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委婉含蓄的艺术? 什么是诗歌的含蓄美

作者&投稿:种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方中。”在说话中,把重要的、该说的部分故意隐藏起来,或说是不显露,却以让人家明白自己的意思的手法,便是委婉含蓄的手法。

委婉,或称婉转、婉曲,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指在讲话是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含义越深越远,因而也就越是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说话委婉含蓄,是一种艺术。之所以说委婉含蓄是说话的艺术,是因为它体现了说话者驾驭语言的技巧,而且也表现了对听众想像力和理解力的信任。

生活中有许多事项情是“只需意会,不必言转”的。如果说话者不相信听众丰富的想像力,把所有的意思和盘托出,这种词义浅陋、平淡无味的话语不但会使人不乐,而且会使说话失去魅力。列宁在研究费尔巴哈《宗教本质演讲录》时,摘录了这样的一段话:“顺便说说,俏皮的写作手法还在于:它预计到读者也有智慧,它不把一切都说出来,而让读者自己去说出那样一切关系、条件和界限——只有在这些关系、条件和界限都具备时说出来的那句话才是真实的和有意义的。”可见,委婉含蓄主要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人们有时在表露某种心事,提出某种要求时,常有种羞怯、为难心理,而委婉含蓄的表达则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在人际交往中,对对方自尊心的维护或伤害,常常是影响人际关系好坏的直接原因;而有些表达,如拒绝对方的要求,表达不同于对方的意见,批评对方等,又极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这时,委婉含蓄的表达常能取到既能完成表达任务,又能维护对方自尊的目的。

第三,有时在某种情境中,例如碍于某第三者在场,有些话就不便说,这时就可用委婉含蓄的表达。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说话要委婉含蓄呢?一种情况是有些话不便直说时,要用委婉含蓄的手法。

传说汉武帝晚年时很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一天,他对侍臣说:“‘相书上说,一个人鼻子下面的‘人中’越长,命就越长;‘人中’长一寸,能活百岁。不知是真是假?”

侍臣东方朔听了这话后,知道皇上又在做长生不老梦了,皇上见东方朔似有讥讽之意,面有不悦之色,喝道:“你怎么敢笑话我?”东方朔脱下帽子,恭恭敬敬地回答:“我怎么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汉武帝问:“你为什么笑彭祖呢?”

东方朔说:“据说彭祖活了800岁,如果真像皇上刚才说的‘人中’,就有八寸长,那么,他的脸不是有丈把长吧?”

汉武帝听了,也哈哈大笑。这种委婉含蓄的批评,汉武帝却是愉快地接受了。

人们谈起《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便会立即想起他那心直口快的“直炮筒”形象来。其实,即使是最直率的鲁智深,有时也离不开委婉,说话也有含蓄的时候,电视剧《鲁智深》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逃避官家的追捕,只得削发为僧。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法师:尽形寿,不近色,汝今能否?

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沾酒,汝今能否?

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否?

智深:(犹豫了)

法师:(高声催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否?

智深:知道了。

要鲁智深不近女人不饮酒,他能做到;要他不惩杀世间的恶人,实在难办。但此时若答“不能”,则法师必不许其剃发为僧,他就无处藏身了,因此来一个灵活应付,回答“知道了”,法师面前过得关,又不违背自己的本意,真是两全其美。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话不必直说时,要用委婉含蓄的手法。

从前,有个酒店老板,脾气非常暴躁。一天,有个客人来喝酒,才喝了一口,嘴里便叫:“好酸!好酸!”老板听后大怒,不由分说,把客人绑起来,吊在屋梁上。这时来了另一位顾客,问老板为什么吊人,老板回答:“我店的酒明明香醇甜美,这家伙硬说是酸的,你说该不该吊人?”来客说:“可不可让我尝尝?”老板殷勤地给他端了一杯酒,客人呷了一口,酸得皱眉眯眼,对老板说:“你放下这个人,把我吊起来吧?”这位客人委婉含蓄的说法,既收到强烈的讽刺效果,又显得非常艺术。

有人曾问美国总统林肯:“你当总统的滋味如何?”

