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兹是什么鸟? 鸠兹是什么鸟

作者&投稿:旁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议“鸠兹”的由来

  作者:胡绍儒

  芜湖古名鸠兹邑,最早见于《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6年)春,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1978年,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率领研究生实地考察,证实鸠兹邑在今芜湖县黄池乡境内水阳江南岸残蚀丘上。邑名鸠兹,由来何在?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郡国志》中关于“芜湖”注云,“鸠兹意指鸠鸟栖息繁殖之所。”据此,历代学者及芜糊人解释“鸠兹”部是说“鸠兹就是鸠鸟滋生的意思。”有人引《诗经·周南》:“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作为佐证,鸠是说明水鸟,并引《尔难·释器》,“蓐谓之兹”。蓐即是草席、草垫子。意谓当时芜湖附近的斑鸠已云集到遍地象铺了一层蓐一样。一度有人还主张用“鸠”作芜湖市鸟。
  然而,据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芜湖古今》一书中“最早的居民”一章记载,远古时代,居住于中国东方的人被称为“夷族”,在芜湖设县以前,它叫“鸠兹”,又叫“皋夷”“皋彝”等,是芜湖一带最早的土著人的名称。据此,怎能把“鸠兹”当作鸟来解释呢!
  1958年,芜湖蒋公山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一一石斧,证实大小荆山一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在活动(见1959年《考古》杂志刊登的《芜湖蒋公山遗址调查小记》)。近年,在宣城县境内发现好几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活动的遗址。安徽电台在广播这一新闻时还说,古代东夷族原始人是从浙西、皖南山区沿着水阳江逐渐西移,进入宣城和芜湖的。考古的新发现,与古代史书上说的相吻合,证实“鸠兹”是人不是鸟,鸠兹邑就是鸠兹人聚居的地方。这个千古文史之谜该到揭谜的时候了。
  “鸠兹”是鸟说的根据是范晔《后汉书》中的“芜湖”注。但,范晔写《后汉书》,不象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经过实地考察,而是以《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采摘三国吴谢承、晋司马彪和华峤、谢沈、袁山松诸家之作,编成一书。成书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至宋顺帝升平三年(479年)之间,距“鸠兹”见于《左传》(鲁襄公三年,即公元前576年)时间相隔996年至1055年。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没有经过实地考察,只采摘他人之作,缺乏第—手资料,不免有望文生义之嫌。智者千虑,难免一失。
  从时间上说,鸠兹正式改名芜湖,始于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以地卑蓄水,而生绝芜藻,故名。”(见《元和郡志图志》)芜湖县治从鸠兹邑迁来青弋江口在三国吴黄武初年(222年)。而范晔所处的南朝宋,距上述二者要晚588年和257年。用改名迁治后的芜湖去解释—千多年前的鸠兹邑谬误是难免的。
  从地理上说,芜湖县黄池乡一带原属宣成县西三区(老建置)。1971年划入芜湖县。赵家大桥以西为芜湖县,古代为湖区,即地卑蓄水,芜藻丛生的地方。赵家大桥以东的黄池乡、湾沚乡,原属宣城县,是丘陵地带。这里冈峦起伏,绵延数十里,红土壤,适宜种山芋和烟叶。在古代,这里东隔水阳江是当涂湖区(后为圩区),北隔倒逆河(赵家河)是芜湖湖区(后为圩区,三国吴赤乌二年始垦咸保圩)。这种傍山面水的地理环境正适合原始人从事渔猎生活。既然这里是丘陵地不是湖区,为何不根据丘陵地的特点为地方命名,而要用湖区的特点命名为“鸠兹”呢?这不又正好说明范晔是用改名迁治后的芜湖情况解释“鸠兹”的吗。
  鸠,不是水鸟。鸠为鸠鸽科部分种类的通称,有绿鸠、南鸠、鹃鸠和斑鸠等(见《辞海》1059页“鸠条”)。鸠鸟极大部分生活于陆上,栖息繁殖于树林和竹林间。东汉应劭《风俗通》中有云:“汉高祖与项籍战京索间,遁丛薄中,时有鸠呜其上,追者不疑,遂得脱。”这里所说的“丛薄”,即能够藏身的树林或竹林,决不是湖上丛生的芜藻。现在人们通常见到的斑鸠、鹁鸠等鸠鸟,亦皆栖息、繁殖于树林和竹林中,至于《诗经·周南》中所咏的“雎鸠”,郭璞注:“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禽经》:“雎鸠,鱼鹰也。”有人根据下两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理解为是鸳鸯或凫一类的水鸟,但都不是陆上的鸠。不管是鹗、是鱼鹰,还是凫、是鸳鸯,都不会云集到遍地象铺了一层蓐一样。所以,把“鸠”当作水鸟,认为“鸠兹”是鸠鸟滋生的意思,是一种巧合的牵强附会。
  古人不忘根本,鸠兹改名迁治以后,芜湖别称“鸠江”,意思是鸠兹人迁到长江边来了,把鸠兹同青弋江、中江、长江联系起来了。假如鸠兹是鸟不是人,别称鸠江,作何解释,难道鸠鸟又云集到长江边来了吗。

