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是真实的吗 红高粱是真实的吗?

作者&投稿:淡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算比较真实得了 原著里边有很多人名都是莫大爷的邻居

取材于孙家口伏击战
山东潍坊的高密,就是那个张艺谋拍《红高粱》的地方。这里是胶河冲击平原,地势低洼,河流纵横,过去农民以种高粱为主。百里青纱帐,加上复杂的地形,使我们这里成了土匪出没的地方。老乡莫言,就是写《红高粱》的那个名作家,曾这样描述过“老人们说过去这里土匪如牛毛,高粱地里都是一些或牵驴绑票、杀人越货,或铁骨铮铮、劫富济贫的硬汉,连国民党正规部队都不敢碰的日本鬼子的汽车,他们也敢烧。那还是1938年的"3月15日",这群好汉在孙家口桥头杀了30多名日本鬼子,还打死一个叫中岗弥高的日本中将,烧了鬼子8辆汽车,那是何等的豪气啊!

只是莫言的小说而已

小说《红高粱》是莫言的成名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先人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旅程。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真实原型,在地方史料和当地传说中至今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
  “我爷爷”是谁?
  小说《红高粱》开篇就是这样一句话:“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莫言笔下的这位“传奇英雄余占鳌”即小说里的“我爷爷”,他的原型就是在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
  上世纪30年代曾在高密县政府当过会计的单明斋与曹克明是同学,两人非常熟悉。单明斋回忆说,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先后就读于高密县小、山东省立一中和北京中国大学。在北京读书期间曹克明加入共产党,毕业后受组织委派回乡开展工作,担任了中共高密县南郭庄支部书记。
  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南郭庄一带建立贫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贫民会,成员达200余人。后来,曹克明等人又相继在潍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建立了贫民会组织,随着会员的日益增多,高密县委决定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
  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晚,暴动开始。曹克明率领暴动农民烧毁了南郭庄的四门和几家地主的房子,分了地主家的粮食财产。并且在大街上摆了桌子,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政权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的消息一传开,县政府马上组织联庄会反击,贫民会抵挡不住,坚持不到一月就宣告失败,曹克明也逃离高密。
  1930年前后,曹克明担任了中共潍县(今潍坊)县委书记,他决定利用潍县桥西山会的机会,发动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武装。为此,中共潍县县委专门成立了“暴动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曹克明任党代表、县委委员徐宝铎任司令,组织附近十几个村的农民参与暴动。后来因当地政府防伺甚严,“暴动委员会”临时改变了计划,停止行动。
  “余占鳌”后来去了台湾
  暴动流产后,曹克明叛变了革命。
  关于这段历史,《高密党史资料》中有一篇名为《关于高密斗争的点滴回忆》的文章,介绍得非常详细。该文作者耿梅村,原来曾在潍县、高密一带从事地下工作,他在文章中说:“1929年5月至1930年上半年,曹克明来潍县任县委书记。……事后(指“潍县桥西山会暴动”一事)曹克明要回家看看,说家里还有几棵梧桐,想卖掉弄点经费。一回家,即被家里人看起来,由动摇而叛变。这是1930年春天的事。曹克明叛变后,潍县党组织又遭到一次破坏,于清书同志(字画舫,是我介绍的党员,曾任省委秘书)被捕了。1931年4月5日,清书同邓恩铭等二十一位同志,都惨遭杀害。”
  曹克明变节后,回乡参加了当地的联庄会。并利用联庄会拉起了一支队伍,又收编了附近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手下有了一千多号人马,成了高密一带呼风唤雨的人物。
  当时驻潍县的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是厉文礼,抗战爆发后,他将所属各县自卫团、联庄会及各地抗日游击队重新组合,把规模较大的几支改编为直属部队,曹克明部编为第六游击总队,后更名为山东省第八专区保安六团,曹克明先后担任总队长和团长。
  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曹克明部被解放军击溃,他孤身一人跑到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兼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手下当了高级参议。后来,曹克明还干过国民政府国防部山东登莱青地区“人民剿匪义勇军总队”的副总队长,但不久以后即去台湾,据说1970年前后病故。
  “青杀口”本是“孙家口”
  电影《红高粱》中有个地方叫“青杀口”,《酒神曲》中这样唱道:“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由此可知此地是个凶险所在。其实“青杀口”的原型就是高密东北乡的孙家口,村头有座石桥,横跨胶莱河,据当地老人讲,这座桥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红高粱》中伏击日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即著名的“孙家口伏击战”。
  《高密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
  据《高密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中《忆孙家口伏击战》一文介绍:1938年4月16日上午,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克明的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枪弹齐发。日军慌忙躲到车底顽抗,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还缺乏作战经验,先后有数人中弹牺牲。情急之下,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率领十多人,每人抱一捆点燃的高粱秸,奋不顾身地将汽车点燃,浓烟和大火把鬼子从车底赶出。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除一名鬼子兵躲进路边的高粱秸漏网外,其余全被击毙。
  击毙日本将军是误传
  莫言在《红高粱》中则这样描述:“为了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重点,就是这场我父亲参加过的、在墨水河边打死鬼子少将的著名战斗。”高密孙家口伏击战纪念碑碑文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查阅现有的各种抗战史料及日本军事资料,我们发现日本陆军中没有叫“中岗弥高”的中将或者少将,倒是有一位名叫“中冈弥高”的陆军中将,与“中岗弥高”一字之差。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据知名旅日作家萨苏在《〈红高粱〉中击毙的日本军官是什么人?》一文中分析:“此人(中冈弥高)是日本陆军防空炮兵专家,曾经担任炮兵工兵学校校长,也参加过战史编写。不过他1940年还被颁发旭日一等勋章,应该不可能在1938年4月就已经阵亡。……中冈1938年9月还得过一枚瑞宝勋章,如果他4月在孙家口就阵亡了,不会给他死后授勋两次的。从以上事实判断,中冈并未死在孙家口战斗中。”
  中冈弥高没有死在高密,但地方史料中为什么却说击毙了一名日本将军呢?据文史学者分析,当时日本军队等级观念很强,中冈的名望很高,学生又多,带他名片的人肯定不少。估计可能是游击队员从死去的日本兵身上搜出“中冈弥高”名片之类的东西,错将死者当成中冈本人了。结果后来以讹传讹,把“中冈弥高”传成“中岗弥高”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还需新的资料来证明。

