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两国佛教的异同 佛教的标志是什么

作者&投稿:虞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首先,中国的为大乘佛教,泰国为小乘佛教,这是个大标题。
那么简单来讲几点好了

由于两国所处的历史,地理,背景,都不一样,所以泰国的人民对于出家人非常的尊敬,泰国的出家人,至今还是保留着2500年前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以每天早上的托钵(俗称化缘,绝对是化吃的)来维持吃饭问题,过午不食,所以没有吃晚饭的。他们严格持戒,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认真修行。值得我们学习和赞叹。也为泰国的人民带去了无限的福址。

再者,即是我们中国之大乘佛教,中国之佛教又可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今以大家比较熟的汉传佛教来简单说说区别

由于,泰国所处地理位置和印度差不多,天气大多以热天为主,所以泰国的出家人所穿的袈裟(南传袈裟)和2500年前佛在世时的出家人穿的是一样的,男众里面不穿任何的衣服,全身上下只穿一件袈裟(如果没见过南传的袈裟者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可以去看看泰国出家人穿的衣服就知道那个桔黄色的就是袈裟他们没有其他衣服,最多可以同时披三件称为三衣)

而佛法传到中国后,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原本的三衣就不在适合了,所以按佛制定的戒律,中国的祖师大德们,制定了中国的出家人穿的衣服,长衫,短褂,海青乃至北传袈裟(此就是我们一直看到的一格格的袈裟)叫北传袈裟,此是一点之不同。
大乘的戒律和小乘也不一样,小乘的戒律大乘全有,但是大乘的戒律小乘没有,大乘的戒律叫菩萨戒,此又是一点不同。

佛法本一味,原无大小乘之分。但因应根器,对厌离世间之苦,只求自了者,说解脱生死之小乘法。对悲愿深重,欲自觉觉他者,说大乘法。此乃因材施教,也是佛教能延续至今的原因。大小乘之争历千年而未休,大乘轻视小乘,斥为焦芽败种。小乘则谓大乘非佛说。小乘严格持戒,以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微密观照为修行方式,其精神值得敬佩。然而,大乘也绝对是佛说。《圆觉经》、《楞伽经》的内容,与祖师证悟的境界毫无乖异,即可得知。否则《净土圣贤录》记载之往生事迹,与禅宗祖师的成就,又当如何解释?大小乘思想上的分水岭,在于:小乘认同四大为实,但以析空观破此执着;大乘则认为,四大乃是心的影像,是清净自性所影现的假相,无实体可得。小乘的观空,却非易事。欲达到大乘的圆满大寂灭处更难。两者并无对错,只是思想不同,唯有互相尊重。只要契机,便能受益

中国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云南那一带许多少数民族是小乘佛教为主。而泰国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

中国的为北传大乘佛教,泰国为南传小乘佛教。

早期佛教在佛灭度后的300-500年度分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泰国、印尼等地的佛教即为南传,其以阿罗汉果(自渡)为最高果位,即小乘。北传佛教后来到了中国、日本等地,其以佛(自渡,渡他,圆满)、菩萨(自渡,渡他,未圆满)为最高果位,即大乘。

佛教的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佛教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壮大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佛教教义的作用也就不同。佛虽然有神通,但是佛知道万事万物因缘和合,都有各自的因缘果报在,决不能违背因果来做事。世人无知,不明因果。
我们内在的觉性,是佛;心正而不邪,是法;清净无染的本能,是僧。我们自心的三宝,这种觉、正、净通过佛陀的经书法宝,通过出家人的言传身教。经书法宝是教学的工具,但是这些工具要有人教导才能运用自如。
出家人和一些修行多年的老居士,以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指导我们领会经文的义理,掌握修行的方法。我们每个人内在的佛法僧三宝是本具的,但是要通过外在的三宝来唤醒。菩萨是觉悟的圣者,他并不需要我们的礼拜和供养。
礼拜忏悔,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之心,谦和之心。“礼圣者足,见贤思齐也”,我们礼佛赞佛,是希望能学习佛陀的行止,通过生命的实践,把内在的觉、正、净三宝开显出来。希望佛陀给我们做证明,我们在这条觉悟的道路上也要开始迈进了。
用最高贵的头接触地面,可以一方面去体会与圣者足迹的亲近,一方面去体会与整个的大地的融合。大地涵养了无数的可能性,地球上万事万物都是靠土地的滋养,我们也要作育和大地一样广阔无边、谦和朴素的胸怀。

