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都督是谁

作者&投稿:锁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吴大都督先后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1、周瑜

东吴的第一任大都督,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2、鲁肃

周瑜之后,便是鲁肃为大都督。

建安五年(200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常被孙权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孙权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鲁肃率兵抵御关羽,并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而关羽不敢相逼。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3、吕蒙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4、陆逊

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

扩展资料

东吴历任四届大都督,都是历史名人。其中,以周瑜最为人们所认可,是东吴大都督的开拓者。

周瑜是东吴最早一位大都督,也算是东吴的开创者之一。周瑜一生在文韬武略上少有人能与之为敌,可谓真正的绝世人才,而他与孙策情如兄弟,东吴对于他来讲就是自己的家。所以在孙策死后,他用尽自己的一生来守护江东。在曹操率兵来犯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怕的要死想要投降,但是为了保护孙氏王权,更是为了守护江东,周瑜在赤壁与曹军一战,这一战打的举世皆惊,周瑜的大名也传遍三国。

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在36岁的时候,就死在了西征巴蜀的途中。当时周瑜突然重病,他也明白自己时日不多,就赶紧写信给孙权让鲁肃接任自己的位子,可以说周瑜至死也是心怀东吴的。

孙权在周瑜死后悲痛万分,亲自前去迎接周瑜的灵柩,而周瑜的子女也都被孙权照顾的非常妥善,一生富贵无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逊



~

东吴的大都督是谁
答: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

陆逊简介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大都督陆逊生平
答:(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 大帝孙权兄长沙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章武二年(222年), 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以...

吴国历代大都督各是谁?
答:周瑜、吕蒙、陆逊、陆抗 应该还有吧,都督是个战时临时官职,不是正式品级,有大有小。其意义大概类似今天的“总指挥”。

三国时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
答:东吴四英杰是指在东汉末期及三国早期的孙吴重要大臣,分别为周瑜、陆逊、鲁肃、吕蒙。他们皆是吴大帝孙权的心腹近臣和孙吴政权的股肱之臣,先后为孙吴政权的建立立下了功勋大业。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先后被拜为吴国大都督,因此也产生了将“四英杰”称呼为“四大都督”的说法。四人...

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都谁当过?
答:1、周道 周道是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军事家,任东吴三军大都督,周瑜亲长兄。2、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

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吴国的四位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
答:回答:周瑜的人气最旺,这大抵是因为英年早逝,风流倜傥,小乔美貌,还懂音乐发明出的偶像效应,以及在赤壁之战中烧走操哥的壮举,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虽然历史上,赤壁之战并没有演义中那么精彩)因此孙权对周瑜的评价也是最高的虽然实际上孙权对活着的周瑜只怕有些忌惮。四位大都督中。 观念 甚至有些迂腐...

三国时期吴国的四位大都督,按军事能力应该如何排名?
答:首先,陆逊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其实陆逊周瑜排在前二基本都是公认的,但很多人都会觉得,周瑜才是当之无愧的“四大都督之首”,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三国第一军事家”,那真是大错特错。其实我们细数周瑜的生平,你就会发现这位大都督身上笼罩着的传奇色彩,都是《三国演义》中...

吴国四大都督,根据功绩,怎样排名?
答:通过整理这些交战,我还是发现了许多新的东西,因此我想简评一下 吴国的四大都督及 相关人物。魏吴的第一次交锋,似乎是发生在陈登与孙策之间,但鉴于那是 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的内容,所以我就无视了。魏吴第一次真正的交锋,显然是大家耳熟能详,闭着眼睛也能猜到的赤壁之战。我们的周大都督,人长的很帅,还娶了...

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五位大都督是谁
答: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望。并因功加封丞相,进爵阳都侯。此战之后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建兴二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

东吴最年轻的大都督是谁!
答:熟悉《三国演义》的读者都清楚,东吴前后有四任“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但是我们考证一下就会发现,这四任“大都督”并非都名副其实。“大都督”和“都督”不同,“大都督”一般是统帅诸军的大将,而“都督”一职出现于汉末,最初应该是军中执法和办理事务的武官,地位不高。另外,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