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是怎么死的? 苏格拉底是怎样死的?

作者&投稿:右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 年,正值华夏战国时代的初期(周安王三年),古希腊雅典
的三位罗织罪状的检查官:墨勒托斯,一位拙劣的悲剧合唱歌曲的作者;安
尼托斯,一位制革的匠人;一位演说家,一起指控当时著名的学者、哲学家
苏格拉底有罪。他们对苏格拉底指控的基本内容如下:“苏格拉底违反法律
表现在他不尊敬城邦所信奉的诸神,而且还引进新神;他的违法还表现在他
蛊惑青年,使之误入歧途。”不知道这三位检察官用了些什么证据,竟然说
服了雅典的公民,让他们认为城邦应该判苏格拉底死罪。这样,苏格拉底就
被宣判为有罪,定为死刑。但是没有随即行刑,推迟了一个月以后才执刑。
在这段时间里,苏格拉底有充裕的时间与机会出走逃避。他的朋友克里同曾
多次劝说他远走高飞,但他不为所动。因为苏格拉底自认是一名雅典公民,
就要遵守雅典所制定的法律,以身殉道,甘愿受死。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
在他的朋友及学生的协助下越狱逃走,是“以错对错”,这种办法不可取。
另外,按照当时雅典的法律规定,所有被判有罪的人都可以请求宽恕。但是
这样做就等于承认自己有罪,当然苏格拉底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当时雅典法
律还规定,被判有罪的人还有自己选择某一种刑罚的自由,即在认罪的前提
下交罚金或者选择被放逐处罚。这些都是古希腊雅典当时宽容的民主措施。
然而,苏格拉底一贫如洗,他声称,自己没有这笔钱,也不愿意交罚金。苏
氏也不愿意领着妻子和孩子,在法庭垂泪乞求同情和宽恕。他倔强的态度惹
怒了法官,但他表示“我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婢膝地乞求比死还坏得多的苟且
偷生”。苏氏对死也不畏惧,因为他认为“灵魂不灭”或“灵魂转移”,人
死后可以到另一世界,即冥府,在那里,“充满希望”的新生又将开始。他
视死如归,最后临危不惧,饮鸩就刑。
那是5 月间的一天,苏格拉底将饮鸩就刑。当死神的脚步向苏氏越来越
逼近的时候,在囚禁着苏氏的地方聚集了不少人,其中有他的挚友克里同,
还有其他的朋友及他的学生。这时,克里同问苏格拉底:“你还有没有别的
事情要作交待?如关于你的家人或其他别的事,我们都是愿意尽力去做这些
事的。”
苏格拉底回答道:“没有什么事情。我只是希望你们能按照我往常所说
的那样去做,要好好照顾自己。你们若是能好好照顾自己,就等于是帮助我
和我的子孙后代。要是你们不好好地照顾你们自己,不遵从我方才及以往说
过的道理,不管你们现在如何郑重地答应我所要做的许多事,那都是没有什
么用的。”
克里同说道:“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的,但我们该怎样安葬你呢?”
“按照你们所想的方式就可以了,只要你们心中真正感到我还存在着,
并没有离开你们,那么你们就以你们所想的方式埋葬我吧。”苏格拉底说完
这句话后微微一笑,看着围绕在他身旁的众人,接着又说:“各位,克里同
并不了解现在的这个我就是苏格拉底,反而认为在不久后他看到的尸体才是
我,所以才向我提出如何埋葬我的问题。在我饮鸩去世后,我要告诉你们,
我去另一个国度了。有关这个问题,刚才我们谈论了许久。这是因为一方面
希望你们镇定下来,另一方面,也是在安慰我自己。可是我们之间方才的谈
话,好像克里同并没有听进去。我恳求你们向克里同担保,向他作保证,我
死后是不会留在这儿的,会去离这儿很远的乐园。这样一来,克里同的心情
就能平静下来。那样,在他看到我躯壳被埋葬或焚化时,他的悲恸或许要减
少的,因为他不会感到那样做不是对我的虐待;同时,在埋葬尸体时,他不
至于说:‘埋葬的是苏格拉底。’克里同啊,你必须丢掉那些没有实际意义
的想法,以免伤害自己的心灵。你要鼓足勇气说:‘埋葬的只是苏格拉底的
躯体。’关于怎么样埋葬,就照你的意思,按照现行一般的民俗做就行了。”
苏格拉底说完上面这些话后就站起来,然后走进另一间房子去沐浴。这
时,克里同和其他人留在外面,没有跟着进去。他将苏格拉底向他们说过的
事情提出来,大家互相间讨论讨论。对于这些,他们进行了回忆、反思,对
于苏氏以往的不幸遭遇,感到哀伤和叹息。在场所有的人都感觉到自己好像
是一群没有父亲的孤儿,必须就要面对寂寞和现实的人生。
在苏格拉底沐浴完毕以后,他的家人,包括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17
岁,名叫兰普罗克勒斯,另外的两个都还很小,以及他的第二个妻子克珊狄
波斯,来到他身边。苏氏当着克里同等人的面将他迫切希望的事向他的家人
讲了,作了交待。然后让妻子和孩子先回去。随即转身到克里同等人处。这
个时候天渐渐黑起来了,苏氏坐了下来,便不再多说话了。不一会儿,由11
人组成的刑吏队的一名下属走近苏格拉底的身旁说道:“苏格拉底啊,你跟
别的囚犯真是很不同呀!在我接到命令要他们饮鸩就刑时,他们要不是耍赖
就是咒骂我。而你对我从来没有埋怨过。自从你被关在这里以后,我已经了
解你是这座牢里所有犯人中最高尚、最温和也是最伟大的人物,到现在我相
信了这一点。你是一位很明事理的人,你清楚,有关你的事,责任不在我,
因此,对我也不生气。想来你也明白,我要对你说些什么,我就是要请你保
重,也要请你对这无法改变的事,要以轻松平静的心情忍耐下去。”
这人说完上面这些话以后,就淌着眼泪难过地离开了。
这时众人沉默,苏格拉底对正离去的那人的背影说道:“你也要保重,
我会照你所说的话那样去做的。”
然后,苏氏向克里同及其他在场的人说道:“那个人跟我很亲近,他一
有空总是来和我说话。像他这样的人现在已经不太容易找到了!我是由衷感
激他。克里同,我们要照他所说的话去做。请你叫人把鸩,即毒药拿来好吗?
