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什么什么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什么什么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作者&投稿:孟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01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环保法所遵循、确认和体现并贯穿于整个环保法之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是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基本准则,是环保法本质的集中体现。根据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具体表现在: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护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又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反之,环境污染了,资源破坏了,人体健康损害了,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地制约。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确立这样的原则,是由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性决定的:环境污染一旦发生,一般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不少环境要素遭到破坏后,要恢复正常极为困难,有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所以要以预防为主;环境污染引起的某些疾病,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发病以后难以根治;环境受污染和破坏后,治理和恢复的代价很高;要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光着眼于对新污染的"防尚不够,还要对已有的污染与破坏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积极治理。
(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上个世纪60年代末,人们认识到,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必须从全局和整体上加以考虑,治本的首要办法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布局一旦错了,铸成了事实,要想纠正就很不容易。现有还有一种现象,工业布局中搞地方保护,损人利己,如各地将污染工业安排在自己的下游或者主导风之外,只管自己的发展,不管别人、别的地区的死活(市交接边界、省边界),酿成跨地区污染纠纷,逃避监管,增加了处理难度。《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关于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综合平衡的规定、第十三条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关于自然保护区等的管理、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关于城市规划和城乡建设的规定等条款的内容,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4)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第二十八条关于排污单位要"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的规定,第二十九条"对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的规定,都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第十九条关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等规定。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充分体现了生产者、经营者、开发者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一致性。实行这样的原则,有利于推动污染者治理污染,有利于筹措污染治理资金,有利于保护资源的合理开采和永续利用。现在,我们面临的大量问题是污染者不治理、开发者不保护、破坏者不恢复。根据江西农业大学森林多种效益计量评价课题组对井冈山森林研究表明:在森林资源总效益中森林直接生产生物产品的效益仅占9.8%,而间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却占90.2%。人们为了取得9.8%的资源直接生物产品效益,以牺牲90.2%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
(5)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这里有一个政府如何负责、怎么负责、负什么责的问题?还有一个环保部门如何定位的问题,到底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6)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也是我党的群众路线在环境保护工作上的具体体现。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所有人的生活和健康。保护环境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一部分,也是人人应尽的义务。要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光靠政府和政府的环保部门的人力和精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将保护环境变成人民自觉的行动,大家齐关心、共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坚决与形形色色的环境违法行为作斗争,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才大有前途、大有希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坚持那些原则?~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七条 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
答: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受限于原有的法律规定,长期以来,中国环保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都相当有限,相对于公安甚至税务和工商部门来说,环保部门难以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行为。新出台的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一系...

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什么原则
答: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根据查询中国政府网信息显示:保护优先是指从源头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生态破坏;预防为主是指事前预防与事中事后治理相结合,并优先采用防患于未然的方式,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法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什么损害担责的原则_百 ...
答: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应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以确保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经济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利于经济发展;经济...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_百 ...
答:【答案】:A、C、D A、C、D 考点:环境保护 讲解:《环境保护法》第5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据此,A项正确。《环境保护法》第12条规定:“每年6月5 日为环境日。”据此,B项错误。《环境保护法》第29条第1款规定:“国家在重点生...

环境保护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答: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环境保护首先要坚持保护优先。这一原则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纠正。在传统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置于首位,环境保护常常被忽视。然而,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并不可持续,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

环境保护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答: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一、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什么什么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_百度知 ...
答:01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应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这些原则贯穿于整个环保法律体系中,对环境保护的法律调整具有基本的指导意义,并体现了环保法的本质。02 保护优先和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协调发展。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

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什么原则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在我国环境立法史上,这是环境基本法对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首次直接规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什么什么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_百度知 ...
答:01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应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这些原则贯穿于整个环保法律体系中,对环境保护的法律调整具有基本的指导意义,并体现了环保法的本质。02 保护优先和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必须实现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

环境保护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根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的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