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作者&投稿:官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化学方反应式
1、硝酸银与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溶液:Ag++Cl-=AgCl↓
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3、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2O+Cu2+=2Na++Cu(OH)2↓+H2↑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H2O=4Na++4OH-+O2↑
5、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HCO3-+H+=CO2↑+H2O
6、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HCO3-+CH3COOH=CO2↑+H2O+CH3COO-
7、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
Ca2++2OH-+2HCO3-+Mg2+=Mg(OH)2↓+CaCO3↓
8、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
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9、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Ca2++HCO3-+OH-=CaCO3↓+H2O
10、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
11、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Ca2++2OH–+CO3=CaCO3↓+H2O
12、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OH–+CO2=HCO3-
13、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14、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反应:HCO3-+OH–+Ca2+=CaCO3↓+H2O
15、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OH–+NH4++HCO3-=BaCO3↓+H2O+NH3•H2O
16、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H+=HCO3- 或CO32–+2H+=CO2↑+H2O
1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2OH–=CO32–+H2O
18、过量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HCO3-
19、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NH4++HCO3-+2OH–=NH3↑+CO32–+2H2O
20、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21、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22、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H++OH–=H2O
23、磷酸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H3PO4+OH–=H2O+H2PO4–
24、磷酸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2H3PO4+3Ca2++6OH–=Ca3(PO4)2↓+6H2O
25、碳酸镁溶于强酸:MgCO3+2H+=Mg2++CO2↑+H2O
26、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2OH–+Mg2++SO42–=BaSO4↓+Mg(OH)2↓
27、硫酸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28、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中性:2H++SO42–+2OH–+Ba2+=2H2O+BaSO4↓
29、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硫酸根完全沉淀:
H++SO42–+OH–+Ba2+=BaSO4↓+H2O
30、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2Al3++3SO42–+8OH–+3Ba2+=3BaSO4↓+2AlO2–+4H2O
31、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H)2+2H+=Mg2++2H2O
32、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33、物质的量之比为1:1NaAl合金置于水中:Na+Al+2H2O=Na++AlO2–+2H2↑
34、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Al2O3+2OH–=2AlO2–+H2O
35、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Al2O3+6H+=2Al3++3H2O
36、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Al(OH)3+OH–=AlO2–+2H2O
37、氢氧化铝与盐酸溶液反应:Al(OH)3+3H+=Al3++3H2O
38、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Al3++3HCO3-=Al(OH)3↓+CO2↑
39、硫酸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2Al3++3CO32–+3H2O=2Al(OH)3↓+3CO2↑
40、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41、明矾溶液加热水解生成沉淀:Al3++3H2O=Al(OH)3↓+3H+
42、氯化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Al3++3AlO2–+6H2O=4Al(OH)3↓
43、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3AlO2–+6H2O=Fe(OH)3↓+3Al(OH)3↓
44、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AlO2–+H++H2O=Al(OH)3↓
45、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AlO2–+4H+=Al3++2H2O
46、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AlO2–+NH4++H2O=Al(OH)3↓+NH3↑
47、金属铁溶于盐酸中:Fe+2H+=Fe2++H2↑
48、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
49、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3+=Cu2++3Fe2+
50、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S+H+=Fe2++H2S↑
51、硫化钠与盐酸反应:S2–+2H+=H2S↑
52、硫化钠溶液中加入溴水:S2–+Br2=S↓+2Br–
53、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
54、向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2Fe3++H2S=2Fe2++S↓+2H+
55、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硫化钠溶液:2Fe3++S2–=S↓+2Fe2+
56、硫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铁溶液:2Fe3++3S2–=S↓+2FeS↓
57、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2Fe3++2I–=2Fe2++I2
58、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Fe(OH)3↓
59、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 Fe3++3NH3•H2O=Fe(OH)3↓+3NH4+
60、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 Fe3++3SCN–=Fe(SCN)3
61、氯化铁溶液跟过量锌粉反应: 2Fe3++3Zn=2Fe+3Zn2+
62、锌与稀硫酸: Zn+2H+=Zn2++H2↑
63、锌与醋酸: Zn+2CH3COOH=CH3COO–+Zn2++H2↑
64、锌与氯化铵溶液: Zn+2NH4+=Zn2++NH3↑+H2↑
65、氯化铁溶液加入碘化钾溶液: 2Fe3++2I-=2Fe2++I2
66、硫酸亚铁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Fe2++H2O2+2H+=2Fe3++2H2O
67、硫酸亚铁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5Fe2++MnO4-+8H+=5Fe3++Mn2++4H2O
68、四氧化三铁溶于浓盐酸: Fe3O4+8H+=2Fe3++Fe2++4H2O
69、氧化铁溶于盐酸: Fe2O3+6H+=2Fe3++3H2O
70、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 Fe2O3+2I-+6H+=2Fe2++I2+3H2O
71、用氯化铁与沸水反应制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 Fe(OH)3+3H+
72、向溴化亚铁溶液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