要是还没有准备好,就让他们赶快准备吧。”
克里同回答道:“苏格拉底,可是太阳仍然照耀在山顶上呢,还没有落
坡。其实我也知道,不少人接到就刑的通知后,总是要拖延一段时间才饮鸩,
即毒药。他们还要尽情吃一些美味,最后欢乐一番,然后才去死。所以,你
用不着那么急,时间还是有的呢。”
苏格拉底回答道:“克里同啊,那些人就像你所说的那样,也是可以理
解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但是,我不像他们那样也是有
理由的,因为我觉得推延饮鸩,即服毒的时间,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
如果到了这时候,还什么也放不下,只能增添些自我嘲讽而已。因此,还是
照我的吩咐去做吧,不要再坚持了。”
到了这个时候,克里同只好用目光暗示在旁等候吩咐的小童,那个小孩
就走到外面去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又走了回来,并且领着一个人进来。这
个进来的人手里捧着一只杯子,里面盛的就是鸩,即毒药。于是,随时都可
饮鸠就刑了。苏格拉底对这个手里捧着毒药杯的人问道:“请你告诉我,我
该怎样做才行?”
那个人说:“你喝下这杯毒药以后,只要不停地在这里走,如果感到两
脚逐渐沉重起来,而且越来越重,于是你就躺下来。这就表明毒药已经生效
了。”
说完了这些话,此人就将盛着毒药的杯子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把杯
子接了过来,脸色一点也没有变,镇定自若,跟平时的表现完全一样。他看
了一看把杯子递给他的那个人,然后问道:
“我可不可以从杯子里取一点出来,把它献给神呢?”
那个人回答道:“我们准备的毒药的分量刚刚好。”
苏格拉底于是说道:“这我是知道的,我只是想向神祷告罢了,祷告我
从这个世界到达另一个世界,能够平安幸福!这也是我用这杯中之物作为饮
料,以此来向神许愿。”
苏格拉底把毒药饮下去了。
方才,在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抑制自己,尽量忍着眼泪,不要哭出来。
但他们看到苏格拉底喝光毒药就刑时,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不得
不捂着自己的脸哭了起来。要是说这是为了苏格拉底而哭泣,倒不如说是自
我悲伤,感到自我的不幸,为的是丧失了这样好的朋友和老师而哭泣。克里
同最不能抑制自己的眼泪,因而站了起来。在场的阿波罗多罗斯是苏格拉底
的好友,眼睛早就哭红肿了,现在更是情不自禁,呜呜地痛哭起来,泪流满
面,悲伤极了。阿波罗多罗斯悲痛欲绝的表现,使在场所有的人都受到感染,
大家难过得更不能自制,悲恸到了极点。只有苏格拉底的态度十分从容,镇
定自若。他看到众人的这种情形,说道:
“你们到底在干什么呢?真是让人受不了。我之所以要把女人和孩子打
发回去,就是怕他们像这个样子。我经常听人说,作为男人,应该安静地死
去。所以你们面对着我,应该镇定下来,要坚强些!”
周围的人听到苏格拉底说的话,都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全都抑制住了自
己的眼泪。然后大家看着苏格拉底在不停地走动,逐渐发觉他的脚步沉重起
来。拿鸩,即毒液给苏格拉底喝的那个人,就让他躺了下来,然后用手在苏
格拉底的身上摸了起来,并对他左右的脚踝进行检查。这个人用力压住苏格
拉底的脚踝,并问道:“感不感觉痛?”
苏格拉底回答说:“不。”
那个人又按他的膝盖,并告诉周围的人,说道:“苏格拉底的身体已经
慢慢地僵直了,已经没有了知觉。”
那人又重复地摸了一次,再对众人说道:“要是僵冷到了心脏时,就可
以说一切都结束了。而现在他的下半身大部分都已经僵冷了。”
这时,那个行刑的人在苏格拉底的脸上盖了一层布。就在这时,苏格拉
底将盖在脸上的布拉开,开口说话:
“克里同,我还欠医神阿斯克勒皮俄斯一只公鸡(这是医神的圣物),
请不要忘了,要还给他。”
这就是苏格拉底临终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克里同赶忙对苏格拉底说
道:“好的,还有没有其他别的事情呢?”
这时,苏格拉底已经无法开口回答了。舌头已经僵直了。随即,苏格拉
底的身体痉挛了一下。那个行刑的人当即把盖在苏格拉底脸上的布拿开。这
时苏格拉底的两眼已失去了光彩。克里同用手轻轻地按摩着苏格拉底的双眼
和嘴,使之能安然地阖闭起来。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 年,正值华夏战国时代的初期(周安王三年),古希腊雅典
的三位罗织罪状的检查官:墨勒托斯,一位拙劣的悲剧合唱歌曲的作者;安
尼托斯,一位制革的匠人;一位演说家,一起指控当时著名的学者、哲学家
苏格拉底有罪。他们对苏格拉底指控的基本内容如下:“苏格拉底违反法律
表现在他不尊敬城邦所信奉的诸神,而且还引进新神;他的违法还表现在他
蛊惑青年,使之误入歧途。”不知道这三位检察官用了些什么证据,竟然说
服了雅典的公民,让他们认为城邦应该判苏格拉底死罪。这样,苏格拉底就
被宣判为有罪,定为死刑。但是没有随即行刑,推迟了一个月以后才执刑。
在这段时间里,苏格拉底有充裕的时间与机会出走逃避。他的朋友克里同曾
多次劝说他远走高飞,但他不为所动。因为苏格拉底自认是一名雅典公民,
就要遵守雅典所制定的法律,以身殉道,甘愿受死。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
在他的朋友及学生的协助下越狱逃走,是“以错对错”,这种办法不可取。
另外,按照当时雅典的法律规定,所有被判有罪的人都可以请求宽恕。但是
这样做就等于承认自己有罪,当然苏格拉底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当时雅典法
律还规定,被判有罪的人还有自己选择某一种刑罚的自由,即在认罪的前提
下交罚金或者选择被放逐处罚。这些都是古希腊雅典当时宽容的民主措施。
然而,苏格拉底一贫如洗,他声称,自己没有这笔钱,也不愿意交罚金。苏
氏也不愿意领着妻子和孩子,在法庭垂泪乞求同情和宽恕。他倔强的态度惹
怒了法官,但他表示“我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婢膝地乞求比死还坏得多的苟且
偷生”。苏氏对死也不畏惧,因为他认为“灵魂不灭”或“灵魂转移”,人
死后可以到另一世界,即冥府,在那里,“充满希望”的新生又将开始。他
视死如归,最后临危不惧,饮鸩就刑。
那是5 月间的一天,苏格拉底将饮鸩就刑。当死神的脚步向苏氏越来越
逼近的时候,在囚禁着苏氏的地方聚集了不少人,其中有他的挚友克里同,
还有其他的朋友及他的学生。这时,克里同问苏格拉底:“你还有没有别的
事情要作交待?如关于你的家人或其他别的事,我们都是愿意尽力去做这些
事的。”
苏格拉底回答道:“没有什么事情。我只是希望你们能按照我往常所说
的那样去做,要好好照顾自己。你们若是能好好照顾自己,就等于是帮助我
和我的子孙后代。要是你们不好好地照顾你们自己,不遵从我方才及以往说
过的道理,不管你们现在如何郑重地答应我所要做的许多事,那都是没有什
么用的。”
克里同说道:“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的,但我们该怎样安葬你呢?”
