水。《水经注》(卷九)载:“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荡渠,……阴沟始乱菠荡渠终别于沙而水出焉,水受沙于扶沟县。”今一上源为惠济河,发源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黄河南大堤下,东南流向,流经杞县、睢县、柘城、鹿邑,自安溜乡入境。另一上源发源于河南中牟县东,东南流向,流经河南省通许、太康、鹿邑,自代桥入境。两源流至十八里集西之两河口合一,东向流经十八里集、市区北关、十九里集、大寺集、东钓鱼台、百尺河,至义门入涡阳县境。境内河段长66公里。河道断面:上宽约230~250米,底宽约50~100米,河深约13~15米,在高程37米以下的河槽,平均断面为1553平方米,最大泄洪流量为2500秒立方米,达20年一遇排涝标准。据1950~1986年水文观测,最高水位为36.67米,最低水位为24.79米;最大洪水流量为2140秒立方米,最小枯水流量为零。因河槽深阔,两岸地势高,近百年来未曾漫溢成灾,故民间有“水不逾涡”之说。但自1968年以来,上游地区开展“引黄淤灌”,大量泥沙入涡,形势越来越严重,最大含沙量由1983年的4.43公斤/立方米,增加到1985年的31.1公斤/立方米。年来沙量由1983年的6.32万吨,增加到1985年的91.9万吨。1981年涡河实测断面与1953年实测断面相比,大寺闸以上至两河口东平均淤高6米;河槽平均断面由1553平方米减少到957.5平方米;平槽泄洪流量由2510秒立方米减少到1110秒立方米,尚不足5年一遇排涝标准。是时县水利局将涡河淤积情况逐级上报,引起了省、地和国家水利部门领导的重视。1982年,水电部向国务院提交了《涡河淤积和引黄淤灌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国务院很快下达了(82)国函字54号文件,批转了水电部的报告,着重指出:“河南省引黄淤灌必须完善沉沙设施之后才能进行”。并立即下拨涡河防洪应急工程经费105万元,要求及时做好涡河安全渡汛工程。1982年冬至次年春,亳县修筑涡河防洪堤40.7公里,城市防洪墙13554米。但因经费有限,防洪堤、墙工程标准偏低,且未封闭。两岸沟口60余处,均未建防洪配套工程。所以目前仍不能充分发挥防洪效益。尤其是上游引黄淤灌在沉沙设施不配套的情况下仍继续进行,使涡河水含沙量有增无减,河床淤积日趋严重,洪涝灾害的威胁与日俱增,实力当地百万人民的心腹大患。涡河属雨源型河道,其水位、流量、含沙量均受流域内降雨量的直接影响。年最高水位、最大流量和含沙量多出现于6~9月,枯水期和最小含沙量多出现于冬季和春季。70年代后,随着中上游工业废水排放日多,污染逐渐加重。建国前,涡河在当地境内无永久性桥梁,两岸交通极不方便。建国初,为沟通亳——商公路,在城东北角建起一座木排架公路桥。1969年9月,建九孔井柱“T”型梁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公路桥,成为贯穿涡河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此后又在城西韩营修建区乡公路桥一座,在城北二桥渡口修建浮桥1座,大大方便了南北交通。1978年,经中央水电部批准,在市境东南15公里之大寺集近处,修建了涡河亳县枢纽工程浅孔闸1座,为当地第一座大型蓄水闸。 涡阳县境内,流经亳县城父寨七里桥入县境。涡河流至义门集东南,漳河(现称“章河”)自西南注入。后曲折东流至大石桥,拖江沟自北注入。东南流至乾柴庙,龙凤沟自南注入。东流至赵屯南,薛沟(姚子沟)水自南注入。东南流至彭渡口,湖沟水自南注入。东流至孙楼北,界洪河水自南注入。东流至县城北,界沟水自南注入;雉河水(现称武家河)自西北注入。东流过县城北。五道沟水自北注入。从县城东北角折转南流,至官路口东去,葛沟水自南注入。东流至杨楼西,蔡沟水自北注入。东流至蒙关店北铁牛岭,白膏沟水自南注入:普沟水自北注入。东南流,张沟水自北注入。东流至解庄,解沟水自南注入。东流至桥口张南,马沟水自北注入。南流至王辛庄,沈沟水自西注入。折转东流至杨瓦房西,白羊沟水自北注入。东南流至刘沟西北,黑沟水从东北注入。东南流,银沟水自南注入。东南流至小王园南,文沟水自东北注入。东南流至西阳集北,金沟水从东南注入。东流至涡阳与蒙城边界前张庄,青羊沟水自北注入。自此,涡河人蒙城县界。涡河经县境55公里,流域平均宽度16.7公里,流域面积1268平方公里。总落差58.7米,河床平均比降0.3‰,河上口宽190米至200米,底宽140米至160米。最高水位30.45米,出现于1963年8月7日。最低水位18.99米,出现于1960年3月4日。最大流量每秒2480立方米,出现于1963年8月6日。最小流量每秒40立方米,出现于1962年8月21日。建涡阳闸后,闸上最高水位为30.15米,出现于1976年;最低水位为22.73米,出现于1971年;闸下最高水位为28.66米,出现于1971年;最低水位22.27米,出现于1972年。 蒙城县境内,涡河(古称过水) 《水经注》:“阴沟始,乱荡荡终,别於沙,而过水出焉。”源于河南省通许县,流经杞县、太康、鹿邑与北干惠济河汇流,经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由田桥入境,东南流经小涧镇西、城关镇北、全集西、双涧镇北、移村集南至界沟集出境,至怀远县城北入淮。境内长52公里,两岸37条大沟注入,境内流域面积67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8%。境内河宽200—300米,深8—10米,平槽流量1500立方米/秒,可常年通航。沿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建国后,修筑两岸防洪堤、沟口涵闸、蒙城节制闸、分洪闸、船闸,多次疏浚河道,水利、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怀远县境内,涡河 源于河南省开封县西,于蒙城县界沟入境,至县城东注入淮河,过境约55公里,县内流域面积154.6平方公里。上游支流呈扇形分布,客水面积15735平方公里,历史上因受黄泛影响,河岸高于两侧平原1~2米,河床狭窄,呈长槽形。汛期受淮水顶托、倒灌,两岸平原排涝困难。涡河境内计有支流14条,左岸有汤家沟、新沟、黄家沟、帖家沟、王家沟、陈家沟、施家沟;右岸有钮家沟、杨家沟、褚家沟、西毛沟、东毛沟、唐家沟、新庄沟。涡河正常情况下水深5~8米。