芜湖的鸠兹鸟的含义是什么啊 ?~

鸠兹,一种鸟类。

安徽省芜湖市的象征。源于古代芜湖的别名为鸠兹,土地富饶,人杰地灵。

芜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左传襄公三年》:“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衡山是当涂县东北面的横山。而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杜注》鸠兹,吴邑,在丹阳芜湖县东,今皋夷也。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此段水阳江当时称为中江,西连长江,东通太湖,为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水道。鸠兹是控制中江的一个渡口,位置相当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此乃早期的芜湖城。

春秋时,名鸠兹,属吴国。战国时,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灭吴,属越国,名鸠兹。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属楚国,名鸠兹。秦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芜湖属鄣郡,仍名鸠兹。

  小议“鸠兹”的由来

  作者:胡绍儒

  芜湖古名鸠兹邑,最早见于《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6年)春,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1978年,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率领研究生实地考察,证实鸠兹邑在今芜湖县黄池乡境内水阳江南岸残蚀丘上。邑名鸠兹,由来何在?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郡国志》中关于“芜湖”注云,“鸠兹意指鸠鸟栖息繁殖之所。”据此,历代学者及芜糊人解释“鸠兹”部是说“鸠兹就是鸠鸟滋生的意思。”有人引《诗经·周南》:“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作为佐证,鸠是说明水鸟,并引《尔难·释器》,“蓐谓之兹”。蓐即是草席、草垫子。意谓当时芜湖附近的斑鸠已云集到遍地象铺了一层蓐一样。一度有人还主张用“鸠”作芜湖市鸟。
  然而,据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芜湖古今》一书中“最早的居民”一章记载,远古时代,居住于中国东方的人被称为“夷族”,在芜湖设县以前,它叫“鸠兹”,又叫“皋夷”“皋彝”等,是芜湖一带最早的土著人的名称。据此,怎能把“鸠兹”当作鸟来解释呢!
  1958年,芜湖蒋公山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一一石斧,证实大小荆山一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在活动(见1959年《考古》杂志刊登的《芜湖蒋公山遗址调查小记》)。近年,在宣城县境内发现好几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活动的遗址。安徽电台在广播这一新闻时还说,古代东夷族原始人是从浙西、皖南山区沿着水阳江逐渐西移,进入宣城和芜湖的。考古的新发现,与古代史书上说的相吻合,证实“鸠兹”是人不是鸟,鸠兹邑就是鸠兹人聚居的地方。这个千古文史之谜该到揭谜的时候了。
  “鸠兹”是鸟说的根据是范晔《后汉书》中的“芜湖”注。但,范晔写《后汉书》,不象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经过实地考察,而是以《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采摘三国吴谢承、晋司马彪和华峤、谢沈、袁山松诸家之作,编成一书。成书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至宋顺帝升平三年(479年)之间,距“鸠兹”见于《左传》(鲁襄公三年,即公元前576年)时间相隔996年至1055年。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没有经过实地考察,只采摘他人之作,缺乏第—手资料,不免有望文生义之嫌。智者千虑,难免一失。
  从时间上说,鸠兹正式改名芜湖,始于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以地卑蓄水,而生绝芜藻,故名。”(见《元和郡志图志》)芜湖县治从鸠兹邑迁来青弋江口在三国吴黄武初年(222年)。而范晔所处的南朝宋,距上述二者要晚588年和257年。用改名迁治后的芜湖去解释—千多年前的鸠兹邑谬误是难免的。
  从地理上说,芜湖县黄池乡一带原属宣成县西三区(老建置)。1971年划入芜湖县。赵家大桥以西为芜湖县,古代为湖区,即地卑蓄水,芜藻丛生的地方。赵家大桥以东的黄池乡、湾沚乡,原属宣城县,是丘陵地带。这里冈峦起伏,绵延数十里,红土壤,适宜种山芋和烟叶。在古代,这里东隔水阳江是当涂湖区(后为圩区),北隔倒逆河(赵家河)是芜湖湖区(后为圩区,三国吴赤乌二年始垦咸保圩)。这种傍山面水的地理环境正适合原始人从事渔猎生活。既然这里是丘陵地不是湖区,为何不根据丘陵地的特点为地方命名,而要用湖区的特点命名为“鸠兹”呢?这不又正好说明范晔是用改名迁治后的芜湖情况解释“鸠兹”的吗。
  鸠,不是水鸟。鸠为鸠鸽科部分种类的通称,有绿鸠、南鸠、鹃鸠和斑鸠等(见《辞海》1059页“鸠条”)。鸠鸟极大部分生活于陆上,栖息繁殖于树林和竹林间。东汉应劭《风俗通》中有云:“汉高祖与项籍战京索间,遁丛薄中,时有鸠呜其上,追者不疑,遂得脱。”这里所说的“丛薄”,即能够藏身的树林或竹林,决不是湖上丛生的芜藻。现在人们通常见到的斑鸠、鹁鸠等鸠鸟,亦皆栖息、繁殖于树林和竹林中,至于《诗经·周南》中所咏的“雎鸠”,郭璞注:“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禽经》:“雎鸠,鱼鹰也。”有人根据下两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理解为是鸳鸯或凫一类的水鸟,但都不是陆上的鸠。不管是鹗、是鱼鹰,还是凫、是鸳鸯,都不会云集到遍地象铺了一层蓐一样。所以,把“鸠”当作水鸟,认为“鸠兹”是鸠鸟滋生的意思,是一种巧合的牵强附会。
  古人不忘根本,鸠兹改名迁治以后,芜湖别称“鸠江”,意思是鸠兹人迁到长江边来了,把鸠兹同青弋江、中江、长江联系起来了。假如鸠兹是鸟不是人,别称鸠江,作何解释,难道鸠鸟又云集到长江边来了吗。