“按照你们所想的方式就可以了,只要你们心中真正感到我还存在着,
并没有离开你们,那么你们就以你们所想的方式埋葬我吧。”苏格拉底说完
这句话后微微一笑,看着围绕在他身旁的众人,接着又说:“各位,克里同
并不了解现在的这个我就是苏格拉底,反而认为在不久后他看到的尸体才是
我,所以才向我提出如何埋葬我的问题。在我饮鸩去世后,我要告诉你们,
我去另一个国度了。有关这个问题,刚才我们谈论了许久。这是因为一方面
希望你们镇定下来,另一方面,也是在安慰我自己。可是我们之间方才的谈
话,好像克里同并没有听进去。我恳求你们向克里同担保,向他作保证,我
死后是不会留在这儿的,会去离这儿很远的乐园。这样一来,克里同的心情
就能平静下来。那样,在他看到我躯壳被埋葬或焚化时,他的悲恸或许要减
少的,因为他不会感到那样做不是对我的虐待;同时,在埋葬尸体时,他不
至于说:‘埋葬的是苏格拉底。’克里同啊,你必须丢掉那些没有实际意义
的想法,以免伤害自己的心灵。你要鼓足勇气说:‘埋葬的只是苏格拉底的
躯体。’关于怎么样埋葬,就照你的意思,按照现行一般的民俗做就行了。”
苏格拉底说完上面这些话后就站起来,然后走进另一间房子去沐浴。这
时,克里同和其他人留在外面,没有跟着进去。他将苏格拉底向他们说过的
事情提出来,大家互相间讨论讨论。对于这些,他们进行了回忆、反思,对
于苏氏以往的不幸遭遇,感到哀伤和叹息。在场所有的人都感觉到自己好像
是一群没有父亲的孤儿,必须就要面对寂寞和现实的人生。
在苏格拉底沐浴完毕以后,他的家人,包括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17
岁,名叫兰普罗克勒斯,另外的两个都还很小,以及他的第二个妻子克珊狄
波斯,来到他身边。苏氏当着克里同等人的面将他迫切希望的事向他的家人
讲了,作了交待。然后让妻子和孩子先回去。随即转身到克里同等人处。这
个时候天渐渐黑起来了,苏氏坐了下来,便不再多说话了。不一会儿,由11
人组成的刑吏队的一名下属走近苏格拉底的身旁说道:“苏格拉底啊,你跟
别的囚犯真是很不同呀!在我接到命令要他们饮鸩就刑时,他们要不是耍赖
就是咒骂我。而你对我从来没有埋怨过。自从你被关在这里以后,我已经了
解你是这座牢里所有犯人中最高尚、最温和也是最伟大的人物,到现在我相
信了这一点。你是一位很明事理的人,你清楚,有关你的事,责任不在我,
因此,对我也不生气。想来你也明白,我要对你说些什么,我就是要请你保
重,也要请你对这无法改变的事,要以轻松平静的心情忍耐下去。”
这人说完上面这些话以后,就淌着眼泪难过地离开了。
这时众人沉默,苏格拉底对正离去的那人的背影说道:“你也要保重,
我会照你所说的话那样去做的。”
然后,苏氏向克里同及其他在场的人说道:“那个人跟我很亲近,他一
有空总是来和我说话。像他这样的人现在已经不太容易找到了!我是由衷感
激他。克里同,我们要照他所说的话去做。请你叫人把鸩,即毒药拿来好吗?
要是还没有准备好,就让他们赶快准备吧。”
克里同回答道:“苏格拉底,可是太阳仍然照耀在山顶上呢,还没有落
坡。其实我也知道,不少人接到就刑的通知后,总是要拖延一段时间才饮鸩,
即毒药。他们还要尽情吃一些美味,最后欢乐一番,然后才去死。所以,你
用不着那么急,时间还是有的呢。”
苏格拉底回答道:“克里同啊,那些人就像你所说的那样,也是可以理
解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但是,我不像他们那样也是有
理由的,因为我觉得推延饮鸩,即服毒的时间,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
如果到了这时候,还什么也放不下,只能增添些自我嘲讽而已。因此,还是
照我的吩咐去做吧,不要再坚持了。”
到了这个时候,克里同只好用目光暗示在旁等候吩咐的小童,那个小孩
就走到外面去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又走了回来,并且领着一个人进来。这
个进来的人手里捧着一只杯子,里面盛的就是鸩,即毒药。于是,随时都可
饮鸠就刑了。苏格拉底对这个手里捧着毒药杯的人问道:“请你告诉我,我
该怎样做才行?”
那个人说:“你喝下这杯毒药以后,只要不停地在这里走,如果感到两
脚逐渐沉重起来,而且越来越重,于是你就躺下来。这就表明毒药已经生效
了。”
说完了这些话,此人就将盛着毒药的杯子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把杯
子接了过来,脸色一点也没有变,镇定自若,跟平时的表现完全一样。他看
了一看把杯子递给他的那个人,然后问道:
“我可不可以从杯子里取一点出来,把它献给神呢?”
那个人回答道:“我们准备的毒药的分量刚刚好。”
苏格拉底于是说道:“这我是知道的,我只是想向神祷告罢了,祷告我
从这个世界到达另一个世界,能够平安幸福!这也是我用这杯中之物作为饮
料,以此来向神许愿。”
苏格拉底把毒药饮下去了。
方才,在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抑制自己,尽量忍着眼泪,不要哭出来。
但他们看到苏格拉底喝光毒药就刑时,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不得
不捂着自己的脸哭了起来。要是说这是为了苏格拉底而哭泣,倒不如说是自
我悲伤,感到自我的不幸,为的是丧失了这样好的朋友和老师而哭泣。克里
同最不能抑制自己的眼泪,因而站了起来。在场的阿波罗多罗斯是苏格拉底
的好友,眼睛早就哭红肿了,现在更是情不自禁,呜呜地痛哭起来,泪流满
面,悲伤极了。阿波罗多罗斯悲痛欲绝的表现,使在场所有的人都受到感染,
大家难过得更不能自制,悲恸到了极点。只有苏格拉底的态度十分从容,镇
定自若。他看到众人的这种情形,说道:
“你们到底在干什么呢?真是让人受不了。我之所以要把女人和孩子打
发回去,就是怕他们像这个样子。我经常听人说,作为男人,应该安静地死
去。所以你们面对着我,应该镇定下来,要坚强些!”