73、向溴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 2Fe2++Cl2=2Fe3++2Cl-
74、向碘化亚铁溶液通入足量氯气: 2Fe2++4I-+3Cl2=2Fe3++2I2+6Cl-
75、向碘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 2I-+Cl2=I2+2Cl-
76、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 2I-+Cl2=I2+2Cl-
77、碘化钾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 I-+3Cl2+3H2O=6H++IO3-+6Cl-
78、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 2Br-+Cl2=Br2+2Cl-
79、亚硫酸溶液中加入氯水: H2SO3+Cl2+H2O=4H++2Cl-+SO42-
80、亚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铁: H2SO3+2Fe2++H2O=4H++2Fe2++SO42-
81、亚硫酸溶液中加入双氧水: H2SO3++H2O2=2H++H2O+SO42-
82、氯气通入水中: Cl2+H2O=H++Cl-+HClO
83、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l2+HCO3=Cl-+CO2+HClO
84、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 SO32-+H2O+Br2=SO42-+Br-+2H+
85、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双氧水: SO32-+H2O2=SO42-+2H2O
86、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SO2+Br2+2H2O=4H++2Br-+SO42-
87、单质铁溶于过量稀硝酸中(NO):Fe+NO3-+4H+=Fe3++NO↑+2H2O
88、过量单质铁溶于稀硝酸中(NO):3Fe+2NO3-+8H+=3Fe2++2NO↑+4H2O
89、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2NO3-+8H+=3Cu2++2NO↑+4H2O
90、单质铜与浓硝酸反应: Cu+2NO3-+4H+=Cu2++2NO2↑+2H2O
91、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 2Ag++Cu=2Ag+Cu2+
92、用氨水吸收少量SO2: SO2+2NH3+H2O=2NH4++SO32-
93、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 : SO2+NH3+H2O=NH4++HSO3-
94、稀硝酸中通入SO2: 3SO2+2NO3-+2H2O=3SO42-+2NO↑+4H+
95、浓硝酸中通入SO2: SO2+2NO3-=SO42-+2NO2↑
96、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NH4++OH- NH3↑+H2O
97、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 Ca2++SO2+ClO-+H2O=CaSO4↓+Cl-+2H+
98、用碳酸钠溶液吸收过量SO2: CO32-+H2O+2SO2=CO2↑+2HSO3-
99、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H2S+Cu2+=CuS↓+2H+
100、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S2-+Cu2+=CuS↓
101、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2O 2OH-+H2↑+Cl2↑
102、电解硫酸铜溶液: 2Cu2++2H2O 2Cu↓+O2↑+4H+
103、电解氯化铜溶液: Cu2++2Cl- Cu↓+Cl2↑
104、电解熔融氯化钠: 2Na++2Cl-(熔融) 2Na+Cl2↑
105、电解熔融氧化铝: 4Al3+ +6O2- 4Al+3O2↑
106、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 MnO2+2Cl-+4H+ Mn2++Cl2↑+2H2O
107、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
108、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3Cl2+6OH-=5Cl-+ClO3-+3H2O
109、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lO-+H2O+CO2=HClO+HCO3-
110、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 ClO-+Cl-+2H+=Cl2↑+H2O
111、氯酸钾与浓盐酸: ClO3-+5Cl-+6H+=3Cl2↑+3H2O
112、硫化钠、亚硫酸钠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2S2-+SO32-+6H+=3S↓+3H2O
113、NO2溶于水: 3NO2+H2O=2H++NO3-+NO↑
114、NO2通入亚硫酸钠溶液: SO32-+NO2=SO42-+NO↑
115、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 S2-+H2O HSO3-+OH-
116、碳酸钠的第一步水解: CO32-+H2O HCO3-+OH-
117、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
118、硫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 3S+6OH-=2S2-+SO32-+3H2O
119、醋酸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2CH3COO-+2H++SO42-=BaSO4↓+2CH3COOH
120、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H3COOH+OH-=CH3COO-+H2O
121、醋酸与氨水反应: CH3COOH+NH3•H2O=CH3COO-+NH4++2H2O
122、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6H5OH+OH-=C6H5O-+H2O
123、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6C6H5OH+Fe3+=[Fe(C6H5O)6]3-+6H+
124、苯酚钠溶于醋酸溶液: C6H5O-+CH3COOH=C6H5OH+CH3COO-
125、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H2O+CO2=C6H5OH+HCO3-
126、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苯酚:C6H5OH+CO32-=C6H5O-+HCO3-
127、碳酸钙跟甲酸反应: CaCO3+HCOOH=Ca2++CO2↑+H2O+HCOO-
128、甲酸钠跟盐酸反应: HCOO-+H+=HCOOH
129、小苏打溶液与甲酸溶液反应:HCOOH+HCO3-=CO2↑+H2O+HCOO-
130、Na2C2O4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13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5H2O2+2MnO4-+6H+=5O2↑+2Mn2++8H2O
132、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与双氧水:2Fe2++H2O2+2H+=2Fe3++2H2O
133、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SO2+2MnO4-+2H2O=5SO42-+2Mn2++4H+
134、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生成CO2:
5C2H4+12MnO4-+36H+=10CO2↑+12Mn2++28H2O
135、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CH3COOCH2CH3+OH-=CH3COO-+HOCH2CH3
136、硬脂酸甘油酯与氢氧化钠溶液:
(C17H35COO)3(C3H5O3)+3OH-=3C17H35COO-+CH2(OH)CH(OH)CH2OH
137、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CH3CH2Cl+OH-=CH3CH2OH+Cl-
138、硝酸银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 Ag++NH3•H2O=AgOH↓+NH4+
139、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Ag++2NH3•H2O=[Ag(NH3)2]++2H2O
140、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
CH2(OH)(CHOH)4CHO+2[Ag(NH3)2]++2OH-=
CH2(OH)(CHOH)4COO-+NH4++3NH3+H2O+2Ag↓
14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u2++2OH-=Cu(OH)2↓
142、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Cu2++2NH3•H2O=Cu(OH)2↓+2NH4+
143、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u2++4NH3•H2O=[Cu(NH3)4]2++4H2O
144、硫酸锌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Zn2++2NH3•H2O=Zn(OH)2↓+2NH4+
145、硫酸锌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Zn2++4NH3•H2O=[Zn(NH3)4]2++4H2O
这样可以么?

