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主义认为,为什么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具创新优势 小企业和大企业比有什么优势

作者&投稿:轩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人说个子高的人和聪明的人都不会喝酒。英国连环画Viz以一封读者的来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信上说:“我每天喝15品脱的酒,身高6尺3寸,是理论物理学的教授。”但是,另一个关于大小和聪明的问题却从未解决:大公司是创新的催化剂还是小公司在这方面更出色?

约瑟夫•熊彼得两个观点都曾赞成。1909年,他说小公司更有创造力,但1942年他又改变了看法,断定大公司在投资新产品上更能创新,因为大公司的消费群体更广,能以更快速度获得更大收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创新很容易被模仿,因此小公司的创新投资常常难有回报。

近来,熊彼得的第二种观点过时了:人们认为小型新兴公司有创造力,而大公司则慢慢吞吞,官僚作风盛行。但智库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的米歇尔•曼德尔表示,这种想法过于简单化。在他的新报告《规模与创新》中,米歇尔得出结论,即当今经济更偏向大公司而不是小公司。大公司卷土重来,这也是一部分人所持观点。大公司聪明机灵,原因有三点。

首先,马歇尔认为,经济增长越来越靠大生态体系推动,比如围绕苹果iphone和谷歌安卓操作系统的体系。这些体系需要一个核心公司来管理,而这家公司要有发挥科技领导能力的规模和技术。

其次,全球化给大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要想抓住创新成果,成为美国标准的大公司已不再足够,还必须有能力面对新兴世界巨头——其中许多背后有更大的国家的支持。
再次,创新者面临的最重要挑战要么涉及教育、卫生保健等大体系,要么涉及全球变暖这样的大问题。要严肃认真地变革一个复杂体系,公司必须要有大规模。
若真如此,上述言论对决策者来说意义重大(尽管曼德拉没明说)。西方政府热衷发展小型企业和建立创新生态体系。但如果大公司才是创新关键,又何不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培养国家领军者上来?反托拉斯调节员使出浑身解数阻挠垄断企业创新,比如阻止电信公司AT&T收购T-Mobile在美国的分公司。但倘若垄断巨头比两个小公司更具创新力,为何不允许前者兼并后者呢?

我们应从曼德拉的言论里学到什么?过去“小公司有创造力”的说法已经过时了。新经济的领军者中有几个曾在成立之初被赞个小胆大,但它们都已经成长为大公司了,比如苹果(8月曾是市值最大上市公司)、谷歌和脸书。员工人数在5000以上的美国公司的平均每人研发时间是人数在100到500之间公司的三倍。 谷歌、脸书等公司获得巨额利润,正因为它们是市场创造者,而不是接受者。

大公司在雇佣当今最重要的资源——人才上占很大优势。毕业生身负债务,在稳定的薪水和新兴企业股票(就像买彩票)之间,很多人倾向前者。在避免官僚式僵化方面,大公司也在进步:等级制度正被铲平,外来思想正被接纳。消费品巨头Procter & Gamble的大部分想法来自企业之外。乔治•巴克利爵士是拥有109年创新历史的3M公司的老板。他认为,像3M一样的公司能将创新和规模的好处结合。3M会像小公司一样做很多小实验,但也能将多种领域的技术融合在一起。一旦擦出火花,3M就会投入大量资源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然而,有两个观点反对曼德拉。第一,尽管大公司在增长性创新(比如对现存产品的小修小补)上表现出色,但它们不太愿意进行破坏性创新,也就是彻底改变游戏规则的那种。熊彼得最开始赞赏的那种大公司常常掩埋威胁既定业务线的想法,就像AT&T对自动拨号待那般。曼德拉声称,要想解决美国医疗保健和教育中最紧迫的问题,大公司必须发挥作用。但有时候,最好的注意起初并不起眼,但传播速度快,继而改变整个体系。脸书成立之初只不过是同一所大学的学生保持联系的工具,现在已有8亿用户了。