周围的人听到苏格拉底说的话,都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全都抑制住了自
己的眼泪。然后大家看着苏格拉底在不停地走动,逐渐发觉他的脚步沉重起
来。拿鸩,即毒液给苏格拉底喝的那个人,就让他躺了下来,然后用手在苏
格拉底的身上摸了起来,并对他左右的脚踝进行检查。这个人用力压住苏格
拉底的脚踝,并问道:“感不感觉痛?”
苏格拉底回答说:“不。”
那个人又按他的膝盖,并告诉周围的人,说道:“苏格拉底的身体已经
慢慢地僵直了,已经没有了知觉。”
那人又重复地摸了一次,再对众人说道:“要是僵冷到了心脏时,就可
以说一切都结束了。而现在他的下半身大部分都已经僵冷了。”
这时,那个行刑的人在苏格拉底的脸上盖了一层布。就在这时,苏格拉
底将盖在脸上的布拉开,开口说话:
“克里同,我还欠医神阿斯克勒皮俄斯一只公鸡(这是医神的圣物),
请不要忘了,要还给他。”
这就是苏格拉底临终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克里同赶忙对苏格拉底说
道:“好的,还有没有其他别的事情呢?”
这时,苏格拉底已经无法开口回答了。舌头已经僵直了。随即,苏格拉
底的身体痉挛了一下。那个行刑的人当即把盖在苏格拉底脸上的布拿开。这
时苏格拉底的两眼已失去了光彩。克里同用手轻轻地按摩着苏格拉底的双眼
和嘴,使之能安然地阖闭起来。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参考资料:《巨人百传丛书——苏格拉底》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 年,正值华夏战国时代的初期(周安王三年),古希腊雅典
的三位罗织罪状的检查官:墨勒托斯,一位拙劣的悲剧合唱歌曲的作者;安
尼托斯,一位制革的匠人;一位演说家,一起指控当时著名的学者、哲学家
苏格拉底有罪。他们对苏格拉底指控的基本内容如下:“苏格拉底违反法律
表现在他不尊敬城邦所信奉的诸神,而且还引进新神;他的违法还表现在他
蛊惑青年,使之误入歧途。”不知道这三位检察官用了些什么证据,竟然说
服了雅典的公民,让他们认为城邦应该判苏格拉底死罪。这样,苏格拉底就
被宣判为有罪,定为死刑。但是没有随即行刑,推迟了一个月以后才执刑。
在这段时间里,苏格拉底有充裕的时间与机会出走逃避。他的朋友克里同曾
多次劝说他远走高飞,但他不为所动。因为苏格拉底自认是一名雅典公民,
就要遵守雅典所制定的法律,以身殉道,甘愿受死。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
在他的朋友及学生的协助下越狱逃走,是“以错对错”,这种办法不可取。
另外,按照当时雅典的法律规定,所有被判有罪的人都可以请求宽恕。但是
这样做就等于承认自己有罪,当然苏格拉底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当时雅典法
律还规定,被判有罪的人还有自己选择某一种刑罚的自由,即在认罪的前提
下交罚金或者选择被放逐处罚。这些都是古希腊雅典当时宽容的民主措施。
然而,苏格拉底一贫如洗,他声称,自己没有这笔钱,也不愿意交罚金。苏
氏也不愿意领着妻子和孩子,在法庭垂泪乞求同情和宽恕。他倔强的态度惹
怒了法官,但他表示“我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婢膝地乞求比死还坏得多的苟且
偷生”。苏氏对死也不畏惧,因为他认为“灵魂不灭”或“灵魂转移”,人
死后可以到另一世界,即冥府,在那里,“充满希望”的新生又将开始。他
视死如归,最后临危不惧,饮鸩就刑。
那是5 月间的一天,苏格拉底将饮鸩就刑。当死神的脚步向苏氏越来越
逼近的时候,在囚禁着苏氏的地方聚集了不少人,其中有他的挚友克里同,
还有其他的朋友及他的学生。这时,克里同问苏格拉底:“你还有没有别的
事情要作交待?如关于你的家人或其他别的事,我们都是愿意尽力去做这些
事的。”
苏格拉底回答道:“没有什么事情。我只是希望你们能按照我往常所说
的那样去做,要好好照顾自己。你们若是能好好照顾自己,就等于是帮助我
和我的子孙后代。要是你们不好好地照顾你们自己,不遵从我方才及以往说
过的道理,不管你们现在如何郑重地答应我所要做的许多事,那都是没有什
么用的。”
克里同说道:“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的,但我们该怎样安葬你呢?”
“按照你们所想的方式就可以了,只要你们心中真正感到我还存在着,
并没有离开你们,那么你们就以你们所想的方式埋葬我吧。”苏格拉底说完
这句话后微微一笑,看着围绕在他身旁的众人,接着又说:“各位,克里同
并不了解现在的这个我就是苏格拉底,反而认为在不久后他看到的尸体才是
我,所以才向我提出如何埋葬我的问题。在我饮鸩去世后,我要告诉你们,
我去另一个国度了。有关这个问题,刚才我们谈论了许久。这是因为一方面
希望你们镇定下来,另一方面,也是在安慰我自己。可是我们之间方才的谈
话,好像克里同并没有听进去。我恳求你们向克里同担保,向他作保证,我
死后是不会留在这儿的,会去离这儿很远的乐园。这样一来,克里同的心情
就能平静下来。那样,在他看到我躯壳被埋葬或焚化时,他的悲恸或许要减
少的,因为他不会感到那样做不是对我的虐待;同时,在埋葬尸体时,他不
至于说:‘埋葬的是苏格拉底。’克里同啊,你必须丢掉那些没有实际意义
的想法,以免伤害自己的心灵。你要鼓足勇气说:‘埋葬的只是苏格拉底的
躯体。’关于怎么样埋葬,就照你的意思,按照现行一般的民俗做就行了。”
苏格拉底说完上面这些话后就站起来,然后走进另一间房子去沐浴。这
时,克里同和其他人留在外面,没有跟着进去。他将苏格拉底向他们说过的
事情提出来,大家互相间讨论讨论。对于这些,他们进行了回忆、反思,对
于苏氏以往的不幸遭遇,感到哀伤和叹息。在场所有的人都感觉到自己好像
是一群没有父亲的孤儿,必须就要面对寂寞和现实的人生。
在苏格拉底沐浴完毕以后,他的家人,包括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17
岁,名叫兰普罗克勒斯,另外的两个都还很小,以及他的第二个妻子克珊狄
波斯,来到他身边。苏氏当着克里同等人的面将他迫切希望的事向他的家人
讲了,作了交待。然后让妻子和孩子先回去。随即转身到克里同等人处。这
个时候天渐渐黑起来了,苏氏坐了下来,便不再多说话了。不一会儿,由11
人组成的刑吏队的一名下属走近苏格拉底的身旁说道:“苏格拉底啊,你跟
别的囚犯真是很不同呀!在我接到命令要他们饮鸩就刑时,他们要不是耍赖
就是咒骂我。而你对我从来没有埋怨过。自从你被关在这里以后,我已经了
解你是这座牢里所有犯人中最高尚、最温和也是最伟大的人物,到现在我相
信了这一点。你是一位很明事理的人,你清楚,有关你的事,责任不在我,
因此,对我也不生气。想来你也明白,我要对你说些什么,我就是要请你保
重,也要请你对这无法改变的事,要以轻松平静的心情忍耐下去。”
这人说完上面这些话以后,就淌着眼泪难过地离开了。
这时众人沉默,苏格拉底对正离去的那人的背影说道:“你也要保重,
我会照你所说的话那样去做的。”
然后,苏氏向克里同及其他在场的人说道:“那个人跟我很亲近,他一
有空总是来和我说话。像他这样的人现在已经不太容易找到了!我是由衷感
激他。克里同,我们要照他所说的话去做。请你叫人把鸩,即毒药拿来好吗?
