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保护层一般取多厚?所取厚度有什么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是多少

作者&投稿:本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根据环境类别\混凝土强度有关按砼规范第9.2.1条取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等)。

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亦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扩展资料:

混凝土保护层保护作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是它们共同工作的基础。

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强度。

钢筋裸露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容易受蚀生锈,使得钢筋的有效截面减少,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需要根据耐久性要求规定不同使用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锈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保护层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取决于构件的耐久性和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要求。

    (1)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的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的强度。

    (2)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按照构件在50年内能保护钢筋不发生危及结构安全的锈蚀确定的。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13的规定。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表9-13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9-13中的数值减少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9-13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不同结构或构件的保护层的厚度是不同的,这要综合考虑设计、规范要求和构造要求等多方面因素。比如桥梁墩柱和上部梁板的主筋保护层要求厚度就不一样。具体可查询相关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8.2 混凝土保护层 里面说的很详细。自己去看吧。
这个是不考虑抗震的情况。

如果考虑抗震,还要参见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的要求。

现在结构新规范对保护层厚度的定义有了变化。
新定义:最外层钢筋外表面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原来定义:纵向钢筋外表面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这样意味着,如果有箍筋的话,要从箍筋的外表面开始算。

ghhgfg

混凝土保护层一般取多厚?所取厚度有什么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取决于构件的耐久性和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要求。

(1)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的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的强度。

(2)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按照构件在50年内能保护钢筋不发生危及结构安全的锈蚀确定的。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13的规定。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表9-13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9-13中的数值减少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9-13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
室内正常环境下:
1、梁、柱的受拉钢筋为一排布置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40mm。
2、梁、柱的受拉钢筋为两排布置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65mm。
3、一般板、墙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20mm。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应再增加5mm)。

扩展资料:
钢筋保护层,是受力主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最外层受力主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为:主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作用:
1.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空气中含水量,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护层越厚)。
2.粘结锚固(钢筋要通过保护层把均匀力传到混凝土中,保护层厚度不够的话,会过早出现裂缝,钢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时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锈蚀钢筋)。
3.钢筋内部是由无数三角组成,并不是一块直板,为了承受车辆而设计的保护作用。
参考资料:保护层厚度_百度百科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一般取多少?
答: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一般取:25mm(应该根据环境类别和不同构件决定)。参考资料:16G101-1 (替代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答: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的强度。2.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按照构件在50年内能保护钢筋不发生危及结构安全的锈蚀确定的。3.钢筋保护层厚度,箱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顶板3CM、其余部位为3.5CM,一般情况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3.5-4CM。铁路建设中,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基本上取3.5-5CM。

混泥土保护层厚度如何确定
答:当梁、柱、墙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可在保护层内配置防裂、防剥落的焊接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并应采取有效的绝缘、定位措施.3.其它措施 (1)根据结构所处的环境,更细致的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一般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仅作微调...

C30混凝土环境为一类 混领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多少?
答:20mm。《规范》GB50010-2010 第9.2.2条 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规范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梁、柱、板、墙保护层厚度怎么要求?
答: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5、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在正常情况下,C20钢筋混凝土梁其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多少...
答:(2)部位,板,墙是一类,梁,柱是一类 上面两个条件推出:板,墙保护层厚度是15mm,梁,柱保护层厚度是20mm。(3)以上说的默认建筑物为使用年限为50年,如果是100年的使用年限的活,就得乘系数1.4,即变为20*1.4=28mm (4)混凝土等级不大于c25时,厚度应增加5mm。综上所述,如果你说的...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指
答:一层防护涂层或涂料。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是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混凝土表面施工的一层防护涂层或涂料,旨在防止混凝土表面起裂或受到损坏,减缓钢筋锈蚀速度,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是依据具体工程中混凝土的等级和设计要求而定,通常来说,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以...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答:保护层厚度主要与环境类别有关,第9.2.1条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2.1的规定。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9.2.1 环境类别 板、墙、壳 梁 柱 ≤C20 C25-C45 ≥C50 ≤C20...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解释是什么?
答: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 (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 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保护层保护的是钢筋,一定厚度是保证钢筋与环境介质隔离.从结构上讲,保护层越薄(就是钢筋靠近表面),受力情况就越好;从使用寿命上讲,锈蚀对钢筋影响最大,保护应该厚一些。

基础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是多少?
答:根据环境类别、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使用年限不同,基础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三a类环境的基础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三b类环境的基础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当基础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三a类环境的基础梁保护层厚度为45mm,三b类环境的基础梁保护层厚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