内蒙古地区乌兰察布附近有一种本地话叫半兹儿的鸟类学名叫什么?
答:貌似叫沙鸡

晚上什么鸟“滋滋”的叫啊?
答:那些鸟应该是 鴴 和 鹬 这些鸟在北方正在往南方迁徙,这些鸟都是在晚上迁徙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F0%D6 蝙蝠是会叫的,蝙蝠就是靠叫声 来判断方向,和扑食,但是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赫兹很高,人的耳朵很难听到的,...

请问这是什么鸟?? 急求答案!!
答:池鹭幼鸟!!!

“兹”可以添加什么偏旁?
答:加“氵”字旁是滋 加“鸟”字旁是鹚 加“心”字底是慈 滋 拼音[zī]部首:氵 结构:左右结构 笔顺:点、点、提、点、撇、横、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 释义:1.生出,长:~生。~芽。~事。~扰(骚扰生事)。潜~暗长。2.增益,加多:~养。~补。~阴。3.汁液,润泽...

兹的意思及用法
答:相关组词:挹兹注彼[yì zī zhù bǐ]把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舀出,倒入另一个容器。鸠兹[jiū zī]“鸠兹”是安徽省芜湖市的象征。古时芜湖地势低洼,是遍生“芜藻”的浅水湖,盛产鱼类,湖畔鸠鸟繁多,林草丛生,故名“鸠兹”。来兹[lái zī]来年。遘兹淹留[gòu zī yān liú]长期逗留;羁留。

兹鸟是什么意思?
答:“兹鸟”一词起源于网络,是因为有些人在打“咳咳”二字时,不小心打成“兹鸟”,取其音而成的网络用语。如今,“兹鸟”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网络流行语,广泛使用于各类社交平台上。“兹鸟”在网络中的用法是什么?在网络上,“兹鸟”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调侃用语,常常被用来表示无聊或者是...

兹的拼音怎么读
答:是遍生“芜藻”的浅水湖,盛产鱼类,湖畔鸠鸟繁多,林草丛生,故名“。兹cí兹 zī 这,这个,此~日~行xíng现在年来~古同“滋”,增益多古代称草席 cí 龟qiū~造句只有伊内兹有勇气去公然反对他在去年和一半中,盖兹有进入其他的之内;1兹zīcí2释义 zī现在 年 cí龟兹Qiūcí,古代西域...

鲲鹏展翅自兹始是什么意思
答:鲲鹏:古代传说一种巨大的鸟 自兹始: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开始,鲲鹏展翅高飞。指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我想是这个意思吧.如果用近义词解释“一展宏图”.

“鲲鹏展翅自兹始”是什么意思?
答:释义:鲲鹏从现在开始,展开翅膀翱翔天空。比喻让人们从现在开始奋斗、拼搏。鲲鹏:1、出处:鲲鹏属中国古代神兽之一,最早出现于道家学说《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传说:古...

愤怒的小鸟里的所有的鸟名称
答:红色小鸟:怒鸟红 黄色小鸟:飞镖黄 蓝色小鸟:蓝弟弟(杰伊、杰克、吉姆)黑色小鸟:炸弹黑 白色小鸟:白公主 绿色小鸟:长嘴绿 红色大鸟:大红 银色小鸟:炫舞银(2代)蓝色大鸟:大蓝(季节版)粉色小鸟:史黛拉 橙色小鸟:泡泡橙 太空冰鸟暂时没有名字,可自由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