莫言红高粱是真的故事吗~

是的。
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南郭庄一带建立贫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贫民会,成员达200余人。
后来,曹克明(“余占鳌”)等人又相继在潍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建立了贫民会组织,随着会员的日益增多,高密县委决定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
农历8月21日晚,暴动开始。曹克明率领暴动农民烧毁了南郭庄的四门和几家地主的房子,分了地主家的粮食财产。并且在大街上摆了桌子,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政权组织。
南郭庄农民暴动的消息一传开,县政府马上组织联庄会反击,贫民会抵挡不住,坚持不到一月就宣告失败,曹克明也逃离高密。
关于这段历史,《高密党史资料》中有一篇名为《关于高密斗争的点滴回忆》的文章,介绍得非常详细。该文作者耿梅村,原来曾在潍县、高密一带从事地下工作。
他在文章中说:“1929年5月至1930年上半年,曹克明来潍县任县委书记。……事后(指“潍县桥西山会暴动”一事)曹克明要回家看看,说家里还有几棵梧桐,想卖掉弄点经费。
一回家,即被家里人看起来,由动摇而叛变。这是1930年春天的事。曹克明叛变后,潍县党组织又遭到一次破坏,于清书同志(曾任省委秘书)被捕了。
1931年4月5日,清书同邓恩铭等二十一位同志,都惨遭杀害。”曹克明变节后,回乡参加了当地的联庄会。
并利用联庄会拉起了一支队伍,又收编了附近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手下有了一千多号人马,成了高密一带呼风唤雨的人物。
当时驻潍县的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是厉文礼,抗战爆发后,他将所属各县自卫团、联庄会及各地抗日游击队重新组合。
把规模较大的几支改编为直属部队,曹克明部编为第六游击总队,后更名为山东省第八专区保安六团,曹克明先后担任总队长和团长。
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
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