要是还没有准备好,就让他们赶快准备吧。”
克里同回答道:“苏格拉底,可是太阳仍然照耀在山顶上呢,还没有落
坡。其实我也知道,不少人接到就刑的通知后,总是要拖延一段时间才饮鸩,
即毒药。他们还要尽情吃一些美味,最后欢乐一番,然后才去死。所以,你
用不着那么急,时间还是有的呢。”
苏格拉底回答道:“克里同啊,那些人就像你所说的那样,也是可以理
解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但是,我不像他们那样也是有
理由的,因为我觉得推延饮鸩,即服毒的时间,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
如果到了这时候,还什么也放不下,只能增添些自我嘲讽而已。因此,还是
照我的吩咐去做吧,不要再坚持了。”
到了这个时候,克里同只好用目光暗示在旁等候吩咐的小童,那个小孩
就走到外面去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又走了回来,并且领着一个人进来。这
个进来的人手里捧着一只杯子,里面盛的就是鸩,即毒药。于是,随时都可
饮鸠就刑了。苏格拉底对这个手里捧着毒药杯的人问道:“请你告诉我,我
该怎样做才行?”
那个人说:“你喝下这杯毒药以后,只要不停地在这里走,如果感到两
脚逐渐沉重起来,而且越来越重,于是你就躺下来。这就表明毒药已经生效
了。”
说完了这些话,此人就将盛着毒药的杯子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把杯
子接了过来,脸色一点也没有变,镇定自若,跟平时的表现完全一样。他看
了一看把杯子递给他的那个人,然后问道:
“我可不可以从杯子里取一点出来,把它献给神呢?”
那个人回答道:“我们准备的毒药的分量刚刚好。”
苏格拉底于是说道:“这我是知道的,我只是想向神祷告罢了,祷告我
从这个世界到达另一个世界,能够平安幸福!这也是我用这杯中之物作为饮
料,以此来向神许愿。”
苏格拉底把毒药饮下去了。
方才,在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抑制自己,尽量忍着眼泪,不要哭出来。
但他们看到苏格拉底喝光毒药就刑时,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不得
不捂着自己的脸哭了起来。要是说这是为了苏格拉底而哭泣,倒不如说是自
我悲伤,感到自我的不幸,为的是丧失了这样好的朋友和老师而哭泣。克里
同最不能抑制自己的眼泪,因而站了起来。在场的阿波罗多罗斯是苏格拉底
的好友,眼睛早就哭红肿了,现在更是情不自禁,呜呜地痛哭起来,泪流满
面,悲伤极了。阿波罗多罗斯悲痛欲绝的表现,使在场所有的人都受到感染,
大家难过得更不能自制,悲恸到了极点。只有苏格拉底的态度十分从容,镇
定自若。他看到众人的这种情形,说道:
“你们到底在干什么呢?真是让人受不了。我之所以要把女人和孩子打
发回去,就是怕他们像这个样子。我经常听人说,作为男人,应该安静地死
去。所以你们面对着我,应该镇定下来,要坚强些!”
周围的人听到苏格拉底说的话,都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全都抑制住了自
己的眼泪。然后大家看着苏格拉底在不停地走动,逐渐发觉他的脚步沉重起
来。拿鸩,即毒液给苏格拉底喝的那个人,就让他躺了下来,然后用手在苏
格拉底的身上摸了起来,并对他左右的脚踝进行检查。这个人用力压住苏格
拉底的脚踝,并问道:“感不感觉痛?”
苏格拉底回答说:“不。”
那个人又按他的膝盖,并告诉周围的人,说道:“苏格拉底的身体已经
慢慢地僵直了,已经没有了知觉。”
那人又重复地摸了一次,再对众人说道:“要是僵冷到了心脏时,就可
以说一切都结束了。而现在他的下半身大部分都已经僵冷了。”
这时,那个行刑的人在苏格拉底的脸上盖了一层布。就在这时,苏格拉
底将盖在脸上的布拉开,开口说话:
“克里同,我还欠医神阿斯克勒皮俄斯一只公鸡(这是医神的圣物),
请不要忘了,要还给他。”
这就是苏格拉底临终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克里同赶忙对苏格拉底说
道:“好的,还有没有其他别的事情呢?”
