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描写方法都有哪些? 袁枚写的《苔》都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比如修辞手法,抒情手法,...

作者&投稿:人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又如“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蹄”“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白皮书54页)反衬又有①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飞鸿影下”《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②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③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怅长”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姜夔《扬州慢》中“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又如李白的七绝<<越中览古 >> “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中唐刘禹锡的<<石头城>>等。
(3)对比。陆游《诉衷情》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又如《鹧鸪天》(辛弃疾)“过去——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现在——春风不染白髭须,换得东家种树书。(效果)——突出壮志未酬而年岁老大的感慨。”;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辛笛《风景》中的\"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
(4)白描。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⑸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⑹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⑺从对方着笔。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如《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皮书64页)。又如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白皮书55页)。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辞。
(2)比喻。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拟人。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别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4)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⑺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表现手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抒情方式:借物、借景、直接、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
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描写方法都有哪些~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①托物言志,表现作者希望如苔花一样默默无闻而又积蓄力量,造就不凡。
②比喻,把苔花比作米,表现苔花之小,更能表现苔花在不受重视中仍能保持自我的可贵;拟人,“也学牡丹开”一句将苔花人格化,表现苔花不服输的品格。
③暗含对比,将苔花与牡丹进行对比,表现苔花的默默无闻却不自甘堕落的品格。

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描写方法都有哪些
答: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

诗歌常见表达技巧:1抒情方式: 2修辞手法: 3描写手法: 4表现手法:
答: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等)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

...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答: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因事缘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 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

语文中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与什么描写分别是哪些?
答: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借代、夸张、反语、设问、对比、引用、反问、对偶、反复。表达方式:抒情、议论、说明、应用、记叙。表现手法:1 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2 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3 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

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抒情手法是什么?怎么做诗歌鉴赏题...
答:你所说的抒情手法属于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包括直接抒情(也就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具体区别:1.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

现代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表现手法:1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2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借代,双关,夸张,反问,反语,引用等。3 表达技巧:想象,联想,象征,比衬,烘托,渲染,虚实相生等;描写方法针对人的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常见表现手法释义 1...

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什么的怎么也分不清,求高人指点。_百度知 ...
答:抒情方式有直接(正面)抒情和间接(侧面)抒情。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物,情景交融。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冗长为简洁。拟人:使……人格化,新颖别致,栩栩如生,引人联想,生动活泼。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修辞方式、说明方法、写作手法、描写方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方...
答:抒情方式: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鄙人不才啊- -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意象象征,衬托,联想,想象,先抑后扬(欲扬先抑),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首尾呼应,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我不太清楚最后这两个算不算) 【就知道这些了。。。表达方式:记叙(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抒情,...

...写作手法、描写方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呢?拜托再介绍一下_百度知...
答: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方法简说 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有哪些
答: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