扩展资料:
《红高粱》站在民间立场上以“我”的回忆方式,讲述了一段悲壮的爱情传奇和惊心动魄的抗日故事。这种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
对于抗战故事的描写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并不少见,但《红高粱》与以往革命历史战争小说的不同就在于,它以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
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有农民演绎的一系列野性故事。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线索交织而成的:主线写以“我”爷爷为司令的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
整个战斗过程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的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历史战争所具有的政治色彩,将其还原成了一种自然的本能的为生存而发起的搏斗。
这场战争,打死了一名日本少将,而参战的“老乡”也牺牲巨大;但毕竟取得了胜利。在“我的故乡”高密引起重大反响,以致流传久远。
“为了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重点,就是这场我父亲参加过的、在墨水河边打死鬼子少将的著名战斗。
我们村里一个九十二岁的老太太对我说:东北乡,人万千,阵势列在墨河边。余司令,阵前站,一举手炮声连环。东洋鬼子魂儿散,纷纷落在地平川。
女中魁首戴风莲,花容月貌巧机关,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鬼子不能前……"可见,这场战争以及“我”爷爷、奶奶的在“我”的故乡人们心中的影响。
后者由余占鳌与戴凤莲的爱情故事串起。余占鳌是戴凤莲出嫁时的轿夫,被戴凤莲的美貌所吸引,出于人的本能需求,一路上多次与她调情。
当土匪劫道的危情发生时,余占鳌勇敢的率众杀退土匪并杀死一匪徒。后来,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里,开始了人性原始的、充满野性的欢爱。
再后来,余占鳌杀死了戴凤莲患麻疯病的丈夫,正式地成为她的情人。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故事中,被突显出来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和对性爱的迷醉以及狂野不羁的原始野性生命力。
这种对生活在民间世界里的农民直白、自由的、生动而形象的刻画,显然超越了政治意识形态的范畴。概括地说,《红高粱》在情节构成上是依照了自然的生存模式。
尽管它讲的是抗日和爱情故事,但其中所突现出来的是民间真实存在的强悍生动的暴力与性爱内容。与此相关的是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一改传统意识形态的脸谱化模式。
比如 “我爷爷”余占鳌是被突出的主要英雄,他的草莽性格和英雄气概都未经任何雕琢修饰,以其性格的真实还原出了人性的本色。
这些特点也同样体现在 “我奶奶”戴凤莲和罗汉大爷等人物的身上。 “我奶奶”具有的那种温热、丰腴、泼辣、果断的女性的美。
罗汉大爷的忠诚、坚韧、不屈不挠的农民秉性以及“我父亲”小豆官的莽撞冲动的性格,都彰显出一种原始的放纵和勃勃生力,这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创作上是空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高粱