这时,苏格拉底已经无法开口回答了。舌头已经僵直了。随即,苏格拉
底的身体痉挛了一下。那个行刑的人当即把盖在苏格拉底脸上的布拿开。这
时苏格拉底的两眼已失去了光彩。克里同用手轻轻地按摩着苏格拉底的双眼
和嘴,使之能安然地阖闭起来。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参考资料:《巨人百传丛书——苏格拉底》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399 年,正值华夏战国时代的初期(周安王三年),古希腊雅典
的三位罗织罪状的检查官:墨勒托斯,一位拙劣的悲剧合唱歌曲的作者;安
尼托斯,一位制革的匠人;一位演说家,一起指控当时著名的学者、哲学家
苏格拉底有罪。他们对苏格拉底指控的基本内容如下:“苏格拉底违反法律
表现在他不尊敬城邦所信奉的诸神,而且还引进新神;他的违法还表现在他
蛊惑青年,使之误入歧途。”不知道这三位检察官用了些什么证据,竟然说
服了雅典的公民,让他们认为城邦应该判苏格拉底死罪。这样,苏格拉底就
被宣判为有罪,定为死刑。但是没有随即行刑,推迟了一个月以后才执刑。
在这段时间里,苏格拉底有充裕的时间与机会出走逃避。他的朋友克里同曾
多次劝说他远走高飞,但他不为所动。因为苏格拉底自认是一名雅典公民,
就要遵守雅典所制定的法律,以身殉道,甘愿受死。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
在他的朋友及学生的协助下越狱逃走,是“以错对错”,这种办法不可取。
另外,按照当时雅典的法律规定,所有被判有罪的人都可以请求宽恕。但是
这样做就等于承认自己有罪,当然苏格拉底是不愿意这样做的。当时雅典法
律还规定,被判有罪的人还有自己选择某一种刑罚的自由,即在认罪的前提
下交罚金或者选择被放逐处罚。这些都是古希腊雅典当时宽容的民主措施。
然而,苏格拉底一贫如洗,他声称,自己没有这笔钱,也不愿意交罚金。苏
氏也不愿意领着妻子和孩子,在法庭垂泪乞求同情和宽恕。他倔强的态度惹
怒了法官,但他表示“我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婢膝地乞求比死还坏得多的苟且
偷生”。苏氏对死也不畏惧,因为他认为“灵魂不灭”或“灵魂转移”,人
死后可以到另一世界,即冥府,在那里,“充满希望”的新生又将开始。他
视死如归,最后临危不惧,饮鸩就刑。
那是5 月间的一天,苏格拉底将饮鸩就刑。当死神的脚步向苏氏越来越
逼近的时候,在囚禁着苏氏的地方聚集了不少人,其中有他的挚友克里同,
还有其他的朋友及他的学生。这时,克里同问苏格拉底:“你还有没有别的
事情要作交待?如关于你的家人或其他别的事,我们都是愿意尽力去做这些
事的。”
苏格拉底回答道:“没有什么事情。我只是希望你们能按照我往常所说
的那样去做,要好好照顾自己。你们若是能好好照顾自己,就等于是帮助我
和我的子孙后代。要是你们不好好地照顾你们自己,不遵从我方才及以往说
过的道理,不管你们现在如何郑重地答应我所要做的许多事,那都是没有什
么用的。”
克里同说道:“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的,但我们该怎样安葬你呢?”
“按照你们所想的方式就可以了,只要你们心中真正感到我还存在着,
并没有离开你们,那么你们就以你们所想的方式埋葬我吧。”苏格拉底说完
这句话后微微一笑,看着围绕在他身旁的众人,接着又说:“各位,克里同
并不了解现在的这个我就是苏格拉底,反而认为在不久后他看到的尸体才是
我,所以才向我提出如何埋葬我的问题。在我饮鸩去世后,我要告诉你们,
我去另一个国度了。有关这个问题,刚才我们谈论了许久。这是因为一方面
希望你们镇定下来,另一方面,也是在安慰我自己。可是我们之间方才的谈
话,好像克里同并没有听进去。我恳求你们向克里同担保,向他作保证,我
死后是不会留在这儿的,会去离这儿很远的乐园。这样一来,克里同的心情
就能平静下来。那样,在他看到我躯壳被埋葬或焚化时,他的悲恸或许要减
少的,因为他不会感到那样做不是对我的虐待;同时,在埋葬尸体时,他不
至于说:‘埋葬的是苏格拉底。’克里同啊,你必须丢掉那些没有实际意义
的想法,以免伤害自己的心灵。你要鼓足勇气说:‘埋葬的只是苏格拉底的
躯体。’关于怎么样埋葬,就照你的意思,按照现行一般的民俗做就行了。”
苏格拉底说完上面这些话后就站起来,然后走进另一间房子去沐浴。这
时,克里同和其他人留在外面,没有跟着进去。他将苏格拉底向他们说过的
事情提出来,大家互相间讨论讨论。对于这些,他们进行了回忆、反思,对
于苏氏以往的不幸遭遇,感到哀伤和叹息。在场所有的人都感觉到自己好像
是一群没有父亲的孤儿,必须就要面对寂寞和现实的人生。
在苏格拉底沐浴完毕以后,他的家人,包括三个儿子,其中大儿子17
岁,名叫兰普罗克勒斯,另外的两个都还很小,以及他的第二个妻子克珊狄
波斯,来到他身边。苏氏当着克里同等人的面将他迫切希望的事向他的家人
讲了,作了交待。然后让妻子和孩子先回去。随即转身到克里同等人处。这
个时候天渐渐黑起来了,苏氏坐了下来,便不再多说话了。不一会儿,由11
人组成的刑吏队的一名下属走近苏格拉底的身旁说道:“苏格拉底啊,你跟
别的囚犯真是很不同呀!在我接到命令要他们饮鸩就刑时,他们要不是耍赖
就是咒骂我。而你对我从来没有埋怨过。自从你被关在这里以后,我已经了
解你是这座牢里所有犯人中最高尚、最温和也是最伟大的人物,到现在我相
信了这一点。你是一位很明事理的人,你清楚,有关你的事,责任不在我,
因此,对我也不生气。想来你也明白,我要对你说些什么,我就是要请你保
重,也要请你对这无法改变的事,要以轻松平静的心情忍耐下去。”
这人说完上面这些话以后,就淌着眼泪难过地离开了。
这时众人沉默,苏格拉底对正离去的那人的背影说道:“你也要保重,
我会照你所说的话那样去做的。”
然后,苏氏向克里同及其他在场的人说道:“那个人跟我很亲近,他一
有空总是来和我说话。像他这样的人现在已经不太容易找到了!我是由衷感
激他。克里同,我们要照他所说的话去做。请你叫人把鸩,即毒药拿来好吗?
要是还没有准备好,就让他们赶快准备吧。”
克里同回答道:“苏格拉底,可是太阳仍然照耀在山顶上呢,还没有落
坡。其实我也知道,不少人接到就刑的通知后,总是要拖延一段时间才饮鸩,
即毒药。他们还要尽情吃一些美味,最后欢乐一番,然后才去死。所以,你
用不着那么急,时间还是有的呢。”
苏格拉底回答道:“克里同啊,那些人就像你所说的那样,也是可以理
解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但是,我不像他们那样也是有
理由的,因为我觉得推延饮鸩,即服毒的时间,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
如果到了这时候,还什么也放不下,只能增添些自我嘲讽而已。因此,还是
照我的吩咐去做吧,不要再坚持了。”
到了这个时候,克里同只好用目光暗示在旁等候吩咐的小童,那个小孩
就走到外面去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又走了回来,并且领着一个人进来。这
个进来的人手里捧着一只杯子,里面盛的就是鸩,即毒药。于是,随时都可
饮鸠就刑了。苏格拉底对这个手里捧着毒药杯的人问道:“请你告诉我,我
该怎样做才行?”
