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oh能使漂白能力增强吗

作者&投稿:习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增强。
Cl2+H2O=可逆=HCl+HClO,加入【少量】氢氧化钠,H+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HClO浓度增大,漂泊效果增强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铁粉无气体产生的原因~

因为氯分子的氧化性强于H+,故铁先和氯分子反应,所以没有气体产生。

新制氯水里 有 氯离子 氯气 次氯酸根离子 氢离子 氢氧根离子(不用考虑 很少)

可以和 氢氧化钠反应的 氢离子 就是中和反应
氯气 和氢氧化钠 生成 氯化钠 和次氯酸钠和水 0价氯 遇碱 歧化 反过来 遇酸归中

还有 次氯酸 和氢氧化钠 反应生成 次氯酸钠 和谁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答:的颜色 ②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AgNO3,再滴加稀HNO3,观察现象 ③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探究其成分及其作用 ④分别将干燥的和湿润的红纸条放入盛有干燥的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探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⑤把少量的NaOH溶液注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体会Cl2与 NaOH溶液的...

有一瓶澄清溶液,可能含有 N H +4 、K + 、Na + 、Mg 2+ 、Ba 2+...
答: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说明该溶液中不含碳酸根离子;②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 4 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CCl 4 层呈紫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碘离子,酸性条件下,碘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硝酸根离子;③另取部分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

有关氯的知识,
答:4.复分解反应 ①氯水中加碳酸钙: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氯水与硝酸银溶液反应:AgNO3+HCl=AgCl↓+HNO3 5.其他氧化还原反应 ①向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Cl2+2NaOH=NaCl+NaClO+H2O ②氯水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Na2SO3+Cl2+H2O=Na2SO4+2HCl ③少量氯水与溴化亚铁溶液反应:6FeBr2+3...

将氢氧化钠溶液与新制氯水混合,氢氧化钠会和Cl2反应吗
答:一、,新制氯水的成分 氯气通入水中,大部分溶于水,小部分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 反应如下:H2O+CL2==HCL+HClO 所以,新制氯水中含有HCl,HClO,Cl2三中溶质 二、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 HCl + NaOH == NaCl + H2O (3) HClO + NaOH ...

氯水使得酚酞褪色
答:加NaOH检验就原理是:如果是HClO漂白褪色,那么是永久褪色,就算加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也不会恢复红色了;但如果是溶液酸性褪色,那么加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就会恢复红色了。你加酚酞无意义呀?溶液还是酸性和漂白性都有,酚酞还是褪色现象啊!

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褪去的原因...
答:新制饱和CL水,里面有次氯酸(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次氯酸可以使退色。

将氯水分别加到下列溶液中,分别会产生什么现象,写有关离子方程式_百度...
答:③因氯水中有HCl,所以氯水能与镁粉反应放出氢气,能与Na2CO3、CaCO3等反应产生CO2,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④具有次氯酸的弱酸性。⑤氯水性质多重性同时表现:如,a.HCl的酸性与HClO的漂白性同时表现,所以新制氯水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b.向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时,HCl和HClO分别同时与...

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 HCl+HClO。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c(HCl...
答:使HClO的浓度增大,平衡要向正方向移动。并且不能把HClO反应掉 答案C A 具有还原性,会被HClO氧化,HClO的浓度减小 B HCl HClO都会与NaOH反应,都减小 C 只与HCl反应 D 平衡逆向移动,HClO浓度减小

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缓缓滴人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
答: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和盐酸具有酸性,中和了氢氧化钠 ;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证明方法:向通入氯气褪色后的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又出现红色,则说明第一种原因正确;若溶液不能恢复红色,则说明第二种原因正确。

氯水的性质
答:③因氯水中有HCl,所以氯水能与镁粉反应放出氢气,能与Na2CO3、CaCO3等反应产生CO2,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④具有次氯酸的弱酸性。⑤氯水性质多重性同时表现:如,a.HCl的酸性与HClO的漂白性同时表现,所以新制氯水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b.向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时,HCl和HClO分别同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