扩展资料: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佛教-百度百科

一、佛教教旗
目前我们在许多寺院的法会上看到的佛教教旗是美籍波兰人奥尔高特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的六种光色设计的,并在1952年举行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二次大会上得到确认。
六种光色为蓝、黄、红、白、橙及前五色的混合色。其构图,纵横均为蓝、黄、红、白、橙等色,象征人类的各种肤色。
其中,横的表示全世界人类的和睦相处,纵的表示世界的和平。从佛教立场看,教旗的六色(包括混合色)象征佛陀的庄严法相和佛教的博大精深。
蓝色代表佛教慈悲和平的主旨;黄色寓示中道了义;红色象征成就福德;白色表示清净解脱;橙色象征佛法的根本——智慧圆满;五色的混合色寓示真如不二之义。

二、“卍”字符
“卍”这个符号藏语叫做 “雍仲”。雍仲“卍”是佛祖的心印 (“雍”是胜义无生,和谐永恒的象征,就是诸法的空性与真谛;“仲”是世俗无灭的意思)。
西藏,“卍”字不论作为图案还是符号均随处可见。在汉语中该符号标志读作“万”。在藏民族看来,“卍”表达的是吉祥的含义,这一点,同汉民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称“卍”为“雍仲”吉祥符。

三、莲花
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佛教有宝伞、双鱼、宝瓶、莲花、白螺、如意、宝幢、金轮八种吉祥宝物,
释迦牟尼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

扩展资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佛教的中国化
百度百科:佛教四大吉花
百度百科:“卍”
百度百科:佛教教旗

佛家,佛学,佛教的异同点?
答:无所谓异同,因为概念范畴不一样。1.佛家泛指一切熏修佛法的出家、在家众乃至一切为佛法摄受的众生类等,是一个团体化的说法;2.佛学是研究探索佛教教理名相等,将佛教哲学化或文化化的世俗化做法,与修行无关。3.佛教是佛陀创立的基于佛法僧三宝同存的教化法门;总持离世间一切善法,是众生修行离苦得...

道教与佛教的异同
答:1. 道教与佛教都宣扬善良和道德规范,旨在引导人们向善。2. 道教源自中国,强调现实生活的和谐与身心健康,认为人的现实状况可以通过修炼和调整来改善。3. 佛教起源于印度,强调因果律和轮回转世,主张通过修行和冥想来超越物质世界,达到心灵的解脱。4. 道教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提倡修身养性,寻求长生...

佛教和道教有什么相同和异同?
答:相同点:任何一个宗教,只要是好的宗教都是导人向善的。不同点: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而佛教是外来宗教。道教讲究现世报,佛教讲究因果轮回。道教讲究务实比如说身体不好有相应方法可以调节,家居环境不好也可以调节 佛教讲究唯心,认为这些不好是因为你心态不好,要你看破放下自在。在古代道教实在上层社会...

佛教和道教有什么相同点和异同点
答: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2.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佛教: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迦毗罗卫国...

我对佛教感兴趣,请给我简单介绍一下,可以吗?
答:经典的传入,据传始于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屠经(佛典),但究为何经,已失传无闻。历来均以永平年间(公元58~75)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此说是否为历史事实,近代颇有争议。因当时西域发生战乱,交通断绝,至永平十六年才开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在公历...

民间信仰和我国佛教、道教有何异同?要详细一点的,看清楚再回答。_百度...
答:佛道两教同样如此. 人自有自我意识以来其天性就是好生恶死,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也就产生了种种宗教和崇拜,人类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是宗教产生的母胎.佛学大约产生在公元前六世纪.佛学的前身是印度的古瑜伽.从古瑜伽的经典《奥义书》可以看出,佛教的轮回观,六大圆融说,四蝉八定等等都是直接继承了《奥义书》的思想....

佛教和道教有什么相同点和异同点?
答: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佛教则是外来教,它是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两教有相容的方面,但差异是基本的,其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

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的异同?
答:都是禅宗。中国佛教最讲究的是禅,求佛也称问禅。中国佛教同时也是中国三教之一,即佛、道、儒三教。在少林寺有一幅三教合一图,图上有: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清河叶,三教本来是一家。可见中国佛教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少林寺也是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

佛教和佛学的异同?
答:佛教是一个人为的组织.我觉得你应将问题改为佛法与佛学的异同会好点.佛学就是那些人研究佛法去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的,但是用有形的文字去讲无形的佛法是不准确的,这不准确不是有一点点的误差,是有天大的误差.因为佛法是要靠悟道的,佛学是靠理解的.在佛法上有些用一般思维无法想到的东西,在佛学上怎...

介绍一下佛教
答:质,锻炼身心的方法,大乘的禅定,与后来中国佛教禅宗的禅,又有异同。禅那的方法,有从一心一德的信仰坚定入手;有从生理的安那般那(调理出入呼吸)入手;有从洗心休息入手;有从心理的观念意思入手,有从念诵秘文入手,所谓方便法门,不一而足,综合其修证工夫程序的分类,不外四禅八定,又称为九次第定;四禅包括四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