那个人说:“你喝下这杯毒药以后,只要不停地在这里走,如果感到两
脚逐渐沉重起来,而且越来越重,于是你就躺下来。这就表明毒药已经生效
了。”
说完了这些话,此人就将盛着毒药的杯子递给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把杯
子接了过来,脸色一点也没有变,镇定自若,跟平时的表现完全一样。他看
了一看把杯子递给他的那个人,然后问道:
“我可不可以从杯子里取一点出来,把它献给神呢?”
那个人回答道:“我们准备的毒药的分量刚刚好。”
苏格拉底于是说道:“这我是知道的,我只是想向神祷告罢了,祷告我
从这个世界到达另一个世界,能够平安幸福!这也是我用这杯中之物作为饮
料,以此来向神许愿。”
苏格拉底把毒药饮下去了。
方才,在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抑制自己,尽量忍着眼泪,不要哭出来。
但他们看到苏格拉底喝光毒药就刑时,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不得
不捂着自己的脸哭了起来。要是说这是为了苏格拉底而哭泣,倒不如说是自
我悲伤,感到自我的不幸,为的是丧失了这样好的朋友和老师而哭泣。克里
同最不能抑制自己的眼泪,因而站了起来。在场的阿波罗多罗斯是苏格拉底
的好友,眼睛早就哭红肿了,现在更是情不自禁,呜呜地痛哭起来,泪流满
面,悲伤极了。阿波罗多罗斯悲痛欲绝的表现,使在场所有的人都受到感染,
大家难过得更不能自制,悲恸到了极点。只有苏格拉底的态度十分从容,镇
定自若。他看到众人的这种情形,说道:
“你们到底在干什么呢?真是让人受不了。我之所以要把女人和孩子打
发回去,就是怕他们像这个样子。我经常听人说,作为男人,应该安静地死
去。所以你们面对着我,应该镇定下来,要坚强些!”
周围的人听到苏格拉底说的话,都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全都抑制住了自
己的眼泪。然后大家看着苏格拉底在不停地走动,逐渐发觉他的脚步沉重起
来。拿鸩,即毒液给苏格拉底喝的那个人,就让他躺了下来,然后用手在苏
格拉底的身上摸了起来,并对他左右的脚踝进行检查。这个人用力压住苏格
拉底的脚踝,并问道:“感不感觉痛?”
苏格拉底回答说:“不。”
那个人又按他的膝盖,并告诉周围的人,说道:“苏格拉底的身体已经
慢慢地僵直了,已经没有了知觉。”
那人又重复地摸了一次,再对众人说道:“要是僵冷到了心脏时,就可
以说一切都结束了。而现在他的下半身大部分都已经僵冷了。”
这时,那个行刑的人在苏格拉底的脸上盖了一层布。就在这时,苏格拉
底将盖在脸上的布拉开,开口说话:
“克里同,我还欠医神阿斯克勒皮俄斯一只公鸡(这是医神的圣物),
请不要忘了,要还给他。”
这就是苏格拉底临终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克里同赶忙对苏格拉底说
道:“好的,还有没有其他别的事情呢?”
这时,苏格拉底已经无法开口回答了。舌头已经僵直了。随即,苏格拉
底的身体痉挛了一下。那个行刑的人当即把盖在苏格拉底脸上的布拿开。这
时苏格拉底的两眼已失去了光彩。克里同用手轻轻地按摩着苏格拉底的双眼
和嘴,使之能安然地阖闭起来。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参考资料:《巨人百传丛书——苏格拉底》

公元前三九九年,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的一个人民法庭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于是被投入监狱,等待雅典在提洛岛祭祀阿波罗神的活动结束后处决。其间,弟子们轮流探监,陪伴老师度过最后的日子。于是,便有了柏拉图记载苏氏狱中言论的那几篇著名的对话录。约摸一个月后,这位年已七旬的哲人遣退妻儿,在众位弟子面前饮下毒鸩,从容就死。 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在民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的现代世界,苏格拉底之死就不仅成了一个问题,而且成了现代人心里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起诉苏格拉底的三人都是雅典公民,以美莱特斯为首,他们依法提起公诉。对苏格拉底主要的指控是不敬神和敬事新神。
审判苏格拉底一案的陪审团由五百人组成,先是由原告和被告分别为自己辩护,并进行举证。之后陪审团举行第一次投票,决定被告是否有罪。
苏格拉底在第一轮的投票中以二百八十票对二百二十票被判有罪,在法庭上,他辩解自己非但无罪,反而于城邦有功,理应得到城邦的礼遇。对自己提出的处罚方案又近乎玩笑,仅希望罚款一百德拉克玛了事。
他那不合情理的刑罚意见,和藐视法庭的态度,反而迫使本来同情他的部分陪审员转向选择原告提出的刑罚,最后以三百六十票对一百四十票被判死刑。
殊不知,当时在雅典是不存在任何个人权威的。既没有知识的权威,也没有道德的权威,甚至没有政治的权威。唯有一个权威,那就是人民的权威,一切都得服从人民群体。苏格拉底虽然是一位名人,但却并不是备受尊重的哲学权威。相比起来,他的名气更多地来自于他的怪诞。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一样。在现代的民主政治中,个体一面从属于群体,一面却享有作为个体的独立性,享有自由。但在古希腊,个体是完全从属于群体的,他没有脱离于群体之外的自由。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个体只有在属于城邦(亦即群体)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
群体的意志和利益高于其它一切,为此可以牺牲个体的利益和权利。雅典一条独特的法律即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依法雅典人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由公民大会投票选出。因以破碎陶片充作选票,而得名“陶片放逐法”。投票时只要在陶片上刻上名字即可。无需过失,也无需罪行,只要获得票数超过六千,即遭流放。
如果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这纯属对个人自由与权利的践踏。但在雅典,像底米斯托克利等一批最著名的政治家都在流放之列。这就是说,在古代希腊,个人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由的(即柏林所说的“消极自由”)。既没有脱离群体的自由,也没有言论的自由。苏格拉底的言论明确表示出他对“人民”这个群体的轻蔑,想要同它保持距离。同时在“人民”看来,他的言行实际上已经造成了某种伤害,因为他的弟子参与了推翻民主政治的活动。他的被处死,其实在情理之中。
而现代人惯于拿现代的民主来衡量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认为平等与自由理所当然都是民主政治的内容,因此苏格拉底之死才成了难以解开的结。
苏格拉底的一生是在辩论中度过的,他不是传道者,但所做的正是传道者的工作,如同中国的孔子一样,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时代的雅典是个民主制国家,国家承认法院的权威和权力,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正式这个民主制国家的民主法律制度。简单的说,这是一次不公正的审判,苏格拉底没有认罪,而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但同时也接受法庭对自己的审判和定罪,没有越狱,慷慨伏法。他认为,不公正的审判和是否服从国家法律的审判是两码事,尚使一个国家的法律没有公民的服从和执行,那么,民主和法制从何谈起?这就是西方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审判和死刑。几百年之后,一个叫耶苏的人也因类似的遭遇而被钉在十字架上。这两次死亡让后人深深地思索民主和法律的意义,特别是对苏格拉底的死及其态度,人们认为那是雅典民主法制几千年的耻辱,而苏格拉底死亡本身,正是西方法制思想的开端。