林肯回答道:“你听说过一个故事么?有个人全身被涂上焦油并裹上羽毛,用火车运到城外。”

这个人问到底:“这滋味究竟如何?”

林肯说?“要不是为了这事的荣誉,我宁可走路。”

真是说得含蓄、得体。一句话既不失当总统的荣誉,又使人体会到当一位世界大国总统的艰辛。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增强交际的效果,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

美国有一位传奇式的篮球教练,叫佩迈尔。他带领的迪尔大学篮球队曾获得39次国内比赛的冠军,使球迷们为之倾倒。可是有一年,他的球队在蝉联29次冠军后,遭到一次空前的惨败。比赛一结束,记者们蜂拥而至,把他围个水泄不通,问他这位败军之主此时此刻有何感想。他微笑着,不无幽默地说:“好极了,现在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地去争夺冠军,背上再也没有冠军的包袱了。”

曾两度竞选总统均败在艾森豪威尔手下的史蒂文森,从未失去幽默。在他第一次荣获提名竞选总统时,他承认的确受宠若惊,并打趣说:“我想得意洋洋不会伤害任何人,也就是说,只要不吸人这空气的话。”在他竞选第一次败给艾森豪威尔的那天早晨,他以充满幽默力量的口吻,在门口欢迎记者进来:“进来吧,来给烤面包的验验尸。”几年后的一天,史蒂文森应邀在一次餐会演讲。他在路上因为阅兵行列的经过而耽搁,到达会场时已迟到了。他表示歉意,并解释说:“军队英雄老是挡我的路。”史蒂文森使用巧妙含蓄的语言,用一句句轻松、微妙的俏皮话,说得很委婉,改变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听众感到他并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赢者,使他在人们心中不可消失,值得纪念。

这便是说话委婉含蓄的美妙之处。关于委婉含蓄的表达,大致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是仔细研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同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含蓄效果;

二是由外延边界不清或在内涵上极其笼统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达到含蓄效果;

三是有许多修辞方式,如比喻、借代、双关、暗示等可以达到含蓄的效果;

四是有些事情,不必直接点明,只需指出一个较大的范围或方向,让听者根据提示去深入思考,寻求答案,可达到含蓄的效果;

五是通过侧面回答一些对方的问题,可以达到含蓄的效果。

最后,使用委婉含蓄的话要注意,委婉含蓄不等于晦涩难懂,它的表现技巧首先是建立在让人听懂的基础上,同时要注意使用范围。如果说话晦涩难懂,便无委婉含蓄可言;如果使用委婉含蓄的话不分场合,便会引起不良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人在说话中有一些毛病。虽然这些毛病不具有决定意义,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就会大大影响我们的谈话效果。

一般人在交谈中,常常容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用多余的套语。有些人喜欢在交谈中使用太多的或不必要的套语。例如,一些人喜欢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一类词句;另一部分人喜欢加太多的“坦白地说”、“老实说”一类的套语;也有人喜欢老问别人“你明白么?”或“你听清楚了么?”;还有的人喜欢老说“你说是不是?”或“你觉得怎么样?”,如此等等。像这一类毛病,你自己可能一点也不觉得,要克服这类毛病,最好的办法是请你的朋友时刻提醒你。

第二,有杂音。有些人谈话本来很好,只是在他的言语之间掺上了许多无意义的杂音。他们的鼻子总是一哼一哼地讲着,或者是喉咙里好像老是不畅通似的,轻轻咳嗽着,再要不就是在每句话开头用一个拖长的“唉”,像怕人听不清楚他的话似的。这些毛病,只要自己有决心,是可以清除的。

第三,谚语太多。谚语本来是诙谐而有说服力的话,但谚语太多也不好。用谚语太多,往往会给别人造成油腔滑调、哗众取宠的感觉,不仅无助于增强说服力,反而使听者觉得有累赘感。

