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5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

作者&投稿:绪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h为0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5N;测力计示数最小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有益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最大浮力为6.5N-
(2)根据F=G-F′可得,第一次到第五次的浮力分别为:0N、0.5N、1N、1.5N、2N,
由此得出结论:物体在浸没液体之前,浮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大.
(3)根据F=G-F′可得,金属块受到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第五次到第七次的浮力分别为:2N、2N、2N,
由此得出结论:物体在浸没液体之后,浮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不变.
(4)由上可知,金属块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浮力是先变大后不变的.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F,重力是一定的,浮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深度的变化是:先变小,后不变.能正确反映浮力F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为D.
(5)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用弹簧测力计求浮力的方法,表达式为:F=G-F
故答案为:(1)6.5;2;(2)前;变大;(3)后;不变;(4)D.(5)F=G-F

如图,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长方体挂在测力计下,在长方体接触容~

(1)铁块的重力等于浸入水中深度为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体重G=6.5N;第四次实验时,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6.5N-5.0N=1.5N;(2)根据第四次实验时,铁块受到浮力的计算方法,求出第一次到第五次的浮力分别为:0N、0.5N、1N、1.5N、2N,由此得出结论:铁块未浸没时,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增大.(3)根据第四次实验时,铁块受到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第五次到第七次的浮力分别为:2N、2N、2N,由此得出结论:当铁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4)由上可知,铁块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浮力是先变大后不变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重力是一定的,浮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深度的变化是:先变小,后不变.故答案为:(1)6.5;1.5;(2)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铁块受到水的浮力增大;(3)当铁块浸没水中后,铁块受到水的浮力与深度无关;(4)B.

(1)铁块的重力等于浸入水中深度为图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体重G=7.5手;第四次实验时,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7.5手-5.图手=1.5手;(她)根据第四次实验时,铁块受到浮力的计算方法,求出第一次到第五次的浮力分别为:图手、图.5手、1手、1.5手、她手,由此得出结论:铁块未浸没时,随图浸入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增了.(r)根据第四次实验时,铁块受到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第五次到第七次的浮力分别为:她手、她手、她手,由此得出结论:当铁块浸没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4)由上可知,铁块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浮力是先变了后不变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重力是一定的,浮力变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4,浮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图深度的变化是:先变4,后不变.(5)实验步骤:①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块橡皮泥的重力;②再测出橡皮泥浸没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F1;③最后测出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F她.结论:若所受浮力相等,则浮力的了4与物体的形状无关.故答案为:(1)7.5;1.5;(她)受到水的浮力增了;(r)受到水的浮力与深度无关;(4)B.(5)橡皮泥浸没水中;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水中;所受浮力相等.

(2009?丽水)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
答:(1)尺子的形变程度越大表示尺子上所受的压力越大.(2)由图可知,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尺子的形变程度就越小,这说明了压力也就越小.故答案为:尺子形变程度、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增大而减小.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
答: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温度、水的表面积的大小、以及水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的关系时,应用控制变量法.(1)比较A、C两图看出是水的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和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水的温度,所以比较上述两图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2)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
答:为了验证了平面像成像的特点.(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位置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玻璃板越薄,玻璃的两个反射面成的像越近,便于进行实验,应选择薄的玻璃板做实验.(2)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1...
答:(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白纸板上没有蜡烛的像;(4)因为像和物大小相等,所以,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就会看到像与物完全重合,如图c所示,从而验证了平面像成像的特点.故答案为:(1)竖直放置;薄玻璃板;(2)完全相同;(3)没有;(4)像与物等大.

初三物理题关于浮力压强的,多多益善感激不尽!
答:如图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A.平放时最大B.立放时最大C.侧放时最大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答案:B(09丽水).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

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1)实验...
答: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不受力,小车速度不变,小车将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4)当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人和秋千在这一瞬间是静止的,所以当此时外力全部消失时,人和秋千都会保持静止的状态不再改变,故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同一;(2)大;(3)匀速直线;(4)A.

小明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关系,设计了如图...
答:(1)当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拉力的大小,因为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也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果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还是拉力的大小,但是不等于摩擦力.(2)此...

为了探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小明同学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
答:(1)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自重的作用线刚好通过支点,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产生影响;(3)通过对三次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应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4)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算出第2次实验中阻力为4N,第3次实验中阻力臂为5cm. 实验次...

(2014?威海)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
答: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C、为了便于从不...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
答:(1)距物体的距离;距离;小.(2)物体高度;高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