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要求有哪些 心理健康的条件有哪些?

作者&投稿:利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可理解为一个健康的人是指既没有身体器质性病变,同时没有心理疾患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

目前,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压力增加,不良情绪积压往往导致心理疾患。

那么,什么样才是心理健康呢?

心理健康都有哪些标准?这些疾病你都认识吗?

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人格完善。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都有哪些标准?这些疾病你都认识吗?

南昌安康中医院专家提醒大家我们不仅仅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更要关注心理健康,身心平衡,心身健康,缺一不可,时刻警惕心理疾病所带来的健康威胁。而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往往是比较常见的典型的且容易被忽略的心理疾病。

1.焦虑症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焦虑症属于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很多人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压力而逐渐的产生一些不良的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成长背景、性格特点、认知程度、不良生活事件、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有的人会表现为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作为早期筛查或自我诊断,大家也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焦虑自评量表,如SAS(焦虑自评量表)。如果分数较高,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做进一步检查。焦虑症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通常采用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越早诊断,越早治疗,焦虑症的预后就越好。经过专科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得到临床康复,恢复往日愉快心情。

2.抑郁症要高度重视防止复发

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即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两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及运动性不安。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思维迟缓、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集中注意力减退;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病程持续至少两周。

严重抑郁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第二,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第三,预防复发。在药物治疗同时,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3.强迫症生活中要防患于未然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心理健康都有哪些标准?这些疾病你都认识吗?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影响,如人际关系紧张、婚恋遭遇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对自己或他人高标准严要求,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或心理学意义上的A型性格,表现为责任感、竞争力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以偏概全,难以适应社会。患者内心所经历的冲突、焦虑最后只能通过强迫性的症状表达出来。强迫症的发病与社会心理、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其中前两项是可以干预,毕竟强迫症患者的痛苦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及早干预与治疗,防患于未然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请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未必适合所有人,祝您身体健康



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否能正确的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差异。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一个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内容是否完整协调。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行为是否表现出一贯性。
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像生理健康那样具有精确的、易于度量的指标,心理学家们一般是从个体适应环境的角度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
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着多种多样的看法。从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种种看法中,我们可以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前提。如果智力有缺陷,则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进展,心理发展水平必然受到障碍,难以独立生存。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
(二)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己所长所短,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分自负。
(三)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拥有可信赖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四)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不为情绪所控,不因为情绪影响正常的生活,我们常说的情商(EQ)便体现了这一能力。
(五)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始终使自己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生活有理想但不脱离现实,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

心理健康的要求有哪些~

心理健康得要求就是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健康的心理

护士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答:2、 掌握维护健康心理的要素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有了新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自信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指不但没有躯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即是,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的健康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有如下要求:2.1 智力正常 2.2 自我安全感 2.3 切合实际 2...

对健康的要求有哪些
答:7. 健康包括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躯体健康指人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包括人格完整、情绪稳定、自尊自爱、自知之明、安全感、人际关系和谐、生活目标明确等。社会适应良好指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接受。道德健康指不损害他人利益,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规范约束行为,为人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 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4、自我评价正确:大学生可以在与他人的相处或现实环境中正确地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哪些?
答: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持续一年多的疫情防控让全国各地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状态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日前,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高校春季开学有关安排,明确要求高校要组织学生思想调查和心理健康排查,做好思想教育引导、解难帮困、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由于全国的高校基本...

心理健康都有哪些标准
答:心理健康都有哪些标准?这些疾病你都认识吗?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影响,如人际关系紧张、婚恋遭遇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苛求自己,对自己或他人高标准严要求,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或心理学意义上的A型性格,表现为责任感、...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3、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4、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

心里健康的八条标准是什么?结合标准谈谈自身健康状况
答: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量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说,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你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
答:善于合理的提出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及要求,不盲目冲动,不表现与成人的反抗对立的情绪。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使之健康地成长。你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2 心理健康是指各种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和谐,内容符合实际,人格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都有哪些方面呢?

学前儿童心里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具体表现为:·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心理健康除了上述六个判断标准,还有十个构成要素不容忽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价;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在符合集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