谚语只有在恰当的地方才能使谈话生动有力。在使用谚语时,我们应尽可能使其恰当。

第四,滥用流行的字句。某些流行的字句,也往往会被人不加选择地乱用一番。例如,“原子”这个词就被滥用了,什么东西前面都牵强加上“原子”如:“原子牙刷”、“原子字典”,“原子”这“原子”那,使人莫名其妙。

第五,特别爱用一些词。有些人不知是因为偷懒,不肯开动脑筋找更恰当的字眼,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特别喜欢用一个字或词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意思,不管这个字或词本身是否有那么多的含义。例如,许多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在他的言谈中,什么东西都伟大起来了。“你真太伟大了”,“这盆花太伟大了”,“今天吃了一餐伟大的午饭”,“这批货物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等等,给别人一种华而不实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多记一些词汇,使自己的表达尽可能准确而又多样化。

第六,太琐碎。许多人在谈话的过程中琐碎得令人讨厌。

例如,讲述自己的经历本来是最容易讲得生动、精彩的。很多人也喜欢听别人讲其亲身经历。但是,许多人讲自己经历的时候,一味地不分主次地平铺直叙,觉得自己的所经历,样样都有味道,都有讲一讲的必要,结果反而使听者茫无头绪,杂乱无章,索然无味。

讲经历或故事,要善于抓重点,善于了解听者的兴趣集中在哪一点上,少用对话。在重要的关节上讲得尽可能详细一些。其他地方,用一两句话交代过去就算了。

第七,喜欢用夸张的手法。夸张的手法有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不过,我们不能把夸张的手法用得太过分、否则,别人就不会相信你说的话。

在现实生活中,你不可能每次都说的是“非常重要”的消息,也不可能每次都讲“最动人的”故事或“最可笑的”笑话,因此,不要到处用“非常”、“最”、“极”等字眼,否则,当你在无数的“最”中有一个真正的“最”时,又怎样表示呢?难道你能说“这件事对我是最最最重要的”么?如果你真这样说,别人听了也会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认为你是一向喜欢夸大的人。

除了上述七点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在谈话中的声调、手势、面部表情等方面,努力使各个方面协调、得体。这样,我们就能大大增强自己说话的吸引力。



圆滑、委婉、含蓄分别是什么意思?谢谢各位了~

圆滑[yuán huá]
形容为人处世善于敷衍、讨好,各方面都应付得很周到

委婉[wěi wǎn]
言词、声音等婉转曲折

含蓄[hán xù]
包容、蕴藏于内而不显于外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

诗贵含蓄而恶浅露。中国历代诗人都把含蓄美作为一个重要的创作原则。所谓含蓄美,就如清人刘大木魁

所说:“或句上有句,或句下有句,或句中有句,或句外有句,说出者少,不说出者多。”(《论文偶记》)他阐述的这种艺术境界就是含蓄美。具有含蓄美的诗歌,不仅精悍,概括,而且生动、传神,更富有一种艺术魅力。纵观中国古代诗歌的长河,历代诗人创造含蓄美的手法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由炼字造成含蓄美。炼字炼得好,可以丰富诗的意境,加深诗意的表达,获得耐人咀嚼的艺术效果,从而增强诗的含蓄味,譬如王安石的《船泊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绿”字用得传神,“ 绿”字把春风的巨大作用活画了出来,大大增添了诗的动人色彩,很是够人玩味,历代诗家对定炼字评价甚高。

由炼句造成含蓄美。句子经过千锤百炼而成为极精练的句子,就能包容极为丰富的内容,自然也就造成了诗的含蓄美,譬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谓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尤其是三四句,是流传久远的千古佳句。第三句写劝酒,一个“更”字表现出诗人劝酒的般勤。诗人和朋友酒已经喝了不少,离别的时刻也越来越近,为什么诗人还要频频敬酒呢?第四句道出了诗人劝酒的心意:“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既写出了远行人今后生活的寂寞孤单,也写了诗人对朋友今后生活的牵持与关怀,一语道出了远行人与送行人双方心底深处那种真挚、复杂的感情。文字看似平常,却蕴含着诗人奇崛激荡的情思。