二氧化硅属于孔隙材料

高中化学~

铝热剂是把铝粉和三氧化二铁粉末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呈粉红色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则加入稀盐酸后,Fe2O3生成三价铁离子,由于盐酸不足,反应完后铝有剩余,就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如果此时铝还有过量,则二价铁被进一步还原成铁单质,这些都不会与KSCN发生络合反应而出现血红色,而过量的Fe2O3固体也是不会与KSCN反应的,只有离子态的三价铁才能与它反应。所以向铝热剂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再加入KSCN未出现血红色是不能作为判定其中是否有Fe2O3的依据的。

其实不难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 ?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二、结构
1、半径
①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 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 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 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 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 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 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 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 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 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 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三、基本概念
1. 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 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 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 、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 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 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 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 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 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 、 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 H3PO4>(弱): CH3COOH > H2CO3 > H2S > HClO > C6H5OH > 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
17.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 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
20. 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个
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
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25.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
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27.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浓度为18.4mol/L。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
四、基本理论
1、 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 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烃和环烷烃 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3、 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 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7. 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 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
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 + Mn2O7 == 2KMnO4 + H2O。
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
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
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
22. 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
23.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4. 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
25. 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 < Fe2+ 。
26. 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
27. 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
28 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
29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30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31. 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32. 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
33. 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
34. 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5. 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
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
37. 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 。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 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
39.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 族元素等。
41. 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
42. 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43. 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44.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
45. 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46. 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47. 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48. 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 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49. 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50. 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5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不一定: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52. 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
53.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3,但ⅣA、ⅤA族的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5个电子。
54.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一般≥4,但H原子只有1个电子,B原子只有3个电子。
55.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
56. 一般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但也有2电子,18电子,8—18电子,18+2电子等稳定结构。“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查阅笔记。
57.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族序数,但F、O例外。
58. 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是逐渐增强,但第二周期中CH4很稳定,1000℃以上才分解。
59. 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一般为气态,但水是液态;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但水却是中性的。
60.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一定减弱,非金属性一定增强?不一定:第一周期不存在上述变化规律?
