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誓词的变化带来的意义及影响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作者&投稿:党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正式公布的宪法宣誓誓词共70个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与原先宪法宣誓誓词草案的65个字相比,共有四处修改和变动,其意义及影响如下: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成了“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

  忠于:忠诚地对待。

  宪法无需任何人的赞成和支持都已至高无上地被全体人民塑立在那里,它只需要人们忠诚地对待。忠于宪法是维护宪法权威的前提,把“拥护”改成“忠于”恰如其分。

  二、“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变动成了“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只有怀着一颗忠诚地对待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才有可能做到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如此的循序变动不仅显得合情合理,而且更符合做事先做人的从政为官逻辑。

  三、“自觉接受监督”改成了“接受人民监督”。

  监督:即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监督既有来自党组织的,也有来自人民自发的,不论你是自觉接受还是不自觉接受,监督总是形影不离且必不可少。“自觉接受监督”改成了“接受人民监督”,强调了监督制度的重要性和监督主体的广泛性。

  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改成了“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中国特色本身就是一个有大有小、可大可小、有待明确、可不断更改、含糊不清的“太极”化概念,将中国特色明确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际上就是把中国特色限定或具体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上。这一作法无疑在宣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中国特色的特色落脚点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目标就是我国宪法最重要的目标。

  五、正式公布的宪法宣誓誓词将为下一步党章和宪法序言的进一步修改完善奠定基础。

  本次正式公布的宪法宣誓誓词,其实质内容对我国现有党章和宪法序言无疑都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新的补充或修正,而这或许将为下一步党章和宪法序言的进一步修改完善奠定前期基础。



宪法宣誓的内容,原因和影响~

2015年6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草案。
决定草案提出了65个字的宪法宣誓誓词,适用于所有宣誓人员。
这65字宪法宣誓誓词为:“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誓词共70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意义如下:
1、宪法宣誓制度,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重要体现,对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宪法是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意志的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依法治国必须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必须依宪执政。
3、宪法宣誓正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最好体现。

扩展资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作草案说明时说:“落实四中全会决定精神,以立法形式正式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对于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的宪法法律虽然还没有对宣誓制度作出具体规定,但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组织公职人员进行就职宣誓活动。2009年初,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就职宣誓制度的决定》,要求就职人员手拿宪法面对国徽宣誓。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宪法宣誓制度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原因
答:爱尔兰宪法规定,任何拒绝或忽略作宣誓的法官均被视为业已辞去其职务。而有些国家受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精神的影响,他们的宪法确认在法院或法官面前进行宣誓,如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所有法官皆可受理宣誓事宜,但通常由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担任总统就职大典的见证人。虽然我国大陆地区之前并没有法律上的...

宪法宣誓主体范围包括哪些对象
答:相关作用:被任命者拥有权力后,宪法宣誓制度可以通过看得见的仪式,表示其会如何对待责任和职权,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同时宣誓本身也代表了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和良心上的约束。宣誓人也会因为想到表过态、宣过誓而提醒自己应该履行自己的誓言。

宪法宣誓主体范围包括哪些对象
答:以及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修改后的宪法宣誓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宪法宣誓词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什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这一...
答: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2015年6月24日拟定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

宪法宣誓词中恪尽职守后面是什么
答: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2015年7月1日通过)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

宪法宣誓词当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后面两点是什么
答:宪法宣誓词当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后面两点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宪法宣誓誓词是各级人大及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内容。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国家公务员宣誓誓词
答:工作内容 1、研究国际战略形势和政治格局的架构、探索其动态,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教、社会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建议。2、根据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和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学术活动,为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咨询意见。3、针对国家发展...

宣誓是什么意思
答:宣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目的。首先,宣誓可以表达个人或团体对某种价值观、道德原则或职责的坚守和奉行。通过宣誓,人们可以公开承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以此来推动自己或他人朝着更高的标准迈进。宣誓还能够加强人际关系和社会凝聚力,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辞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3、宣誓的种类...

宣誓词~~
答:宣誓场合 要有正式的场合,正式的仪式,庄严的举行。因为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人们很注重宣誓,现代社会下,宣誓被无形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随着历史的发展,当宣誓这个在古代极具法律约束力的概念,被弱化为只需要道德和良心的约束时,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已经无法预期宣誓所能起到的...

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的誓言会包括哪些部分
答: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需公开向宪法宣誓,具有多重意义。首先,这是对宪法的维护与尊重。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带头维护宪法,遵守宪法,从为国家工作的那一天开始,就应该通过宣誓的方式进行承诺,这不仅是做给别人看,更是做给自己看。同时,这也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制度,大多数国家在宣誓时都会对宪法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