小说《红高粱》是莫言的成名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先人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旅程。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真实原型,在地方史料和当地传说中至今仍能找到他们的踪迹。
  “我爷爷”是谁?
  小说《红高粱》开篇就是这样一句话:“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莫言笔下的这位“传奇英雄余占鳌”即小说里的“我爷爷”,他的原型就是在胶县(今胶州)、高密、平度、昌乐、安丘、诸城一带大名鼎鼎的曹克明。
  上世纪30年代曾在高密县政府当过会计的单明斋与曹克明是同学,两人非常熟悉。单明斋回忆说,曹克明是高密西乡人,先后就读于高密县小、山东省立一中和北京中国大学。在北京读书期间曹克明加入共产党,毕业后受组织委派回乡开展工作,担任了中共高密县南郭庄支部书记。
  1928年,中共山东省委派人到南郭庄一带建立贫民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贫民会,成员达200余人。后来,曹克明等人又相继在潍河东岸的一些村庄建立了贫民会组织,随着会员的日益增多,高密县委决定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
  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晚,暴动开始。曹克明率领暴动农民烧毁了南郭庄的四门和几家地主的房子,分了地主家的粮食财产。并且在大街上摆了桌子,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了政权组织。南郭庄农民暴动的消息一传开,县政府马上组织联庄会反击,贫民会抵挡不住,坚持不到一月就宣告失败,曹克明也逃离高密。
  1930年前后,曹克明担任了中共潍县(今潍坊)县委书记,他决定利用潍县桥西山会的机会,发动武装暴动,建立革命武装。为此,中共潍县县委专门成立了“暴动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曹克明任党代表、县委委员徐宝铎任司令,组织附近十几个村的农民参与暴动。后来因当地政府防伺甚严,“暴动委员会”临时改变了计划,停止行动。
  “余占鳌”后来去了台湾
  暴动流产后,曹克明叛变了革命。
  关于这段历史,《高密党史资料》中有一篇名为《关于高密斗争的点滴回忆》的文章,介绍得非常详细。该文作者耿梅村,原来曾在潍县、高密一带从事地下工作,他在文章中说:“1929年5月至1930年上半年,曹克明来潍县任县委书记。……事后(指“潍县桥西山会暴动”一事)曹克明要回家看看,说家里还有几棵梧桐,想卖掉弄点经费。一回家,即被家里人看起来,由动摇而叛变。这是1930年春天的事。曹克明叛变后,潍县党组织又遭到一次破坏,于清书同志(字画舫,是我介绍的党员,曾任省委秘书)被捕了。1931年4月5日,清书同邓恩铭等二十一位同志,都惨遭杀害。”
  曹克明变节后,回乡参加了当地的联庄会。并利用联庄会拉起了一支队伍,又收编了附近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装,手下有了一千多号人马,成了高密一带呼风唤雨的人物。
  当时驻潍县的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是厉文礼,抗战爆发后,他将所属各县自卫团、联庄会及各地抗日游击队重新组合,把规模较大的几支改编为直属部队,曹克明部编为第六游击总队,后更名为山东省第八专区保安六团,曹克明先后担任总队长和团长。
  1938年4月16日,曹克明率领队伍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烧毁敌人汽车8辆,歼灭日军30多人,轰动了整个胶东,曹克明也被誉为“抗日英雄”——这就是《红高粱》中所描述的“我爷爷”在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曹克明部被解放军击溃,他孤身一人跑到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兼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手下当了高级参议。后来,曹克明还干过国民政府国防部山东登莱青地区“人民剿匪义勇军总队”的副总队长,但不久以后即去台湾,据说1970年前后病故。
  “青杀口”本是“孙家口”
  电影《红高粱》中有个地方叫“青杀口”,《酒神曲》中这样唱道:“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由此可知此地是个凶险所在。其实“青杀口”的原型就是高密东北乡的孙家口,村头有座石桥,横跨胶莱河,据当地老人讲,这座桥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红高粱》中伏击日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即著名的“孙家口伏击战”。
  《高密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
  据《高密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中《忆孙家口伏击战》一文介绍:1938年4月16日上午,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克明的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枪弹齐发。日军慌忙躲到车底顽抗,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还缺乏作战经验,先后有数人中弹牺牲。情急之下,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率领十多人,每人抱一捆点燃的高粱秸,奋不顾身地将汽车点燃,浓烟和大火把鬼子从车底赶出。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除一名鬼子兵躲进路边的高粱秸漏网外,其余全被击毙。
  击毙日本将军是误传
  莫言在《红高粱》中则这样描述:“为了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重点,就是这场我父亲参加过的、在墨水河边打死鬼子少将的著名战斗。”高密孙家口伏击战纪念碑碑文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查阅现有的各种抗战史料及日本军事资料,我们发现日本陆军中没有叫“中岗弥高”的中将或者少将,倒是有一位名叫“中冈弥高”的陆军中将,与“中岗弥高”一字之差。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呢?
  据知名旅日作家萨苏在《〈红高粱〉中击毙的日本军官是什么人?》一文中分析:“此人(中冈弥高)是日本陆军防空炮兵专家,曾经担任炮兵工兵学校校长,也参加过战史编写。不过他1940年还被颁发旭日一等勋章,应该不可能在1938年4月就已经阵亡。……中冈1938年9月还得过一枚瑞宝勋章,如果他4月在孙家口就阵亡了,不会给他死后授勋两次的。从以上事实判断,中冈并未死在孙家口战斗中。”
  中冈弥高没有死在高密,但地方史料中为什么却说击毙了一名日本将军呢?据文史学者分析,当时日本军队等级观念很强,中冈的名望很高,学生又多,带他名片的人肯定不少。估计可能是游击队员从死去的日本兵身上搜出“中冈弥高”名片之类的东西,错将死者当成中冈本人了。结果后来以讹传讹,把“中冈弥高”传成“中岗弥高”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还需新的资料来证明。