嫩江的航道航运
答:是吉黑两省、嫩江、松花江、黑龙江三条水系上现代化港口。港内有吉林省最大的造船厂,每年可制造千3吨级船队5至8个以及各种游船和专用船只;有吉林省最大的航运公司,船队12支,总吨位已达1.4万吨。1990年,大安港被国务院批准为国轮外贸运输口岸,并相继获得了外贸经营权、...

我国主要内河航线有哪些
答:我国主要内河航线有: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和京杭大运河。干河航道多东西方向,与海洋相通,便于河海联运;支流航道多为南北方向,便于广大流域内的货物流通。中国自营内河航运始于19世纪70年代。民国成立以后,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受较大损失,至40年代末未能恢复。中国有江河五千多条,...

内河航道的种类
答:因此,河水的深浅、流速的大小随地理位置和季节而异。有些河道多礁石滩碛,河床变化频仍。天然河流有的河段可直接用作航道,有的河段则通航困难或仅可季节性通航,须采取工程措施,如炸礁、疏浚工程或整治工程等治理航道,改善通航条件。以航运开发或水资源综合利用(航运、防洪、发电、灌溉等)为目标,...

京杭大运河航运能力?
答:今年上半年,京杭运河苏北段累计船舶通过量9.5亿吨,累计货物通过量7.4亿吨,货物运量14252万吨,集装箱运量13.7万标箱,同比增长35.3%。京杭运河,是古代交通文明成果和现代内河航运成果的历史见证。作为我国南北向的水上运输大动脉,江苏干线航道网规划“两纵四横”中的第一纵,京杭运河在我国综合...

黄河为什么没有航运?
答:黄河航运不便的主要原因有:1. 河流中存在许多浅滩与沙洲,且河床极为变化,不稳定。黄河的河床和流道经常发生变化,导致难以形成固定航道,给航运带来障碍。2. 河流流量和水深变化大。黄河流量和水深受季节影响显著变化,枯水期航运困难,汛期河势太大也不利于航运。3. 存在多处人工陡坎。黄河上有许多人工建造...

多瑙河的航运级别?
答:水流缓慢,加之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多,河流水较深,极利于内河航运,历来是沿河各国重要的内河航线,也是世界上开发最早、航运价值最高的内河航道之一。受河道宽度和水深限制,虽不能航行大型货轮,但也是世界最繁忙的内河航道之一,其开发利用程度与莱茵河、易北河、密西西比河、长江为同一级别。

牡丹江的航道航运
答:清代,宁古塔至吉林的驿道经过这里,夏走水路,冬走冰面。民国以来,随着森林采伐事业的发展,从湖上流送木材,节省人工和运力,一直沿用至今。 海林县段,牡丹江流经本县境内98公里(柴河镇至三道河子乡),能通航的水段共3段,航程46.5公里。 牡丹江是县域最早的水运通道。江面宽50-200米不等,...

全世界最具航运价值的河不是苏伊士运河,那究竟是什么?
答:亚马逊河:年径流量是长江7倍,径流量丰富,水系发育完善,落差小,平缓,与大西洋连接,适合航运。赤道多雨,潮湿,不适合人类活动,人口密度、城市、资源开发等受到限制,河流优越,航运价值无法体现出来。莱茵河:全长1320公里,通航886公里,与多瑙河、塞纳河等河流连接,注入北海,构成了内河航道网,...

关于河流航运价值(高中地理)
答:含义就是这条航路能够在经济上创造多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影响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因素:1、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2、气候——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4、经济因素——流...

淮河河流等级是几级,航道是几级,谢
答:6km,四级航道839.4km,五级航道996.2km,六级航道3274.9km,七级及以下航道10797km。全水系完成内河货运量1.9亿t、货物周转量410亿t·km。根据淮河水系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四级以上航道为骨干的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航道网络,实现内河货运量4.2亿t,内河货物周转量完成922亿t·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