运用比喻手法造成含蓄美。比喻手法用得巧妙,可以增添诗的意境的多层次色彩,从而形成诗的储蓄美。譬如,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高速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是作者在临近考试之期写的。作者借闺房情事隐喻考试,把自己比作新娘,把老师张水部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舅姑,问老师自己能否考中。诗意的表达是很含蓄的,难怪历代都有不少人把这首诗当作写新嫁娘的诗来看,这是运用比喻手法创造的含蓄美。

运用象征手法造成含蓄美。运用象征手法也能增添诗的意境的多层次色彩,从而形成诗的含蓄美。譬如,李后主的《乌夜啼》:“村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间,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词中“村花”象征自己,“胭脂”美人象征国家,内容是哀伤自己失国太快,长恨自己失国不能复国。词人不敢明言,而又不能不发抒内心的痛苦,故而借助象征来表情达意。这是运用象征手法创造含蓄美。“自是长恨水长东”是千古名句,此句又有比喻修辞之美。

巧妙运用夸张手法造成含蓄美。夸张手法用得好是很能引人深思的,它吸引读者透过似乎不合情理的夸张寻觅到合乎情理的意蕴,悟出其美妙所在。运用夸张手法吟诗最有名的恐情要数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愿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中“白发三千丈”运用了夸张手法,无形的愁思化为有形的“白发”,使人真切地感到诗人的愁思是多么深长呀!这是运用夸张手法靠成的含蓄美。

引用典故造成含蓄美。典故本身的意思就是丰富的,而引用典故创造新意就形成了一种意境特别深远的含蓄美。譬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是咏叹爱情与感伤身世的名篇,全诗四联,中间两联皆巧用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首联借物起兴,抒写作者亡妻之痛,不遇之感,贪联用“庄生梦蝶”的典故暗喻自己一生政治上的远了抱负,爱情上的美好思想,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宛如做了一场短暂的春梦。用“杜鹃啼血”的典故暗喻自己的深沦不偶,伤逝悼亡之痛,以此聊泄心头的骚愤与伤感。颈联用“沦海遗珠”的典故暗喻自己虽处清时,然珠藏海底,不为时用,加之爱妻亡故,形单影只,自然不免有“沧海遗珠”之叹。用“蓝田良玉”的典故暗喻自己才调无伦,却遭埋没,但文章词采,终将显耀于世,尾联是以抒情感汉作结,说自己这种感伤之情,岂待今日追忆,才不胜惘然,就是事情发生的当时,也即感到情怀惆怅,苦育难言!诗中,作者不直抒胸臆,而借助于这些典故来作委婉含蓄的表达,让读者去想象揣摩,从而收到发人深思,经久玩味的效果,这是引用典故创造的含蓄美。

运用双关手法造成含蓄美。双关手法包括谐意双关和语意双关。运用了谐音双关的句子字面上是一种意思,字里面又是另一种意思,句子显得含蓄有味。而运用了语意双关的句子既含有这种意思,又含有那种意思,句子更显得含蓄有味。运用谐音双关的诗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晴”怀“情”同音,是双关隐语。从字面上看,是指天气“无晴”与“有情”,而字里而则是说恋人的“无情”与“有情”。要说心爱人儿对自己“无情”嘛,她又羞羞答答地向自己表示了爱意;要说“有情”嘛,她表示的爱意却又是那么朦朦胧胧,叫人捉摸不透。诗意显得含蓄有味。运用语意双关造成含蓄美的诗,譬如,前面提到的李商隐的《锦瑟》就是很好的例子。诗中颈联引用“沈珠埋玉”的典故,就运用了语意双关的手法。诗人既伤自己身世的蹉跎,又悼爱妻的香消玉碎,因此诗句蕴含丰定而深远,具有浓厚的含蓄美。