《红高粱》是真实故事吗?
答:《红高粱》是真实故事。这部完成于1985年的《红高梁》,正值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于1986年3月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莫言相继完成了《高梁酒》、《高梁殡》、《狗道》、《奇死》四部作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红高梁家族》。《红高粱》简介:《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

现实中存在像高粱一样因为出身差而得到上级关照的事情吗?
答:高粱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最重要的是他有机会和领导打开自己的心结,让领导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下属的自己,能够抓住机会让领导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体验以及真实的想法的话,得到赏识的概率也是很大的。现实没有电视剧的偶然,有的只是自主与主动,主动一点,往往机会就在手中。

《红高粱》是真实故事吗?
答:是的。这部完成于1985年的《红高梁》,正值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于1986年3月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莫言相继完成了《高梁酒》、《高梁殡》、《狗道》、《奇死》四部作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红高梁家族》。故事的设定在山东的高密乡,当年的青纱桥真实地发生过一场抗日战斗...

电视剧《红高粱》故事中人物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吗?
答:符合老百姓的心理需求。该剧是一部散发着勃勃生命力的大制作,如果说当年巩俐塑造的“九儿”野性十足,那么周迅版的“九儿”更加野性、更加大胆,且机敏而果烈。在加上曾执导《北京人在纽约》、《甄嬛传》等多部力作的金牌导演郑晓龙的全情演绎,真的是让人感觉酣畅漓淋、不可多得。

《王牌部队》中,高梁比顾一野更受人欢迎,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答:高粱比顾一野接地气,所以高粱比顾一野更受人欢迎。其实大家也能想象一下,在一个军旅作品中大家看的基本上都是那种底层往上爬的剧情。更重要的是高粱符合了很多人的现实生活,也让大家看到了在现实社会中也有像高粱这样的人物出现。但是顾一野从出生的那一刻,他的人生就已经在巅峰之上。出生于军人家庭...

老胡烧高粱酒是否真实
答:不真实可以烧,但单纯的烧并无法实质性的鉴别。高粱白酒的鉴别方法: 酒质上分辨:半杯酒加入半杯纯净水,由于高粱酒是纯固态发酵,所以会变淡白色浑浊状!这才是正品,勾兑的就还是清澈透明!香气鉴别:在对高粱酒的香气进行感官鉴别时,最好使用大肚小口的玻璃杯,将白酒注入杯中稍加摇晃,即刻用...

红高粱是真实的吗
答:取材于孙家口伏击战 山东潍坊的高密,就是那个张艺谋拍《红高粱》的地方。这里是胶河冲击平原,地势低洼,河流纵横,过去农民以种高粱为主。百里青纱帐,加上复杂的地形,使我们这里成了土匪出没的地方。老乡莫言,就是写《红高粱》的那个名作家,曾这样描述过“老人们说过去这里土匪如牛毛,高粱地里都是...

为啥电视剧中,高粱酒会爆炸?
答:高粱酒里头含有的酒精有充足氧气存在下燃烧,而当燃烧生成的大量气体不能尽快释放的话,就会造成爆炸,尤其是装在罐子里的酒。电视剧情里面九儿用自己将日本人引到高粱地里,然后再把事先准备好的酒点燃炸死了后面的日本人,为余占鳌一行人赢的了逃跑的机会。电视剧版《红高粱》塑造出一群个性鲜明的...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讲的是他真实的故事,还是虚构的?
答:《 红高粱 》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作者所住的村庄的邻村。先是游击队在胶莱河桥头上打了一场伏击战,消灭了日本鬼子一个小队,烧毁了一辆军车,这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胜利。过了几天,日本鬼子大队人马回来报复,游击队早就逃得没有踪影,鬼子就把那个村庄的老百姓杀了一百多口,村子里的房屋...

野生高粱向栽培高粱是怎么进化的?
答:在这种生境下,大量的栽培与野生高粱杂交的第一代植株存活下来。在轮换种植制度下,许多小田块靠在一起,以保持由野生与栽培高粱杂交分离的中间植株的群体。杂交授粉可能很快发生,栽培与野生高粱杂交的杂种在新近撂荒地里相对稳定的生境下真实地存在着。在东非,通过3个群体杂种指数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