第二个反对观点是,重要的并不是公司规模的大小,而是它们是否成长。增长迅速地公司往往能取得进步。最出色的公司能采纳好想法并加以利用,在短短几年内就将自己从小不点转变成大巨人,就像亚马逊和谷歌。这样高速增长的公司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在美国,1%的公司创造了40%的新工作。

毋庸置疑,政治家应当停止妖魔化大公司,也不能再同情小公司:对经济体而言两者均必不可少。但是政治家不能这厢才发现大公司的好处,那厢就津津有味地挑选起国家领军者了。公司一旦被认定为领军者就会狼吞虎咽国家补助,排挤规模小但创造力更强的公司。同样,政治家也不能容忍垄断。促进创新的关键在于让充满活力的新公司成长,让效率低下的旧公司被淘汰。在这一点上,熊彼得自始至终都是这么认为的。

熊彼特主义什么时候有了如此奇葩的观点?
熊彼特主义“提倡健全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技术战略联盟”
创新: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3.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4.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6.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熊彼特主义是地地道道的民主主义国家经济理论,而且十分地现实与可靠
在民主主义国家,创新的主体从来都是中小企业或个人,从企业与中小企业可能是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也可能当中小企业创新后被大企业收购,也可能个人或中小企业通过创新摇身一变建立自己的帝国,总之大公司与中小企业或个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是一种合作与共存的关系,比如丰田就是其中的典型企业,丰田的强大就是在于它的子公司的创新能力(现在改变世界的二维码(QCode)也是丰田子公司研发出来并免费让全世界使用的),佳能已经有种日落西山的感觉但是子公司CANON TOKKI的柔性OLED沉积系统设备的创新再次震惊世界你还会小瞧,永不松动的螺母至今唯有HARD LOCK一家能制作出来,德国号称中小企业称霸世界,很多人眼中英国早已经没落但无论是教育科技还是军火出口(远远超越NO.3的俄罗斯,网上这方面资料基本上都是假的请自行查看SIPRI的官方数据)都是当今世界NO.2的英究竟哪里没落了究竟强在哪里(很多人眼中只看到大企业或世界500强,却忽略了它们脚下的基石“中小企业”)
…… …… …… ……
熊彼特的民主主要观点:(1)民主不过是一种方法,不要把民主神化。(2)民主不是大多数的统治,而只能是选出少数精英来统治,政治是个技术活,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插一脚。(3)强调民主操作的实践性,可操作性。
熊彼特看似在批判民主主义,实际今天所有民主主义都是这样,比如霓虹的如果民主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那还何需“法治”?实际上正是这种观点才反应的它是个“地地道道”的民主主义者,其中(2)的观点实际就是“强调‘精英的作用’而非卢梭那种大众式的民主,认为人人都干政治,那肯定是堕落的政治。”(1)不要将“民主”神话,再结合(3)实际上就是切实的推行民主主义,在推行民主的同时在避开“迷信”的陷阱,如果你对美日欧等民主主义稍微有丝了解的话,就会明白民主主义向来都是种“自我批判”的主义,民主与法治向来是永恒的话题…… 而其中“民主不是大多数的统治”这句话究竟在反对什么主义,请动下脑子,什么主义才讲究多数人统治郭嘉?什么阶级人数最多,无论哪个时代都绝对是“无产**”…… …… …… …… 所以熊彼特主义的经济理论是不可能与**特色的经济理论相一致的,因为两者本来就是南辕北辙的…… 唯有**特色才强调郭嘉控制经济,拼大企业在国际排名(面子问题)罔顾中小企业的死活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1901年—1906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和社会学,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尽管他并非是“奥地利学派”成员,但在早期他受到了奥地利学派的深刻影响)。其后移居美国,一直任教于哈佛大学。被誉为“创新理论”的鼻祖。其代表作有《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经济分析史》等,其中《经济发展理论》是他的成名作。
应答时间:2021-01-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熊彼特假定垄断资本和大寡头公司更具有创新能力,而小企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的创新无异于自杀行为~