二说是他腐蚀或者败坏青年。苏格拉底的言论不仅仅是反民主的,实际上还是反社会的。处死苏格拉底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一个人宣扬唯有自己掌握了宇宙的绝对真理,并号召大家脱离现在公认的生活方式,按照他的想法来实践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时候,这种主张显然是“人民的公敌”,全国人民共诛之,不仅在肉体上加以消灭,而且要在思想上肃清流毒。因为人民就是一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他们支配着这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他们与其说掌握着真理,不如说掌握着权力,用法律来捍卫他们所崇尚的生活方式。

苏格拉底到底是怎么死的?~

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根据当时雅典法律规定,处死犯人的方法是赐以毒酒一杯,在处死前关押的一个月中,法庭允许犯人的亲友探监。去监狱探望苏格拉底的青年中有位名叫克里同的青年问苏格拉底有无什么遗言时,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别无它求,只有我平时对你们说过的那些话,请你们要牢记在心。

扩展资料
苏格拉底申辩最后一句话是:“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苏格拉底不仅追求生的意义,也追求死的意义,他的那种死亡方式:对轻薄指控者、无良审判者、不义判决书的嘲弄和对死亡世界神话仙境般的素描。
法治要求慎用死刑。在大卫的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中,主人公裸露的瘦弱身子衬托出坚强的意志,一边高举左手对弟子们谆谆教诲,一边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酒杯,老师的淡定无畏和学生的聚精会神巧妙地融合在一个本是恐怖的死亡场面,震撼人心。
法治意味着依法而治。攸关的生死仅由会议投票数决定,这发生在雅典海军十将领和苏格拉底身上,也意味着在雅典法律被架空了,公民的权利随意受损。雅典名将阿里斯泰德以“公正者”著称,在公元前483年的公民大会上被投票放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格拉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法眼观苏格拉底之死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是怎么死的???
答:问题描述:是病死还是入狱死的?解析:公元前399年春,时年七十的苏格拉底被雅典的统治者判处死刑。罪名:不敬神灵和蛊惑青年。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我能清楚地看到,苏格拉底对现世法律所抱以的极大信赖和遵从感。正义的理念是法律的精髓,而这也正是法律统治臣民的理由。苏格拉底坚信他的城邦的法律也是...

苏格拉底是怎么死的???
答:从表面上看,苏格拉底被处死的原因有二: 为证实神谕而得罪了一大批政界和文化界的名人,引起他们的反感; 在法庭上的态度激怒了陪审团。 但是,苏格拉底之死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自梭伦改革以来,雅典民主制不断完善,逐步进入黄金时代。可悲的是,赋予苏格拉底以理想和信念的雅典制度和精神,在时间的流逝中...

以论辩著称的古希腊杠精苏格拉底,为何会被处死?
答:苏格拉底,他作为古希腊的杰出人物,他最终是喝下毒酒而死的。苏格拉底在他七十岁的时候,被指控有着怠慢神灵以及蛊惑青年的罪名。但苏格拉底他是一个崇尚思想自由以及言语自由的人,因此他是不愿意承认他被指责的这项罪名的,即便后来有他的学生为他准备好了所有条件可以让他逃狱而免得一死,但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因为什么被处死的
答:为罪名判处死刑.他的学生和朋友们多次劝他逃离雅典,并为他安排了万无一失的逃跑计划.但他坚决拒绝.他认为,尽管加给他的罪名纯属诬陷,但他既是雅典的公民,就应该遵守雅典的法律.行刑的那天,来看望他的学生和亲友都十分悲痛,而他却镇定自若,谈笑依旧,最后从行刑官手里接过毒酒,一饮而尽,从容赴死....

“古希腊三贤”之一的苏格拉底,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答:按照当时的说法,苏格拉底被指控的罪名是不敬神灵和毒害青年。按照雅典的法律,每个雅典公民都有权利对危害雅典城邦的行为和个人提出公诉,于是当三个雅典公民以此罪名指控苏格拉底之后,一个由501名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旋即成立,最终以281票赞成和220票反对的结果,宣判苏格拉底有罪,并判处其死刑。然而,...

苏格拉底之死的历史背景
答: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信仰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

苏格拉底殉难的主要内容
答:从表面上看,苏格拉底被处死的原因有二: 为证实神谕而得罪了一大批政界和文化界的名人,引起他们的反感; 在法庭上的态度激怒了陪审团。 但是,苏格拉底之死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自梭伦改革以来,雅典民主制不断完善,逐步进入黄金时代。可悲的是,赋予苏格拉底以理想和信念的雅典制度和精神,在...

苏格拉底是如何去世的?
答:包括柏拉图在内的他的几位有钱的学生多方营救苏格拉底,并买通了看守,如果苏格拉底愿意,他就可以逃走。但苏格拉底不肯这样做,他做好了随时去死的准备。临刑前,几个学生到监狱去看他。学生们围坐在敬爱的老师周围,苏格拉底给他们讲述关于生与死和灵魂不朽的思想。随后,他安详地喝下了刽子手给的毒...

《苏格拉底之死》里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答:这幅作品描绘了哲学家苏格拉底死时的情景。被囚于狱中的苏格拉底,被判刑后饮鸩自杀,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苏格拉底镇静自若,左手高举,表明信仰不变!周围哀恸的人们增添了画面的悲剧性。新古典主义的手法,使画面获得了凝重、刚毅、冷峻的艺术效果。画面左边一组人物主要描绘亲人们有的陷入深深的悲哀,有...

苏格拉底死因
答:这种内在的确定性无论如何是种新神。”苏格拉底以灵机来指导行为,而把神谕撇在一边,事实上是变相反对外在宗教。但在此前否定过神的思想家不计其数,从未在雅典公民中引起什么重大反应。苏格拉底之死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宗教上来看都是不太清楚地。苏格拉底与当时现存的制度的矛盾,其根本问题是如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