61.第五?六?七主族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一定显酸性?不一定: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显碱性? 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氢写左边,其它的氢写右边。
62.甲烷、四氯化碳均为5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但白磷为4个原子构成分子。
6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三查:①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
②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注意△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
③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
64.“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燃烧,C生成CO2,H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65.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无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66.优先放电原理
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活泼金属阳极(Au、Pt 除外) > S2- >I- > Br-> Cl- > OH- > 含氧酸根离子>F -。
阴极: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67.电解熔融态离子化合物冶炼金属的:NaCl、MgCl2、Al2O3;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Zn至Cu;热分解法冶炼金属:Hg和Ag。
68.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69.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氢氧化钠。电解时阳极为石墨,阴极为铁。
70.优先氧化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 如还原性:S2->I->Fe2+ >Br- >Cl- ,在同时含以上离子的溶液中通入Cl2按以上顺序依次被氧化。
71.优先还原原理
又如Fe3+ 、Cu2+、Fe2+同时存在的溶液,加入Zn粉,按氧化性最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被还原,即Fe3+ 、Cu2+、Fe2+ 顺序。
72.优先沉淀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 如Mg(OH)2溶解度比MgCO3小,除Mg2+尽量用OH_ 。
73.优先中和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或酸)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优先被中和。给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先发生:NaOH十HCl=NaCl十H2O ,再发生:Na2CO3十HCI=NaHCO3 十NaCl 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十CO2十H2O
74.优先排布原理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相同。离核愈近,能量愈低。电子排布时,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上,待能量低的轨道排满之后,再依次排布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去。
75.优先挥发原理
当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
将100克36%的盐酸蒸发掉10克水后关于盐酸浓度变小,因为HCl的沸点比水低,当水被蒸发时,HCl已蒸发掉了。石油的分馏,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76、优先鉴别原理
鉴别多种物质时:先用物理方法(看颜色,观状态,闻气味,观察溶解性),再用化学方法:固体物质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鉴别;用试纸鉴别气体要先润湿试纸。
78、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那么A的转化率不一定降低。对于有多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可逆反应,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一定降低;但对于反应:2NO2 (气)== N2O4(气)当它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若增大NO2的浓度时,因体系内压强增大,从而时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及平衡向右移动。那么此时NO2的转化率不是减小,而是增大了。
79、可逆反应按反应的系数比加入起始量,则反应过程中每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均相等。
80、同分异构体
通式符合CnH2nO2的有机物可能是羧酸、酯、羟基醛
通式符合CnH2n-2的有机物可能是二烯烃、炔烃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总部在哪
答: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2号。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总部在中国北京,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2号,周边标志性建筑物有海淀公园,这是我国工业工程领域资质最为齐全、功能最为完备、业务链最为完整、知识技术密集的工程公司,自1995年以来连续入选美国权威刊物《工程新闻记录》公布的全球最大的250家...

中国化学是央企吗?
答:中国化学是央企,中国化学(601117),该股全流通49亿,属于中盘央企。是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化学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学主要业务:从事化工、石油化工、电力、市政、建筑、环保等工程建设、服务及相关业务。公司...

中化国际与中国化学是什么关系
答:中化国际与中国化学都是国资委下属企业。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化学)系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工业工程建设企业集团,2008年9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联合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国际的实际控制人——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是...

中国化学行政级别
答:您问的是中化集团吧,中化集团是国有大型骨干中央企业。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为国有大型骨干中央企业,成立于1950年3月,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历史上曾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企业。现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总部设在北京。拓展: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

中国化学属于央企还是国企
答:上市公司中的中国化学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母公司控股比例为40.14%,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所以中国化学属于国企中的国有控股企业,其母公司为国资委直接管辖的大型工业工程建设集团,也就是说中国化学属于国企性质,也具有央企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化学
答:古代中国的化学思想:古代中国的化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自然观念。先秦诸子对物质的构成和变化有着自己的见解。墨子提出了“光影”和“物质”两个概念,认为物质是由光和影组成的。而苟子则提出了"气”和“物”的区分,认为物质是由气聚集而成。这些思想对后来的化学学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古代中国...

我们中国化学有那些名人?
答:他毕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特别是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为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和甾体药物工业的建立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5、柳大纲,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先驱者,盐湖化学的奠基人,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柳大纲开拓了中国盐湖资源及其化学基础的研究,组织综合队伍考察,并组建了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化学是央企吗
答:是的,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工业工程建设企业集团。

中国古代有哪些化学成就?
答:瓷器、纸和火药是中国人的发明;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十分发达;中国拥有独特的金丹术,它比阿拉伯和西方的金丹术要早数百年;中医药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在酿造、食品、颜料、涂料、印染等许多方面也有不少独特的化学成就。

中国化学公司是“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还是“中国中化集团”,还 ...
答:中化集团是很牛的,中国中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INOCHEM,网址http://www.sinochem.com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另一家公司,简称CNCEC,网址http://www.cncec.com.cn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也是一家,简称CHEMCHINA,网址http://www.chemchina.com/ 因为A股上市公司有一个中国化学,这个中国化学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