对。。。“熊彼特假设”(Schumpeter’s hypothesis,1942)
是研究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关系一个有争议的问
题,争议的焦点在于实证检验“熊彼特假设”所得到
不同甚至相反的研究结论。 “熊彼特假设”由技术创
新源假设和关系假设两部分组成,技术创新源假设
定义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大企业的资源
优势和垄断地位保证了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并使企
业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关系假设定义企业规
模越大越有利于技术创新,大企业与技术创新具有
线性正相关关系(Worley,1961;Hamberg,1966;Co-
manor,1967 等)。

小企业的优势包括:
1、小型企业是促进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力量;
2、小型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3、小型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
4、小型企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5、小型企业是培育企业家的摇篮。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大企业比小企业好赚钱,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答:品牌效应:大企业通常拥有更强的品牌效应,这使得他们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这种品牌效应可以帮助大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销售额和利润。更好的资源配置:大企业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例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大企业更好地配置和利用资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更...

大企业和小公司,你是如何选择的,why?
答:回答:我会倾向于选择小公司。为什么呢。第一,大公司的人员管理构架基本已经成熟除非我们特别优秀,基本人员配置不会有太大的变动,长久来说,不适合长期发展。第二。大公司的管理层一般有自己固定使用的小团队,短期内,我们可能无法得到领导的重用。第三。小公司虽然很多配件还不成熟,可是需要用到我们的地方很...

为什么大企业做不过小企业?
答:因为很多时候小企业的方针和战略可以随时调整,而大企业不好轻易调整,但很多时候大企业的风险能力很强,小企业的承受能力很弱。

用西方经济学解释小企业为什么竞争不过大企业
答:规模效应,成本低

从【哲学】角度分析 为什么有些大型企业反而竞争不过中小企业?
答: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大型企业竞争不过中小企业是少数情况,正常情况下,大型企业凭借其规模和政策倾向等优势,轻而易举的击败中小企业。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经济环境的剧变,小企业船小好调头,而大型企业就很难抽身。又比如小企业可能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决策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大企业需要一系列的正确决策...

如何理解“小企业靠老板,中企业靠制度,大企业靠文化"
答:指导和约束着企业每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这就是文 化。这样的企业由于规模大了,相应的大企业病也就暴露了,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了,想问题各有关点,那老板就要承担起统一思想和认识 的职责,如何统一,用战略管理来来实现,战略明晰了,进一步将流程、制度、行为方式等进行...

结构稳定的大公司VS初创小公司哪个更好
答:一、公司基础 人员结构稳定的大公司:管理很规范,制度很健全;福利、薪资体系完善;分工很明确;有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强调团队合作,团队之间的沟通。而且大企业应对市场的风险要比小企业好掌握。 初创的小公司:往往缺乏完整的结构,缺乏系统的培训体系;公司发展不稳定,员工容易面临失业;利润和福利比不上大公司。 但是,创...

请问:大企业的管理者和小企业主在管理角色上有何不同?
答:鲍莫尔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玛瑞斯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股票价值约束条件下谋求增长的最大化;威连姆森则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谋求效用函数的最大化。考察众多的管理者模型可见,尽管企业的管理者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假说,但无论是“销售额最大化”、“...

小企业在价格上为什么竞争不过大企业
答:这个就是规模效益的问题了,大企业生产规模大,原材料可以集中招标采购,所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相对较低;且大企业生产规模大,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可变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同时大企业的品牌知名度较高,市场覆盖较广,其市场推广费用有时候很低 不包括大量的广告投入时;原材料成本、纯生产成本...

资本运营理论及案例分析
答:资本运营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各种生产要素都可能以资本的身份加入到社会活动中,通过流动、收购、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剥离、分立、交易、转让、破产、置换、租赁等各种途径优化配制,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实现增值目标的一种财务管理工作,是资本经营战略及资本运动的具体实施过程。资本运营是企业投资的高...