利用前后诗意的巧妙联系造成含蓄美。好诗前后诗意的联系不仅是自然的,紧密的,而且是巧妙的。这种巧妙的联系就构成了诗的含蓄美。譬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前两句发出的是“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浩叹,后两句是说只要有李广那样的英雄人物,就可以保卫边境,停息战争,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敬慕和爱好和平的愿望。但联系前两句的意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还有更深的蕴藉:战争打了千百年,难道只因为没有出现过李广那样的英雄吗?不,李广那样的英雄是有的,只不过统治者不重用他们罢了。汉代的李广是保卫边疆的英雄,但同时也是一个在权贵压抑之下始终壮志未酬的悲剧人物,他的遭遇如此,后代纵有李广那样的英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这里,作者实际上是替千百年来无数壮士表达“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委曲衷肠,对封建社会的黯间现实进行深刻的讽剌和批判。这首诗的意思是掩藏得很深的,表达是很含蓄的,仅从字面上看是难以理解的。这是利用前后诗意的巧妙联系创造的含蓄美。

委婉语气的妙招有哪些
答:也要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话说得很艺术,又让听话之人心领神会,明白你话中的锋芒所在。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委婉语气的妙招有哪些,欢迎借鉴参考。 一、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生活中有大量的话不用直接说出来,话里带出来就行了,更有不能直言的意思,得靠暗示来表达。于是便有一语双关、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等...

委婉语气的好处是什么?
答:含蓄委婉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帮助我们应对各种交际,也许你性格羞怯,不擅长与人交谈;或许你为了照顾双方的自尊,有话不便直说;或许在危急时刻,你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含蓄些说话,能助你达成目 的,轻松面对种种话题。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说的就是一种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当我们...

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答: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浅谈一下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一、直率大胆与委婉含蓄的抒情艺术 在抒情方式方面,直接抒情是李清照词抒情方式的最突出的特点,但是也不缺委婉含蓄。有“婉约之词宗”之称的李清照也有自己的婉约的抒情特点。读李的词,我们会明显地感觉到其中的婉约之风,词人善于从女性的心理出发,挑选女性在...

婉约什么意思?
答:”可以说是对婉约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婉约是什么意思 婉约:委婉、含蓄、柔美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晋陆机《文赋》用以论文学修辞:“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按诸诂训,“婉”“约”两字都有“美”“曲”之意。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

如何以委婉表达真诚?
答:中国有句古话叫“不看你说的什么,只看你怎么说的”。同样一个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效果。与人交流时,不要以为内心真诚便可以不拘言语,我们还要学会委婉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说,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想想就明白了。人际交往中的...

语委婉而多切是什么意思?
答:交际辞令 有以下几种情况:含蓄跟委婉是近义词,含蓄内敛也是近义词,含蓄跟害羞也是近义词,含蓄有这么多解释吗?通常女人的含蓄是那一种?回答:是的,含蓄的近义词很多的,除此之外还有:宛转、婉转、蕴藉、间接等;通常女人的含蓄是不愿意直白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和心意,这样更显得文静文雅,富有涵养。

委婉含蓄是什么意思 委婉含蓄的意思是什么
答:1、包含:简短的话语,却~着深刻的意义。2、(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3、(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性格~。拼音:hánxù 引证:1、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二》:“例如玄同之文,即颇汪洋,而少含蓄,使读者览之了然,无所疑惑。”2、孙犁《秀露集·进修二题》:“所谓含蓄,...

委婉 含蓄是什么意思?要详细的解释哦!~
答:思: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做委婉语。古人常用委婉语,大致委婉委婉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做委婉语。古人常用委婉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避粗俗。例: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便利”是大小便的委婉说法。(2)避忌讳。古人多...

委婉含蓄的意思是什么?
答:委婉含蓄 拼音: wěi wǎn hán xù ]释义:就是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但又有点不轻易流露。就是把直白简单易懂的话,用和气不伤感情的方式表达出来。换句话就是拐弯抹角的表达出最终意思。

江汉中诗人用哪些具有比喻意义的意象来自我比较
答:间接抒情, 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如上文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汪伦送我情”,后者巧用谐音双关,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